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东军 《中国奶牛》2008,(11):35-36
奶牛蹄部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奶牛蹄部健康是发挥高产等生产性能的保证。由于营养代谢障碍,肢体的姿势不正,不能定期合理修蹄,蹄角质生长异常导致蹄部变形,造成奶牛运动障碍。修蹄可以矫正变形蹄,防止蹄变形程度加重,防止出现姿势异常,可以对发生的蹄病起到治疗作用。奶牛出现腐蹄病、趾间腐烂后通过修蹄和适当的治疗,能促进蹄病痊愈。  相似文献   

2.
野驴的蹄部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支撑身体重量和辅助运动的重要功能。野驴蹄部的健康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由于营养代谢障碍、肢体姿势不正、不能定期合理修蹄、蹄角质生长异常等导致蹄部变形,很容易造成运动障碍。临床上出现蹄病及蹄变形的野驴四肢姿势异常,出现跛行、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生产性能降低,严重的病驴跛行、疼痛,常常卧地不起、不愿走动,继发腐蹄病久治不愈,最后被迫淘汰。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比日粮,增加野驴运动,春秋季定期修蹄,可以大大减少蹄变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定期正确修蹄,预防奶牛蹄变形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蹄变形病是指奶牛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临床上形成长蹄、宽蹄、翻卷蹄。定期正确修蹄作为治疗奶牛蹄变形病的主要手段,往往被奶牛场和奶农所忽视,进而使病情加重,甚至继发其他类型蹄病。蹄变形病常为慢性经过,不能直接引起患牛死亡,但它确可引起牛只疼痛、不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产奶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等,甚至使良种和高产奶牛过早地被淘汰。我区某奶牛场由于忽视定期正确修蹄工作,致使蹄变形病相当严重。据统计,该牛场从2000年8月至2003年末,共淘汰母牛81头,  相似文献   

4.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疾病。由于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病蹄不愿着地、跛行,以致影响了奶牛的食欲、承重和产奶量,而养牛户又多不注意修蹄护蹄,  相似文献   

5.
对包头市九原区散养牛户和某公司奶牛场共计754头奶牛的变形蹄及蹄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变形蹄牛较正常蹄形牛更易发生蹄病(P〈0.01),尤其产奶量高的牛更易发生变形蹄和蹄病(P〈0.01),且变形蹄占37.7%,变形蹄以延蹄为主。发生过蹄病的奶牛达39.84%,而且以多蹄并发为主。因蹄病淘汰的牛占总淘汰牛的19.4%,仅次于中毒病、代谢病的淘汰率。同时成年奶牛的变形蹄和蹄病发病率随胎次增高呈上升趋势,而且蹄病发生率与父系关系差异显著(P〈0.01)。奶牛发生变形蹄和蹄病后的产奶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奶牛一旦患上肢蹄病,轻者影响产奶量、增加药费,重者不能治愈被迫淘汰,即使能治愈,治愈后多数奶牛的产奶量也不能恢复,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的肢蹄病应以预防为主.只有做到预防奶牛肢蹄病的发生,才能使奶牛饲养者因肢蹄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收益才能最大化。预防奶牛的肢蹄病应注意营养、环境及修蹄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蹄部的健康决定着奶牛的生产寿命,蹄患病的奶牛由于运动受阻和疼痛而经常卧床,造成采食量的减少,严重影响产奶量。由于蹄部有病无法爬跨和接受爬跨,使发情、排卵、受孕受到影响。所以,奶牛的蹄病给奶牛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牛蹄是支撑牛体的基础,牛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奶牛由于营养充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在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牛蹄变形的较多.奶牛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他肢蹄病,严重者因运动困难影响产奶量和质量,被迫过早淘汰,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奶牛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牛蹄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牛的蹄形称为蹄变形,也叫变形蹄.  相似文献   

9.
奶牛蹄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包括蹄病和蹄变形。蹄变形是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蹄病指蹄部组织已发生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蹄变形是蹄病的基础,临床表现出蹄病。奶牛蹄部的病灶或负重异常可造成疼痛不安与不适,引起跛行,并使关节,腱及韧带等受到应激,同时使蹄上部的组织和器官易于受到伤害。由于病牛不愿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应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筛选奶牛蹄部不同部位的温度用于奶牛跛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在奶牛修蹄前进行跛行评分,修蹄后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分别测量奶牛右后蹄系部、右后蹄外侧趾远轴侧蹄壁和右后蹄外侧趾蹄底三角区的温度,分析其与奶牛跛行程度的相关性,并绘制不同部位蹄部温度的ROC曲线,确定其诊断作用和最佳临界值。结果显示,在该奶牛养殖场,奶牛系部温度、远轴侧蹄壁温度对奶牛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并分别建立25.30℃(特异性74.7%、敏感性61.3%)和18.75℃(特异性82.7%、敏感性57.3%)的最佳阈值。  相似文献   

11.
秦波 《中国奶牛》2012,(7):54-56
肢蹄障碍是国内外奶牛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日常修蹄可以有效预防跛行发生,降低奶牛肢蹄障碍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对修蹄五步法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蹄病影响着奶牛的生产和健康,轻者蹄变形,可使奶牛产奶量降低,繁殖率下降,饲养费用增大,重者蹄部受损严重而遭淘汰。我国的奶牛大多以传统的、农村分散饲养方式为主,饲养标准化程度低,牛舍及运动场简陋,修蹄护蹄工作做的很少,尤其近年来,随着奶牛的大力发展,奶牛数量的增多,牧地的减少,奶牛远距离的放牧,牛蹄磨灭过  相似文献   

13.
蹄部是奶牛的重要部位,支撑着奶牛的身体和运动,通过运动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通过运动促进血液的流通和消化功能的发育。蹄部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奶牛发生蹄病后不愿意活动,长时间躺卧容易发情鉴定困难,使得繁殖失败。奶牛也会因为蹄部持续疼痛造成采食量下降而引起产奶量下降,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奶牛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对蹄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有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蹄和蹄浴是预防和治疗奶牛蹄病的主要措施,并详细介绍了修蹄和蹄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各地饲养奶牛头数的飞快增长,奶牛蹄变形的发生成为较为普遍的一个严重问题,致使相当数量的奶牛肉蹄变形严重而过早遭淘汰,其淘汰率之高已被确认为奶牛三大疾病(不孕症、蹄病、乳房炎)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现将奶牛削蹄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蹄是奶牛身体的重要支撑器官,其坚实的角质壳,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牛体重的作用。预防蹄病的发生对奶牛的饲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定期给奶牛修蹄就是预防奶牛蹄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奶牛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及遗传选育,奶牛产奶量越来越高,乳房变大,牛体重心后移,牛蹄承担的重量越来越重,蹄病也越来越多。蹄病因素使奶牛的淘汰率增加、繁殖水平下降,造成了牧场整体效益降低。笔者主要针对豫西北地区十家牧场进行全群保健性修蹄,根据站立检查、运动检查和修蹄检查综合诊断统计蹄病类型和发病率。结果表明:共修蹄奶牛1 613头,其中蹄病牛548头,发病率高达33.97%,疣性皮炎、蹄底溃疡、变形蹄、白线病和蹄叶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7.05%、6.32%、4.65%、3.10%和2.85%。根据奶牛的蹄病情况分析了蹄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突出全群保健性修蹄在奶牛养殖中的重要性及对奶牛生产的影响。说明奶牛保健性修蹄是当前完善奶牛福利、降低奶牛蹄病发生率和增加牧场收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9.
奶牛蹄变形及蹄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蹄变形和蹄病是影响奶业生产的重要疾病。为了阐明奶牛蹄变形与遗传的关系 ,对某奶牛场 2 0 0 0年出生乳牛中的 3 7头蹄变形患牛进行了系谱调查 ,结果表明蹄变形与父系遗传有着某种联系。为了阐明奶牛蹄叶炎及腐蹄病的发病规律 ,从泌乳量、胎次、月份等 3方面对1 3 7头发生相关蹄病的奶牛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相关蹄病在高产奶牛、炎热多雨季节和第 2~ 4胎母牛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肢蹄病容易导致奶牛的损失较大,体重、产奶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增加奶牛场对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增大奶牛的淘汰率。而提高奶牛福利待遇,实现精细化管理,经常给奶牛修蹄,保证奶牛营养丰富、均衡,卫生保健工作到位,减少应激发生,能够有效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降低治疗费用,增强奶牛生产力,保障奶牛场获得理想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