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樱桃砧木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樱桃、莱阳矮樱桃、中国樱桃和考特砧木的2年生盆栽极佳甜樱桃为试材,进行干旱处理,测定干旱胁迫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的变化,比较供试砧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山樱桃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考特,中国樱桃和莱阳矮樱桃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草莓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宏 《广西园艺》2006,17(4):26-28
干旱胁迫对草莓(丰香)叶片膜脂过氧化及膜保护酶活性的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初期、中期(2~8 d),草莓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均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MDA含量亦随之逐渐增加.但在干旱胁迫后期(8~12 d),SOD、POD、CAT活性均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仍逐步增加.研究结果亦揭示细胞膜MDA含量及保护酶活性指标可作为草莓抗旱性鉴定的标志性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取苗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州密25号"哈密瓜苗期经干旱胁迫后,初期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从第5天开始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甜菜碱含量变化幅度不大,但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的甜菜碱含量始终略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略高于对照,但在胁迫后期,其含量迅速下降;MD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增加;初期叶绿素a、胡萝卜素的含量减少,而叶绿素b含量增加,后期三者变化不明显,但都略高于对照;POD、SOD活性大致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在干旱胁迫处理5d后略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东方草莓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草莓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东方草莓形态学指标变化、土壤含水量、叶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膜相对透性、脯氨酸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了解东方草莓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东方草莓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干旱胁迫25d后,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了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分别比对照高出了46.60%、53.05%、60.00%、79.61%、55.07%、57.14%。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盆栽山定子砧1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用不同浓度(50、100和200 mg/kg)褪黑素分别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3次,间隔期7 d)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后,测定了控水(干旱胁迫)下各处理叶片水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控水时间)增加,叶片水势下降,MDA含量、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则基本恢复。喷施褪黑素能缓解叶片水势的下降,能降低叶片MDA含量,能进一步提高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且100和200 mg/kg处理的效果好于50 mg/kg处理,但100和200 mg/kg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叶面喷施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对苹果幼苗的影响,提高苹果幼苗的抗旱性。综合抗旱效果和经济因素,推荐褪黑素使用浓度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6.
逆境胁迫下罗布麻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布麻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干旱和低温条件下,不同胁迫时期罗布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碱、干旱、低温条件下,罗布麻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盐碱、干旱条件下,罗布麻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罗布麻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盐碱胁迫条件下,罗布麻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除在干旱胁迫后的24h和低温48h罗布麻MDA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外,其余时间点罗布麻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综上结果表明,罗布麻对盐碱、干旱、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盐碱胁迫对罗布麻的伤害最大,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减弱,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细胞膜被破坏。  相似文献   

7.
以12周生黑果和红果小檗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和持续停水的干旱处理方法,模拟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时段对小檗幼苗生长及抗性生理的影响,旨在为小檗幼苗的栽培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株高及地径增长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黑果小檗和红果小檗幼苗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增加后减少;脱落酸(ABA)、游离脯氨酸(FP)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逐渐增加。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各个抗旱指标评价,红果小檗幼苗抗旱性优于黑果小檗,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各指标与其抗旱性关联顺序为POD活性FP含量MDA含量ABA含量SOD活性。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草莓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草莓品种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草莓品种苗期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9个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以揭示草莓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筛选草莓抗旱性相关指标和抗旱资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种草莓的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3种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的品种其变化幅度差异较大;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甜查理’‘晶玉’为抗旱性较强品种,‘晶瑶’为抗旱性中等品种,‘宁丰’‘艳丽’为抗旱性较弱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干旱条件下转LeFAD7基因番茄和野生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干旱条件下转LeFAD7基因番茄和野生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1.
芸苔素内酯水剂对辣椒幼苗水分胁迫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芸苔素内酯(BR)对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效应。结果表明:经过BR和水分胁迫同时处理的辣椒幼苗叶片组织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都较对照高;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则相反,表明BR能提高辣椒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模拟根际水分胁迫法,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选用了陇薯3号和大西洋2个品种,设对照(0% PEG)和处理(10% PEG)2个水平,对MDA含量和消除活性氧代谢的保护酶(CAT、POD和SOD)的活性进行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后,马铃薯试管苗叶片MDA含量、CAT、POD和SOD活性上升;再经过一定时间的水分胁迫后,陇薯3号和大西洋叶片MDA含量、CAT、POD和SOD活性分别达到不同峰值,随后各品种活性氧清除酶类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含量开始下降;当解除水分胁迫后,CAT、POD、SOD活性开始上升,MDA含量降低,试验中2个马铃薯品种对水分胁迫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广豆根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处理广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幼苗60d后,测定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探讨山豆根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理,观测广豆根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广豆根MDA的含量显著提高,几种保护酶活性在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水分处理;在15%处理下CA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着PEG浓度的增加,SOD活性表现出一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大花飞燕草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对大花飞燕草幼苗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渗透物质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增加,在干旱胁迫的第20天,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均达到最大,此时植物受害严重。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迅速增加,复水后又开始下降,膜透性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断下降。复水后,植物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升高。当胁迫20d时,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复水后,POD、SOD活性呈缓慢升高的趋势。第10天时,POD、SOD活性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植物自身有较高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大田环境下北缘地区枇杷叶片生理指标的周年变化规律,揭示枇杷生理代谢与季节、气温、降雨的关系。以14年生枇杷树为试材,从2013年8月底现蕾期开始到2014年7月底,每月月底从树冠外围采集叶片进行生理指标测定,研究北缘地区枇杷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枇杷处于干旱胁迫状态时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物质含量均明显上升,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增加;当气温最低时枇杷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周期内最高值;新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老叶,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新叶PAL活性大于老叶。说明当枇杷处于干旱和低温胁迫环境时枇杷体内的相关生理指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来积极应对逆境环境;新叶与老叶的物质含量及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随着气温回升、降雨量增加,叶片生理指标表现出与逆境胁迫时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外源硫化氢处理对板栗幼苗干旱胁迫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棚"板栗当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了15%PEG胁迫下添加0.5、1.0mmol·L~(-1)硫氢化钠(NaHS)对板栗幼苗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研究外源硫化氢调节板栗的抗旱性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外施NaHS能显著降低板栗幼苗叶片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板栗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干旱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提高了板栗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其中0.5mmol·L~(-1) NaHS浓度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干旱胁迫对荆芥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培养皿育种和盆栽两种试验方法,研究了4个PEG-6000浓度(CK、0.05mol/L、0.1mol/L、0.2mol/L)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幼苗形态、SOD、POD、MDA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升高,荆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和叶面积均显著降低;随着胁迫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延长,荆芥幼苗叶片组织SOD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POD活性迅速下降后上升之后又下降,而对照组POD活性则下降后趋于平稳,各胁迫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MDA积累量逐渐增加,在0.2mol/L浓度下胁迫20d时,MDA含量的增长量变化最大。说明荆芥对干旱胁迫能产生积极应对策略,对缺水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旨在为荆芥推广种植、规范栽培及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2):195-200
干旱胁迫下二倍体、四倍体萝卜抗氧化酶活性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萝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过程中,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变化趋势一致: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呈"V"、"W"、"N"形曲线  相似文献   

19.
喜马拉雅紫茉莉对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喜马拉雅紫茉莉1年生成年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和自然干燥的方法,研究了喜马拉雅紫茉莉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喜马拉雅紫茉莉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及叶绿素(Chl)含量在中轻度干旱胁迫下变化幅度不大,在土壤含水量为8.88%~9.58%(28d)时,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而增加;喜马拉雅紫茉莉通过SOD和POD的协同作用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达到适应和抵御干旱逆境的目的,并且POD活性作用大于SOD活性作用。喜马拉雅紫茉莉可通过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等途径增强对干旱环境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喜马拉雅紫茉莉有较强的抗旱性,干旱胁迫28d(土壤含水量10%左右)为耐受极限。  相似文献   

20.
周源  董玉芝  朱颖  吴伟  覃燕 《北方园艺》2010,(11):116-118
研究了中亚鸢尾、膜苞鸢尾、喜盐鸢尾、蓝花喜盐鸢尾和马蔺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干旱处理过程中SOD、POD先上升而后下降,5种鸢尾SOD、POD活性达最高的处理时间种间存在差异。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在干旱处理中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