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儿屎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采自湖北神农架的猫儿屎种子为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种皮透性及萌发抑制物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屎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9.34 mm,6.60 mm和2.45 mm;千粒重量为84.18 g;平均含水量为21.09%;带壳种子的平均吸水量为15.50%,去壳种子的平均吸水量为35.10%,表明种壳能减缓水分进入种仁的速度;通过TTC活性染色方法,检测4℃下干藏和湿沙种子的生活力为100%。通过白菜种子的萌发检测表明,猫儿屎种壳中不存在萌发抑制物质,而种仁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从而造成猫儿屎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0,(6)
对室内干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野外埋藏处理的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种子进行了不同光照及温变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紫苞鸢尾种子存在非深度生理休眠;随室内干藏及野外埋藏时间延长,各种条件下其种子萌发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种子可能存在后熟作用;1 mmol·L~(-1)浓度GA_3处理对打破其种子休眠有一定的作用,作用大小随着种子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以上休眠特性可能是该物种种子适应山区环境,在新疆退化山地草原上实现种群扩张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以刺山柑种子为材料,研究干藏、埋藏和层积处理后不同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对刺山柑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刺山柑种子的休眠类型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刺山柑种子存在非深度生理休眠,千粒重(3.931 6±0.096 2)g,种子活力为98%;最适萌发温度为15℃/2℃;埋藏和低温层积能解除种子休眠;赤霉素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p<0.05),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干藏对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伊犁河谷14种野生观赏植物种子特性,探究其种子保存方法及休眠破除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1)低温干藏和超低温干藏处理后,所有种子的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顶冰花、喜盐鸢尾的种子休眠破除均对赤霉素响应不敏感;马兰、天仙子、菥蓂、团扇荠、花葵、锦葵和欧夏至草在0.1mmol/L赤霉素处理时萌发率最高,而酸模、毒芹、白芷和夏枯草在1mmol/L赤霉素处理下萌发率最高;3)低温干藏和超低温干藏后,顶冰花、白喉乌头、喜盐鸢尾种子休眠对其不响应;低温干藏后,马兰、酸模、花葵、团扇荠、天仙子种子萌发率较高,而超低温干藏后,菥蓂、锦葵、毒芹、白芷、欧夏至草和夏枯草种子萌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北枳椇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北枳椇种子的吸水特性、光照、温度、硫酸、赤霉素、低温层积等条件处理对北枳椇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保藏时间北枳椇种子的活力及发芽率和不同覆土厚度对北枳椇种子萌发的作用,探讨了北枳椇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贮藏特性.结果表明:刚采收的北枳犋种子不存在生理休眠,生活力高达86%;北枳椇种皮坚韧,对胚具有机械限制作用,发芽周期超过100d,且发芽不整齐;光照对胚发芽无显著影响;45 d低温砂藏促进其种子萌发;0.5~4 g/L.浓度GA,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促进作用不显著;用浓硫酸处理12 min后,在25℃温度下北枳椇种子30 d发芽势由不处理的21.67%提高到75.4%;北枳椇种子活力在常温下可以保存数年,保藏1年后的种子可能由于老化的原因,萌发时需要改进处理方法以提高发芽率;北枳椇为子叶出土型种子,育苗覆土小于0.5 cm为好.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休眠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笃乐 《种子》1999,(3):18-20
对六个冬小麦品种不同采收期的种子进行了水分,鲜干种子发芽及休眠性测定。结果表明;鲜种子的萌发率随要育程度而提高。在生理成熟前后达到最高值,并与其水分含量高度负相关,干燥可显著地促进示熟种了的萌发;种子的休眠性随发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17DAA以后采收的种子没有休眠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对小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张霞  王绍明  樊宪伟  李学禹 《种子》2003,(4):10-11,16
对小拟南(Arabidopsis pumila)种子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H2O2溶液浸泡、变温、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培养基质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H2O2对小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合适的变温处理可使小拟南芥种子完成后熟并解除休眠,成熟种子具有较宽的萌发条件范围,由于光照可使小拟南芥种子休眠缩短或被解除,从而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萌发率胡杨种子萌发前后同工酶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萌发率的胡杨种子萌发前后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电泳谱带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吸胀的种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表达;酯酶同工酶得到表达,且萌发率中等的种子表达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也得到表达,但萌发率高的种子几乎没有表达;对于干种子,酯酶同工酶没有表达,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得到表达,且萌发率中等的种子表达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得到充分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甲醇老化对花生种子一些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浓度的甲醇老化花生种子引起不同程度的劣变。30%甲醇处理是甲醇胁迫的临介浓度。甲醇老化使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下降,其中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下降尤为显著,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萌发后期有明显增加。甲醇胁迫使种子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而人工老化则明显下降,表明甲醇胁迫与人工老化对花生种子活力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成熟时期烟草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为烟草种子成熟采收提供判断依据。以‘红花大金元’、‘MS云烟87’、‘MSK326’和‘云烟97’不同成熟时期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萌发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4个烟草品种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萌发率逐渐升高,授粉后35 d达80%以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着种子的成熟而下降,下降速度具体表现为先快后慢。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成熟后期又有上升。结合烟草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同表征种子活力指标之一的萌发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种子萌发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随着烟草种子的成熟,萌发率逐渐升高,T-SOD和POD活性逐渐降低,T-SOD和POD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快速判断种子活力并决定种子采收时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春风  刘玉华  王磊  刘彬  孙林  张妍 《种子》2016,(12):83-86
以短柱铁线莲为试材,研究低温层积、低温干藏、层积前赤霉素处理对短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柱铁线莲种子萌发适宜的平均气温为20~25℃,低温干藏在室内恒温沙床发芽率达74.3%,可以作为短柱铁线莲种子的有效保存方法.50 mg/L GA3浸种后层积效果最佳,室内恒温与室外营养袋播种发芽率分别达到84.3%、61.8%,且种子出苗整齐,种苗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针刺、层积、双氧水(H2O2)法、硝酸钾(KNO3)法和赤霉素(GA3)法对酸浆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酸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40天可有效地打破酸浆种子的休眠;赤霉素处理是打破酸浆种子休眠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解除酸浆种子休眠的最佳浓度为0.08%;而针刺法、KNO3法和H2O2法对酸浆种子的解除休眠作用并不明显。说明酸浆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存在后熟作用且种子内部可能存在萌发抑制物质,而种皮的机械束缚不是抑制酸浆种子萌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野鸢尾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a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鸢尾种子生活力为100.0%;种子含水量为8.4%,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温水浸种最适起始水温为80 ℃;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变温30℃/20℃;光照对野鸢尾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最适光照条件为8 h;赤霉素对种子萌芽率影响不显著,但处理后发芽整齐,最适浓度为100 mg/L;种子不存在休眠,不适宜低温沙藏,室温干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红颜、章姬、托斯卡纳、黔莓等4种草莓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超声波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草莓种子千粒重具有显著差异,依次为红颜=章姬黔莓托斯卡纳;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草莓种子的发芽率,红颜、托斯卡纳、黔莓、章姬最适浓度分别是5,5,5,10mol/L;赤霉素处理能提高托斯卡纳和黔莓的发芽势,在一定范围内,发芽势随赤霉素浓度升高而升高;超声波处理对草莓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樟树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樟树种子的生育期约210d.在发育过程中,樟树种子的生物学性状(果皮颜色、种子鲜重和干重、含水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果实体积在150 DAA(DAA表示花后天数,下同)时达最大值,直径约为0.98 cm,但种子仍在继续生长,直到210DAA左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果实黑而发亮.成熟种子每1 000粒的鲜、干重分别为186.42g和138.90g,含水量约为0.33 g/g(DW).新鲜种子萌发率很低,只有2.4%左右;种皮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可达到21.0%.干燥脱水处理时,无论硅胶脱水(快干)或室内自然风干(慢干),都使种子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但脱水程度使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的变化:最初的轻度脱水都使种子的萌发率上升,分别达到90.0%和67.0%;随着脱水程度加大,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在种子脱水至趋于稳定的含水量之前,种子萌发率仍高于未脱水前的水平.结果表明:樟树种子具一定的脱水耐性,但较大程度的脱水会对种子造成伤害,而且慢干比快干对种子的伤害更大.0℃以上低温湿藏是解除樟树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温度较高时,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的时间较短,但此后种子活力下降的速度也较快;0℃以下低温贮藏时,种子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6.
白腊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设置低温层积、0~160mg/L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15~45℃不同温度处理及全光、全暗、光暗交替不同光照处理(其中后3项处理顺次进行,以便将前项处理的结果运用于后项处理之中),调查计算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启动速度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低温层积有助于白腊种子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80mg/L浓度的赤霉素为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30~35℃为其萌发的最适温度;全暗处理最适于种子萌发,表明白腊种子的萌发特性属于中性偏喜暗类型。综合试验结果并考虑可行性因素,认为低温层积与赤霉素处理各有利弊,兴利除弊的方法是在赤霉素处理前对种子进行适度机械破损。  相似文献   

17.
黄瓜陈种子发芽率比较及提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是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一种蔬菜,可以利用各种栽培设施,一年四季进行生产,在蔬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瓜种子无明显的生理休眠,采种后几周内发芽不整齐,贮藏 8个月后发芽整齐,使用发芽年限为 4~ 5年.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研究了聚乙二醇渗透调节处理提高茄子种子的萌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日本学者中村俊一郎用 PEG6000对茄子种子进行预处理 14d,使芽率得到显著提高.赤霉素是一种强烈的植物生长激素,应用赤霉素处理能使细胞分裂分化而促进胚的发育和种子发芽,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赤霉素对辣椒种子活力和黄瓜新种子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对于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离体胚培养途径探索东北刺人参种子的休眠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阳  张鹏  沈海龙 《种子》2006,25(9):17-19,23
为深入探索东北刺人参(Oplopanaxelatus Nakai)种子休眠的原因,在WPM培养基上对经过不同处理的东北刺人参种子胚进行离体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胚乳的存在,即使种胚已经完成了形态后熟,胚仍然不能萌发;种子胚在尚未分化完全时处于休眠状态,在离体条件下不能萌发;当胚完成分化以后,胚本身不是休眠的,在适宜的离体条件下能正常萌发,而且胚发育越接近成熟其萌发力就越强.在一定的范围内,外源激素对离体胚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志娥  石思信 《种子》1999,(1):16-18
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期中的人参湿润种子的含水量由47%降至9.4%和5.8%,形成干籽后保存于室温,0 ̄5℃和-196℃条件下1 ̄3年。保存后的形态后熟干籽再低温处理,继续完成生理后熟,结果显示,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在1 ̄5℃保存1年后,种子胚根能萌发,但胚轴,胚芽不能正常生长,保存3年,种子丧失生活力;生理后熟期中的各子在0 ̄5℃保存1年尚能正常出苗,出苗率为44.0%,保存3年,种胚已不能正常  相似文献   

20.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制新型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生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5610和5950 V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而6290~7310 V处理则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且电压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同时,等离子体处理种子α-淀粉酶活性提高,电导率降低,幼苗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根体积、根活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促进了生菜定植后的生长发育,产量最高比CK提高12.52%;生菜的维生素C、叶绿素、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等品质也有所改善。综合来看,5610和5950 V的等离子体处理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