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在旱地的二个耐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生长后期分别进行灌溉和不灌溉(对照)处理,灌溉处理的茎长、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和公顷产糖量显著高于对照;在整个工艺成熟期叶片中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明显提高,而还原糖和水分含量则明显下降,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蔗法重力纯度提高,蔗法汁还原糖分下降,但二个品种不同处理的蔗糖分,叶片中ATP酶、NADP-苹果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呼吸强度表现不同,耐旱性较差的桂糖1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甘蔗叶片生化指标与蔗茎糖分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伟栋  陈西凯 《作物学报》1996,22(2):233-237
不同无性系叶转化酶及糖有显著差异,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叶转化酶活性前期较低,生长盛期升高,成熟期下降;叶糖含量前期较低,生长盛期上升,成熟期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的叶片转化酶活性与蔗茎田间锤度及蔗糖分有显著的负相关,叶片转化酶活性高不利于茎糖分积累。因子分析表明成熟期转化酶活性高是低糖无性系的重要特征,而生长盛期转化酶活性高,代谢旺盛的无性系不一定低糖。原始及标准化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转化酶对蔗茎糖分有较大的负作用,是重要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甘蔗叶片生化指标与蔗茎糖化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栋  陈西凯 《作物学报》1996,22(2):233-237
不同无性系叶转化酶及糖有显著差异,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叶转化酶活性前期较低,生长盛期升高,成熟期下降;叶糖含量前期较低,生长盛期上升,成熟期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的叶片转化酶活性与蔗茎田间锤度及蔗糖分有显著的负相关,叶片转化酶活性高不利于茎糖分积累。因子分析表明成熟期转化酶活性高是低糖无性系的重要特征,而生长盛期转化酶活性高,代谢旺盛的无性系不一定低糖。原始及标准化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转化酶对蔗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柳州蔗区种植的甘蔗优良新品种,提高蔗区产量和品质,优化品种结构,以当地主栽品种桂柳05136 为对照,选择桂糖55 号等4 个甘蔗品种在柳州市柳江区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7 号蔗茎产量与对照相当,但蔗糖分较低,应进一步观察其蔗糖分表现再评估是否推广;桂糖51 号属大茎品种,株高中等,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产量高于对照,前期(10 月)蔗糖分高,平均蔗糖分与对照差异不大,属早熟高糖高产品种,可重点关注并扩大推广;桂糖55 号中大茎,植株高大,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产量高于对照,属早熟高糖高产品种,也应重点关注并扩大推广;云蔗08-1609 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与对照相当,分蘖力一般,产量表现一般,蔗糖分与对照差异不大,属早熟高糖品种,可进一步观察其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5.
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大豆品种生长及逆境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为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干旱对大豆品种生理的影响,选取2个不同抗旱性的大豆品种,采用盆栽控水试验,分别设置湿润(CK)、持续轻度干旱(T1)、持续中度干旱(T2)、鼓粒期干旱(T3)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抗逆指标及生理特征,探讨大豆响应不同发育期、不同干旱强度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2个大豆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上升,晋大早春2号在前期上升比较明显,鼓粒期晋大早春2号的上升幅度不如晋大74;晋大早春2号在轻度干旱及中度干旱处理的各个发育期MDA含量增加显著,晋大74中度干旱处理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在分枝期时,晋大74在中度干旱时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在鼓粒期,晋大早春2号大豆叶片还原糖含量均显著增加,晋大74只有鼓粒期中度干旱处理下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但在开花期时,晋大早春2号的还原糖含量下降,晋大74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2个大豆品种的株高、节数、茎粗在干旱胁迫下均下降,其中,晋大74的株高、茎粗下降更明显。晋大74的综合抗逆能力要高于晋大早春2号,这可能与晋大74在干旱条件下可以通过减少植株高度,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提高其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曹帅  刘鹏 《中国种业》2018,(9):64-67
为鉴定分枝期不同大豆品种的耐旱性,以2个杂交大豆品种和2个常规品种大豆为材料,以高分子聚乙二醇6000(PEG6000)作为水分胁迫渗透剂,通过测量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探讨不同PEG浓度(0、5%、10%、15%)对分枝期(30d苗龄)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4个品种大豆叶片丙二醛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下降;吉育72和杂交豆2号叶绿素含量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均下降,其余2个品种表现出相反趋势。根据干旱胁迫后4个品种大豆的表型特征和对上述5种生理指标的综合反应,可知分枝期杂交豆5号和吉育88比杂交豆2号和吉育72表现出更强的耐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甘蔗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快甘蔗新品种推广和品种审定。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于2016—2017年在广西防城港国有昌菱农场对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一新一宿的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系)有7个品种(系)的产量和产糖量均比对照增加,蔗茎产量增幅为5.78%~41.38%,理论产糖量增幅为10.07%~47.54%;桂糖42号在蔗糖分、田间锤度、株高等方面表现优异,但其蔗茎产量和理论产糖量均低于对照;桂热2号、桂柳05-136和桂糖46号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优于对照,蔗糖分优于或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优良;凉蔗03-83、凉蔗03-81、凉蔗03-23虽然在蔗茎产量方面表现优异,但其蔗糖分过低,综合性状表现一般。综合考虑各品种(系)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初步认为桂热2号、桂柳05-136和桂糖46号在防城港蔗区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推荐审定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适时有效地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资源,对其不同季节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重量法测定水分含量;通过高温电炉灼烧测定了总灰分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总糖含量;用碱与样品共热,破坏其中的还原糖,然后用间二苯酚比色测定蔗糖中的果糖部分,从而得出其蔗糖含量;用硫酸、碱、乙醇、乙醚相继处理样品,测定了其粗纤维含量;以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季节变化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除了早春,均高于茎与根,3—6 月茎的含水量高于根,6—10 月则根高于茎。叶片灰分含量高于茎与根,且季节变化不大,5 月以前茎的灰分含量高于根,而6 月以后茎的灰分含量明显低于根。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3—4 月均较高,5—11 月根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茎与叶片;蔗糖的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变化相似,11 月根蔗糖含量显著升高;粗纤维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增高,茎高于根与叶。蛋白质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减低,叶片蛋白质含量高于茎与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高糖(GT28, ROC22)、中糖(YT71-210)和低糖(GT86-877)基因型甘蔗生长前期叶片中的糖分含量、叶绿素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SPS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探究不同甘蔗基因型生长前期的蔗糖代谢情况,为全面了解甘蔗整个生命周期的蔗糖代谢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甘蔗基因型蔗糖代谢指标与茎中糖分含量有一致性,均呈现高糖品种中糖品种低糖品种趋势。SofSPSA基因家族在甘蔗苗期的叶片蔗糖积累过程中mRNA水平的表达量较低,B、C、D家族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较高。甘蔗的高、低糖基因型与叶片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有着密切关系,并影响糖分积累。与低糖品种相比,高糖品种甘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糖分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相对较高,表明高糖品种甘蔗叶片蔗糖代谢水平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10.
陈学宽  刘家勇  杨洪昌  赵俊  赵培方 《种子》2012,31(2):111-113
云蔗99-9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糖、蔗茎粗壮均匀整齐、工艺性状好、纯度高.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单产89.5 t/hm2,比对照种( ROC 16、ROC 22)减产3.8%;甘蔗平均合糖分15.95%,比对照种高0.7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4.6 t/hm2,比对照种增糖6.1%.高抗黑穗病、花叶病,耐旱性好,适宜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地、水浇地和旱坡地种植.于2010年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明新引进甘蔗品种的种性表现,采用品比试验方法,于2010-2011年在广东省增城市宁西华南农业大学基地进行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Q200B、Q189和Q208综合表现较好,表现为早熟或中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农艺性状优良,新宿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蔗糖分含量分别为14.53%、15.11%和14.23%,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降低0.44个百分点、提高0.14个百分点和降低0.74个百分点,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提高0.03个百分点、提高0.61个百分点及降低0.27个百分点;蔗茎产量分别为110829 kg/hm2、105830 kg/hm2和926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29.1%、23.3%及8.0%,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1%、减产4.3%和7.2%;含糖量分别为16110 kg/hm2、15999 kg/hm2和13186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糖25.4%、24.5%及2.6%,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0.4%、减糖0.2%和17.8%;Q155、Q151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中小茎、蔗茎产量低;Q190表现丰产潜力大、前期生长极快,但迟熟低糖;Q157、Q96的综合表现最差。并对参试品种的利用意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甘蔗新品系桂辐98-296在不同生态条件蔗区表现情况,了解其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方法】以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 通过产量(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桂辐98-296其公顷产蔗量为115.56吨、产糖量17.12吨,分别位居所有参试品种的第二名和第一名,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主效应值大,蔗茎产量、蔗糖产量效应值分别为8.95和1.34,在所参试品种中产蔗量产糖量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一位;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2.03和11.53,在所参试品种中分别位居第八位和第九位;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98和1.00;黑穗病人工接种株发病率为7.69%,属抗性2级;花叶病人工接种株发病率为0,属抗性1级;干旱协迫条件下平均株高伤害率为17.91%;【结论】桂辐98-296属于丰产型高糖品种,适应性强,稳产性一般;高抗甘蔗花叶病,抗甘蔗黑穗病,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特别适于中等或以下肥力的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干旱对棉花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3个不同铃重的棉花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干旱对棉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主茎叶片与不同部位内围果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淀粉的积累受到明显抑制.虽然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棉叶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但小铃基因型开花 (7月5日)后的主茎叶可溶性糖含量较中、大铃基因型变化小,淀粉含量则低于大铃基因型.上部内围果枝叶淀粉含量在棉铃发育过程中波动明显大于中、下部果枝,而小铃品种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干旱胁迫下棉叶碳水化合物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对水稻抗逆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防雨篷池栽试验,以土水势为灌水下限控制指标,重点研究了不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结实期时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形状指标相对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土壤水分胁迫下,即土水势高于-30kPa,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值有所升高,当土壤水分低于灌溉下限复水至土壤饱和时,有所恢复,随着生育时期延长,变化趋势平稳,这说明叶片本身存在一定对干旱胁迫适应与调节能力。当水势低于-30kPa时,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值显著升高,抗旱性强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增加或升高幅度小,抗旱性强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幅度大。花后16天,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值降低。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峨山县旱坡地抗旱甘蔗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适宜山地甘蔗栽培的抗旱优良品种,解决山地甘蔗发展因干旱胁迫而面临着单产和糖分不高等问题,在云南省峨山县旱坡地实际栽培条件下,开展6个抗旱甘蔗品种(系)的种植比较试验研究,并采用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2个主要指标对甘蔗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蔗03/83’、‘高海拔一号’和‘云蔗03/103’的抗旱性能较好(高产和高糖),3个品种的蔗茎产量依次为97.80、83.05、72.40 t/hm2,分别为对照种产量(‘新台糖22号’,88.16 t/hm2)的110.93%、94.20%、82.11%,蔗糖产量分别为11.01、11.30、10.58 t/hm2,比对照种的蔗糖产量(9.95 t/hm2)分别增产10.65%、13.57%、6.33%。因此,‘德蔗03/83’、‘高海拔一号’和‘云蔗03/103’可初步作为山地甘蔗的抗旱优良品种,其宿根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不同品种(标准型、丰产型和高糖型)糖用甜菜的产量、质量和光合特性的响应,在东北地区甜菜4个生长时期进行了7个滴灌处理水平的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处理对标准型、丰产型和高糖型甜菜品种的生长情况、光合特征、产量质量及灌溉效率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量对不同类型甜菜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及产质量影响不同。标准型和高糖型甜菜品种对其生长性状各指标有利的灌溉定额为320~360 m3/ha,3个品种甜菜叶绿素含量对灌溉定额的最佳响应为300~320 m3/ha。标准甜菜品种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并不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而高糖型与丰产型甜菜品种随灌溉量的增加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对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显著,在320 m3/ha灌溉量处理下光合效率较好。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标准型甜菜品种根产量增加;当灌溉量达320 m3/ha时,丰产型甜菜品种根产量不再升高而保持平稳、高糖型甜菜品种糖度下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生育期前期总体上要高于生育后期,增加灌溉量并不能提高不同类型甜菜品种的灌溉水生产效率。在本研究特定区域内优化不同品种甜菜的灌溉制度可改善甜菜生长和产质量,并为建立甜菜灌溉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氮耦合对黍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水和肥已成为旱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水肥耦合对作物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可以为旱作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5283黄’和‘晋黍5号’两个黍稷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黍稷全生育期设3个水分水平和3个氮素水平,研究水氮耦合对黍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适量施氮均使黍稷叶绿素含量、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Fv/Fm)、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升高,提高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不同处理的Pn、气孔导度(Gs)、Fv/F0和Fv/Fm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拔节期达最大值;叶绿素含量、Tr、胞间CO2浓度(Ci)均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抽穗期达最大值。重度水分胁迫下各处理受害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水分处理,不施氮条件下的各处理受害程度大于其他施氮处理,且‘晋黍5号’对水分和氮素较为敏感。在重度水分胁迫(W1)和中度水分胁迫(W2)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明显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养分缺乏的地区,适量增加灌水量均可以明显改善黍稷叶片的光合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作物维持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改善籽粒特性和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以12个甘蔗品种试验材料,通过桶栽试验,在苗期进行反复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甘蔗幼苗存活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运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苗期甘蔗各生理指标性状进行了反复干旱胁迫下的抗性评价和鉴定,为甘蔗抗旱品种的选择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为其抗旱育种和蔗区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甜菜蔗糖代谢两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甜菜品种蔗糖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机制,以糖用甜菜(高糖)和饲用甜菜(丰产)为试验对象,测定了不同生育阶段叶片、叶柄和块根中的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果表明:叶片、叶柄和块根中存在蔗糖合成与降解过程,不同类型甜菜在生长期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存在差别,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块根中蔗糖的代谢强度高于叶片和叶柄,糖用甜菜两种酶活性高于饲用甜菜,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是品种特性,可用于甜菜的选种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地黄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旨在研究碳水化合物代谢在地黄块根膨大过程中的作用,为地黄增产和提高商品等级提供依据。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单糖和低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HPLC法。单糖测定条件:流动相乙腈-水(85:15),流速1.0mL/min,柱温40℃;低聚糖测定条件: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0.5 mL/min,柱温25℃;ELSD:增益300,漂移管温度40℃,氮气流速30 psi,喷雾器模式为冷却。(1)叶片中:与野生品种相比,栽培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逐渐增加,低聚糖在拉线期、快速增长期逐渐上升,且含量高于野生品种;(2)块根中:二者变化规律大体相似。栽培品种根中果糖、葡萄糖、水苏糖和淀粉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品种,而野生种块根中蔗糖含量高于栽培品种。地黄栽培品种的叶片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合成能力;生长期块根中蔗糖含量的降低可以提高“源-库”间蔗糖浓度的梯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同化产物从叶片运输到块根中,促进块根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