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2.
焦麦2号是焦作农业科学研究所1995年用D259/9130的F1为母本,以临汾720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4016.焦麦2号在历年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2001-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2.99%,居试验第2位.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良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3.92%,居试验第2位.  相似文献   

3.
宛麦20(区试、生试代号为宛黑064)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2000年以漯珍1号作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黑粒),为了增加黑色性状的遗传力,第2年又用漯珍1号作父本与F1进行杂交,经系谱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特殊粒色小麦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12号。适宜河南省麦区(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平安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安3号由河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吕平安(河南省小麦首席育种专家)以兰考8679与豫麦18杂交F1代和祥8820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3号,已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40353.2,适宜河南省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高产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天麦 178 是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郑麦 366/ 矮抗 58 的 F1 为母本、周麦 22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大穗、高产、优质、抗倒、广适。2016-2020 年参加河南省丰收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试验,2021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210065,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农0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6-2007、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846.5kg/hm2和7987.5 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在2008-2009年度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该品种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利用豫麦49为母本(豫麦21/豫麦35),F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超级小麦新品种。在2007~2008年河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846.5 kg/hm2和7 987.5 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2009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河南及临近省份相近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郑育麦9987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育麦9987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以豫麦21号/豫麦2号的F1代为母本,以漯麦4号(豫麦5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采用系谱法经连续7代定向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3,并已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保护号20060479.1,品种权公告号:CNA003561E。该品种已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授权委托河南金源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原、良种的生产、繁育和推广经营,并负责维权打假。  相似文献   

10.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用自己创造的新种质(C5/3577)F3d1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于2001年出圃,2003年参加预试,2004—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国家黄淮南片高肥冬水组区试、河南省高肥冬水组生产试验、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2006年9月同时通过河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11.
豫农201是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采用复交方式,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6006,系谱号为92349—1—3—2—6—14—10—8。  相似文献   

12.
安麦1号和安麦7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9年以豫麦13为母本、周8826作父本进行杂交,于1997年选育而成。其中安麦1号1998-2000年度两年产量平均7783.5kg/hm^2,比对照豫麦21极显著增产8.3%,居第1位,通过河南省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后通过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大田示范种植9975.8kg/hm^2,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1007)。  相似文献   

13.
郑麦004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1994年以豫麦13/90M434的F1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经过连续5年系谱法单株选择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国审小麦花培5号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利用豫麦18-64/花4-3的花粉离体培养而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5。  相似文献   

15.
郑育麦9987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以豫麦21号/豫麦2号的F1代为母本,以漯麦4号(豫麦5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采用系谱法经连续7代定向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3,并已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保护号20060479.1,品种权公告号:CNA003561E。该品种已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授权委托河南金源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原、良种的生产、繁育和推广经营,并负责维权打假。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豫麦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麦31豫麦31(原郑太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大谷核不育小麦,通过转育与系统选择培育出的高产稳产小麦斩品种。199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较豫麦18(矮早781),豫麦17(内乡182)增产45...  相似文献   

17.
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8.
企业之窗     
大众种业众麦1号1品种来源众麦1号是利用漯麦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19。  相似文献   

19.
水肥高效小麦新品种豫农8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农804是河南农业大学于2006年以豫农202为母本、许农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2007年以豫农202为父本进行回交,采用"两减一辅"育种方法育成的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小麦新品种。201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23,已通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同生态区引种,引种编号分别为皖引麦2018007和苏引麦2019138,2019年参加了黄淮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通过对豫农804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水肥高效新品种选育及豫农804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34豫麦34是郑州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豫麦2号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早熟、适应性强等优点。199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3月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同年10月在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