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单粒播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合理的单粒播种模式,采取裂区设计,研究单、双粒播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粒播种单株生产力和单株结果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饱果率和出仁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双粒播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密度间花生荚果产量差异显著,单、双粒播种均在22.5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 991.5、6 758.4 kg/hm2,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商花4号单粒播种+22.50万穴/hm2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最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高产田夏播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珠豆商花5号为材料,通过小区试验,设11.25万、15.00万、18.75万、22.50万、26.25万穴/hm~2共5个双粒播种密度和15.00万、18.75万、22.50万、26.25万、30.00万穴/hm~2共5个单粒播种密度,研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高产田夏花生适宜的种植方式与密度。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单粒播花生的总分枝、结果枝、单株结果数显著多于双粒播,单株生产力显著高于双粒播;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籽仁品质影响不显著;单粒播高产种植密度为22.50万~30.00万穴/hm~2,双粒播高产种植密度为18.75万~22.50万穴/hm~2,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单双粒播种分别在27.14万、20.68万穴/hm~2密度下,产量最高,分别达5 349.08,5 282.47 kg/hm~2,且单粒播产量高于双粒播,适用于高水肥田。  相似文献   

3.
花生单粒播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合理的花生单粒播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单粒播种不同株行配比对花生的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增加,花生的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呈下降趋势;花生饱果率、总分枝数均大于对照。40 cm、33.3 cm行距均在19.5万穴/hm2密度下,荚果产量最佳,但33.3 cm行距下,花生荚果产量与对照不呈极显著差异,分别为6849 kg/hm2、6768 kg/hm2,并且单粒播的产投比明显高于双粒播。综合分析:单粒播种在花生上完全能够实现目标产量,并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铁引花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单粒穴播,系统研究了密度对花生植株特性及产量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茎长、单株生产力等植株性状随密度(7.5~37.5万穴/hm~2)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分枝数、叶片数呈减少趋势。当密度为15万穴/hm~2时,花生植株的各性状、叶面积系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和荚果产量等经济系数较其他密度处理显著提高。本研究认为,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的适宜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在单粒播种条件下夏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远杂9102花生品种为材料,采用单粒精播模式播种,研究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夏播花生在14 267~17 441株/亩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对株高、第一对侧枝长、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百果重等影响不大,单株产量基本相同;当密度超过17 441株/亩时,单株发育和群体协调生长出现矛盾,产量、产值都随之下降;单粒精播花生单株生产力增强,节约种子,增产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采用单粒精播模式应根据品种特性和种植制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夏播花生收获密度以17 000~18 000株/亩为宜,春播可适当降低密度。在大田生产实践中受出苗因素的影响,亩播种量可适当增加,以保障足够的收获密度,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质下密度和化控对花生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79-1283
为探明不同土质下,花生高产适宜的密度和化控时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18.0万、22.5万穴/hm~2)和化控(25,30,35,40 cm)对花生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下,高密度比常规密度下主茎高、饱果率显著增加,总分枝数、单株生产力显著减少,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出仁率减少但不显著,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化控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在25 cm处理时产量最高。沙土下,高密度比常规密度下主茎高显著增加,单株生产力显著减少,其他性状变化不显著,高密度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密度;随化控株高增加,花生产量增加,仅在40 cm处理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壤土在18.0万穴/hm~2,化控株高25 cm处理时产量最高,为6 532.20 kg/hm~2,沙土在22.5万穴/hm~2,化控株高40 cm处理时产量最高,为5 625.00 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出单粒精播条件下花生最适种植密度,为新疆绿洲农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在机收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9个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农艺性状指标对花生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表现不同.其中,主茎高、侧枝长、果数、仁数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仁长、仁宽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出仁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则为先增加后减少,但各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在7.5万~18.0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种植密度大于18.0万穴/hm2时产量开始下降.[结论]在新疆膜下滴灌条件下,"花育25号"单粒精播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0万穴/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比较人工等距单粒精播种与机械单粒播种在相同密度下对重茬花生产量性状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等距精播种花生单株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百粒重分别较机械播种增加0.6个、1.6 g、1.2 g、0.6 g,其荚果产量增加367.5 kg/hm~2,增幅8.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花生-大蒜轮作条件下花生的最佳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山花9号为试验材料展开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蒜茬花生生育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下,35 cm行距处理的荚果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24万穴/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结论]鲁西地区花生-大蒜一年两作种植模式下,采用地膜覆盖,单粒播种,种植密度为24万穴/hm2、行距为35 cm时花生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确制定膜下滴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和揭示滴灌花生的增产机理,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选用机收花生13号作为试验材料,共设置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和13 000穴/667 m~2 9个种植密度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高、侧枝长和荚果性状等变化较小,而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以及单株生产力等性状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荚果产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显著(α0.05)。尽管5 000穴/667 m~2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比其他处理的要好,但该处理下的产量表现一般。总体认为,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机收花生13号的单产水平较高,且落果率低,该品种双粒播种的最佳密度为10 000~11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