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樱桃不同品种需冷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人工低温的方法,对12个甜樱桃不同品种的需冷量进行研究.采取甜樱桃不同品种的枝务放入4℃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将枝条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统计萌芽数.结果表明:不同的甜樱桃品种对于低温的要求不一样,并且差别极大.大部分的甜樱桃品种需冷量都是792 h,它们是先锋、金樱桃、斯坦勒、雷尼尔、佳红、最上锦、佐藤锦7个品种.拉宾斯、大紫的需冷量是624 h,红灯、南阳的需冷量是960 h,先锋的需冷量是1 128 h,沙密豆的需冷量是1 296 h.  相似文献   

2.
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需冷量。【方法】2008—2013年应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11个甜樱桃品种的需冷量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0~7.2℃模型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宜,利用此模型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66个甜樱桃品种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进行评价,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甜樱桃品种进行分类,K-S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供试的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值介于516~852 h,51个品种花芽的低温需求量低于叶芽;聚类结果显示,≤549 h的品种属于低需冷量品种,573~716 h的品种属于中需冷量品种,≥740 h的品种属于高需冷量品种,其中中需冷量品种占比约为88%;K-S检验结果显示,需冷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结论】以0~7.2℃模型评价国内各甜樱桃栽培区广泛栽培的品种大多属于中需冷量品种,需冷量值主要集中于550~720 h,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为国内栽培区的引种以及设施栽培确定扣棚控温时机提供了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南方地区甜樱桃开花结实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地区甜樱桃引种栽培生产中存在坐果率低、落果严重、产量不稳、果实畸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甜樱桃产业在南方地区的发展。从需冷量、甜樱桃花芽分化进程和速率、花芽分化后期胚发育、花芽分化质量与坐果等方面阐述了温度对南方地区引种甜樱桃开花结实的影响,并提出了南方地区引种甜樱桃提高坐果率的相应对策。认为今后可加强甜樱桃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长结果习性的研究,选育需冷量低的品种,优化配套栽培措施,以促进甜樱桃栽培的向南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西晋中甜樱桃主栽品种需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冠’‘雷尼尔’‘大紫’‘红玛瑙’‘先锋’‘龙旭’‘红灯’等7个山西省晋中地区主栽甜樱桃品种为材料,采用花枝田间直采水培及低温处理后水培2种方法,分别采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叶芽需冷量均低于花芽,甜樱桃需冷量研究应以花芽需冷量为准;在3种计算模型中,≤7.2℃模型需冷量数值年际间差异最大,犹他模型需冷量数值年际间差异次之,0~7.2℃模型需冷量数值年际间差异最小;初步选用0~7.2℃模型计算7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龙旭’386 h,‘龙冠’‘雷尼尔’428 h,‘大紫’‘红玛瑙’466 h,‘先锋’481 h,‘红灯’493 h。  相似文献   

5.
采用河北顺平露地栽培油桃早红珠、曙光与瑞光5号枝条为试材,比较了不同低温累积量下的萌芽率,并采用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对3个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瑞光5号的需冷量最高,花芽与叶芽分别为7607、00 h;曙光需冷量最低,花芽与叶芽均为640 h;早红珠介于二者之间,花芽与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006、40 h;同一品种需冷量年际间差异不大;通过对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作比较,发现在该地区7.2℃低温模型更适合。  相似文献   

6.
甜樱桃在温暖的次适宜区栽培,坐果率偏低成为限制生产的主要因素。笔者从需冷量(需热量)和胚珠、胚囊败育等方面阐述了导致坐果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应加强甜樱桃不同生态条件下生长结果习性的研究,选育需冷量少的品种,优化栽培技术,使温暖地区能够成功栽培甜樱桃。  相似文献   

7.
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冬枣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冬枣为试材,采用温度记录仪和水浸枝条萌芽法,应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估算,并测定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估算模型下相同枣品种需冷量值略有差异;以≤7.2℃模型估算,设施栽培灵武长枣需冷量值为446h;设施栽培冬枣为470h。适宜的萌芽温度20~25℃,在休眠后期至萌芽初期,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2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鲁西南地区果树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1年,采用Utah加权模型,先后对鲁西南地区常见的葡萄、桃和油桃、杏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品种的需冷量差异显著。葡萄的需冷量最高,为1010~1840c.u。桃和油桃最低,花芽为620~910c.u,叶芽为500~890c.u。杏介于二者之间,花芽和叶芽均为790~910c.u。各树种、品种的需冷量年际间均有差异。葡葡、杏不同品种需冷量的高低与本品种果实成熟期早晚的关系表现为成熟期早,需冷量低;成熟期晚,需冷量高。但桃树不同品种的需冷量高低与本品种的果实成熟期无明显相关关系,果实成熟期早,但需冷量较高的情况普遍存在。同一品种其花芽、叶芽的需冷量不一,基本趋势是花芽的需冷量高于叶芽。  相似文献   

10.
霞多丽葡萄枝条经0~7.2℃自然低温415小时适应后,进行室内萌芽试验,以成熟的一年生枝段为试材,进行2%单氰胺处理,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置于5℃低温下培养,研究对休眠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50小时培养后能满足其需冷量。随着葡萄需冷量满足程度的增加,萌芽整齐度和萌芽率均高。2%单氰胺涂抹芽眼可减少萌芽所需的积温,提早萌芽,随着葡萄需冷量的逐渐满足,单氰胺涂芽减少需冷量提早萌芽的作用有所降低,萌芽整齐度和萌芽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早甜樱桃矮化设施栽培品种的上市时间,2019-2020年对矮化栽培的乌梅极早、红灯、美早、布莱特、萨米脱5个品种进行了需冷量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需冷量达到811 h,均可通过休眠,山东地区在12月底扣棚能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甜樱桃试栽品种选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樱桃在重庆高海拔地区已初见效益,但存在问题依然较多。本文根据甜樱桃生长环境需求以及重庆立地环境,得出重庆大部分地区属于甜樱桃非适宜区,部分地区属于次适宜区且主要生态限制因子为日照和降雨量。因此,本区域要发展甜樱桃产业,必须结合重庆立地条件,充分考虑甜樱桃品种习性,选择适宜品种进行试栽。结合国内外品种研究现状,建议试栽品种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花粉量大且自花授粉品种、短枝系列品种、早熟品种和低需冷量品种。同时,建议以"名优特"、休闲观光采摘为导向,发展甜樱桃休闲采摘园,促进樱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杭州和泰安地区甜樱桃在休眠前、休眠中、花芽萌动前花芽内营养物质含量与内源激素水平差异,对花芽萌动前两地区甜樱桃花芽内含物及其与花芽质量相关的综合分析,从生理水平揭示杭州地区花芽发育质量较低的原因。【方法】以低温需冷量不同的2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比较杭州和泰安地区相同甜樱桃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内含物水平差异,对花芽萌动前甜樱桃花芽内含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与花芽形态指标、花器官发育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地区甜樱桃在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内含物有较大差异。杭州地区甜樱桃在进入休眠后花芽内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大量增加后下降,还原糖含量基本稳定,泰安地区甜樱桃花芽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在花芽萌动前,泰安甜樱桃(TS、TB)花芽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杭州甜樱桃(HS、HB)的1.16、1.13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是其的2.00、1.59倍。主成分分析表明,在花芽萌动前,泰安地区甜樱桃花芽内含物水平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花芽萌动前花芽内含物水平与花芽大小及后期花器官发育质量相关。【结论】花芽萌动前,杭州地区甜樱桃花芽内营养物质贮备较不充足,其内含物水平偏低,尤其是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含量较低,使后期花器官发育质量均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43份软枣猕猴桃资源为试材,利用0~7.2℃有效低温评价模式调查其需冷量。翌年春季调查软枣猕猴桃自然状态下的萌芽率,以验证50%萌芽标准的代表性。结果表明:50%的萌芽标准具有普遍性以及代表性;43份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需冷量在1 056h以内。该结果为软枣猕猴桃不同区域间的引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寒地草莓6个主栽品种的需冷量.结果表明:各品种草莓需冷量较小,不同品种间需冷量差异很大,这些品种都适合促成栽培,其中吐特拉和新星需冷量小,进行促成栽培成熟较早,而达赛和公四莓一号需冷量较大,进行促成栽培成熟期要稍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宁夏地区设施葡萄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估算该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需热量的估算模型,为设施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宁夏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6种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有效积温模型、最大积温模型、温度最大值累计模型、平均温度累计模型和热量模型)估算3 a(年)内各品种休眠期需冷量和萌芽期需热量;比较不同估算模型对估算结果的年际间变异系数,探究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其中‘汤姆逊’品种需冷量最高,‘白宝石’品种需冷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冷量依次为‘汤姆逊’‘6-12’‘红地球’‘维多利亚’‘红十月’‘贵妃玫瑰’‘奥古斯特’‘白宝石’;品种间需热量差异较小,其中‘白宝石’品种需热量最高,‘红地球’品种需热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热量依次为‘白宝石’‘贵妃玫瑰’‘维多利亚’‘6-12’‘奥古斯特’‘红十月’‘汤姆逊’‘红地球’。对于供试葡萄品种需冷量的估算,犹他模型效果最好,3 a内的变异系数为5.66%;对于需热量的估算,以生长度小时模型最为稳定,3 a内的变异系数为3.83%。尽管葡萄需冷量和需热量均与其浆果成熟期无必然联系,但无论以何种模型估算需冷量与需热量,二者之间都呈负相关。【结论】宁夏地区以犹他模型估算品种需冷量、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品种需热量最适宜;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甜樱桃在上海地区的设施栽培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春,将5个甜樱桃品种红灯、布鲁克斯、拉宾斯、佐藤锦和早大果带土球由山东省泰安移栽至上海进行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年的生长发育,各品种均可以顺利完成花芽分化,在上海可以满足其需冷量,2010年正常开花坐果,坐果率47.0%-71.4%,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18.4%,果实成熟期稍晚于山东泰安。果实畸形率2.2%-13.2%,高于北方甜樱桃主产区。  相似文献   

18.
苏南地区主要落叶果树的需冷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2年对苏南地区主要落叶果树的需冷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梨的需冷量最低,油桃次之,杏较高,葡萄最高。有些品种(如美人酥梨、华光油桃等)年际间有差异,不同地区间差异更大。用犹他模型统计的落叶果树需冷量年际间差异较小,地区间也较稳定,可作为苏南地区落叶果树需冷量的主要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日光温室盆栽甜樱桃的技术要点,包括对盆栽甜樱桃品种、砧木的选择,苗木的大田培育,盆栽营养土的配制,苗木移栽入盆,甜樱桃需冷量的调控,盆入日光温室后的温湿度调控等。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晋中地区"红玛瑙"甜樱桃为试材,在2012、2013年采用0~7.2℃模型,通过花枝(混合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簇状)田间采集,组培室恒温水培法,对其日光温室生产中需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樱桃的叶芽需冷量低于花芽;5类果枝需冷量顺序为花簇状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混合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