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叶面喷施KH_2PO_4对大田雪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农场教学实践基地的大田雪菊为实验材料,对大田雪菊的生长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月喷施0.5%的KH_2PO_4对大田雪菊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8月喷施浓度为0.3%的KH_2PO_4对大田雪菊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故雪菊叶面喷施浓度为0.5%和0.3%的KH_2PO_4对不同时间段的雪菊生长及其产量影响最为明显,并存在时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正>8月、9月是鸭梨果实膨大的第二个高峰期,在此期间怎么管理?一、肥水管理。此期间为花芽分化完善期,对肥料的需求较迫切,抓紧追施一次速效性肥料。根据树的大小和挂果量多少,每株追施中氮、低磷、高钾的三元素复合肥1.5~3.5公斤,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果实膨大和提高果品含糖量。雨季降水量大,要注意及时排出积水,以免造成沤根。天气干旱时注意及时浇水,以满足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缺钾稻田晚稻产量、钾肥农学效应、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南方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叶面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硝酸钾,试验设13 个处理,测定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尿素、治虫药混合喷施都可以提高缺钾稻田晚稻产量,喷施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最好。分蘖盛期叶面喷施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始穗期,幼穗期喷施效果最差。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混合喷施以及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氯化钾、尿素与治虫药的混合喷施都有利于提高晚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晚稻稻草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对缺钾稻田晚稻生长,喷施叶面钾肥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根部施肥。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缺钾稻田晚稻产量、钾肥农学效应、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南方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叶面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硝酸钾,试验设13个处理,测定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尿素、治虫药混合喷施都可以提高缺钾稻田晚稻产量,喷施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最好。分蘖盛期叶面喷施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始穗期,幼穗期喷施效果最差。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混合喷施以及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氯化钾、尿素与治虫药的混合喷施都有利于提高晚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晚稻稻草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对缺钾稻田晚稻生长,喷施叶面钾肥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根部施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相关指标,探究喷施硫酸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影响及其抗旱机理。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在幼苗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钾,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下降,马铃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叶面喷施硫酸钾后,较未喷施硫酸钾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K-1和K-2处理MDA含量下降,马铃薯株高、基径、地上部分重、根重、根长和薯重增加;通过叶面喷施不同量的硫酸钾,结果显示,以3.5 g/株硫酸钾对促进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抗性生理效果最佳。说明通过叶面喷施方式增施适宜浓度的硫酸钾可以增强马铃薯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缓解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的伤害,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并改善块茎的营养与品质。  相似文献   

7.
喷施钙肥对桃钙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自制钙肥(以小分子有机物为助剂的螯合钙)在桃上的应用效果,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硝酸钙、市场钙肥(糖醇螯合钙)及自制钙肥,研究其不同时期喷施对桃钙养分吸收、品质及着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均显著提高了桃叶片和果肉中钙养分含量。从喷施时期上看,膨大期喷施叶片钙含量高于其他时期,膨大期+转色期果肉钙含量最高;从喷施钙源种类上,自制钙肥果肉钙含量增加最多,较对照提高5.28%~10.85%,糖醇螯合钙肥提高叶片钙含量的幅度最大,是对照的1.84~1.99倍。同时,喷施钙肥提高了果实品质,改善了果实着色性,与对照相比,在转色期喷施自制钙肥果实硬度、糖酸比和总酚相对含量分别提高31.03%、61.61%和107.14%,均达显著水平。综合3种钙肥的喷施效果,在转色期喷施自制钙肥好于其他钙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噻苯隆(能百旺)对弗雷无核、克瑞森无核、红地球3个葡萄品种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采用不同浓度的噻苯隆(能百旺)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噻苯隆3 500倍液能促进弗雷无核、克瑞森无核和红地球果实的纵横径与单果重的提高,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问:花友们推荐使用磷酸二氢钾,请问,这种肥料有什么特点,怎样施用? 四川郑达任答磷酸二氢钾能为花卉植物提供磷、钾肥,对菊花、大丽花、月季、杜鹃、山茶等效果显著。球根、块根花卉在球根膨大期,喷0.2%的磷酸二氢钾,球根、块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高原大蒜生长特性及其果聚糖代谢规律,分析叶片生长发育与果聚糖代谢的关系,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期的大蒜叶片生长情况、生理指标及其果聚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大蒜植株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单株叶片数均稳步增加。叶片生理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叶绿素含量在花芽分化之前快速上升,在抽薹期达到最大值2.32 mg/g FW;组织含水量在鳞茎膨大初期达到最大值89.06%,随后急剧降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大蒜叶片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和果聚糖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幼苗期至鳞茎膨大初期,1-SS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FEH。1-SST的表达在全生育期表现为"升高-降低"的趋势,在抽薹期,1-SST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比幼苗期提高了17.51倍;1-FEH在全生育期的表达量均较低,呈现起伏波动的趋势,在收获期表达量最高,是苗期的2.41倍。综合分析说明,大蒜叶片叶绿素和果聚糖的合成高峰主要在抽薹期,抽薹期是大蒜叶片生长发育和果聚糖代谢的关键时期,大蒜可通过叶绿素的合成以及1-SST和1-FEH的差异表达进一步影响鳞茎果聚糖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正>番茄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需肥量大,每生产1 000千克番茄果实,一般需氮(N)2.2~3.96千克、磷(P2O5)0.64~1.15千克、钾(K2O)3.7~5.84千克、钙(CaO)1.6~4千克、镁(MgO)0.3~0.9千克。番茄对养分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的,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营养为主,从第一穗果开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大。在第一穗果采收、第二穗果膨大、第三穗果形成时,为番  相似文献   

12.
在龙丰苹果果实膨大期对其喷施不同浓度的蛋白制剂VdAL,结果发现,随着蛋白制剂浓度含量的增加,苹果果实VC含量呈增加趋势,处理E最高,达到68.35 mg/kg;蛋白制剂的喷施浓度与苹果果实果糖的含量呈正相关,处理E苹果果实果糖的含量最高,为50.10 g/100 g;蛋白制剂的喷施浓度与苹果果实总酸的含量呈负相关,处理E苹果果实总酸的含量最低,为6.75 g/kg。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蛋白制剂VdAL可以改善苹果果实品质及提高单果重。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滴灌葡萄园戈壁土壤氮磷钾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给葡萄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保护葡萄园生态环境,对葡萄园不同滴肥时间戈壁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运移分布特征及不同生育期土壤氮磷钾养分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滴肥后0~20 cm表层戈壁土壤水解性氮变化幅度较小,有效磷含量变化幅度较大,速效钾含量变化介于两者之间,0~80 cm土层戈壁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自表层垂直向下的分布特点分别是:氮素为40~60 cm>20~40 cm>0~20 cm>60~80 cm;磷素为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钾素为20~40 cm>40~60 cm>10~20 cm>60~80 cm。戈壁土壤养分随生育期变化特点是:水解性氮含量从花前到果实采收后呈直线递减;有效磷从花前到果实采收后呈直线递增;速效钾从花前到果实采收后呈先升后降趋势,果实膨大期后缓慢递减。  相似文献   

14.
<正>1.黄瓜需肥特点黄瓜在生育前期对养分需求量较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到结果期达到高峰,在结果后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减少。黄瓜对硝态氮较敏感,在缺少硝态氮时生长缓慢,并影响对钙、镁元素的吸收,易发生缺钙的生理障碍而降低产量。黄瓜对磷的吸收量初期较小,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期则增大。黄瓜对钾的吸收最大,钾素对黄瓜的全生育期都很重要。黄瓜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相似文献   

15.
以设施条件下5年生的弗雷无核葡萄为研究材料,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成熟期设置高水、中水和低水3个灌溉量,分别记为W1(1 800 m~3/hm~2)、W2(900 m~3/hm~2)和W3(450 m~3/hm~2),通过研究不同水分供应水平下成熟期设施葡萄土壤含水率、叶片水势、光合特性、生理指标及品质特征,揭示设施葡萄成熟期生长特征。结果表明:设施葡萄叶片水势值与水分利用率日变化趋势相同,均呈U型曲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W1与W3处理呈双峰曲线,W2呈单峰曲线。叶片丙二醛含量能较好地反应葡萄植株的水分状况,W3处理即低水处理丙二醛含量最高,达到29μmol/gFW,葡萄植株水分条件较差,随着灌量的减少,葡萄叶片SOD活性逐渐增强,而CAT活性变化趋势相反。W2处理葡萄果实色泽、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3项指标为处理中的最佳,而W3处理葡萄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硬度等指标表现较好,W3处理葡萄果实具有最佳的品质,其可溶性固形物较W1和W2分别提高了8.7%和4.4%;硬度较W1和W2分别提高了20.2%和4.8%。减少灌量可以提高葡萄的品质,中水灌量下不仅可以增大糖酸比,而且果实色泽表现也最好。本研究认为,在石河子总场设施弗雷无核葡萄灌溉量W2处理的果实商品价值较高,是北疆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弗雷无核葡萄生产中较优的灌水方案。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超高产玉米钾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为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高效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积累及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吉林省东部玉米各处理之间产量基本达到差异性水平,最高产处理的产量为15535.6 kg/hm~2,其中3个处理达到了超高产水平,分别较不施钾处理增产30%以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增长,钾素积累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分析得出玉米在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同时,钾素并不在植株体内大量储存,而是随时间延长逐渐淋失。产量最优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66.9%、1.7 kg/kg和111.0 kg/kg,各指标均高于其他试验处理。即适宜的施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植株各阶段营养器官的钾素吸收积累量,并使得生育后期植株各营养器官钾素分配比例达到最佳,从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在氮、磷、钾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N 300 kg/hm~2、P2O5140 kg/hm~2和K_2O 140 kg/hm~2),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钾肥总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可获得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水杨酸(SA)对低钾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指标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SA和低钾胁迫之间的关系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喷施不同浓度(0.10,0.25,0.50,1.00 mmol/L)的SA对低钾胁迫下番茄幼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钾处理下喷施0.25 mmol/L的SA,番茄幼苗中Chl、Pro的含量、CAT、APX、POD、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MDA含量则明显降低。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幼苗叶片中的APX、CAT、POD与SOD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处理48,96 h后明显增加。推测在低钾胁迫下喷施0.25mmol/L SA能促进APX、CAT、POD与SOD基因的表达,进而降低活性氧ROS的积累,增强番茄幼苗对低钾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良柑橘果实品质,以一个推测与柑橘果实品质相关的CsaccA基因为研究对象进行功能鉴定。通过该基因过表达转化Micro-Tom番茄,利用PCR和GUS染色鉴定,植株表型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系统研究CsaccA基因功能。CsaccA基因显著促进植株的生物量,转基因植株根茎叶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转基因植株果实提前转色,果实成熟期明显提前。转基因果实品质分析显示,番茄果实主要的糖组分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增高,主要的酸组分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CsaccA基因有提升果实糖酸比的功能,可为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栽培方法,探究外源添加腐植酸钾和氨基酸肥料对番茄苗期代谢通路、植株生物量、茎叶果养分吸收量、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处理下番茄根长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显著增加118%,13%,茎中氮、磷、钾携出量显著增加31%,45%,26%;叶中磷携出量显著增加92%;果实中磷携出量也显著增加4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处理主要影响番茄谷胱甘肽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卟啉与叶绿素代谢,氨基酸肥料处理则主要影响番茄丙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以及TCA循环。与空白对照相比,腐植酸钾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显著增加35%,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增加21%,5%,同时也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幅分别为30%,41%,0.39百分点。施用氨基酸肥料显著提高了番茄开花结果期的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和果实产量,其增幅分别为19%,18%,26%,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30百分点,固酸比提升16%,单果质量提高15.6%。综上所述,腐植酸钾和氨基酸肥料的施用可显著改变砂培番茄植株碳氮代谢过程,促进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形...  相似文献   

20.
以冬小麦品种新冬3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对冬小麦养分吸收、生长及籽粒富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浓度小于90 mg/kg范围内,施用硒肥能促进冬小麦对氮、磷、硒养分的吸收,减少对钾的吸收,同时促进冬小麦生长和产量,且冬小麦植株氮、磷含量及株高、单穗重、穗粒数、地上部干重、千粒重、产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冬小麦喷施60 mg/kg硒肥时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4.68%;冬小麦籽粒、面粉、麸皮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增加现象,喷施90 mg/kg硒肥时,籽粒、面粉及麸皮的总硒含量分别为0.608 mg/kg、0.103 mg/kg和0.969 mg/kg。综合考虑,在石河子垦区富硒冬小麦的生产以喷施60 mg/kg的硒肥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