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明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变异,本研究利用AFLP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江西铅山红芽芋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后的多态性位点数在49~70范围之内。多态性百分率最低是E36M72,为89.23%,多态性百分率最高是E59M66,为100%;观测等位基因数Na在1.892 3~2.000 0的范围之内,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616 6~1.908 2的范围之内;Nie's基因多样度H的范围为0.357 4~0.473 8,Shannon信息指数I的范围为0.526 8~0.666 2;依据其荧光AFLP扩增结果进行编码组合,构建了江西铅山红芽芋AFLP组合编码指纹图谱。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均出现了AFLP变异位点,每个样本变异位点平均出现的数量为8.73~23.30;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71 8~0.796 2,样本间的相似度不是很高,低温疗法脱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在遗传相似系数0.605 1处,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被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样本1和样本30,第Ⅱ类包括样本27和样本29,第Ⅲ类包括样本26和样本28,剩下的样本均归于第Ⅳ类。表明低温疗法脱毒造成了江西铅山红芽芋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本试验结果为江西铅山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脱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江西铅山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同工酶检测。结果表明,SOD同工酶酶谱共有4条酶带,Rf分别为0.196、0.534、0.589和0.625,Af均为100%;POD同工酶酶谱共有7条酶带,Rf分别为0.018、0.053、0.228、0.263、0.316、0.351和0.632,Af均为100%;CAT同工酶酶谱只有1条酶带,Rf为0.145,Af为100%;SOD、POD和CAT同工酶的多态性百分率(P)均为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为1.000;SOD、POD和CAT同工酶酶谱带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1.000,聚类分析显示低温疗法脱毒苗与大田苗均在同一组,表明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稳定性高,无遗传变异。本试验结果可为江西铅山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稳定性提供一些同工酶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究江西铅山红芽芋的主要病毒种类及其序列信息,为其脱毒苗培育提供依据。采用lncRNA测序技术确定江西铅山红芽芋的病毒种类,并利用RT-PCR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qRT-PCR技术进行病毒验证、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江西铅山红芽芋检测到芋花叶病毒(DsMV)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两种病毒;DsMV和CaMV基因cDNA总长度分别为1780 bp和5412 bp,分别编码592和1803个氨基酸;DsMV和CaMV多聚蛋白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片层、无规则卷曲构成,其三级结构均为单体蛋白;DsMV和CaMV在江西铅山红芽芋根、茎、叶中均有侵染,但均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明确了侵染江西铅山红芽芋的主要病毒种类,并首次在江西铅山红芽芋上检测到CaMV。  相似文献   

4.
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脱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再生苗的脱毒情况,本研究对其进行芋花叶病毒(Ds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芋羽状斑驳病毒(TFMoV)的RT-PCR检测。大田苗均检出芋花叶病毒(Ds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对于芋花叶病毒(DsMV),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50%,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100%,包埋脱水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50%,小滴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75%,茎尖常规培养脱毒率为75%,说明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有利于脱除芋花叶病毒;对于黄瓜花叶病毒(CMV),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和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均为100%,包埋脱水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75%,小滴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75%,茎尖常规培养脱毒率为50%,说明4种低温疗法脱毒均有利于脱除黄瓜花叶病毒,但玻璃化法低温疗法和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两种脱毒方式效果更佳。4种低温疗法再生苗、茎尖常规培养再生苗和大田苗中均未检出芋羽状斑驳病毒(TFMoV)。究其原因,可能采用的引物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引物,而甘薯和芋头是不同物种,可能病毒序列不一样,且NCBI基因库里没有FMo V的任何信息,完全没有参考序列设计引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可为红芽芋脱毒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折溪乡小黄姜姜芽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灭菌实验确定了一套高效的姜芽外植体灭菌方法,即剥去姜芽外层组织后,用75%酒精处理30 s,0.1%升汞处理3 min。该方法可在保证存活率为100%时,达到99%的灭菌率。本研究采用正交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生长素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和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对六盘水小黄姜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在接种3个月内,正交组平均长出丛生芽1.7个,不定根3.1条。当培养基中激素含量为1.0 mg/L NAA和4.0 mg/L 6-BA时,平均长出丛生芽4.1个,不定根12条。说明该激素浓度组合是促进组培苗丛生芽和不定根生长及分化的最优组合。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酶联检测显示脱毒小黄姜组培苗TMV浓度平均值为0.299 5 ng/m L(未处理小黄姜TMV浓度为3.317 4 ng/m L),说明结合茎尖脱毒与热处理脱毒可以有效除去小黄姜体内的TMV。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黄姜脱毒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5条稳定的多态性引物,不同继代小黄姜脱毒苗遗传变异检测表明继代培养8次后的植株与母株的遗传特性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利用11对SSR分子标记对长柄扁桃10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1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基因(Na),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4.27和0.50;物种水平上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1.48和0.49。群体水平上的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Shannon's信息指数(I)、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4.39、2.29、0.92、0.37和0.47;其中内蒙古喇嘛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内蒙古湿壕乡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长柄扁桃大部分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9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只占7%。长柄扁桃群体遗传距离为0.03~0.35,平均为0.11;遗传相似度为0.72~0.96,平均为0.89;遗传相似度的聚类分析将供试10个群体划分为4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柄扁桃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分化程度适中,为长柄扁桃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沙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基因的挖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8个产地330份沙柳样本的遗传多样性。从4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9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63条具有多态性,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2~11,平均多态性位点为3.8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17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079,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7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6447。利用POPGENE软件对SSR扩增结果分析表明,8个产地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9437~0.9908。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产地划分成3类;遗传分化程度和产地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荧光标记对3个上饶早梨品种进行鉴定,并对其再生苗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5条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10条引物共扩增出2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24个,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PL)为86.66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67 48,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287 0,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548 9,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Ⅰ)平均为0.882 4,观察杂合度(HO)平均为0.435 0,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562 9,群体内自交率(Fis)平均为-1.000 0,群体间自交率(Fit)平均为-0.029 4,群体分化率(Fst)平均为0.485 3,基因流(Nm)平均为0.265 1。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约为0.401 5处可将3个上饶早梨主要栽培品种分成2类:"花厅六月雪"和"花厅黄皮消"为第Ⅰ类,"田墩六月雪"为第Ⅱ类。初步鉴定结果可为上饶早梨品种鉴别、分类及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利用SSR荧光标记对3个上饶早梨品种试管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饶早梨3个品种的种质圃种苗、常低温离体保存后再生苗以及超低温保存后再生苗的扩增位点数完全相同,无遗传变异,说明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常低温离体保存和超低温保存能保证其遗传稳定性,该结果为上饶早梨道地性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柠檬桉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揭示柠檬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体分化程度,为以后柠檬桉群体资源的保存和育种潜力评估提供理论指导。利用13对SSR引物对5个柠檬桉群体进行PCR检测,分析柠檬桉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3对SSR引物在5个柠檬桉群体97个单株中共检测到114个等位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所检测到的等位片段为9个。群体位点平均等位片段数为5.600,Shannon's指数(I)平均值为1.1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与平均观测杂合度(HO)均为0.520,位点多态性较高。群体多样性水平都较高,其中N群体的多样性水平最高,而S群体的多样性水平最低。群体间分化水平中等,13个中性位点平均Fst为0.089,分子方差分析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占6.9%,表明柠檬桉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聚类结果表明W、Q和N三个群体各为一类,S和G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0.101 2)。柠檬桉属于遗传多样性丰富,育种利用的潜力大,种质资源管理应重视多样性较高和特有等位片段较多的群体,遗传分化中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元宝枫种质资源遗传的多样性,本研究对所采集的元宝枫无性系群体DNA进行荧光PCR扩增,利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PCR产物,分析元宝枫的集中分布区域之间及同源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用11对荧光标记SSR引物对250个元宝枫无性系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共10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值4~16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9.27;观测杂合度(Ho)为0.42~0.94,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6,期望杂合度(He)为0.45~0.8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3。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0.916~6.875,平均值为2.07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36~0.771,平均值为0.457。有2个SSR位点的Ho/He值大于1,说明其杂合度较高。对元宝枫9个主要分布区的250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着11%的遗传变异,同源内无性系之间具有85%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一致,9个主要分布区的元宝枫聚为3大类群:赤峰和泰安两个分布区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大类群;北京、泗水、淄博、滕州、海阳和蒙山亲缘关系次近,聚为一类;四川的单独...  相似文献   

1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46-5754
本研究利用20对SSR引物,对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杜鹃属4个主要种包括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和皱叶杜鹃共12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明确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杜鹃属4个主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共检测到等位基因(Na)101.25个,有效等位基因(Ne)共48.457个,多态位点百分数(P)、Shannon's多样性指数(I)、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固定指数(F)平均值分别为96.25%、1.037、0.287、0.515和0.420;(2)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基因流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4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的平均值为0.133,基因流(Nm)的平均值为0.218;百里杜鹃保护区4个主要种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78%),种群间遗传变异为22%,与遗传分化系数结果一致;(3)UPGMA聚类、NJ聚类以及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相似,将百里杜鹃保护区内的4个主要种聚为3大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白杜鹃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露珠杜鹃和皱叶杜鹃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研究将为杜鹃属杂交亲本选配、良种选育和资源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SSR标记划分糯玉米的杂种优势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30份糯玉米(Zea mays ceratinaKulesh)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21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101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10个,平均4.81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60。经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把供试糯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相似文献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为探索欧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Corabel’、‘Kentish’和‘Carrifran’3个品种共55份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对SSR引物在55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44个等位基因,位点可检测到等位基因数(Na)为11~17个,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到14.67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和0.87;多态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81~0.90,平均为0.86;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将55份材料分为4大类群。研究表明,欧榛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出生长快、外形美、耐粗饲、易起捕的尖塘鳢属鱼类新品种。本研究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及其杂交、回交子代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以线纹尖塘鳢最低(1.6087),杂交子代F1最高(2.913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依次为云斑尖塘鳢(2.2570)>杂交子代F1(2.1516)>回交子代F2(2.1061)>线纹尖塘鳢(1.5164);在4个群体中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香农指数(I*)4个参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891~0.7767、0.2714~0.5193、0.3473~0.4458、0.3662~0.7993。其中,各参数均为线纹尖塘鳢群体最低,平均观测杂合度和香农指数杂交子代F1最高,平均期望杂合度回交子代F2最高,多态信息含量云斑尖塘鳢群体最高,且各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均高于平均期望杂合度;哈代-温伯格平衡的χ2检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位点发生了偏离(P<0.05);根据Nei’s遗传距离建立的UPGMA聚类图表明:杂交子代F1和回交子代F2聚为一支后再与线纹尖塘鳢聚为一支,而云斑尖塘鳢为另一支,并且无论是杂交还是回交均表现了一定的母本效应。  相似文献   

15.
平果金花茶(Camellia pingguoensis D.Fang)为濒危植物,分布于广西平果县和田东县。我们在其分布区采集了7个野生代表种群,共216个个体进行实验,目的是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对平果金花茶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探究,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平果金花茶提出保护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3个。平果金花茶的平均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5.4、2.995、0.512和0.557。AMOVA结果显示74.69%的变异存在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值(Fst)在0.1331~0.3666之间。STRUCTURE结果显示K=7为最佳分组,即每个种群各自成组。平果金花茶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和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因此,在制定保护策略时,应尽可能对多个种群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辣椒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育种的潜力大,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种间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为辣椒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并首次利用基于辣椒全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设计152对SSR辣椒基因组引物,用不同地理来源且性状差异显著的11个种(亚种)的24份辣椒种质资源对152对SSR引物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41对SSR多态性引物,并利用NTSYS-pc2.10e和POPGENE32软件分析24份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数据。结果表明:41对SSR引物扩增出211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5个位点,说明SSR引物在辣椒遗传分析中有较高的实用性。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农指数(Shannon-Weaver)(I)、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均值结果分别为4.086 1、0.419 8、0.724 7、1.423 2、0.665 4,表明辣椒遗传信息非常丰富。UPGMA方法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将24份辣椒聚为7类,结果基本与辣椒种类来源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安徽省参加品比试验的各茶区茶树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选取50对SSR引物对安徽省各茶区68份茶树品系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13个,50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在95~370 bp,有效等位基因(Ne)值为1.05~17.22,平均为6.10;观测杂合度(Ho)值为0.00~0.99,平均为0.38;期望杂合度(He)值为0~1,平均为0.62;各引物的Shannon信息指数(I)值为0.12~3.06,平均为1.86;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04~0.94,平均为0.72;基因流(Nm)值为0.11~4.45,平均为1.03。选出8对核心引物组合,构建DNA指纹图谱。聚类结果表明,68份茶树品系的居群可聚成3类,与居群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地理距离越近的品系,遗传一致度越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为安徽省茶树良种的改良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拓宽黑胫病抗性育种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以及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品种的抗病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筛选获得的25对SSR引物对35份抗黑胫病地方烟草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 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5个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地方烟草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布范围为0.57~0.87;(2)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7时,可以将35份抗黑胫病地方烟草品种分成两个类群,A类包括20份烤烟品种,B类包括15份晒烟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62烤烟分为2个类群,晒烟分为3分类群;(3)在抗黑胫病地方烟草品种中观测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为3.3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为2.651;观测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395;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59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58,平均Shannon’s指数(I)为1.020。不同地方的抗黑胫病烟草品种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品种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品种的地理来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离体保存后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20个样本利用20条引物共扩增128个位点(TNB),其中多态性位点(NPB)有7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4.73%。20条引物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562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56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0 4,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Ⅰ)为0.312 9。表明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20个样本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系数0.809 1处,3个上饶早梨主栽品种20个样本通过UPGMA法聚类分析可分成2类,一类包括"花厅六月雪"和"花厅黄皮消"两个主栽品种,而另一类只包括"田墩六月雪"一个主栽品种。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20个样本的RAPD分析结果也表明,"花厅六月雪"7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0 3~0.945 3,"花厅黄皮消"6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98 4~0.984 4,"田墩六月雪"7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82 8~0.945 3,表明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离体保存后再生苗的遗传相似性非常高,可以保证其遗传稳定性。上述结果为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离体保存的可靠性提供了RAPD分子标记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653-3660
为了解都匀毛尖茶原产地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及差异,本试验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都匀茶农村11份茶树资源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38个观测等位基因和89.773 2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9.2个观测等位基因和5.984 9个有效等位基因,Shannon信息指数及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75 8和0.810 4,11份茶树资源间遗传距离为0.667 7~3.736 5,说明所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变异较大。当相似系数为0.30时,11份茶树资源可聚为3个复合聚类。利用5个核心标记获得每份茶树资源的10位数分子指纹编码,构建的分子指纹图谱可快速辨别这些茶树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