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选用 3份含有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薯 (Solanum phureja)血缘的 4x 2x四倍体杂种材料和 1份四倍体普通栽培种 (Solanumtuberosum )优良无性系为亲本 ,按照Griffing方法Ⅲ配制成双列杂交组合 12个 (包括正交 6个 ,反交 6个 ) ,分析了杂种实生苗当代薯形、品质等 6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芽眼深度、比重、Vc含量、还原糖含量等 6个被测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效应为主。配合力效应估算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 ,并且同一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本试验结果还表明 ,比重上存在极显著的反交效应  相似文献   

2.
几个新育成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4个基本稳定的新种质材料(033、065、118和143)为母本,生产上常用的4个优良自交系(478、515、8112和1029)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6个组合F1的8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雌、雄两亲的一般配合力和雌亲×雄亲的特殊配合力间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根据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了各参试亲本的遗传特点及在杂种优势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花生亲本材料遗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8个亲本按NCⅡ配制16个组合,研究了F1-F4:5代产量性状和F4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测定了F4:5384个株系、56个品系的产量。结果表明:①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变异大于特殊配合力变异,杂种均数的遗传分量中以加性效应为主,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②亲本产量配合力在杂种世代间表现不一致,早代测定以F3较为适宜。③亲本性状值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呈正相关,表明亲本性状优劣对杂种后代表现有一定影响。④优良品系的分布很集中,主要分布在母本963-4-1和父本88-1202的序列组合中,显示出优良亲本在育种效果上的突出优势。⑤963-4-1和88-1202是很好的高产育种亲本,904-79和佐治亚的育种利用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甜菜育种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优势品种是提高产糖量有效途径之一。在杂种优势育种中评价亲本的配合力,从表现型来说,是根据F_1代在全部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来确定,这就是通常说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特定杂交组合性状数值,在其双亲平均表现的基础上,与予期结果性状数值的偏差。从遗传型方面说,一般配合力主要是亲本的加性基因效应,而特殊配合力则主要是双亲的非加性基因效应。一般具有较大加性方差的亲本材料是改良群体性状的基础,而具有较大非加性方差亲本,通过群体间杂交或互交,可筛选出优良的基因组合和强杂交优势组合。因此掌握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特别是对杂种优势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7个优良马铃薯品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分析了群体主要性状与生产力的遗传相关及其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群体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块茎重、商品薯数量和产量及小薯数量和产量与群体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平均块茎重、商品薯数量和产量是筛选商品价值较高的优良群体的重要相关性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决茎重、商品薯产量、小薯产量和数量几个性状上对模型Ⅰ差异显著,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显著差异.特殊配合力方差为总方差的61.47%~147.52%,表明该群体的生产力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相对配合力总效应值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_(3.4)=0.99).综合评定亲本801-5,Katahdin和Baraka在马铃薯群体和品种选育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原生态条件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8个小麦品种(系)在高原生态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间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8个亲本蛋白质含量的广义遗传力hB^2=35.4%,狭义遗传力hN^2=23.0%。其中,GBI63和青农801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在蛋白质含量的改良中可以作为亲本广泛应用。Clamksuan和龙麦15由于一般配合力效应低,特殊配合力方差小,在育种中无多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甜菜创新材料的配合力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胚珠诱变创新的4个四倍体品系与"七五"期间创新的5个雄性不育系材料,采用4×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20个杂交组合,研究供试材料经济性状的配合力.试验结果显示,吉75-28ms、吉75-27ms产量性状和舍糖率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理想的育种亲本,可在今后甜菜育种中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选择亲本和尽早地确认优良组合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育种实践告诉我们,亲本的优良性状与杂交后代的相应表现,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但是,亲本配合力的高低则可作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主要依据。因此,高配合力亲本的选配和鉴定对杂交育种(包括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甜菜配合力的研究,近年已有报导。本试验以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两套甜菜亲本(n_1=4、n_2=11)共15个不同品系组配的n_1n_2=44个F_1组合的4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的测算。本文通过优良亲本系的评选和较好组合的确定,进而分析和讨论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及总配合力与杂种性状之间的关系,以便为甜菜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组品质性状不同的12个亲本材料,通过6×6NCⅡ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36个组合,对小麦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平均杂种优势较大外,其它品质性状后代的平均杂种优势较小,但组合间杂种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品质性状都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以加性效应为主。在亲本之间、性状之间以及组合之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差异均较大。除干面筋含量以外,各品质性状的亲本间和组合间方差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配合力测定选出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亲本。[方法]通过Griffing第4种双列杂交固定模型的设计方案,对8个春小麦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7个性状的两种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741-2的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最高,834-2与741-2的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结论]选用配合力方差大的亲本,使高、低性状互补,同时发挥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7个具有不同细胞质的粳稻雄性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配组,测定了3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杂交粳稻F_1性状的形成,除了穗数主要受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以及单株产量和生物产量未发现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以外,其余性状均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珠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比组合特殊配合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在一般配合力中,不育系的作用更大。据此认为,杂交粳稻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应特别重视不育系的选育;而在恢复系的选育方面,应注意类型上的多样化。文中根据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效应的综合表现对参试亲本的优劣作了评价,推荐BT型六干辛A、D型南粳34A和宁恢3-2、77302-1为优良的三系亲本:并参考组合的实际表现,鉴定出六千辛A/77302-1、六千辛A/宁恢3-2、南粳34A/77302-1和南粳34A/宁恢3-2等优良组合。这些结果与育种实践相符,表明配合力研究对杂交优势育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配合力,采用1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4个温光敏核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的7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和小穗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和株高的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3个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GCA好的亲本一般都有较大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GCA效应值以及较多的正效GCA产量构成因子,不育系S1、S6、S7、S9、S12、S13、m14均具有较好的GCA。10个单株产量最大组合的产量构成因素SCA效应值分析结果表明,强优势组合产量三要素的重要性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不育系的小穗数和株高,恢复系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株高的田间表型值与其GCA效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性状的表型值可直接用于指导亲本选配。  相似文献   

13.
Inheritance of blackspot bruise reaction in tetraploid potato was studied using a five-parent half-diallel, including parental selfs. The parents were chosen to represent the full range of blackspot reactions. Four 12-plant replications of each family were grown at Aberdeen, Idaho and at Prosser, Washington. The abrasive-peel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blackspot reaction. Highly significant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effects and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this trait. The GCA and SCA variances represented 59% and 9%, respectively, of the total variance. GCA effec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parents. The narrow sense heritability was 0.85.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blackspot should be successful if resistant parents are used; backcrossing may be need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马铃薯栽培种亲本组配的 6× 6完全双列杂交 (包括反交 ) ,对该性状 (以相对热损伤率RI %表示 )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 :①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GCA) ,特殊配合力效应 (SCA)和反交效应 (R)均达极显著水平。上述 3因素相对作用大小南、北马铃薯分别为 3 9∶1∶1 6和 2 1∶1∶0 5 ,说明该性状的遗传虽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一定优势 ,但非加性基因效应和反效应也起重要的作用。②此性状受质核互作和 (或 )细胞质的明显影响。③一些杂种F1的细胞膜热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并存在超亲遗传现象。这将为马铃薯的耐热性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按Griffing方法4,用6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配制15个组合,研究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子粒含油率高的双亲在组配时有可能表现出超亲优势;子粒含油率的一般配合力(GCA)在各亲本间及特殊配合力(SCA)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子粒含油率的GCA效应与SCA效应之间无明显关系;以提高子粒含油率为育种目标,应选择具有较高子粒含油率和GCA效应值的自交系作亲本;子粒含油率有较高的遗传力,加性方差在遗传变异中起主要作用,子粒含油率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光敏核不育水稻与广亲和品种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目前已成为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籼粳交杂种一代往往表现生育期延迟的特点,使一些产量优势明显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因生育期过长而限制了在生产上应用。几年来,通过对许多籼粳杂种一代的观察,发现并非所有籼粳交组合都表现超亲迟熟,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亲本有关。因此,有必要研究两系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方面的杂种优势特点及不同亲本在这一性状上的配合力效应,为组配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990年夏季,以5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0个广亲和品种为父本,按5×10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50个杂交组合。5个光敏核不育系为W6154S,W6184S,KS-9,5460S和衡农S-1。  相似文献   

17.
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玉杰  林秀云 《玉米科学》1997,5(3):020-023
用7个玉米自交系(5个高油自交系,2个普通自交系)作完全双列杂交,并对配合力、方差成份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效应与自交系的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含油量高的组合出现在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的自交系中,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无明显关系;自交系的含油量受环境影响较小,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99%,遗传方差中,加性方差占88%,表明含油量的加性方差在遗传变异中起重要作用;含油量有很高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