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栽培中,用多菌灵防治杂菌污染效果虽好,但菇体残留农药,对人体有害,且成本较高。据试验:平菇生料栽培时,每100千克干培养料加1.5千克食盐(事先  相似文献   

2.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大宗食用菌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了筛选适宜于麦草生料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品种,在对引进的IO个品种进行产量等经济性状测定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子实体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并应用蛋白质营养价值化学评价法对10个平菇品种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简单评价,现将测定和评价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平菇品种编号及其原代号和来源关系1号:F法,来源于法国;2号:新育,来源于山东省曲阜市食用菌研究所;3号:紫抱平菇,来源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4号:U丹,来源于丹麦国哥本哈根大学农学院;5号:双耐三号,来源于上海市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6号:曲1,来源同2号;7号:佛罗里达,来源于河南省农科院;8号:江都792,来源于江苏省江都县富民食用菌研究所;9号:SNI,本院分离并复壮;10号:CCEF89,来源于德国。1.2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栽培种采用麦草生料培养基,配方如下:麦草85%、玉米粉15%、含水量70%,PH值8~9之间。试验于1996年秋至1997年夏在  相似文献   

3.
平菇栽培中,用多菌灵防治杂菌污染效果虽好.但菇体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且成本较高:据试验,平菇生料栽培时,每100千克干培养料加1.5千克食盐(事先用定量水溶解)拌匀,能防止杂菌感染,还可提前7天出菇。同时,由于食盐中含有丰富的钠、钙、镁等平菇生长所需要的金属离子,若在籽实体分化初期和每潮菇采后喷洒10%的食盐水.可使菇体无农药残留,品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等单位主持的“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可用玉米芯直接生料栽培平菇、金针菇。技术要点:将原料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料,堆闷24小时,并选用与之相应的优选菌株,提高料水比,适当加大接种量。采用的培养料中添加麸皮、尿素、豆秸粉相结合的生物一化学氮源、微孔发菌、大棚覆盖等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使发菌成功率达99%以上,平菇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50%,金针菇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20%。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豆秸,大豆荚皮做培养料,在室内采用菌包式生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豆秸,大豆荚皮栽培平菇是完全可行的,其生物转化率为95% ̄113%。  相似文献   

6.
氮源辅料对平菇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生产在高温条件下生料添加氮源辅料基本无效,低温条件下生料添加氮源辅料会使污染、减产严重,副作用明显.经过同时发酵处理,高温和低温时添加氮源辅料均表现出发菌快、增产的作用.效果好的氮源辅料为磷酸二铵,安全使用浓度为0.4%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草等为主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但棉籽壳培养基生物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张彪 《农技服务》2001,(6):19-20
<正> 利用棉子壳、玉米芯等生料栽培平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菇农乐于接受。但在发菌期间容易被杂菌污染而导致失败。为了确保生料栽培平菇的成功,近年来笔者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进行了探讨。从实践中发现,生料栽培平菇成功与否在于发菌期,只要发菌期间菌丝能迅速占领培养料,形成优势,杂菌即表现不出来,就算成功。反之,发菌期间平菇菌丝在培养料中没有形  相似文献   

9.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规范上海农学院(201101)郁建强殷戎一平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适应性广,对原料的分解能力强,可以用生料进行生产。根据多年进行平菇生料栽培的经验,将其技术规范总结如下:一、栽培季节生料栽培平菇可以在室内外周年进行,但秋季栽培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广西热带农业》2005,(1):46-46
由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等单位主持的“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可用玉米芯直接生料栽培平菇、金针菇。其技术要点为:将原料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料,堆闷24小时,并选用与之相应的优选菌株,提高料水比,适当加大接种量。采用在培养料中添加麸皮、尿素、豆秸粉相结合的生物——化学氮源、微孔发菌、大棚覆盖等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研究平菇在不同C/N比麦草培养料中的物质转化结果表明:麦草栽培平菇后,C/N比值普遍下降。下降幅度随C/N比增加,下降趋势与干物质损失一致。干物质转化为菇体以C/N比50~60:1最高,而N素的利用率则以C/N比70:1左右最高。在平菇栽培过程中N的损失与培养料的C/N比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枣木屑代料栽培三个平菇品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河北沧州枣木屑资源的利用方式,本试验选择苏平1号、苏平32号和双耐3个常用的平菇品种,以枣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设计了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平菇在4种培养料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平菇中苏平1号最适应枣木屑代料栽培,在枣木屑中添加15%的棉籽壳可以显著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13.
桃红平菇是平菇属的一个高温型品种,其味道鲜美,抗杂菌力强,耐粗放管理,栽培此菇对开发稻草资源有一定价值。目前普遍采用生料袋栽,方法如下。一、适季栽培。桃红平菇适宜在初夏和秋前栽培,从播种到采收结束仅40天左右,夏季可种2~3茬。二、原料处理。桃红平菇宜用棉籽壳、稻草、油菜壳等栽培,以棉籽壳栽培效果最佳。选用新鲜的棉籽壳,曝晒2~3天,每天晒后傍晚起堆加以覆盖。每100千克棉籽壳,添加多菌灵200克、石灰粉2千克、水130~140升,拌匀后堆制发酵7天。至堆内有白色放线菌菌丝出现,培养料呈棕色,用手捏有3~4滴水溢出为度。  相似文献   

14.
棉籽壳培养料添加不同剂量的生石灰后,生料的PH值在最初五小时内下降甚快,以后逐渐下降,至出菇时呈现酸性。培养料灭菌后,PH值大幅度下降。添加2%的生石灰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提高菇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麦草资源十分丰富,在秋冬季节利用塑料大棚和日光节能温室设施,用麦草栽培平菇可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使之资源化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平菇生产效益。笔者于2003年在尖扎县良种场进行了麦草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牛玉宏  汤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573-1457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平菇及培养料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平菇及培养料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C18色谱柱分离后,采用带有紫外检测器的HPLC法检测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然后在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通过HPLC紫外检测,在15min内实现了2种农药的同时分离测定。2种农药的标准工作溶液的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平菇中多菌灵的添加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为87.83%~95.72%和2.21%-16.34%,甲基硫菌灵的相应指标为88.65%~92.49%和4.33%~16.32%;在平菇的培养料中多菌灵的相应指标为84.07%~90.61%和8.46%~12.92%,甲基硫菌灵的相应指标为78.83%~88.65%和7.90%~9.76%。[结论]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平菇生料栽培过程中,欲使之高产、稳产,除选用高产、优质、抗逆平菇菌种和营养丰富的培养料外,较为重要的环节是在发菌过程中免遭病、虫、杂菌的危害,尤其是竞争性杂菌的频繁发生,常造成栽培失败,损失惨重。因此,在平菇生产实践中,生产者多在培养料中加入化学杀菌剂和杀虫剂来加以控制。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稻草和杂交狼尾草作为平菇培养料,再利用平菇菌渣栽培白菜的试验结果表明:狼尾草作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草,生物学效率为94.51%;用稻草和狼尾草的平菇菌渣栽培白菜,两者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在草菇培养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氮源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氮源后,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10.6%-18.7%,出菇高峰期也提前了2d;试验还表明,草菇覆土可使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平菇是一种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于多种培养料栽培的大众化食用菌。棉籽壳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栽培平菇的培养料之一,其处理工艺有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4种,其发酵熟料工艺是近年才总结推广的。在平菇的开放式栽培中,各种工艺的优劣状况如何,笔者尚未见有相关报道。本试验通过对4种方法的系统比较,试图找出1种开放式接种栽培平菇的最佳方法,为大面积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