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园艺》2020,(1):152-155
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国内试点城市中进行,雨水花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低影响开发理论的主要实践途径之一,雨水花园在景观性和雨水径流控制上都有着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理论进行阐述,并对雨水花园的概念、构造、营建选址、营建原则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雨水花园在杭州市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雨水花园是重要的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措施,它可以有效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削减径流总量及峰值流量,降低径流速度,且具有很好的景观和生态功能。植物是雨水花园的关键要素,对雨水滞留净化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内外针对雨水花园中植物的功能及环境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植物在雨水花园中的作用以及影响植物生长与功能的主要环境因素;概括了雨水花园中植物的选择与设计方法,并以北京为例,列举了适合应用在雨水花园中的植物;指出我国在雨水花园植物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重庆自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探索。从重庆海绵城市广场建设中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应用为切入点,探讨在重庆海绵城市广场建设中,常用的低影响开发绿色设施植物景观合理配置选择,进而提升重庆城市广场建设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园艺》2019,(23):120-122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植物群落的构建与合理配置的研究还较薄弱。总结了我国南北各城市雨水花园中植物配置设计的经验,从生态适应性与污染控制的角度,梳理了各类植物在雨水花园中的作用和优缺点,并提出了雨水花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下,海绵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海绵城市理论为依托的"雨水花园"作为建设的基本单位,承载着雨洪管理、净化水源、改善生态的重要作用,选择何种适宜的植物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四川盆地园林绿化植物,总结出对雨水花园建设有积极作用的植物材料,研究结果可作为四川盆地建造雨水花园进行植物选择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史慧梅 《花卉》2022,(10):79-81
作为新式雨洪管理措施,海绵城市的理念近年来备受推崇。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景观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而植物是雨水花园的灵魂,因此,植物的正确选择及合理搭配在雨水花园构建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以徐州泉润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中雨水花园的设计为例,通过阐述雨水花园中植物的作用和选择原则,列举了适合徐州地区雨水花园选择的植物,并对雨水花园植物配置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为苏北地区雨水花园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植物途径是对海绵城市建设和评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该研究对海绵城市植物技术设施运用形式、植物材料的选择指标、植物途径的雨水滞留、净化能力以及生态景观适宜性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长江南京段滨江区域,构建了一套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途径实施技术依据和成效评价体系,以期为南京乃至长江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肺,如今大力提倡"海绵城市"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园设计中加入了与之相关的生态设施,其中一个类型就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不仅美观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以成都桂溪生态公园的雨水花园为例,对其植物景观应用进行研究,从植物种类、植物结构、植物观赏特性和植物种植形式4个方面入手,进行实地调研并分析、总结,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希望为今后城市公园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雨水花园是LID措施中重要的一项生态措施,其设计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不仅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也需达到良好的景观性。本文通过研究影响雨水花园植物设计的因素,阐述了雨水花园的植物种类选择原则以及植物设计策略,旨在为雨水花园植物设计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论的"海绵城市"理念是解决城镇内涝、水灾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植物的选择关系到低影响设施能否产生实际的功能效益。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低影响设施的绿色植物选择为例,结合校园现状条件和徐州气候条件,初步设计了8个汇水区域及相应的低影响设施,并为各个低影响设施推荐了相适应的绿色植物。该研究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实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总结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类项目中新建居住区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的要点和难点,重点对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中现状条件分析、设计目标确定、排水分区划分、雨水组织流向设计、竖向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景观优化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设计目标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和要求。为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类新建居住区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思路和方法,改变传统的各专业设计相互脱节,实现景观和功能有机统一,提升小区居民海绵城市建设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雨水花园是一类将景观美化设计与城市雨洪相融合的发展体系,能够滞留雨水,对强暴雨径流进行削减,较大程度上降低城市雨洪自然灾害,同时设计要以景观美化、低影响等为基本条件,才能实现雨水花园真正的雨洪截留作用与景观美化效果。本文从海绵城市与雨水花园的概念入手,对海绵城市的发展意义与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总体布局后再通过地形、边界、树池以及铺装等分区进行规划,同时考虑植物配景来尝试将该雨水花园规划得更为高效,以期为花园雨洪利用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进程中,雨洪管理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部分,导致如今城市内的水污染和洪涝灾害严重。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则着重解决雨水径流,雨水净化问题。通过增加地表可渗透铺装的面积,增加雨水的渗透作用,减少雨水径流,并通过生态滞留池植草沟等净化雨水,减少对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污染和冲击。通过应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的思路。建立健全的法制的同时,做好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海绵城市理论实施。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是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的一种生态型城市,运用的是城市雨洪管理和水生态承载功能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植物是十分重要的要素,能够对雨水面源污染以及水体储存循环进行解决,经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建立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确保植物群落的结构合理以及功能性,进而形成生态景观效应。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植物选择标准以及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应用,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得到了大力推广,而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将雨水花园理念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中,能够在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展示生态可持续性的同时,展现其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以北京农学院科技综合楼东侧林地为研究对象,将雨水花园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其区域绿地现状。针对场地现存的植物景观层次单一、植物种类匮乏、场地大面积黄土外露、雨水存续能力匮乏、使用指数不足等问题,提出以雨水花园建设为核心的可持续生态校园环境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索海绵城市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2方面的应用,分析生态雨水廊道、组团雨水花园和道路生物滞留带3个方面的应用,达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对以往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的目标,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生态宜居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水环境、雨水系统管理等问题,提出构建海绵城市体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绿地由于对雨水具有鲜明的截留、渗透、存储及净化等功能,使其成为实现海绵城市目标的载体之一。在中国掀起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浪潮推动下,势必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特征、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的关系及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影响等进行探讨,重点针对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影响,从绿地规划观念、绿地类型、绿地功能、绿地系统整体布局结构、绿地规划指标、绿地建设技术及规划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工程造价的管理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否顺利的开展并持续发展下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全国各大城市不断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参与项目的各个公司关注,它贯穿着整个海绵城市雨水开发系统修建的各个阶段,是建设这个项目总投资成本控制的参考标准,也是权衡各个承包商施工成本的根据。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分析以及城市雨水系统施工造价的动态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以及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冠军 《现代园艺》2014,(6):152-153
城市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是城市美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合理选择植物,进行科学植物配置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基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配置与景观设计在城市美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本文简单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及植物选择的原则,分析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市病"的不断凸显,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修复的一条战略。目前就我国来说,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开发区域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②生态恢复和修复;③低影响开发。本文对LID一些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交大创新港海绵城市示范区为案例,介绍了其设想理念,具体分析了雨水花园与旱溪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以及该项目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