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重庆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重庆植烟区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重庆不同海拔烟区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海拔800~1 300m的最高,而烟碱、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钾含量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海拔800~1 300m的烟叶评吸质量最高。因此,重庆烟区的烟叶品质以海拔800~1 300m最优。  相似文献   

2.
海拔高度对四川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四川烟区优质烤烟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海拔200~2 400m的6个植烟区,以常规栽培品种云烟85为试验对象,探讨海拔差异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的影响较大;与低海拔(200~600m)烟叶相比,随着海拔增加,高海拔地区(2 100~2 400m)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增幅为42%,总糖含量由27.7%增加到39.4%,还原糖增幅度达22.1%,烟碱降幅为27.0%,糖碱比增幅为67.4%;经相关性分析,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烟碱和总氮与海拔高度呈弱负相关,钾、氯含量和钾氯比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巫山烟区烤烟化学成分较为适宜的海拔区域,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海拔高度(700~1 100、1 100~1 300、1 300~1 700 m)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烤烟烟碱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700~1 100、1 100~1 300 m烟叶烟碱含量达到优质烟叶要求,海拔1 300~1 700 m烟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烤烟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无明显规律,3个海拔区域烟叶总氮含量均低于优质烟叶标准。烤烟钾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海拔1 100~1 300、1 300~1 700 m烟叶钾含量达到优质烟叶要求。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无明显规律,且3个海拔区域烟叶2种糖含量均高于优质烟叶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糖碱比在3个海拔区域中均高于优质烟叶要求,而氮碱比在海拔1 300~1 700 m区域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云南烤烟种植分布广泛,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可能导致烟叶品质的差异,为了探讨烤烟随纬度、海拔的梯度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对比云南北纬23°~27°、海拔1200~2200 m烤烟种植区域内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海拔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纬度变化差异显著,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纬度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北纬25°~26°的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其余纬度带;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与纬度和海拔变化差异不显著,主要受土壤环境与施氮量影响;烟叶钾和氯含量随海拔变化差异显著,随海拔升高烟叶钾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烟叶氯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综合研究表明,云南烟区北纬25°~26°,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总氮和烟碱含量低,钾和氯含量中等,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泸州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的烘烤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质量差异,进一步完善烘烤工艺,提高烟叶质量,以泸州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烤烟为试验对象,设置高、中、低3个海拔高度处理,对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叶片以及主脉的水分变化进行测定,并对烤后不同等级烟叶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各处理的叶片水分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烘烤中期叶片含水率低至65%左右时,叶片含水率下降迅速,之后缓慢变化,主脉水分在烘烤的前90 h主脉水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在烘烤的96~128 h有较大差异。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的单叶重以及叶片厚度有较大差异,且3个海拔的烟叶单叶重都有随着部位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其他物理指标差异相对较小,同一海拔随着烟叶部位的升高,钾含量、氯含量和钾/氯值随部位的升高而下降,总氮、烟碱和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海拔高度对陆良烤烟物理特性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云南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采用定位种植、取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陆良烟区烤烟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 900~2 000 m海拔区间上部叶和下部叶氯含量最低,中部叶氯含量适中,氮碱比中部叶最低,上部叶和下部叶氮碱比含量适中,糖碱比为上部叶最低,中部叶和下部叶糖碱比含量适中;2 000~2 100 m海拔区间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但1 900~2 000 m海拔区间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最低,并呈现出随海拔的上升总糖、还原糖逐渐递增的趋势。在陆良县1 800 m以上的海拔条件下,海拔高度与氮、烟碱、钾呈负相关关系,与还原糖、总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拔高度与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云南烟区海拔1700~2200m范围内,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与海拔高度表现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部位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其相关性大小为中部>下部>上部;其中,下部烟叶总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中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相关性大小为中部>下部>上部,其中,下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达到显著正相关。不同部位烟叶含钾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其中,上部烟叶含钾量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部位烟叶含氯量与海拔高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海拔对烤烟生长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海拔对烤烟生长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昭通烟区海拔1 200~2 000 m处,研究了海拔对云烟87农艺性状、SPAD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烟株茎围逐渐增大,在海拔低于1 800 m时其他农艺性状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增加,海拔超过1 800 m后,开始逐渐降低;SPAD值变化大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总糖含量提高至30%以上,还原糖含量也提高至20%左右,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海拔1 500 m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烟碱含量逐渐降低,低至1.5%~2.0%,钾离子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氯离子含量没有呈现出明显一致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烤烟在不同海拔下的生长情况和化学成分含量可以看出,对于昭通烟区来说,海拔在1 400~1 600 m,烤烟化学成分相对协调,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保山施甸烟区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及云烟85的B2F等级初烤烟叶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海拔高度生态因素对施甸烟区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甸烟区各海拔段土壤速效钾含量均较高,有助于提高烟叶钾含量和烟叶品质;施甸烟区烤烟大田生长期气温变化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最高气温和温差,并且不同海拔高度烟区气温差异较大的气象因素也是最高气温和温差;除6月的降水量随海拔增加有升高的趋势外,其他月份的降水与海拔高度没有明显相关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1678~1900m),还原糖、糖碱比和施木克值有上升的趋势,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有下降的趋势;除总烟碱与还原糖,钾与总糖相关性显著外,其余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玉溪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析玉溪烟区海拔高度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定点取样的方式研究海拔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海拔高度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海拔高度与上部及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部烟叶总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海拔1728 m处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氧化钾含量并未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3个部位的烟叶氧化钾含量均在海拔1900 m处最低;3个部位烟叶的氯离子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海拔1728和1900 m处,海拔1313和2200、1532和1900 m处的烟叶氯离子含量基本相当。烟叶协调性方面,3个部位烟叶的两糖差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均在海拔1728 m处;中部及下部烟叶的糖碱比高于上部烟叶,上部和下部烟叶的糖碱比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上部烟叶氮碱比均小于中部及下部,中部及下部烟叶的氮碱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高度对3个部位烟叶的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影响不大。【结论】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大的是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氮碱比;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小的是氧化钾、氯离子含量及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  相似文献   

11.
贵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在贵州省主产烟区采集了73个烤烟烟叶样品,对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适宜;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与各评吸指标间相关性显著,氯含量与各评吸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与各外观指标间相关性显著,烟碱、氯含量与各外观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揭晓  邓祥  赵阿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68-1969,202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栽培土壤及海拔条件下的烤烟化学特性。[方法]分析不同品种(K326、云烟87和G80)、栽培土壤(水稻田和旱地)和海拔(0~300、300~800和>800 m)对烤烟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以及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的影响,并对烟叶化学特性与海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个品种烤烟化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且K326和云烟87化学品质比G80好;水稻田和旱地2种植烟土壤种植的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稻田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显著高于旱地;不同海拔种植的烤烟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和氯含量有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氮碱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烟碱和氯含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湖南烟草种植区划、调整栽培技术以及卷烟工业选择原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氮量直接影响烤后烟叶质量。为探讨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中烟100、K326和云烟87为试验品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施用相同磷钾肥的基础上,设置6个氮肥施用量处理(T1~T6),分别为0,37.5,60.0,82.5,105.0,127.5 kg·hm-2,测定不同处理烤后烟叶总氮、蛋白质、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7个化学成分含量,并对各处理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不施氮(T1)处理相比较,施氮处理烤后烟叶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显著降低(P0.05),钾含量除中烟100在T6处理显著降低(P0.05)外其他均显著升高(P0.05),总糖/蛋白质、总氮/烟碱、总糖/烟碱降低而钾/氯增加,卷烟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均有所提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呈升高趋势,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降低趋势;K326和云烟87总氮先升后降且T5处理最高,钾含量呈升高趋势,氯含量先降后升且T4处理最低,感官评价总得分先升后降且T4处理最高,而中烟100总氮含量呈升高趋势、钾含量先升后降且T5处理最高,氯含量先降后升且T5处理最低,感官评价总得分先升后降且T5处理最高。因此,不同烤烟品种最适施氮量不同,本试验在磷肥为135.0 kg·hm-2,钾肥为202.5 kg·hm-2前提下,K326和云烟87施氮量为82.5 kg·hm-2、中烟100施氮量为105.0 kg·hm-2时,烤后烟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马龙烟区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马龙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于2012-2014年在马鸣、旧县、王家庄共3个乡镇采集烟叶样品,每年每个乡镇采集270个,连续3年,分析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马龙烤烟烟叶烟碱和氯含量相对适宜,部分样品钾含量相对较低,部分样品总糖、还原糖相对较高;钾含量在不同年份间相对稳定,烟叶总糖含量、氮碱比呈上升趋势,总氮和烟碱呈下降趋势;不同部位间化学成分呈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旧县烟区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烟区,马鸣烟区较低,但王家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湘西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为烟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对湘西主产烟区共计140个烤烟样本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湘西烟区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含量最大值较大,烟叶糖碱比较大,总氮含量较为适宜;龙山、永顺、保靖烟区烟叶总糖、还原糖、氯含量较高,总烟碱、总氮含量较低,钾含量稍低;而凤凰、花垣、古丈、泸溪烟区烟叶总糖、还原糖、氯含量较低,总烟碱、总氮含量较高,钾含量稍高。2014年,各烟区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大,总烟碱、总氮含量居中,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结论]针对湘西烟区情况,通过合理施肥,达到营养平衡,协调各产区烟叶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马龙烟区145份烤烟样品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评吸质量特征、风格特色和烟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马龙烟区烟叶的品质影响较大;其中,烟碱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钾氯比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对钙、镁、磷和硫等含量影响不大;挥发性酸、挥发性碱和芸香苷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石油醚提取物和绿原酸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叶干燥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海拔高度对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等评吸质量以及整体评吸风格特色和烟气特征评分影响均不大。综合来看,马龙烟区海拔2 050 m以上区域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因此其烟叶品质好,为优质烤烟种植区。  相似文献   

17.
于2013~2018年收集重庆市酉阳县云烟87的144个烟叶样品,分析了它们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派生值,采用指数和法评价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比较了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在不同年份间和不同部位间的差异,并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散点图明确了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指标。不同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特征为:下部叶"高糖低氯,糖碱比和钾氯比较高,烟碱含量、钾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和氮碱比适宜";中部叶"高糖低氯,氮碱比偏低,糖碱比略高,钾氯比较高,烟碱含量、钾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适宜";上部叶"高碱低钾低氯,氮碱比和糖碱比偏低,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钾氯比适宜"。烟叶化学成分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特征为: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在年份之间无显著差异;氯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钾氯比在年份间有显著差异;糖碱比、钾氯比、淀粉含量、氯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两糖比的变异系数最小。烟叶化学成分在不同部位间的变异特征为: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氯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在部位间均有显著差异;总糖含量以中部叶最高,下部叶次之,上部叶最低;烟碱、总氮含量随叶位升高而增加;还原糖含量、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随叶位升高而降低;氯含量以上部叶最高;两糖比以中部叶最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变异特征为:下部叶和上部叶的协调性得分在年份间有显著差异;中部叶的协调性得分在年份间无显著差异;中部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应从烟碱、还原糖、氯含量这3项指标改进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下部叶和中部叶应"降糖、提碱、补氯",上部叶应"提糖、降碱、补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云南罗平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为云南罗平烤烟生产技术方案的改进和卷烟配方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罗平县10个乡镇中部叶(C3F)和上部叶(B2F)共计423个样品,采用烟草行业标准连续流动法测定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用平方欧氏距离法对化学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云南罗平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罗平烟区上部叶和中部叶的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和淀粉含量平均分别为21.03%和24.66%、3.28%和2.07%、2.33%和1.87%、1.51%和1.68%、0.39%和0.32%、2.90%和3.48%,上部烟叶还原糖、总氮和淀粉的含量较适中,部分样品烟碱含量偏高,钾和氯含量偏低,中部烟叶总氮、烟碱、淀粉的含量相对适宜,部分样品的钾含量相对较低,部分样品的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糖碱比较高;上部叶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5处可将所有烟叶样品分为3类,中部叶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0处可将所有烟叶样品分为4类,各类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征明显;还原糖、烟碱、总氮与烟叶评吸质量的相关性较强,其中上部叶的烟碱与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刺激性和劲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总氮与浓度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中部叶还原糖与香气量呈显著负相关,烟碱与香气量、劲头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总氮与香气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罗平烟区上部烟叶还原糖、总氮和淀粉的含量较适中,中部烟叶总氮、烟碱、淀粉的含量相对适宜;各类烟叶还原糖、烟碱、总氮与烟叶评吸质量的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海拔对盐源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4个不同海拔烟区(1 600、1 800、2 000、2 400 m)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有明显影响,随海拔的升高,烟叶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等先升高后下降,其中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峰值出现在海拔1 800 m烟区;烟叶还原糖、总糖先下降后升高,最低点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省曲靖烟区2005~2007年9县(市、区)所产烤烟烟叶C3F的常规化学指标进行总体描述、产烟县(市、区)、年份间、不同品种间的统计分析及烤烟各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曲靖烟区烤烟中除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略偏高,钾的含量略偏低外;总氮、烟碱、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等化学指标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2)除烟碱、氯、钾含量变异较大外,其他化学成分都比较稳定。(3)化学成分在县际间(除氯外)、年份间(除氯、钾外)、主栽品种间(除还原糖、钾外)差异不显著。(4)总糖与还原糖呈高度正相关;烟碱与总氮,氮碱比与糖碱比呈中度正相关;总氮、烟碱与糖碱比,烟碱与氮碱比,氯与钾氯比呈中度负相关。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曲靖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