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研究以蟠桃品种贵妃2号和贵妃3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对2个品种施用不同肥料处理后,果实生长量、果实大小、单果重、新稍生长量、坐果率、裂果率、果实着色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及单产进行调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蟠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与肥料的合理搭配施用密切相关。其中,猪粪沼液和蚯蚓肥搭配施用处理,较其他处理效果更好,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更显著。在该施肥配方中,贵妃2号产量可达3.204 t/667 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贵妃3号产量可达3.552 t/667 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2%,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产量。  相似文献   

2.
氮肥对蓝莓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蓝莓果实的产量与品质,采用大田法开展不同氮用量对5年生北高丛蓝莓‘蓝丰’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不同氮用量处理为:不施氮0(CK) g/株、(N1)10 g/株、(N2)20 g/株、(N3)30 g/株。结果表明:N1的单株产量高出CK3.5%,N2、N3则比CK低;总酚、花青素在N2时最高,分别为1.51、3.38 mg/(g?FW),分别高出CK7.09%、19%,而处理N3则低于CK;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总之,施用N肥对蓝莓产量及果实品质均呈显著性影响,对叶片含氮量影响不显著。一定范围内,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连续3年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柠檬幼树养分含量及果实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筛选出柠檬幼树适宜的经济施肥量。每株每月分别施用柠檬幼树专用肥0(CK)、10、20、40、80、160 g,测定各处理叶片、果实、果皮、果肉的矿质养分含量,每年统计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探讨施肥量对矿质养分吸收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叶片和果实N、Mg、Zn、Mn、Cu、Fe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K含量先降低后增加,Ca、Mg、Fe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施肥处理3年总产量表现为40 g>20 g>10 g>80 g>0 g>160 g;肥料用量为40 g时的产量和品质最佳,其产量是对照的9.62倍,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分别增加26.97%、7.37%、38.21%、21.57%、39.38%。综合考虑植株的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情况,推荐柠檬幼树生长中每株每月施用柠檬专用肥40 g。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马铃薯镁肥适宜用量,在氮、磷、钾配方施肥基础上,用硫酸镁作为镁肥原料,设计了0kg/667m~2(CK)、10kg/667m~2、15kg/667m~2、20kg/667m~2、25kg/667m~2不同等次镁肥实物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镁肥所有处理与不施比较性状指标增加,产量显著提高,其中以施用20kg/667m~2处理增产最高,增幅达34.6%,其次是施用15kg/667m~2、10kg/667m~2和25kg/667m~2处理,增幅分别达到25.4%、23%和22.3%,但随着镁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产量增幅减少的现象,建议在试验相似气候土壤条件下的地区马铃薯栽培中,硫酸镁施用10kg/667m~2至20kg/667m~2(折合Mg O纯量1.6~3.2kg/667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杂交油菜氮磷钾配比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试验对象,研究5种氮磷钾肥料配方施肥对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不施肥的油菜产量为47.06 kg/667m~2。处理2N10:P6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54.45 kg/667m~2;处理3N10: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45.77 kg/667m~2;处理4P6: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51.07 kg/667m~2;处理5:N10:P6: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38.34 kg/667m~2。处理2的油菜产量最高,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其次为处理3、处理5、处理4,处理1(对照)油菜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对粉葛不同部位N、P、K的分配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桂粉葛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置6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粉葛块根、叶中的N、P含量和藤、叶的K含量,降低了藤的N含量和块根的K含量。有机肥的施用提高了粉葛块根的产量及商品率,除A2处理外,A1、A3、A4和A5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分别提高了10.46%、5.99%、14.98%和7.17%。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块根中的淀粉和葛根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葛根素含量对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敏感。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成本等因素,实际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为6000 kg/hm2较合适。综上,施用有机肥可改变N、P、K在块根、藤和叶片中的分配,提高粉葛块根产量及商品率,促进有效成分的合成。研究结果为粉葛种植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的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大量元素叶面肥)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调节剂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棉花产量,铃数较CK增加0.67个,衣分较CK提高2.68%,棉铃脱落率较CK减少9.41%,单铃重较CK增加0.43 g,产量较CK增加43.2 kg/667 m~2;而施用氨基酸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棉花品质,棉花的上半部平均长度较CK提高1.5 mm,整齐度指数较CK提高2.4%,伸长率较CK提高0.2%,断裂比强度较CK提高3.4。  相似文献   

8.
温室番茄越夏栽培肥水精确量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棚番茄越夏长季节栽培的水肥量化管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番茄产量有很大影响,较高的灌水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生物量,但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干物质生产率低于中水量处理。相同追肥情况下,灌水量的增加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营养品质有稀释效应。从产量、水分利用率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最适水肥管理指标为:土壤含水量为35%~45%(体积含水量),肥料组合为硫酸铵 硫酸钾或尿素 硫酸钾,且肥料养分中N∶K2O=1∶1.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虾肽有机肥对沙田柚果实品质改善的效果,形成合理的施用技术,2013—2016年,在容县开展了施用虾肽有机肥对沙田柚果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7月中下旬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浅沟,处理1株施3.5 kg虾肽肥、处理2株施2.5 kg虾肽肥、对照株施2.5 kg干花生麸,8—9月份处理1、2分别喷3次800倍虾肽氨基酸叶面肥,对照喷清水。结果表明:连续施用虾肽肥3年能提高0~20 cm浅层土壤交换Mg、有效Zn、有效Fe、有效Mn、有效B含量,以及20~40 cm土壤全N、交换Ca、交换Mg、有效Fe、有机质含量和pH;叶片全N、全P、全K、交换Mg、有效B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明显提高;果实总糖含量明显提高,风味佳,甜脆爽口,果品质量更优。7月中旬沟施虾肽肥2.5~3.5 kg+8月喷施800倍虾肽氨基酸叶面肥3次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沙田柚果实品质,其效果与花生麸相当。  相似文献   

10.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玉米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非石灰性潮土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连续进行36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长期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对小麦-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低量有机肥(M1)氮素利用率最高为53.15%,其次为低有机肥配施低氮(M1N1)处理51.52%,分别比对照(CK)增加了24.33%,20.51%;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M2N2)处理,氮素残留率最高为40.07%,其次为高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M2N1)为37.07%,分别比CK增加了42.5%,31.83%;单施低量有机肥(M1)处理的氮素损失率最低为10.84%,比CK减少了69.56%;施用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M2N2)小麦-玉米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5.76%,10.88%,比CK增加了14.29%,10.52%;施用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M2N2)小麦-玉米产量最高,分别比CK增加了500%,428.44%。  相似文献   

11.
结球甘蓝是陇东地区主要夏秋蔬菜栽培品种,为解决由畦灌冲肥造成的水肥浪费、土壤盐碱化酸化以及蔬菜硝酸盐含量增高问题,开展甘蓝水肥一体化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产量最高可达10 143.85 kg/667 m~2,比漫灌增产2 161.31 kg/667 m~2,增产率达27.08%。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油菜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和对后季作物的产量影响,客观评价秸秆还田的综合效益,2016年在习水县开展油菜秸秆还田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改善产量构成因子,增加有效穗,穗大粒多粒重,促进水稻增产;油菜秸秆还田比CK增产14.29%,新增纯收益135.5元/667m~2;油菜秸秆还田+腐熟剂比CK增产21.16%,新增纯收益213.8元/667m~2;油菜秸秆还田+腐熟剂比油菜秸秆还田增产6.02%,新增纯收益78.3元/667m~2,秸秆还田+腐熟剂增产效果最明显。稻田施用油菜秸秆,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全氮、有效磷,促进钾的释放,降低土壤pH、容重,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以‘翠冠’梨为试材,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CK),研究普通双层袋(处理Ⅰ)、小林双层袋(处理Ⅱ)和小林单层袋(处理Ⅲ)3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核)中K、Ca、M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果面亮度(L*),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促进了‘翠冠’梨果实锈斑的形成,锈斑指数分别比CK提高15.2和3.6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处理Ⅲ的锈斑指数、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套袋降低了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单果重分别比CK减少8.3%和7.9%,处理Ⅱ和处理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降低0.54和0.74个百分点,且差异显著;而对果形指数、总糖、总酸、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套袋降低了果皮和果肉中Ca的含量。因此,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梨应采用无袋栽培,或选用高透光性的小林单层袋(NK-1)进行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14.
酵素炭基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以酵素碳肥替代化肥作为大棚番茄底肥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设传统底肥处理(CK1)“三16%”复合肥832.5 kg/hm2;化肥与秸秆配施处理(CK2)“三16%”复合肥832.5 kg/hm2+水稻秸秆555 kg/hm2;酵素炭处理,1387.5 kg/hm2 (BF)。分析了番茄的农艺性状、产量、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指标。酵素碳处理较CK1、CK2更能有效促进番茄根系、茎干生长,增加果实大小;酵素碳较CK1增产12.6%,较CK2增产6.7%;氨基酸总含量较CK1增加71.7%,较CK2增加117.7%。其中EAA、NEAA、CEAA、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高于CK1、CK2;酵素炭处理除维生素C、总酸外,总糖、糖酸比、蛋白质、番茄红素比CK1、CK2高。酵素碳处理较传统底肥处理和化肥配施秸秆处理更能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总体上更能提升番茄果实的品质。因此,设施蔬菜生产中,用酵素炭部分替代化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布置了青贮玉米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当地青贮玉米的氮磷钾适宜施用量。采用“3414”部分实施设计,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施用氮肥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要显著大于磷、钾肥的效应。处理6(N2P0K2)的纯收入和产投比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分别达到10446.4元/hm^2和14.4。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处理是处理5(N3P2K2),蛋白质含量为9.93%。合理施肥能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增加氮肥用量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改善青贮玉米的品质。综合试验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北京市顺义区青贮玉米生产体系的氮、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80kg/hm^2和180kg/hm^2,在该地区不建议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色菜园土壤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钾肥减量10%~30%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有提高作用,各处理以K2(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效应最好,增产最大(4.2%和4.5%)、施肥利润最高(84923元/hm2和72075元/hm2)。两个试验点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K2处理较常规施肥(CK)处理均显著降低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8.0%和8.7%);而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钾肥减量分期施用降低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和茎硝酸盐含量,以K4处理(钾肥减量30%分期等量追施)降低作用最大;从莴笋叶和茎糖组分的均衡性看,以K3处理最好。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作用,改善叶氨基酸品质性状,但降低莴笋茎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性状;莴笋氨基酸品质性状以K4处理为最优,其次是K2处理。综合考虑莴笋产量和品质,紫色菜园土壤以K2处理(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最优。  相似文献   

17.
纽荷尔脐橙高接在不同基砧中间砧组合上的栽培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枳/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对照(CK),对红桔/罗伯逊脐橙36号(TA)和枳/锦橙(TB)等三种不同的基砧/中间砧组合高接纽荷尔脐橙后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A生长势最旺,TB和CK长势中庸。TA产量、果实品质不及CK;TB与CK的产量差异趋势有年际间的差别,而果实品质各有优缺点。光合色素含量和相对构成所反映的光合能力按CK、TB、TA顺序递减。TB与CK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都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TA。不同基砧/中间砧组合对叶片矿质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除N、Mg外,其余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趋势有年际间的不同,但Fe和Mn、Ca和K、Ca和Zn表现稳定的负相关关系,K和Zn表现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指导中等田玉米合理施肥,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方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的施肥方案为:玉米施用N 16kg/667m~2、P2O58kg/667m~2、K2O12.8kg/667m~2产量为681.7kg/667m~2,净产值为1653.55元/667m~2,养分增产量为8.36kg/kg。  相似文献   

19.
沙雅县作为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大县,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而冬小麦施肥存在氮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的现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用量,旨在为该地区冬小麦种植选择适宜的有机与无机肥配比,为化肥减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托。结果表明:有机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冬小麦产量,尿素15 kg/667 m~2+商品有机肥100 kg/667 m~2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产191.4 kg/667 m~2,比其它处理平均增产27.09 kg/667 m~2;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过量的尿素施用会使氮肥利用率降低,影响氮素向籽粒的转移。综上所述,沙雅县小麦生产中,在施用商品有机肥100 kg/667 m~2的基础上适宜配施尿素10~15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高氧处理对蜜橘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以重庆本地蜜橘果实为试材,在25℃的环境中分别用体积分数40%、50%和60%的高氧处理蜜橘果实48 h,并以空气下贮藏的蜜橘果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高氧处理能有效降低蜜橘果实的失重率,加快贮藏蜜橘果实转色速度,提高果实的色泽指数和色差值(a*和h)。其中,40%的高氧浓度可以降低蜜橘果实腐烂率,提高贮藏蜜橘果实的固酸比(TSS/TA)和精氨酸含量。这说明高氧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蜜橘果实着色,增强果实抗病能力并维持果实贮藏品质,在蜜橘果实贮藏保鲜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