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毛竹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毛竹种子为材料,研究测定了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整体都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总体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氯化胆碱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燕  方力  姚照兵 《种子》2003,(5):44-46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能提高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脱氢酶及α-淀粉酶活性提高,烟苗株高和根系伸长降低,但根系活力和单位长度内的苗干重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脯氮酸、抗坏血酸及叶绿素含量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氯化胆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该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能提高烟草种子活力及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PEG浸种处理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的效应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用PEG浸种处理烟草种子,研究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对烟草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增强种子萌发时的呼吸速率和淀粉酶活性.且以20%PEG-6000浸种48h的效果最好。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经20%PEG处理后,幼苗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处理组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还发现,PEG处理能减少低温吸胀期间种子内电解质渗漏量及渗漏速率,并提高种子在低温下的萌发率,增强幼苗抗冷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木薯品种生长后期衰老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5个木薯品种生长后期,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AD)含量随叶片衰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月份木薯膨大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略有不同,11月份随着木薯不断成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木薯的不断衰老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木薯膨大期呈上升趋势并随着木薯的成熟逐渐下降。各衰老指标综合比较,5个品种抗衰老能力次序为:GR891>巴西种>SC124 >南洋红>GR91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山离子芥Cb PLDα、Cb PLDβ转基因烟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采用4、0℃低温胁迫,揭示了Cb PLDα、Cb PLDβ基因在植物抵抗低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4℃胁迫时间的延长,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烟草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0℃胁迫条件下,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烟草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均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趋势。Cb PLDα、Cb PLDβ转基因活性烟草的MD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烟草植株,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对照,且转基因烟草对0℃低温胁迫的响应更积极敏感。Cb PLDα、Cb PLDβ基因的导入提高了烟草幼苗的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变化规律,为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生理调控机制的分析探讨奠定基础.[方法]以赤霉素浸种前、浸种后、培养10 d、种子露白、胚芽长至1 cm时各阶段的阳春砂种子为材料,测定其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研究建立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酯酶(EST)同工酶的电泳酶谱.[结果]阳春砂种子在休眠和萌发过程中,POD、SOD、CAT和EST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带的数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POD和SOD同工酶活性均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CAT同工酶在萌发前期变化不明显,后期酶的活性增强,且酶的种类也增加;EST同工酶的酶活性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且在种子露白时活性达到最强.[结论]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同工酶谱的变化特点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出种子休眠与萌发不同阶段的生理特性,这些同工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导致了阳春砂种子打破体眠和最终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葛娟  齐丽杰  赵惠新  李冠 《种子》2005,24(2):38-41
本文研究不同剂量的Ar 注入紫花苜蓿后对种子发芽、生长及幼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观察其随萌发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率(势)、根长及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呈独特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即在一定的剂量范围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势)、根长,和有丝分裂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萌发天数增加而逐渐升高,注入剂量为6×1016 Ar / cm2时,三种酶的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显示:各剂量下幼苗POD同功酶谱带数量没有变化,而仅表现为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两种短命植物卷果涩芥(Malcolmia scorpioides)和四齿芥(Tetracme quadricornis)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情况,并对卷果涩芥和四齿芥幼苗进行NaCl胁迫,测定了两种植物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卷果涩芥和四齿芥种子自然萌发率不足15%,通过赤霉素(GA3)处理和刺破种皮的方法可使两者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到90%以上;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在15~30℃,而光照和黑暗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卷果涩芥对NaCl和PEG-6000的耐受程度比四齿芥更高一些;在相同NaCl浓度和相同时间段胁迫下,卷果涩芥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四齿芥,而其MDA含量低于四齿芥,并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3种酶活性均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相对含水率的影响,以3 个大豆品种‘黑农57’、‘改良168’、‘绥农26’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处理。结果显示:(1)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相对电导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2)各时期SOD和CAT活性为中度胁迫>重度胁迫>适宜水分,差异显著;各时期POD活性和苗期-盛花期的相对电导率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适宜水分,差异显著。(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POD活性和SOD活性,‘黑农57’>‘改良168’>‘绥农26’;CAT活性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在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比在适宜水分下活性要高,体现了春大豆对干旱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周麦18、百农AK 58两种小麦的新、老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小麦发芽试验、老化处理和抗冻处理来了解两个品种新、老种子的活力情况;再通过测吸光值法对两品种新老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小麦的新种子在3种条件下的发芽率明显大于其老种子;同一品种小麦的新种子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大于其老种子,电泳图谱结果也与之一致.种子活力与种子内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成正相关.另外,从周麦18,百农K 58的相关数据和酶谱的对比,得知百农AK 58的种子活性及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周18.  相似文献   

12.
摘 要:采用5℃低温处理,研究Atfad8叶绿体转基因烟草对冷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烟草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Atfad8叶绿体转基因烟草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植株。Atfad8基因的导入提高了烟草幼苗的耐冷害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油菜秸秆水提液对烤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 ~40 g/L浓度范围内的油菜秸秆水提夜对烤烟种子萌发以及萌发后幼苗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水提液具有抑制烤烟种子萌发的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烤烟种子的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种子萌发后根系活力、SOD、POD和CAT活力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熟性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功能叶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熟性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为早熟马铃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和中晚熟品种‘延薯4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马铃薯功能叶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三种酶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马铃薯功能叶的SOD活性在整个生育时期始终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在苗期最高,然后急剧下降,在块茎形成期略有上升;CAT活性在苗期最高,之后下降,在花期和块茎形成期间变化微弱;POD活性在现蕾期达到最高,之后下降,块茎形成期活性最低。‘东农303’的SOD、CAT及POD的酶活性在全生育期中都高于‘延薯4号’,说明尽管早熟品种生育时期较短,但其功能叶的生理生化功能仍很旺盛。  相似文献   

15.
厚皮甜瓜衰老过程中保护性酶类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蜜、银帝、玉金香3个不同品种的厚皮甜瓜为试材,分析测定其在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OD活性与CAT活性变化相似,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而SOD则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3种酶活性的高低与品种耐贮性相关,耐贮品种的POD、SOD活性高于不耐贮的品种;而CAT活性则低于不耐贮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对低温胁迫下烟苗活性氧代谢特性以及活性氧与烟草花芽分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响应最为迅速,随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响应晚于CAT;CAT在胁迫前中期起保护作用,而POD主要在中后期起保护作用。低温胁迫下,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都迅速升高,在保护酶系的作用下,活性氧含量呈现动态变化,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后期超氧阴离子含量开高,过氧化氢含量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烟草花芽分化时间与活性氧含量变化有显著相关关系,推测低温胁迫下,烟苗体内活性氧代谢平衡状态的变化可能参与烟草的成花转变,一定程度地促进花芽分化,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迷人杜鹃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迷人杜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抗氧化保护酶和代谢产物的测定,了解这些生理指标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含量或活性都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则相反,在萌发过程中逐渐减少.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协同作用,降低了脂膜氧化程度,促进发芽.  相似文献   

1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30-2337
为探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机理,以耐贮水稻品种‘望两优361’种子与不耐贮水稻品种‘黄两优091’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室温与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护酶活性、膜透性及种胚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低温贮藏下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室温贮藏,而低温贮藏下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低于室温贮藏,‘望两优361’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与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黄两优091’,相关分析表明,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望两优361’种子在常温贮藏一年后胚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胚细胞膜完整,而‘黄两优091’种子在常温贮藏下胚芽与胚根形态受到了影响,种胚与胚乳连接处的细胞排列较为紊乱,胚细胞膜不完整,部分细胞膜断裂。综上所述,低温贮藏下种子中能保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保持种子活力。本研究为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棉田恶性杂草。本研究旨在通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龙葵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为龙葵萌发预测和防除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我国不同省(自治区)的6个龙葵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萌发温度(10~40℃)条件下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群对温度的生理响应差异。【结果】6个龙葵种群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随萌发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XJ1600种群的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而LN2209种群的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HN2160和LN2209种群的POD活性在10~30℃时相对较高,但在35~40℃时相对较低;XJ1600种群的CAT活性在10~30℃时较稳定,而LN2209种群的CAT活性在20~35℃时变化较小。各种群龙葵种子的MDA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高温胁迫可...  相似文献   

20.
银杏含水量变化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种子不耐脱水,属于温带非典型性顽拗型种子,在干燥脱水过程中,胚和胚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加,活力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