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因为农民成为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同时农民成为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就必须做到:第一、在政治上尊重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第二、在经济上必须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鼓励和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主体;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2.
<正>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辛劳收入少;找不准致富产业,农民常常面临抉择难题,还得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这是不少地方农民所面临的普遍遭遇。但现如今,江苏省泰兴市的农民却鲜有这样的担忧了。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决定了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类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胜任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的一类新型农民。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两大特点:新型农民是市场的主体;新型农民是将农业作为职业进行经营,能够利用市场机制和合法经营获取报酬。祁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  相似文献   

4.
论“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本质就是农民太多,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住“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这一主线;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打破我国现有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僵化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朋友们:大家好!现在,互联网正加快向农村普及,用智能手机的农民越来越多,这是大趋势,是大好事,给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为缩小城乡差距创造了条件。有了网络、有了手机,就要会用,还要用好,这需要学习,农民朋友想学,希望有人教,为此,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有关方面,包括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和志愿人士,热热闹闹、实实在在地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04,(4):65-66
<正> 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围绕农民增收问题,写了九个部分、22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大的方面: 第一个方面,分别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09,(11):4-7
1.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1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前郭县形势来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不但能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而且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激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十分必要的。前郭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农民的政策、法制观念依然淡薄;政策掌握模糊;农民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仍然落后等。针对这一现状.前郭县积极采取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继出台新政: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转包、租赁、互换等方式参与到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去,实现农村土地的自由交易和合法流转。这标志着国家与农民关系在土地制度改革上的重大突破。随着这一新政的复制、推广和完善,可能形成国家与农民参与新的一次"蜜月期"。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农民的政治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数亿农民转变传统的那种盲从的、封闭的政治意识,树立起现代的、理性的、开放的政治意识,有着更加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民应当树立的现代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政治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革、开放、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民意识;人权意识;法律意识等几个方面。要使农民树立起现代政治意识,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这至少应包括:第一、对农民进行民主启蒙,提高农民的参政素质;第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三、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和社会治安工作,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村民自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1.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1.1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前郭县形势来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不但能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而且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激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十分必要的.前郭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农民的政策、法制观念依然淡薄;政策掌握模糊;农民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仍然落后等.针对这-一现状,前郭县积极采取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农民率先成为城市扩张、撤村改居等的对象。该文从现实案例出发,通过分析发现城郊农民市民化存在社会融入问题,包括就业难,生活压力大,农转非后易致贫;身份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待遇处于边缘位置;市民化的文化适应成本较高,社会认同感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土地制度、社保制度等产生了身份捆绑的局限性,农民专业技能水平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就业稳定性,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观念影响农民融入城市的积极性。为提高城郊农民市民化质量,建议多管齐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城市责任心;提升农民非农就业技能,提高职业稳定性与经济收入;完善就业与社保等政策制度,保障农民顺利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体面劳动,是每个农民的"中国梦",也是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大思路,通过推动实现这一目标,将撬动农业生产方式深刻转变。"民以食为天",然而长期以来。农民这一职业却绝不是体面的职业。即使在现代社会,我国的农民也长期收入低、劳动条件差,从穿着、举止、卫生等各方面,和"城里人"有明显差别,"农民"、"农民工"等甚至成为"贬义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体面不体面,关键看收入'。靠传统方式单家独户经营"一亩三分地",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农业也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0年新疆阿瓦提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了统计模型,得出了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农户户均政策补贴收入、农民非农活动收入、户均受教育年限这7个变量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棉花价格、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非农活动人数这3个变量对农民增收起负向作用。最后实证分析了影响阿瓦提县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6.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7.
李广远  张玥  刘颖 《河南农业》2018,(34):10-10
面对农业新形势,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同时,农业农村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这一内涵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经营管理属性;通过培育,使旧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和原有生产方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来促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所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解答"谁来种地"的历史问题,重庆市结合地方实际,探索了"农民田间学校"这一适应当前形势与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遵循"八个一标准",即: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科技协调工作站;培养一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建成或完善一个农民科技书屋;搭建一个农民远程教育平台;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科学试验示范田(场);在市农民田间学校网络下建立一个窗口;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田间学校具有资源共享、产业支撑、开放办学、方式灵活等特点,并在方向调研、落实宣传和建设质量上做了大量工作,为充分利用田间学校模式,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和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农民合作社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农民合作社"这五个字来谈,包含两层大的意思:一是"农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中,"农民合作社的设立条件、设立成员、农民所占比例"明文规定:农民合作社的设立"至少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五人以上的成员组成,并且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这就是农民必须放在首位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村官李连成用他那朴实无华的河南濮阳腔代表8亿中国农民发言。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尽管他的村庄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因为他始终站在农民的立场去思考和审视中国的乡村。我当人大代表,就是要替农民说真话。为啥?我说假话就是害农民,我自个儿就是农民,害农民就是害我自己。他的这番高论,引发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说真话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