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阳  毛少利  李倩 《种子》2016,(8):21-23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裂委陵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时,二裂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当发芽温度为5℃或者超过20℃时,发芽特性均下降.当温度为10~15℃时,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发芽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二裂委陵菜种子最适合在10℃发芽.这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白瑞繁 《种子科技》2010,28(3):32-33
青椒属茄科常异花授粉作物,发芽所需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温度为20~30℃,高于30℃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发芽后30天花芽开始分化。青椒开花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虽然花芽分化较早,开花时间却较迟,一般早熟品种播种后约60天开第一朵花,  相似文献   

3.
术试验分析了不同浸种时间和发芽温度对青选长茄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0℃的温水浸种,浸种时间48h为宜;种子发芽应进行变温处理,适宜的条件为:在1d的24h内,保持低温20℃16h,高温30-35℃8h,种子发芽率达到89%-94%。  相似文献   

4.
甘草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芳  李金田  杜弢  张延红 《种子》2016,(2):106-109
目的:研究影响甘草种子发芽的因素,为制定甘草种子检验规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h打破种皮休眠,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和不同光照条件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处理后甘草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温度和发芽床会显著影响发芽速度和种子活力,光照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整齐度.在25℃纸间黑暗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6.8%,94%扣245.9,在第2天可进行初次计数,第3天末次计数并结束试验.结论: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h可以高效打破甘草种子休眠,纸间25℃黑暗条件下发芽,可作为甘草种子质量检验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秦艽种子为材料进行发芽床、温度、浸种及光照等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秦艽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为秦艽种子质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设置沙床、纸床2种方式,不同预处理,15℃、20℃、25℃、30℃4种温度恒温处理;见光和避光2种光照形式,采用标准发芽技术进行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秦艽种子在有光照的条件下20℃时采用纸上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预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秦艽种子发芽计数时间确定为第10天进行初次计数,第18天进行末次计数.20℃时,采用光暗交替的纸床发芽形式更适合秦艽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油葵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冀川  徐雅丽  段黄金 《种子》2002,(3):33-34,36
在水、气等适宜的条件下,G101和新葵杂4号的发芽最低临界温度分别为3.2℃和3.7℃,出苗最低临界温度分别为4℃和5℃,两品种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出苗适宜温度为25-30℃。当≥发芽临界温度的有效积温达46-51℃时,种子发芽;≥出苗临界温度的有效积温达108-113℃时,种子出苗。  相似文献   

7.
钟声 《种子》2007,26(4):32-35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在昆明市的抽穗持续时间较长,抽穗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抽穗后3天内多数花序进入开花期。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第10~15天,开花期前25天内所开小花约占总数的87.5%。开花后10天种子具备正常发芽能力,此时小穗风干物质含量〉60%。始花至成熟种子脱落时间平均为18天,95%种子脱落持续时间平均为45.4d;种子开始脱落后的第15~30天为脱落高峰期,此阶段饱满种子脱落占总数的54.5%。适宜的收种时间为抽穗后第5周。根据本次所有观测结果的变异系数,非洲狗尾草结实性个体间差异极大,是导致种子收获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柴绍荣  施艳珍 《种子》2005,24(1):57-57,89
本文通过对除虫菊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芽试验得出,除虫菊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18~23℃,以20℃为最佳,达到25℃时除虫菊种子发芽就受到抑制,达到30℃除虫菊种子已不会发芽;夏秋季育苗时一定不能覆盖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实试验探讨温度、发芽床及光照等因素对硬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设8种恒温(5、10、15、20、25、30、35℃和40℃)和2种(15/25℃,20/30℃)变温共10个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光照(2000lx)两个处理;发芽床设纸上(TP)、纸间(BP)、砂上(TS)和砂间(BS)4个处理.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发芽床选纸上发芽为好,对光不敏感,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4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8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温度及光照对远志种子发芽的影响,在光照以及黑暗条件下采用7个不同的温度对远志种子进行处理,统计远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结果表明:温度对远志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远志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光照或黑暗条件对远志种子的发芽没有影响,即远志种子无论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20~30℃时最适宜发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金铁锁种子适宜的贮藏技术,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的金铁锁种子做发芽试验.方法:将金铁锁种子采集后晒干,放置在4,20℃和常温条件下贮藏,在贮藏8个月、10个月和1 2个月时,取出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贮藏8个月时,20℃和常温贮藏条件的发芽势分别为56.67%和53.33%,与4℃贮藏条件的发芽势(27.92%)差异显著,发芽率以20℃贮藏最高(83.75%),与4℃和常温贮藏差异显著;贮藏10个月时,常温贮藏的种子失去发芽能力,发芽率为0,4℃和20℃贮藏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贮藏12个月时,4℃贮藏的发芽率最高为71.25%,与20℃贮藏的发芽率差异显著.结论:金铁锁种子应分开存放,对于存放时间超过10个月的种子,可以采用4℃低温冷藏的方式进行,对于存放时间不超过8个月的金铁锁种子,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2.
藏药铁棒锤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不同温度(10、15、20、25、30℃和23/28℃变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棒锤种子千粒重为1.66g;最大吸胀率为125.0%,达到饱和吸胀需20h;黑暗环境下15℃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率达30.3%,16天内平均发芽指数这1.54,但萌发后光照有利于形成健壮的幼苗。上述结果说明,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5℃是铁棒锤的最佳播期,播种后应采用一定的覆盖遮荫措施,出苗后及时解除遮荫以促进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13.
穿龙薯蓣新陈种子萌发条件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韩梅  林春新  杨利民 《种子》2012,31(3):46-49
目的:研究赤霉素( GA3)、萘乙酸(NAA)和层积后温度对穿龙薯蓣新陈种子萌发条件.方法:培养皿培养法遮光培养,得出3种处理最优条件后对陈种子进行相同处理.结果:穿龙薯蓣新种子4℃低温砂层积后,25℃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0%和53.33%,陈种子为45%和25%;而采用100 mg/L GA3直接浸泡未层积新种子24h,发芽率和发芽势可达66.65%和48.35%,陈种子为40%和25%;1 mg/L NAA浸泡12 h新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为58.35%和43.35%,陈种子为30%和23.35%;低温砂层积新种子发芽进程最快,其第6天开始发芽,第12天发芽完毕,快于GA3的10d和22 d,NAA的11d和24d.结论:生产上若有层积条件,建议采用4℃低温砂层积60d后在25℃下进行新种子催芽;若没有层积条件,建议直接采用100 mg/L GA3进行新种子催芽处理.  相似文献   

14.
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忠华  董源 《种子》2001,13(5):18-20,31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阿月浑子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透水性较好;20℃恒温是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温度;蛭石是理想的发芽基质,在20℃恒温时,以其作发芽床发芽率可达60%;60℃温水处理和0.20g/L赤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25℃恒温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32%和33%,开裂种子的发芽率分别达48%和42%;浓硫酸浸泡30min对不裂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开裂种子的胚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臭椿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丽华  曹兵 《种子》2002,(5):62-62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臭椿种子发芽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最适范围25-28℃。种源不同,其发芽能力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的发芽温度分别为10、15、18、20、25、30、35℃;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两种条件.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10℃低温下种子吸胀和发芽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随之增高,当温度达到35 ℃时,种子霉烂率最高,但发芽率降低,其中20、25、30℃条件下,种子吸胀速度较快,发芽时间短,发芽率、发芽指数高,与其它温度相比较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苦参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苦参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但黑暗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轻玉米种传真菌病害的发生,需探索合理的种子处理方法以降低带菌率。以‘郑58’为试材,用PDA平板培养和滤纸发芽试验方法,测得不同温度处理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和发芽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30℃~50℃处理的种子均能带菌,带菌率在3.3%~23.3%之间,且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真菌种类也随之减少。40℃和45℃(10~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10%~13.5%,显著低于对照(P<0.05),45℃(30 min)和50℃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最低,为3.3%~6.7%。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0℃无影响,35℃和40℃(10~20 min)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40℃(30 min)使发芽率下降,45℃~50℃显著降低了各发芽指标(P<0.05)。40℃处理10~20 min,能有效降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33.5%~50.0%,促进种子发芽,可用于播前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8.
芦苇种子萌发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扎龙湿地芦苇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萌发温度、不同基质埋藏深度和不同基质水分饱和度条件下芦苇种子的萌发过程,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芦苇种子萌发过程呈现“S”型曲线,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土壤培最高(达94%),滤纸最低(为82.6%),发芽势土壤最高(为93.34%),滤纸最低(为71.34%);芦苇种子低于20℃恒温培养很难发芽,20~30℃随温度的增高芦苇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蛭石培1~6 mm埋深芦苇种子均能出苗,发芽率2 mm埋深最高(为96%),土壤培仅在1~2 mm埋深时出苗,发芽率和发芽势1 mm埋深最高;蛭石培、土壤培在80%水分饱和度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3.34%、90%).不同培养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影响较大,蛭石在30℃、80%水分饱和度、2 mm埋深为芦苇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采自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4个不同地区的狼尾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设20、25、30℃和35℃4个恒温处理,研究狼尾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25℃和30 ℃处理下,种子萌发时间较其它处理早1 ~2d,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20℃和30℃,综合考虑,狼尾草种子的最适宜萌发温度为恒温25 ~ 30℃,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天.  相似文献   

20.
田宏  邵麟惠  熊军波  张鹤山  刘洋 《种子》2016,(10):83-86
以江夏扁穗雀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扁穗雀麦种子发芽和休眠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新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几乎不发芽,风干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随着种子干燥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贮藏63d种子萌发出现急剧变化,发芽率达51.33%,与前期处理差异显著(p<0.05);78~81d发芽率超过85%,休眠解除,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至第6天.不同成熟期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在解除休眠后发芽特性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成熟度高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