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伦春马是在索伦马的基础上,引进蒙古马血液育成的高山品种马。介绍了鄂伦春马的自然生态条件、品种来源及发展、体形外貌、体尺指数、饲养管理和对鄂伦春马品种的评估。鄂伦春马具有以下特点:耐寒性强、抗病力强,善于爬山越岭、穿越森林、横跨倒木、跋涉沼泽塔头和陡坡驮运,出猎时间可持续2个月,护群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鄂伦春马是我国重要濒危物种之一,具有耐寒、耐粗饲、增膘快、掉膘慢、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等优良特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鄂伦春马资源损失严重,如不尽快采取保种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一优良遗传资源就有灭绝的危险。就我国鄂伦春马资源发展现状及其保护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供今后鄂伦春马保护工作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马是我国重要濒危物种之一,具有耐寒、耐粗饲、增膘快、掉膘慢、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等优良特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鄂伦春马资源损失严重,如不尽快采取保种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一优良遗传资源就有灭绝的危险。就我国鄂伦春马资源发展现状及其保护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供今后鄂伦春马保护工作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1953年鄂伦春马的保有量为千匹以上,到1992年普查时存栏700多匹,2008年前后,鄂伦春马核心区存栏196匹,基础母马不足100匹,其数量显著下降。为最大限度做好鄂伦春马的保种工作,黑河市爱辉区畜牧兽医局联合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在2008年对鄂伦春马种群现状进行调查,并实施鄂伦春马保种选配项目。结合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的实际情况和爱辉区新生乡鄂伦春马保护区的现有基础条件,制定了鄂伦春马种质资源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1953年鄂伦春马的保有量为千匹以上,到1992年普查时存栏700多匹,2008年前后,鄂伦春马核心区存栏196匹,基础母马不足100匹,其数量显著下降。为最大限度做好鄂伦春马的保种工作,黑河市爱辉区畜牧兽医局联合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在2008年对鄂伦春马种群现状进行调查,并实施鄂伦春马保种选配项目。结合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的实际情况和爱辉区新生乡鄂伦春马保护区的现有基础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马为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区,鄂伦春人饲养的猎马。马匹是鄂伦春人生产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由于鄂伦春马长期以来从事狩猎生产,奔驰在兴安岭崇山密林之中,因而锻炼刻苦耐劳,和优异的骑乘驮载性能,深受当地重视。本文仅就鄂伦春马的来源,体质外貌,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方法等做一简述。一、社会情况鄂伦春马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分布地区广,与外界几乎隔绝,达就形成了鄂伦春马具有明显的地  相似文献   

7.
黑河市位于祖国北方边陲,属于边境地区开放城市。鄂伦春人世代沿袭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狩猎习俗,马自然也成为鄂伦春人必不可少的狩猎工具。据调查,全市现存栏鄂伦春纯种马不足400匹,基础母马不足200匹,鄂伦春马的总体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马的种群质量也逐年降低,如何把这一优良品种马加以保护,是鄂伦春民族人民关心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勒泰马主要分布新疆阿勒泰地区,具有耐高寒、耐力、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群牧条件等特性的哈萨克马的山地类型.阿勒泰马与巴里坤马、培育品种伊犁马体尺体表做比较,结果表明阿勒泰马的体尺体表各方面都高于巴里坤马,低于培育品种伊犁马,在发展阿勒泰地区马产业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用途.目前阿勒泰地区仅有20万匹左右的阿勒泰马,因此阿勒泰马的保护、整群和选育工作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1流行特点 鄂伦春马产于中国山区,马抗寒力强,耐粗饲,易增膘,寿命长。马体格不大,粗糙结实,颈础低,呈水平,鬐甲不明显,胸廓深宽,腰坚实,四肢较短,蹄质坚硬。马被毛主要为青色,其他颜色较少。肠阻塞是由于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障碍,粪便积滞不能后移,将某一段或几段肠管完全或不完全堵塞的急腹症,本病常发生于马。  相似文献   

10.
黑河市位于我国北方边陲。地处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东西横接黑龙江和嫩江,南北纵跨大小兴安岭,总的地貌通称为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有新生、新鄂、新兴3个鄂伦春少数民族乡。鄂伦春人世代沿袭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狩猎习俗,马自然也成为鄂伦春人必不可少的狩猎工具。1 鄂伦春马简介鄂伦春马的形成历史悠久,根据《龙沙纪略》、《爱辉县志》和《黑河地区畜牧志》与《新生鄂伦春族乡志等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早在17世纪之前,曾有以索伦人为主的少数民族迁居黑龙江沿岸一带,养有大量马匹。据《龙沙纪略》记述:“索伦马…  相似文献   

11.
1 品种资源特点 1.1 山丹马产区自然资源条件山丹马是由原兰州军区军马总场(现名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培育的军马品种.山丹马的中心产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四周环山.场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恶劣,海拔高、气温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物多样性强.  相似文献   

12.
百色马是广西存栏数量最多的地方马品种,有土山马和石山马两种类型,以矮短粗壮,小巧灵活,性情温驯,适应性强,耐粗饲,驮载负重量大,耐力持久著称,目前群体数量超过20万匹,约占广西马匹数量的50%.2006年调查组深入主产区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近20年来产区的自然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数量、分布、体尺、体重、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饲养管理、保种、开发利用等情况,对品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目前,被誉为"马背民族摇篮"的内蒙古自治区马匹存栏量达84.8万匹,居全国第一。内蒙古是中国乃至世界马品种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马品种的主要发源地,尤其是蒙古马以耐力强、抗病等优点享誉海内外。全区马存栏10万匹以上的盟市有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和赤峰市,马存栏1万匹以上的旗县区有31个。为夯实马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内蒙古持续开展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工作,通过积极争取把地方品种蒙  相似文献   

14.
黔西马又叫水西马,以体质结实,矮小精悍,灵活敏捷,善于爬山,持久力强,驮挽兼宜,耐粗饲等优良特性著称,是当地优秀的山地古老马品种,属于西南驮、挽、乘兼用型品种,已列入《中国马品种志》。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马的役用和骑乘功能依赖性减弱。加之缺乏保种和科学的选育,近亲繁殖频繁,品种呈退化趋势,马匹的数量逐年下降,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措施,将会丧失这一优良的地方珍贵马种,造成马种基因库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加强黔西马品种资源保护,扩大种群数量,提高品种质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河曲马是我国驯化历史悠久的挽乘兼用型地方品种,体格高大、耐粗饲、适应性强,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本文从河曲马的品种形成、产区自然环境、分布及数量、外貌特征、体尺及体重、繁殖特性、经济类型、乘速及挽力、体征指标、产肉性能、肉品质、杂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保护这一古老优良地方马种及今后从分子水平解析这一品种...  相似文献   

16.
册亨马     
册亨马属贵州马品种的盘江类型,体格矮小,体质结实,行动敏捷,性情温驯,适应性强和以驮为主,輓驮兼优的生产性能为其特点。为了摸清我县马资源情况,从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五年期间,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和贵州省《畜禽品种志》编委会等技术部门和学术组织也深入该地区调查。现就册亨马资源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百色马是广西存栏数量最多的地方马品种,有土山马和石山马两种类型,以矮短粗壮,小巧灵活,性情温驯,适应性强,耐粗饲,驮载负重量大,耐力持久著称,目前群体数量超过20万匹,约占广西马匹数量的50%。2006年调查组深入主产区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近20年来产区的自然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数量、分布、体尺、体重、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饲养管理、保种、开发利用等情况,对品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宁强马属西南马种.2006年,宁强马被列入国家级地方品种保护名录.其种质优良,在国内享有盛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养马业的逐渐衰落,宁强马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品种资源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现本文就宁强马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巴里坤马是优良的地方品种,起源于蒙古马与哈萨克马的杂交后裔,具有善走山路、驮载能力极强、力速快、拉力强等特点。它体格不大,但持久耐力强,具备吃苦耐劳、体强力大等特点,非常适合行走山路,抓膘性能好,冬季能扒雪吃草,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属乘挽兼用中小型马,是新疆马匹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百色马是广西存栏数量最多的地方马品种,有土山马和石山马两种类型,以矮短粗壮,小巧灵活,性情温驯,适应性强,耐粗饲,驮载负重量大,耐力持久著称,目前群体数量超过20万匹,约占广西马匹数量的50%。2006年调查组深入主产区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近20年来产区的自然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数量、分布、体尺、体重、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饲养管理、保种、开发利用等情况,对品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