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跃军 《农村电工》2005,13(9):19-20
1、供电所生产管理。1.1、配电网生产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该公司把10kV及以下配电网,至低压台区、用电客户范围内的生产管理界定为配电网生产管理,制定实施配电网生产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管理办法具体规定配电网生产施工作业流程及主要工作内容、配电网设备管理制度、配电网设备基础台账,报表管理制度以及各配电网生产管理单位和线路设备专责人的管理职责、规章制度等,配电网生产业务指导管理归口公司生计科。  相似文献   

2.
正"大所制"改革后各级管理部门对供电所确定了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并制定了相关管理方法和措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打铁还须自身硬",提高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必须由自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管理着手。提高规范化管理能力。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对所辖所有设备进行梳理排查建档,根据异动流程及时更新。对设备的管理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加以固化。如以线路及台区为单位建立"缺  相似文献   

3.
供电所标准化台区是建设新农村电气化村镇的基本单元,建设合格、规范的标准化台区是农电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架设导线等台区建设是"硬件管理",抢修、抄收、宣传等维护工作是"软件管理".供电所标准化台区运行与维护必须以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各种要素统一起来,同步管理,常态管理.  相似文献   

4.
供电所是直接面向农业、农民、农村供用电服务的"窗口"。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实行标准化、信息化,才能实现供电所管理规范化。严格规范基础资料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的背景县级供电企业提高精益化管理,需要在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和台区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在配网GIS系统和营销系统中,中压配网设备台账的准确率较高,是生产运行的依据,但对于低压数据则管理维护不到位,系统中的低压线路和户表的准确性很低,成为供电所生产运维和客户服务工作的短板。由于低压设备台账不准确,导  相似文献   

6.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一是狠抓建立健全各种基础资料管理工作.按照国电公司<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和省公司<乡镇供电所示范窗口建设考核标准>,从"规范、齐全、闭环"的要求出发,健全了管理制度36种;完善了值班记录、安全活动分析记录、事故设备检修记录;建立了10 kV设备台账、配电变压器台账、农村电费台账等.二是在公司全部实现用电MIS系统联网的基础上,以深入实施"彩虹工程"、开展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创一流工作为载体,推动了基础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力地提高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徐作鹏 《农村电工》2010,18(5):12-12
随着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供电所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供电所的资料管理要求更加规范、准确.日常工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标准化作业流程等都要从资料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1建立台区管理责任制国网河北广平县供电公司自2016年5月底实现了智能电能表的全覆盖,建立"台区用电规范及线损指标管理"责任制,供电所人员管理到台区低压用户,实行用电管理及线损指标考核"包台区"责任制。该责任制建立后,供电所员工是低压台区用电规范化管理和线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台区内农电工是低压台区用电规范化管理和线损管理的具体实施责任人;供电所所长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实现供电所员工和农电工的"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工》2013,(10):15
福建省浦城县供电有限公司石陂供电所管理提升以创建省级示范标准化供电所为抓手,将标准化建设与实践有机结合,渗透各专业管理领域。1落实标准体系,规范管理资料结合实际,对供电所的记录、台账和生产管理过程中生成的数据等基础资料,按照"简洁、实用、闭环"的原则,明确内容、格式、填写要求和管理责任人,充分运用SG 186营销系统、合同管理系统、GPMS等系统,实  相似文献   

10.
供电所的基础资料与台账是形成于供电所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手材料,它来源于生产经营,又反过来指导着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从2009年起。湖南省石门农电公司壶瓶山供电所对各类台账、记录进行了统一的梳理。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搞好基础资料管理给供电所标准化建设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现在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探讨一下台账管理、记录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深处农村地区的供电所,我们抓住供电台区分布广、高低压线路纵横交错、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等特点,从抓基础、抓管理、抓安全做起,逐步破解工作难题。每月对线路和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建好设备台账,加强缺陷管理,有计划地进行消缺。  相似文献   

12.
孔欣 《农电管理》2014,(3):63-63
作为深处农村地区的供电所,我们抓住供电台区分布广、高低压线路纵横交错、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等特点,从抓基础、抓管理、抓安全做起,逐步破解工作难题。每月对线路和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建好设备台账,加强缺陷管理,有计划地进行消缺。  相似文献   

13.
<正>国网河南新安县供电公司结合农电管理"两个提升",不断完善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农电管理机制,推动专业化管理向供电所全面延伸,提升了供电所整体管理水平。1安全生产局面保持稳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注重抓现场、抓环节、抓过程管控,以排查和消除设备隐患为关键点,深入开展了安全大检查、线路台区设备基础资料排查、配电室防水换门工程、"三夏"安全供用电、"安全活动月"、迎峰度夏变压器增容调整以及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工》2014,(3):16-16
<正>陕西省旬阳供电分局甘溪供电所以安全稳定为中心,优化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创新走出了供电所特色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之路。1抓基础管理,固本强基做支撑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细化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等12项,从流程管理、现场作业、专业管理、客户服务、资料整理等方面重新制定了工作进程和考核奖惩制度。在做好创建工作"软件"方面的同时,"硬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睢县供电公司通过建立一整套规范的供电所现场标准化作业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流程,实现派工单编制、签发、打印、回填、评价的适时全流程闭环管理,供电所工作开展得更全面、更有效。派工单内容与安全生产"两票"、备品备件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紧密结合,管理作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全面提升了供电所  相似文献   

16.
<正>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立足实际,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制定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各专业实施方案,以标准化供电所建设为载体,创新工作手段,推广实施了供电所"安全管理系统化、日常工作标准化、培训教育常态化、队伍建设人性化、流程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供电所管理的新跨越。1安全管理系统化,实现"大安全"格局该公司加强对供电所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通过系统化管理实现"大安全"格局。一是坚持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1配变台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配变台区是农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压需求侧实行按台区规范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随着大规模的配变台区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网架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电力输配能力也得到加强。随着农村用电量大幅度增长,传统台区管理方法已存在诸多弊端[1]。低压台区基础资料不齐全、更新不及时。台区的用户信息、线路及设备台账等资料不齐全,线路及设备维护更新不及时,信息入账无记录,导致了营销环节中出现问题,往往因为基础资料不齐全和人员调动等原因难以划清责任,无从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李豫温 《农村电工》2005,13(4):14-14
1 加强线损分析,落实闭环管理,建立系统管理体系1.1 强化基础资料管 理,加强线 路和台区 各类参数的收集 、整 理工 作,确保 数据准 确及 时,为制 定 10 kV 线路和台区低压线损指标提供可靠保证。建立健全供电所线损管理的组织、指标管理体系, 统筹协调全所电力网  相似文献   

19.
高青县供电公司健全管理标准,以标准化供电所建设为载体,夯实管理基础,创新工作手段,实现了安全管理系统化、日常工作标准化、培训教育常态化、队伍建设人性化、流程管理信息化,达到了供电所管理的新跨越,为顺利实施"三集五大"建设,攻坚克难,实现"四大攻坚战"的新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全管理系统化,实现"大安全"格局。采取多措施营造安全氛围,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与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月活动等载体结合,开展安全事故和  相似文献   

20.
正供电所担负着供电企业在基层的供电、线路设备维护、收费、管理服务任务。供电所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外部的形象和内部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方面,重点从线路、设备运维入手,落实巡视检查制,开展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和夜间巡视。加强缺陷管理,对发现的缺陷按性质进行分类,根据缺陷类别有计划进行消缺。完善应急措施,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发生的灾害提高准备,制定事故处理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线路、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做到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