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线角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别名小褐木蠹蛾。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寄主为绒毛白蜡、洋白蜡、海棠、槐树、丁香、元宝枫、柳树、银杏、悬铃木、栾树等多种园林植物,是绒毛白蜡、洋白蜡等白蜡属植物的蛀干虫害之一,常造成毁灭性灾害。小线角木蠹蛾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危害,造成  相似文献   

2.
<正>白蜡外齿茎蜂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地,主要危害洋白蜡、绒毛白蜡、美国白蜡等园林植物。近几年在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工矿区危害较严重,严重影响了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发生规律白蜡外齿茎蜂主要危害绒毛白蜡、洋白蜡当年生枝条,一般每个被害枝条内有1~5条幼虫,致使被害部位的复叶萎蔫,影响绿化美化景观效果。白蜡外齿茎蜂在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工矿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当年生枝条内结茧越冬。翌年3  相似文献   

3.
<正>棉蚜是棉花苗期主要害虫,广泛发生于全国棉区,已成为各地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危害特点。棉蚜的寄主很多,据介绍,共有寄主植物74科285种,在我国棉区夏季寄主有棉花、瓜类、菊科、黄麻、红麻、茄科和苋科植物等。越冬寄主有木槿、花椒、石榴等木本植物和夏至草、紫花地丁、苦荬菜等草本植物。棉蚜以成蚜和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头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向背面卷曲或皱缩,  相似文献   

4.
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法制备了新疆10种植物提取物,在室内分别测定了它对棉蚜的毒力。结果表明,采用24h处理,假木贼等6种植物均表现出较高的杀蚜活性,校正死亡率大于90%;48h处理,棉蚜对无叶假木贼等7种材料的校正死亡率大于98%,且无叶假木贼、番茄、假木贼、辣椒、荨麻、盐角草、马齿苋的LC50均小于20mg/L,表现出很强的杀虫活性。数据表明10种植物的提取物对棉蚜的作用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棉蚜对各提取物浓度变化的敏感性各不相同,综合考虑,开发植物源杀虫剂的最佳植物是番茄和辣椒。  相似文献   

5.
棉蚜天敌——一种外寄生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九七六年五月中下旬棉苗2—3片真叶阶段,由于蚜虫猖獗,普遍卷叶,但在永济县任阳、于乡、清华等公社沿中条山一带的一些棉田,叶片舒展,长势茁壮。原因可能与当时棉苗上发生的微型外寄生螨(以下简称寄生螨)有关。为了验证此种螨类是否蚜虫的天敌资源,六月份在上述有关地方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系统观察,初步证明棉蚜是寄生螨的食源,寄生螨是棉蚜的外寄生天敌。一、田间调查棉蚜发生的多少,危害的轻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支配。为了观察寄生螨对蚜  相似文献   

6.
1棉蚜暴发的原因 1.1气候因素 棉蚜种群数量受棉蚜发生期间的天敌与气候的共同作用,棉蚜繁殖的适宜温度是23-27℃,适宜的温度是棉蚜种群数量剧增的主导因素。2004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卖盖提垦区平均气温在23.4℃,相对湿度49%,有利于棉蚜的发生。从系统调查看,棉蚜6月5日达到高峰,有蚜株率100%,百株三叶蚜量3045头,益害比1:1549。并且棉蚜和棉黑蚜在棉田同时并存。从随机调查来看,棉苗出现大面积油叶、卷叶现象,再加上此期麦盖提垦区降水少,雨量小,有翅蚜在棉田扩散速度快,迁飞数量大,也是棉蚜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桂林园林植物中的乡土植物以常绿植物为主,如香樟、小叶榕、石山榕、桂花、天竺桂、大叶女贞、杜鹃、山茶、月季、棕榈等,也有一定量的落叶植物,如银杏、国槐、香槐、桂林白蜡、枫香、桃树、酸枣等。  相似文献   

8.
正洋白蜡为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原产加拿大东南边境至美国东部,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多有引种栽培。华北地区栽培的多为此种,生产中应与绒毛白蜡、美国白蜡加以区别。洋白蜡喜光,耐寒,耐水湿,稍耐干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较好适应碱性和城市环境,在土壤含盐量0.38%时也能生长正常,但以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根系浅,生长快。耐修剪,具有较强的萌芽力。雄株树冠端正,生长速度也优于雌株,抗逆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9.
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盐碱区白榆、白蜡、紫穗槐、柽柳体内离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沧州地区不同盐碱区域内(非盐、轻盐、中盐、重盐)白榆、白蜡、紫穗槐、柽柳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盐碱区域内4种植物体内Na^+、K^+、Ca^2+含量,及在4种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运输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区4种植物体内Na^+、K^+、Ca^2+含量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异;其变化规律表现为:各植物体内Na^+含量随盐碱区盐分含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但不同器官提高幅度不同,总体表现为根〉叶〉茎;K^+、Ca^2+含量在重盐区各树种均有所下降,其中,Ca^2+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大;各植物体内Na^+/K^+、Na^+/Ca^2+的值随区域盐分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器官升高幅度不同,其根部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器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柽柳、白榆对K+、Ca2+向茎叶部的选择运输性比白蜡、紫穗槐的高,而对Na+的选择运输性则低于白蜡、紫穗槐。综合分析,4种植物中柽柳的耐盐能力最强,白榆次之,白蜡、紫穗槐较差。  相似文献   

11.
<正>白蜡是华中地区主要行道树种,白蜡棉粉蚧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若危害较轻,造成园林树木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提早落叶落果。若危害严重,枝条枯死,最后全株死亡。介壳虫排出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枝叶表面布满黑霉层,阻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防治白蜡棉粉蚧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棉花蚜虫危害主要生育时期测试不同严重度的蚜虫危害单叶光谱,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严重度棉蚜危害单叶光谱反射率特征,确定了其敏感波段,并建立了相应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棉花蚜虫单叶光谱特征明显,不同时期蚜虫单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近红外波段则表现出相同的趋势。434~727 nm可作为棉叶蚜虫的敏感波段,648 nm可作为棉叶蚜虫的最佳波段。基于敏感波段建立的棉蚜叶片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中波段组合1 589-648/1 589+648建立的估算模型估算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最小,RMSE为1.198,可作为棉叶蚜虫严重度的最佳识别模型。该研究为遥感监测棉花蚜虫光谱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说棉蚜谈棉蚜,棉蚜危害实在大;国内外检疫都列它,你看它"伟大"不"伟大"?说棉蚜,认棉蚜,棉蚜到底是个啥?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生育期常常受到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的危害,从而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棉花是新湖农场的支柱产业,做好棉花"三虫"的综合防治工作也就尤为重要。本文将近三年新湖农场在"三虫"防治中的具体措施、经验进行介绍,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葡萄卷叶病毒发生时间和部位的研究AStudyonInfectedTimeAndPartsofGrapevineLeaf-rolVirus葡萄卷叶病毒病(GLRV)分布于世界上所有种植葡萄的国家。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但由于葡萄卷叶病毒的危害日趋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现新的检疫性杂草宽叶酢浆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宽叶酢浆草(Oxalis latifolia)是2010年在云南省昆明市新发现的一种入侵性强危害重的外来植物。为了解其危害特点,预测其将来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综述了该物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国外的危害和防治情况。通过GBIF软件的模拟分析了宽叶酢浆草在中国的入侵定殖风险程度。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深入开展宽叶酢浆草的生态学和危害规律研究的必要性,与防范和化解宽叶酢浆草在中国的扩展蔓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棉蚜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卷曲、花蕾脱落,严重影响棉株生长。在大田生产实践中,棉蚜的控制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棉蚜不仅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而且对新烟碱类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棉蚜的抗性成为棉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筛选新型的防治棉蚜药剂及不同施药技术成为迫切需求。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研究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有关资料得知,对节白蜡于1980年中国《植物分类学报》首次报导,正式定名,为白蜡属,木犀科,是地球上少见濒厄树种,今仅只有我国湖北中部大洪山区的钟祥、京山幸存,故又名“湖北白蜡”,当地俗称“对节树”、“对角树”、“思亲树”,属我国二级保护植物。鉴赏青年关山盆艺师所制作的对节白蜡树  相似文献   

19.
第1名:王刚花材:蛇鞭菊、洋桔梗、白月季、白小菊、中龟背叶、高山羊齿、蓬莱松、白色栅栏盒(4个)作者把4个白色栅栏容器分成两组,前后错落而置,首先制造出一种层次感。用紫色蛇鞭菊这种直挺线状的花材来提升作品的高度,并用白月季点缀过渡,而洋桔梗则作为贴近容器的底层装饰,与紫色蛇鞭菊相互呼应。在以龟背叶、蓬莱松等观叶植物制作的绿色背景中,整个插花作品色彩淡雅,构图简洁清爽,与夏日橱窗主题非常相符。第2名:倪志翔花材:蛇鞭菊、洋桔梗、白月季、白小菊、香蒲叶、粉红非洲菊、中龟背叶、高山羊齿、蓬莱松、白色栅栏盒(4个)作者把容…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直播春棉田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共存机制,采用直接观察法,系统研究了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的时间动态变化,及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春棉的不同生育期,棉田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不同。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发生高峰期多集中在6—7月,而棉蚜高峰期在5月下旬,棉叶蝉高峰期在9月下旬。不同种群的时间生态位不同,害虫中棉盲蝽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棉铃虫,棉叶蝉和棉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天敌中蜘蛛类天敌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小花蝽,黑襟毛瓢虫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而黑襟毛瓢虫和瓢虫类天敌与棉蚜、棉叶螨生态位重叠度较大。因此,皖西南棉区直播春棉田可利用瓢虫类天敌抑制棉蚜和棉叶螨的危害,保护并利用好蜘蛛类天敌,需重点防治棉盲蝽和棉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