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列举有关统计数据,对世界、我国及我省水稻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现状进行概述,阐明了加强稻种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研究对促进水稻育种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了我国在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广东省稻种资源研究下一步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微量元素硼和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特进行了水稻专用肥"稻丰"、"穗满"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水稻专用肥"稻丰"(Zn 25%、B 0.6%、Mg 0.6%、Si O2 3%)、"穗满"(7-20-30 Zn 0.15%,B 0.35%)"2种肥料,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分蘖、增大穗型;在减少15%化学纯氮用量后,施用"稻丰"、"穗满"可使产量接近常规施肥,具有减少化肥用量、稳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水稻土中主要重金属对水稻籽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按照重金属高、中、低含量水平,选取四川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97个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水稻土、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集中趋势和宏观特征等相结合,引入吸收系数、复合污染概念,揭示了重金属在水稻籽粒中的聚集特征和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杂交水稻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1/4人口赖以生存的主食,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作物配合力、遗传力定义,论述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概况,并对水稻配合力、遗传力相关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种植有机水稻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若要推动有机水稻的继续生产及发展,就要系统性地探究有机水稻的经济效益,将其与常规水稻进行对比,发现其优势。从江苏宜兴、上海崇明岛以及贵州黎平县这三个地区着手,研究了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在生产成本、产量、价格及利润等方面的差异,以期进一步带动有机水稻的生产和发展,扩大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目前水稻机直播技术的特点,对水稻机直播技术在瑞丽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水稻机直播技术在瑞丽市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加快水稻机直播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水稻生产集约化水平的建议,以期推动水稻机直播技术在瑞丽市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水稻施用复合肥、尿素、普钙的肥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一梅 《农技服务》2008,25(2):74-74
进行了水稻施用复合肥、尿素和普钙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复合肥的水稻比单一施尿素或普钙的产量高,且水稻性状好。推荐复合肥的施用量以375~4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按照重金属高、中、低含量水平,选取四川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97个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水稻土、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集中趋势和宏观特征等相结合,引入吸收系数、复合污染概念,揭示了重金属在水稻籽粒中的聚集特征和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我院水稻基地的信息化管理,应用ASP.NET和SQL Server 2000,采用B/S模式,设计了我院水稻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水稻品种、水稻病虫害、水稻图片、水稻图片评论、远程监控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自定义报表等,是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水稻信息管理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1.
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质量、保障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于2021年在沿江平原水稻田进行大田试验,明确不同用量(3 000~6 000 kg/hm2)炭基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13.1%~24.4%;高用量生物有机肥处理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19.9%;中、高用量炭基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3.1%和18.6%;高用量炭基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2.5%。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效应优于炭基有机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中、高用量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16.1%和22.1%,高用量炭基有机肥处理水稻增产15.9%。  相似文献   

12.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水稻土有机碳的平衡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置8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N(施N 375 kg·hm-2),NP(施N 375 kg·hm-2、P2O5 187.5 kg·hm-2),NK(施N 375 kg·hm-2、K2O 187.5 kg·hm-2),NPK(施N 375 kg·hm-2、P2O5 187.5 kg·hm-2、K2O 187.5 kg·hm-2),M(施有机肥22 500 kg·hm-2),M+NPK(施有机肥22 500 kg·hm-2、N 375 kg·hm-2、P2O5 187.5 kg·hm-2、K2O 187.5 kg·hm-2),M+1.3NPK(施有机肥22 500 kg·hm-2、N 487.5 kg·hm-2、P2O5 243.75 kg·hm-2、K2O 243.75 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12 a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有机碳的平衡、碳的固定与转化速率,以及土壤有机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推进整体呈上升趋势,有机无机肥料配施(M+NPK、M+1.3NPK)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M+NPK、M+1.3NPK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提高17.9%和23.3%。各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平衡均表现为盈余,有机碳平衡和有机碳投入呈线性相关,试验点有机碳平衡每年所需的最低有机碳投入量为1 660 kg·hm-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能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固定速率,且以M+1.3NPK处理下碳的固定速率最高。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线性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有效提高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及其固定速率,并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其中,以M+1.3NPK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品种设转品1、转品8两个处理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作对照处理,于水稻播种前及收获后采集土样测定分析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真菌数目变化情况。【结果】转基因水稻转品1、转品8和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的土壤有机氮组分在种植前和收获后均无明显差异,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引入对水稻田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全氮比例无明显的影响,土壤有机氮中酸解氮的各组分含量顺序为: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结论】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引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施用有机物料对草甸型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施用生物菌肥和农家肥两种有机物料对草甸型水稻土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容重下降,总孔度增加,田间持水量增大,大小孔隙比例协调;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培肥土壤.其中,生物菌肥效果明显.从产量和培肥土壤综合效果来看,生物菌肥和化肥配施是最有效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
3种有机物料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是稻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明确其对土壤镉(Cd)有效性及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对于我国南方Cd污染稻田的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等量(2 250 kg·hm-2,干质量)紫云英、油菜秆和有机肥施用处理,通过测定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提取态Cd (DTPA-Cd)、根表铁膜Cd含量和水稻各部位Cd含量,结合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变化,对比分析3种有机物料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迁移转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 3种有机物料提高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有机质含量和水稻产量,增强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表铁膜量及其Cd吸附量。与CK相比,紫云英、油菜秆和有机肥处理水稻根对Cd的吸收分别增加4.22%、16.99%和38.27%(P<0.05),Cd由水稻根向稻谷的转运系数和叶向稻谷的转运系数均明显提高,水稻稻谷Cd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2.67%、39.60%和54.46%(P<0.05)。在Cd污染土壤上施用有机物料虽能提升土壤肥力,但会促进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和向稻谷的转运。因此在南方Cd污染稻田应谨慎施用有机物料,防止由此导致的稻米Cd积累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有机物料对土壤Cd形态和水稻Cd含量的影响,于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在温室大棚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在不同外源Cd浓度处理下,通过分析对照组(CK)及施加猪粪堆肥(PM)、腐殖土(HM)、污泥堆肥(CS)对水稻Cd含量的影响,探究有机物料活性组分差异与水稻Cd含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三种有机物料含氧官能团含量和极性大小顺序均为HMCSPM。施加三种有机物料都有利于缓解土壤Cd污染对水稻的生长毒害作用。外源Cd浓度为2 mg·kg~(-1)时,施用PM、HM和CS后的水稻籽粒Cd浓度较对照分别降低17.24%、32.41%和17.93%。且施用HM后,水稻籽粒Cd最高浓度为0.19 mg·kg~(-1),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要求。而在外源Cd浓度达到10 mg·kg~(-1)时,仅施加PM可使水稻籽粒Cd浓度降低,但仍不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水稻籽粒Cd含量与土壤可交换态Cd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水稻根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氧官能团丰富、极性大的HM降低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效果最好。有机物料主要通过改变土壤Cd赋存形态,降低水稻根系对土壤Cd的吸收富集,抑制Cd向籽粒转运,进而影响Cd在水稻体内含量。  相似文献   

17.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采用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探讨稻虾田中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肥力、土壤酶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低C/N饲料投喂组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P<0.05)下降。稻虾共作条件下,土壤全磷、脲酶与有机碳呈显著(P<0.05)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纤维素酶与有机碳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土壤铵氮与有机质呈显著(P<0.05)负相关,土壤纤维素酶与有机质呈显著(P<0.05)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海南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水平下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海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总体上会降低土壤pH,导致农田土壤酸化,且土壤酸化程度与其初始土壤pH值有关;适当的施用氮、磷,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供试条件下,对于pH较低的土壤,N2P2处理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为显著,而pH较高的土壤,N1P3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通过为期196 d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试验,对高、中、低3种不同地力玉米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培养时间延长,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最后趋于平稳;但随地力等级的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逐渐减小。培养结束时,不同地力玉米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低地力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差,固存量最小。同一地力,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较0~20 cm显著降低(P0.05),表层土壤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定。伴随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均较初始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势(Cp)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MBC和DO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且当地力等级变化时,各土层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嘉兴水稻土为例,讨论不同粪肥施加年限对水稻土总磷、有机磷和有效磷的影响,阐明粪肥施加影响下磷的积累和流失规律。结果表明:①磷素是比较容易在土壤中积累的,且主要积累在土体上部。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磷逐渐从表层往下层迁移。施肥10 a,磷能迁移到的深度为40 cm左右。②表层土壤有机磷也随施肥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0 a的212 mg.kg-1增加到10 a的248 mg.kg-1,且土壤有机磷积累与土壤有机质密切相关。③随施肥年限增加,有效磷也增加,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④研究地区土壤磷水平高,已经超过了磷素向水体释放的环境警戒值,粪肥施加不仅增加土壤磷素的积累,同时有利于磷素的迁移,因而磷素向水体释放的风险加大。图5表1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