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1990年以来,我市每年5~8月份在养鸡较为集中的乡镇,初产母鸡发生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鸡群一开产或开产不久即发生,有的治愈后易复发.为此,我们对“初产母鸡瘫痪症”(暂定名)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是鸡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所引起.1 发病特点(1)发病季节:每年5月份开始发病,6~7月份为发病高峰,8月份逐渐停止.(2)发病日龄:发生于120~200日龄,以140~180日龄的初产母鸡较多.(3)流行方式:呈零星散发.(4)发病率、死亡率:初产母鸡发病率为3%~10.5%,死亡率为0~2.7%  相似文献   

2.
采用BC-2600Vet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120例犬瘟热病犬进行季节、年龄及血液诊断指标分析.试验按年龄分为幼龄、育成、成年3个组,主要检测HGB、RBC、WBC、MCV、MCH、MCHC、HCT及GRAN、LYMPH、PLT等血液学指标.1~3月份发病占17.5%、4~6月份发病占32.5%、7~9月份发病占24.2%、10~12月份发病占25.8%.120例病犬,以2~4月龄发病最多,10月龄最低.病犬血液学检测指标在幼龄(1~5月龄)、育成(6~12月龄)和成年(13月龄以上)三个发育时期,与对照组比较13项血液学诊断指标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患病犬血液学检测的各项指标均低于(P<0.05)对照组;在幼龄、育成和成年三个发育时期之间,RBC、WBC和HGB等13项血液学诊断指标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规模奶牛场寒冷季节犊牛腹泻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课题组选择了6个奶牛场2月龄以内的1135头犊牛进行调查;分别从临床症状、发病情况和血液、粪便生化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经调查:犊牛腹泻年均发病率为28.63%(325/1135),淘汰率为12.31%(40/325)。10月至来年5月期间,发病犊牛数占全年发病数的96.15%(325/338);寒冷的12、1和2月份间发病率最高,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9.69%(259/325),1月份犊牛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32.30%(105/325);在冬春季节,饲养管理性腹泻占28.62%(93/325),传染性腹泻占71.38%(232/325)。血液生化血糖显著降低(P0.01),血钾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荷斯坦犊牛寒冷季节腹泻的情况,课题组选择了6个场2月龄以内的1135头犊牛进行调查,分别从犊牛饲喂的生活环境、发病情况和血液、粪便生化指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经调查:2013年10月~2014年5月(寒冷季节),犊牛腹泻发病率为28.63%(325/1135),淘汰率12.31%(40/325)。该期间,发病犊牛数占全年发病数的96.15%(325/338);其中12、1和2月份间发病率最高,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9.69%(259/325),1月份犊牛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32.30%(105/325);发病犊牛中,饲养管理性腹泻占26.46%(86/325),传染性腹泻占73.54%(239/325)。与健康犊牛比较,腹泻犊牛血糖指标显著降低(P0.01),血钾指标显著升高(P0.05),粪便成分中钠、钾、氯、钙、镁等离子含量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5.
断奶母猪不同月份和季节再发情规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  潘毫  林如镇 《养猪》2006,(1):23-24
调查湛江某猪场所有母猪不同月份和季节的断奶至发情间隔以及正常发情(7天以内)和不正常发情(7天以上)母猪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1)断奶母猪不正常发情比例为4.1%~37.8%,其中8月份最高,1~3月份低于4~12月份;(2)断奶至发情间隔平均为4.57~6.53天,8月份最长,3月份最短,不同月份和季节之间差异较大;(3)断奶至发情间隔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本地区的发病特点 1.1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虽然IBD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过记录可以发现,每年6~9月份炎热季节是本地区法氏囊病的高发季节,约占全年法氏囊病发病率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已由过去的主要发生淋巴结化脓型慢性经过 ,发展到现在的败血症状。临床表现高热稽留 ,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等症状。具有发病突然 ,病死率高的特点。1 发病情况1 .1 种类 根据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病情轻重缓急不同 ,分为 3种类型 ,即败血症型、关节炎型、脑膜脑炎型。在这 3种类型中 ,以败血症型为多发 ,占诊治病例的 73.3% ,混合感染发病的占 2 1 .6%。1 .2 发病季节 该病主要发生于每年的 8~ 1 1月份 ,即夏末冬初季节 ,其他季节发病较少。这与该月份气温突变、气候干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本地区犬皮肤病病原类型及发病规律,调查研究了郑州金水区多家宠物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临床接诊的104例犬皮肤病病例,对患犬发病特点、病原类型等综合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皮肤病患犬病例中多发生于春夏季节(5~8月份);以寄生虫性皮肤病感染率最高(44. 23%),其次是真菌性皮肤病(29. 80%);犬皮肤病病例数随着犬年龄增加而减少,1周岁以内的幼犬发病率较高(46. 15%);雌性患犬有46例,占44. 23%,雌雄比例为1. 26∶1,雄性患犬高于雌性患犬;调查的病例中发病率最高的品种是泰迪犬,占22. 11%,比熊犬和贵宾犬次之,且不同品种的犬具有明显差异性;发病部位主要以面部居多(24. 03%)、其次是背部(20. 19%)和四肢(16. 34%)。表明该地区犬皮肤病的发病特点是患犬病原体以寄生虫为主,其中疥螨感染性皮肤病为寄生虫性病原引起皮肤病之首,混合感染占据一定比例;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幼龄犬为高发年龄,雄性患犬略高,皮肤患犬与品种和毛发长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60例腹泻羔羊诊治分析认为,羔羊腹泻主要见于内科病(占61.9%)、传染病(占35.1%)等疾病过程中;7~20kg体重的羔羊发病率最高(占66.3%);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占57.6%);发病日龄以50~90日龄为高(占82.3%);病因主要与饲管不当(占36.2%)、传染病(35.1%)、骤冷阴雨(占22.6%)有关。临床诊治对比观察证明,磺胺嘧啶、干酵母、维生素B1、秦皮、姜酊、碳酸氢钠混合内服对胃肠卡他腹泻;庆大霉素、维生素B1、分别肌注对肠炎腹泻;内服9381~杀灭剂、胃蛋白酶、次硝酸铋等对大肠杆菌腹泻,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站自1981~1987年共诊治黄牛肠阻塞70余例,约占黄牛内科病的2%左右,其中40例有详细病例记载手术疗法。 1 发病季节和年龄 每年上半年3~5月份发病率最高,此时也是本地区草料缺乏期,大多均以麦秸为主,极少给予干青草。加之春耕使役较重。下半年9~12月份发病偏多,此期饲喂大量半干或晒干的山芋藤,其坚韧性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再从牛发病年龄上看,9岁以上为20头(占50%),1岁以内及1~3岁各为3头(各占7.5%),4~6岁为6头(占15%),7~9岁为8头(占20%)。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呼和浩特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和流行情况,并研究犬皮肤病的防治对策,试验收集了2012年7月份—2013年7月份呼和浩特地区5家宠物诊所接诊的2 504例皮肤病病例,对犬皮肤病的发病部位、发病季节,患犬的年龄、性别、品种、绝育和生育史、发病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犬皮肤病的发病率为27.44%,仅次于传染病(32.61%)与内科病(22.98%)。在皮肤病的病例中,脓皮病发病率最高,占27.16%;其次为真菌感染,占23.52%。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某规模场猪蓝耳病和猪瘟合并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浙江省某规模场自前年四月份以来发生一种以保育猪为主、呼吸困难、耳朵发紫的疾病 ,疑为气喘病 ,但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效果不好。该病自去年 7~ 9月份疫情减轻 ,从去年 10月初又开始发生 ,持续至今年 6月份仍无好转的迹象 ,使该猪场死亡率在原来的基础上猛增 ,为广泛深入了解该病情况 ,我们对该场各种病猪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 ,现简介如下。1 该场总体的发病情况仔猪 (0~ 37日龄 )死亡率为 5 %。其中拉稀死亡占2 .5 % ,关节肿大、僵猪、无奶水等占 2 .5 % ;保育猪 (37~ 10 0日龄 )死亡率为 10 %~ 13% ,其中呼吸道病占 …  相似文献   

13.
近期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多出现肉鸭在中后期瘫痪翻个,腹泻,卧地,神经症状,后期衰竭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以下根据山东地区临床情况简要分析。1流行病学(1)每年6~10月份为发病高发季节,10~20日龄为发病高发日龄。(2)发病率约为5%~20%,不同种鸭场的鸭苗发病率不同,育雏条件不同发病率不同。(3)病程2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 (或沙氏 )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上而引起的鸡的传染性贫血疾病。因病鸡鸡冠苍白 ,故又称白冠病。近几年来 ,该病在日照市不断发生。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可感染 ,夏秋季节多发 ,其中 8~ 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雏鸡、育成鸡发病率、死亡率高 ,可达 30 %~ 5 0 % ;成鸡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 ,占 5 %~ 1 0 %。本病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 ,主要是库蠓 ,俗名“小花蚊”。笔者结合临床病例 ,就该病的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对策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郭…  相似文献   

15.
人畜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于 2 0 0 2年 6月份首次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此后迅速在猪群中爆发 ,8~ 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 ,感染率高达 80 %以上 ,死亡率约占发病率的2 0 % ,随后逐渐下降到 1 1月份发病率降至 2 0 %以下。在此期间人和牛、羊、犬、鸡、鸭等畜禽的附红细胞体病也不断地发生。给人民健康和畜牧业造成极大的危害。1 流行特点本病在流行过程中不分动物种群、年龄、性别差异 ,一年四季均能引起各种动物感染发病。夏秋高温阴雨季节吸血昆虫活动猖獗时发病率高 ,冬春季节发病率低。被感染的动物不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力 ,治愈后再次感染还会重复发病。2 人…  相似文献   

16.
吉林市犬瘟热的发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市2009年犬瘟热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收集8个动物医院全年接诊的4 517例疑似犬瘟热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3 334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瘟热。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多以混合型和呼吸型病例为主,分别占36.47%和38.05%;犬的品种影响犬瘟热的发生,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占65.93%,土种犬发病率最低,占12.84%;3~12月龄的幼犬多发,占发病数的77.59%;4~6月份和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4.60%和41.15%;免疫次数也影响了犬瘟热的发生,每年2次免疫可以显著降低犬瘟热的发生。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增加免疫次数,选择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多发季节和多发年龄段对犬的保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析了原料奶营养成分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利用2010年1~12月期间赤峰市宝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料奶成分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季节对原料奶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4季度乳中干物质含量平均分别为13.00%、12.53%、12.06%和12.48%,第一季度高于其他三个季度。1~4月份乳脂肪含量大于4.00%,5~12月份处于标准奶的正常值范围之内(2.90%~3.20%)。乳蛋白质随季节呈"V"字形变化,1月~6月~12月为下降-上升趋势,4~9月份乳蛋白率低于3.2%。由此可见,夏季牛奶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8.
羊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市某乡村连续3年于冬、春两个寒冷季节(每年11月~次年4月)出现绵、山羊发病死亡.存栏3 784只,发病567只,死亡513只,发病率14.98%,死亡率13.56%,致死率90.48%.甘肃省和张掖市兽医站诊断为绵、山羊链球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家畜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感染家畜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常在夏季发病. 巍山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县,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较大.巍山县的自然环境以山区为主,水系复杂,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家畜主要是农户分散饲养,饲养的种类主要是猪、牛(黄牛和水牛)、马属动物(马、骡、驴)、山羊,且多为几种家畜同厩混养,有放牧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家畜炭疽在巍山县发生过6次,发病季节多在多雨的4-6月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27日.我市洼堤乡青山村石门沟牧场发生牛气肿疽。到9月10日该地区发病死亡40头牛(均为地方土种黄牛),其中当年犊牛37头,2岁育成牛3头。发病死亡时间集中,呈地方性,流行性、急性、败血性。(一)发病特点我市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50~500毫米,而今年仅7月份降雨量就达到191.5毫米,8月份降雨量达209.2毫米。8月至9月正是炎热潮湿季节,放牧场又是沼泽地,降雨的集中导致地下水饱和河水肆溢,病原和带菌粪便很容易污染牧草和水源,病原可以经过牛吃草、饮水侵入消化道,也可通过皮肤外伤和吸血昆虫等传染。被传染的多是当年出生的犊牛,占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