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0引言渠道渗漏一般占渠首引入水量的30%-50%,有的灌区高达60%-70%。渠系水量损失不仅降低了水的利用率,浪费资源,增加灌溉成本,而且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农田渍害化,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了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一方面要加强渠系工程配套和维修养护,实行科学的水量调配;另一方面要采取防渗工程措施,减少渠道渗漏水量。  相似文献   

2.
农七师柳沟灌区所处的地势低凹,长期受周围“三库、两渠”及灌区内灌溉渠系渗漏,田间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积聚地表,使土壤盐碱化速度增快,土壤盐分含量达到0.41%左右。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成因1.1垦区耕地低产田占41%,土壤盐碱化是其低产的重要原因。盐碱地盐分主要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还有部分苏打化土壤。成土母质大部分为黄土状冲积、沉积,改造治理难度较大。1.2渠系、水库渗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不合理的溉溉方式,也加剧…  相似文献   

3.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盆地南北长42km,东西宽约12km,面积504km2,灌区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工程设计量为32m³/s,加大设计流量为36m&sup3/s.支渠以上渠系设计总长度约880公里,其中,总干渠、干渠、电灌抽水干渠合计总长度205.7公里,分支及支渠61条,总长675公里.引大灌区规划设计灌溉面积为86万亩,年引水量为4.43亿立方,设计净灌溉定额295.4m³/亩,毛灌溉定额508.4m³/亩.由于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近50%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水浪费特别严重,节水潜力很大.根据测算,若实行节水灌溉,最大限度发挥引大水资源的优势及投资效益,进一步挖潜灌区可耕面积,灌区面积由86万亩可扩大至100万亩以上.同时对于有效地防止土壤产生盐碱化及缓解黄河全流域缺水现状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及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农七师柳沟灌区所处的地势低凹,长期受周围“三库、两渠”及灌区内灌溉渠系渗漏,田间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积聚地表,使土壤盐碱化速度增快,土壤盐分含量达到0.41%左右。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渠道防渗的几种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渠道渗漏不仅降低渠系水利用系数,而且还抬高地下水位,导致农用渍害及盐碱化的发生。因此对渗漏的渠道采取防渗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渠水渗漏,还能起到抗冲,减少渠道糙率,加大流速,增加输水能力,减少渠道淤积和防止渠道生长杂草的作用,同时节省维修费用和清淤劳力。  相似文献   

6.
宁夏引黄灌区盐渍化发展变化趋势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先进的“3S”信息技术,应用GIS先进的空间图层叠加分析功能对宁夏引黄灌区各级盐渍化耕地分布规律和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演变规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对策是:进一步完善的灌排体系与防渗措施;对灌区干渠进行砌护防渗治理;加强排水,调控地下水位;平田整地减少灌溉量;耕作培肥,提高土壤肥力;农艺栽培措施的运用;实施动态监测,加强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7.
渠道渗漏水量占渠系损失水量的绝大部分,一般占渠首引入水量的30%~50%,有的灌区高达60%~70%.渠系水量损失不仅降低水利用系数,减少灌溉面积,浪费了宝贵的水源,而且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招至农田渍害.在盐碱化威胁的地区,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演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平原水库周边土壤盐渍化易发性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小、评价精度低的共性问题,提出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盐量、蒸发降水比为评价指标的土壤盐渍化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石佛寺水库为例,在野外蓄水试验获得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库区蓄水后土壤盐渍化易发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蓄水后左岸主坝下游周边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盐渍化,且越靠近主坝盐渍化程度越严重,远离主坝的部分地区盐渍化程度逐渐降低;右岸因地势较低,大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少部分地区呈现轻度盐渍化。采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所得评价结果比常规地下水位评价方法更合理、更符合实际,进而为提出采用地表-地下联合调蓄控制盐渍化的具体措施提供了技术依据,为库区环境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眭忠 《北京农业》2012,(30):162
渠系渗漏所引起的渠系水量减少,严重影响了渠系的水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溉面积降低,水资源严重浪费,并引起由地下水水位上升造成的土地渍害。由此可见,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漏及其设计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探讨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宁夏银北地区位于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下游.由于黄河水量逐年减少,引黄灌溉已不能足量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干渠平行排列,渠系过长,渠道分级不明显,不适应现代灌区管理和调度的要求.输水渗漏损失严重,导致引黄灌区下游灌期灌溉水量的严重短缺.银北地区为盆地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量丰富,但水质较差,矿化度(TDS)较高,不能单独用于农田灌溉.因此,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确定他们合适的混合比例,以满足银北地区农田灌溉水的需求,意义重大.运用Phreeqc模型软件的Mix模块进行模拟,提出利用地表水(黄河水)、地下水,确定合理的混合比例,以满足银北地区灌水需求及适合农田灌溉的需要,又不引起土壤盐渍化,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技》2006,(8):78-78
减少渠道渗漏,提高渠系利用率,是防止地下水位上升,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区比较常用的渠道防渗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混凝土防渗在灌区外的大、中渠道,可就地取材浇灌混凝土,规格为300×200厘米,厚6~12厘米;灌区内以预  相似文献   

12.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沟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于灌区所处的地势低凹,长期受周围三库(柳沟水库、奎屯水库、车排子水库)、两渠(柳西干渠、调节渠)及灌区内灌溉渠系渗漏、田间过量灌溉,而灌区内排水系统不健全,地下水位上升,盐分积聚地表,使土壤盐碱化速度增加快,造成灌区有近万公顷土地被荒弃。已经利用耕地中,土壤盐分含量平均在0.41%左右,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农田水分存在的一种形式,它与地面水和土壤水有直接联系,可以互相转化.对于农艺要求来说,重要的是能利用这种转化,调节、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保持作物所需要的适宜地下水埋深.如果地下水位过高,由于上升毛细管水的补给作用,就可能引起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和空气含量不足.由于水的比热大(是空气的3300倍,干土比热的4~5倍),土壤水分过  相似文献   

14.
景电灌区一期总三支渠道两侧傍山,地下水位较高,在冬季停水期间渠内长流碱水,末级渠道常被冲毁、冻胀破坏,碱水淹没耕地。为此采用“U”型槽渠道排放碱水到附近的沙河。“U”型槽渠道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渠道水量渗漏损失,扩大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经济实用型衬砌渠道,它具有整体程度高、稳定性强、防渗漏性能好且抵抗冻胀破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田间配套和灌区改造中,能很好地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是实现节水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且“U”型槽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建设速度快等优点,同时又不受地下水位、土质、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南疆地区为干旱──荒漠──绿洲型农业地区,农业用水有独特的特点。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本地区(阿克苏地区)各农业团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灌溉用水量日益增加,使得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而本地区主要采用渠系水灌溉,渠系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渠床渗漏造成渠道水量损失较大,这不仅降低渠系水利用系数,缩小灌溉面积,并且抬高了地下水位,会导致盐渍和次生盐碱地。防渗为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已有的研究及实验表明,渠道防渗在本地区可起到较好的效果。根据本地区农业团场的实际情况,资金的投入效率等因素及根据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宁夏引黄灌区骨干渠道进行砌护改造,减少渗漏,减少渗透破坏,提高水利用系数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对目前常用的几种砌护形式进行渠道渗漏量和地下水向渠道入渗量的对比分析,综合考虑防渗和稳定各方面因素,优选出适合唐徕渠高地下水位渠段的最优砌护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玛纳斯河流域次生盐渍化弃耕地全面生态重建的新理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限制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与盐渍化的斗争,逐步总结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经济实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贯彻以井灌井排为核心,结合机挖排渠、渠系防渗、膜下滴灌,刮除弃耕地表积盐以及以生物适应环境的新思维等全面生态重建的内部水土开发体系,辅以适宜盐渍化地的耕作、栽培措施,已经使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控制,弃耕地已大量收复.对玛纳斯河流域次生盐渍化弃耕地的收复(生态重建)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农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水利工程遗产,由都江堰渠首工程、各级灌排渠系及控制性工程等构成,其中各级灌排渠系等级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5级,斗渠及以下渠系统称为末级渠系.都江堰末级渠系在成都平原覆盖范围广阔,多存在于乡村空间内,并与乡村"三生"功能密切相关.其作为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承担原有灌溉功能的同时,也应承载着该区域内生态、生产等复合功能.因此从乡村"三生"空间的视角出发,以末级渠系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三生"空间用地分类对贯穿成都平原的末级渠系段落进行功能识别,结合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对相关渠系的渠系空间分布、渠系特点、多功能构成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此构建由多个软件如ArcGIS、Fragstats耦合的末级渠系多功能属性识别的流程方法,并在中观及微观等多尺度视角下对末级渠系进行相应的多功能优化方法研究,从而更好地保证作为"活化石"的都江堰灌渠渠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勤县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荒漠化类型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民勤县荒漠绿洲过渡带7个样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地下水位、植被盖度、植被种类、植被生物量9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样地的因子得分,并确定了其荒漠化类型及程度。结果表明,民勤县西南为以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导的重度沙质荒漠化,中部为以盐渍化为主的轻度盐渍化,东北部为以盐渍化为主的重度盐渍化,沿“绿洲—荒漠”方向荒漠化有加剧—减轻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渗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灌溉用水,将各级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几种形式如下: 一、土料防渗 土料防渗就是将渠基土夯实或者在渠床表面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