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果桑品种的桑椹酿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进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采用17个果桑品种的桑椹进行了酿酒试验,分析了桑椹原汁和成酒的理化指标。不同品种桑椹原汁的理化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原汁糖度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大10、粤椹36和粤椹74;糖酸比值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51、粤椹36和粤椹74;花青素含量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74、粤椹34、粤椹19。将各品种桑椹榨汁后添加15%蔗糖发酵,发酵后各品种桑椹酒的残糖含量为0.00~1.20 g/L;总酸质量分数比发酵前下降12.5%~26.2%;花青素含量大幅度降低,损失率为71.4%~87.5%;乙醇体积分数为8.0%~10.9%,达10%以上的品种依次为粤椹大10、粤椹36、粤椹74和粤椹6;高级醇含量为0.24~0.52 g/L;总挥发酯含量为0.050~0.131 g/L;甘油质量分数为1.19%~1.64%。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粤椹大10、粤椹36和粤椹74作为较适宜酿酒品种,其中以粤椹74为最优。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评价我国桑树品种资源的食用价值,指导桑叶、桑椹的食用新产品开发,在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0份桑树品种资源的桑叶和桑椹进行营养品质、功能活性成分和加工特性鉴评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与桑叶蔬菜、桑叶茶和桑果汁(酒)的营养品质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综合评价各品种的食用价值,筛选出一批食用优势品种。其中,最适合桑叶茶制作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粤诱19、任抗1号、粤诱33、抗10、粤诱18、鄂诱1、69、抗11、北-4-1,最适合桑叶蔬菜开发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任抗1号、英沙3、抗锈3号、坪镇2、粤诱19、抗10、粤诱25、抗11、白沙2,最适合果汁(酒)加工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椹15号(大10,无籽)、粤椹2号、粤椹18号、粤椹29号、粤椹27号、粤椹26号、粤椹33号、粤椹16号、粤椹66号、粤椹38号。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桑树品种有适合果汁(酒)开发的品种大10,适合开发桑叶茶和桑叶蔬菜的品种抗10。另还确定了一批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优势储备桑树种质资源,可作为以食用价值开发为导向的桑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业》2022,59(1):10-15
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广西叶用桑树品种的果实,通过分析桑特优2号和桂桑优12果实的营养品质,并与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蓝莓品种(杰兔)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叶用桑品种的桑果营养成分丰富,两者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与粤椹大10的营养成分含量也普遍不显著,其部分营养成分甚至高于粤椹大10.两种叶用桑品...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形势下,培育桑苗工作,必須迅速赶上去,目前我国嫁接桑苗的方法,一般都采用袋接法。但剪下的砧木上部一段,都不用。如此,一株实生苗,只能培育一株嫁接苗。也有人用一根二接法來繁殖桑苗的,(在嫁接时,將砧木根部在青頸部下方7—10厘米处剪断,用袋接法插上一个接穗,然后再將剪下的一段,在青  相似文献   

5.
王贽祥 《北方蚕业》2000,21(2):32-32
1、嫁接方法的选择 桑树嫁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就地袋接、室内袋接、撕皮接、高接、贴接、劈接等.实践证明,室内袋接法优点最多,具有一苗(根)多用,繁殖系数高,土地利用率高,不受烈日和阴雨影响,嫁接时日夜均可操作,而且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粤椹大10果桑园、台湾大果桑园测试不同施肥配方、方式和不同有机肥对果桑果、叶产量与果品质的影响,以探索出果桑的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施肥配方为每667 m~2桑园施用有机肥2 t和总N、K_2O、P_2O_5各30 kg时,粤椹大10和台湾大果桑的果、叶产量和果品质接近最高,是最佳的施肥配方。粤椹大10和台湾大果桑的糖度值与有机肥的施入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与施入速效肥料以及施肥方式(一次性施肥和分段式施肥)相关性不明显。分段式施肥优于一次性施肥。蚕沙发酵有机肥是很好的农家肥,施用于粤椹大10和台湾大果桑,能明显提高桑果、桑叶的产量和品质,是商品有机肥很好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为了迅速而大量地繁育优良品种的桑苗,在不少地方,人们在原来的就地嫁接——据接法的基础上,转而采用把砧木掘出来,因材制宜,分段剪切,用多种方法嫁接后再移植培育的扬接法。接穗与砧木,粗细相配,较细的接穗配较粗的砧木——如“袋接”;  相似文献   

8.
栗阳县新昌公社山南大队,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创造了桑树的冬季嫁接法,成活很好,于11月中旬开始嫁接,用二根添接法嫁接7,000株,分根袋接3,000余株,成活率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调查粤椹大10、桑特优2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农桑14、强桑1号6个广西常见桑树品种制作的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6个桑树品种制成的桑叶茶在感官品质和活性物质含量上都有显著性差异,以粤椹大10和桑特优2号感官品质评价得分最高,且活性物质含量较高,较适宜加工桑叶茶。  相似文献   

10.
电动桑树接穗切削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袋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桑树嫁接方法。针对桑树袋接过程中人工削接穗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以自动化、省力化为目的,研制电动桑树接穗切削机。根据电刨子的工作原理,设计出"V"形刨刀,并加入传动系统、剪切和固定装置,使研制的电动桑树接穗切削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自动省力、工作效率和嫁接成活率高的特点。生产试验表明,用电动桑树接穗切削机削制的接穗质量完全能达到桑树嫁接的要求,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工作效率是人工切削的3.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几个果桑品种的引种栽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了中椹一号、粤椹大十、日本果桑、8632、绿椹子、冀桂花共6个果桑品种,经过4年的观测调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这几个果桑品种在山西晋城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本文介绍了以上几个品种的性状表现,对其桑椹商品性状和丰产性能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本地区果桑栽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浙江省桑果休闲采摘发展迅速,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果桑品种过于单一(主要为粤椹大10),且粤椹大10为广东品种,发芽过早,容易受冻。为此,选择浙江盛世田园蚕桑发展有限公司果桑品种园为试验调查点,在原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挑选14个果桑品种调查其适应性、结果性能、产量和果品等综合经济性状,通过分析比较,以期筛选出几个适合本地种植的果桑品种并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一、技术方法 1.砧木准备和嫁接寄栽挑选根颈0.5cm左右,无病虫害的草桑苗,采用室内袋接法袋接。开化以3月10日~25日为嫁接最适期,嫁接后寄栽于离家近,浇水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寄栽圃里,株行距以15cm×5cm为宜,如遇天雨暂用细沙铺没穗头1.5cm,待天晴再寄栽。寄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桑树芽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浙蚕区传统的桑树育苗方法是采用袋接法,该方法对接穗的采集与贮藏、嫁接时间、气候及土壤壅土均有较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因素都制约着桑苗嫁接成活率.芽接也是桑树育苗的方法之一,为探索桑树芽接育苗的在本地区的可行性,我们在九华乡桥头村王炎土户进行了两年桑树芽接与袋接比较试验,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黟县蚕农繁育桑苗历来采用袋接法,在室外进行,受天气条件、嫁接时间、砧木粗细等因素的限制较大,影响了嫁接的速度与质量,每667m2苗圃二年成苗出圃量基本在8000株以内,由于增苗效率低、效益差,当地桑苗自繁工作几乎停止.为了加快良种桑推广速度,提高增苗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繁育技术的试验,对桑苗袋接技术进行了较大改进,在争取嫁接适期,提高嫁接速度,增加单位面积苗圃等级出圃量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唐翠明 《广东蚕业》2006,40(3):48-49
由我所育成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桑树多倍体杂交品种“粤桑10号”、“粤桑11号”及家蚕四元杂交种“粤蚕6号”于2006年1月10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的第二十五次品种审定会议上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依次为粤审桑2006001、粤审桑2006002、粤审桑2006003和粤审蚕20060  相似文献   

17.
夏季袋接     
夏季袋接,是山东省临朐县寺头公社西安大队贫下中农根据春季袋接法设想出来的。目前昌潍、惠民、太安,济宁等地一些县社都已推广。它有工效高、成活率高、成本低、嫁接时间长(夏伐后至8月上中旬)等优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果桑繁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桑是优质浆果资源。黑龙江省选育的耐寒果桑品种,以抗寒性强的省内实生桑为砧木,袋接法嫁接繁育,通过合理密植、树型养成、培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栽培技术实现果桑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9.
(一)枝接中山小欖地区农民有嫁接茶薇花的习慣,方法是利用发根容易的“丽春”枝条为砧木,用茶薇为接穗,从茶薇的嫁接方法使我們得到启发,如果能运用到桑树嫁接上来,可以減少每年为袋接法培育砧木苗而花費大量的勞力和占用土地的矛盾,因此62年冬开始进行試驗。  相似文献   

20.
随着蚕桑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作为生产上主要的嫁接方法(袋接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它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易受天气影响,雨天嫁接易烂接口,使成活率下降。还有接穗需要贮藏15~20天,保护不当过湿易造成冬芽萌发,过干韧皮部脱离开来,使成活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嫁接方法——切接,现将它的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