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也是山东省花生发生面积最大的病害。叶斑病主要在花生中后期为害叶片、茎秆等,而花生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叶斑病的发生和为害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本文简述了花生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地区是东北花生主产区之一,近些年花生病害有加重的趋势,本文根据当地花生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提出吉林西部地区花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人类重要的植物油脂和优质蛋白质来源。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虫害发生较多,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花生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需要熟悉掌握花生虫害的形状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物理、生物等各种防治措施,安全、有效地控制主要病害的发生。本文介绍了花生虫害的发生特点、症状及主要防治方法,为花生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的花生细菌性病害,东南亚及一些非洲国家发生普遍而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地,河北、安徽等省偶尔发生。然而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耕作粗放、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及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搞清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对花生的青枯病进行综合防治,对于花生的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20,(1):43-44
花生叶斑病是滑县花生种植中常年发生的一种病害,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滑县花生叶斑病有效防控提供指导,介绍了花生叶斑病发生的种类、时期、症状、特点与病害监测+农艺措施+减药增效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花生白绢病是近几年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查阅有关资料,基本摸清了花生白绢病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一、为害特点花生白绢病又叫花生小菌核病,在花生荚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现症状。浸染植株的主要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茎  相似文献   

7.
段同峰 《河南农业》2019,(19):31-31
豫南浅山丘陵盆地花生生产区是河南省第二大花生生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南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振兴老区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农民缺乏防治技术、管理粗放、病虫基数逐年增大等原因,致使花生病虫害发生较重,因病虫害造成减产10%~20%,发生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因此,准确掌握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治,是夺取花生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花生蚜虫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989~2003年连续15年田间系统观测调查研究结果,用花生蚜虫的年度发生程度与相关环境因子统计分析表明,花生蚜虫的年度发生程度以花生苗期(5~6月份)平均湿度的负相关系数、负通径系数最大,是花生蚜虫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0,(14)
正花生是常见的经济作物,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在花生结荚成熟期,其荚果常受不良生产条件和病菌影响而发生烂果现象,导致花生减产,品质下降。据生产实践调查统计,花生烂果率可达10%~20%。分析花生烂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是保证花生优质高产的关键。花生发生烂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虫蛀烂果;二是干旱烂果;  相似文献   

10.
花生田蛴螬是危害花生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可引起花生的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临沂市农科院花生课题组开展了对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可持续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是新野县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作物。近年,花生年均种植面积2.67万hm2,花生田杂草年均发生面积1.95万hm2,占年均种植总面积的73.03%。花生田杂草种类多,不仅与花生争水、争肥、争空间,还是一些病虫害的寄主。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到杂草为害,造成花生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丰产与丰收。摸清花生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发生为害程度,是科学制定杂草防治措施的基础和关键,也为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由于卢龙县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的变化,生产无公害花生成为必然趋势,而花生病虫的无公害防治是生产无公害花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花生地下害虫的危害越来越重,其中罪魁祸首就是蛴螬,并且花生蛴螬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减产20%~30%,重的损失60%~70%,更甚者颗粒无收。花生蛴螬的危害严重制约着花生的生产,故防治花生蛴螬是生产无公害花生的重要环节的重中之重,为此,自2008年开始,卢龙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调查,并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泉州市丘陵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花生田蛴螬常年发生面积约2.07万hm^2,一般减产5.6%~21.1%,危害严重又疏于防治的地块高达50.0%~80.0%,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惠安县是泉州市丘陵地区花生的主要种植区,据调查,近年来,该县花生蛴螬连年发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开封花生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茎腐病是花生上的常见病害,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生田杂草发生严重,化学除草普遍使用。要根据花生田杂草发生规律,具体分析花生田实际杂草发生情况,科学的选择杂草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杂草效果,保证花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花生根腐、茎腐病可引起花生烂根、烂茎、死苗。适成花生根至腐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上年花生收获季节持续阴雨天气.花生未能及时晾晒,造成花生种子带菌率高,为下年根茎腐病大发生埋下隐患:二是花生播种出苗及苗期生长阶段降雨较多,气温变化无常,阴湿低温。  相似文献   

17.
花生叶斑病包括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一、危害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到落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多在下部叶片发生,黑斑病多在  相似文献   

18.
花生黑斑病是我国花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了花生黑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田间症状的识别和病原的室内鉴定方法,并提出花生黑斑病的防治控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花生又名落花生、长生果,是明心寺镇富有特色的经济类作物。其营养价值高,用途广,倍受人们的青睐。其果实不但可制作成油,还可加工成各类美味的副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佳品。目前花生生产已成为明心寺镇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之一。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尤其是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预防花生枯萎病的发生,壮大花生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几年来我镇农技推广站的农业科技人员对综合防治花生枯萎病作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子对花生蚜虫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001-2015年连续15年田间系统观测调查研究结果,用花生蚜虫的年度发生程度与相关环境因子统计分析表明,花生蚜虫的年度发生程度以花生苗期(5~6月)的平均湿度的负相关系数、负通径系数最大,是花生蚜虫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