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果树果实胚败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败育现象在许多果树中自然存在,胚中途败育能够获得无核果实。无核果实无论是鲜食、加工都受到众多果品生产企业的青睐,在世界果品市场中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关于果树果实胚败育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本研究重点从胚败育果实的生长发育特征、胚败育的影响因子、胚败育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胚败育在无核果树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果树果实胚败育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加速无核果树的栽培育种以及胚败育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究其与裂核现象的可能关系。以栽培桃‘久保’和野生桃为试验材料,测定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内果皮的山梨醇含量以及与山梨醇代谢相关酶--山梨醇脱氢酶(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X)活性的变化。在果实发育的第1个时期,‘久保’中果皮山梨醇含量整体趋势高于野生桃,SDH和SOX的活性低于野生桃,说明在幼果生长期,‘久保’中果皮内的山梨醇代谢较野生桃弱。在果实发育的第2个时期,对比‘久保’与野生桃内果皮,‘久保’的山梨醇含量高于野生桃,SDH的活性低于野生桃,说明在桃果实硬核期,野生桃内有较强的山梨醇代谢活性,从而有利于果糖的形成,为桃果核的木质化提供能量来源。在果实发育的第3个时期, ‘久保’中果皮内的山梨醇含量比野生桃要上升的快,表明‘久保’果实可能更多地利用外源糖供给,促进果实的迅速膨大。  相似文献   

3.
果实的成熟涉及许多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主要包括香气、糖的产生以及果实软化等,这与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代谢路径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并了解果实成熟过程及品质调控遗传学机理,对于果实品质改良具有重大意义。本综述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果实成熟及品质改良遗传研究现状,对果实成熟变化遗传分析研究中的代谢路径、果实品质改良遗传规律、品质QTL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果树品质育种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果实和果核是鉴定红枣品种的重要指标。本试验对30个引进红枣品种的鲜果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指数、硬度、含糖量以及果核重、果核形状、核纹、可食率、制干率等指标和性状进行测定,对不同红枣品种的果实和果核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苯丙烷代谢的调控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对木质素的合成有影响。为解析MYB基因家族在调控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的分子机制,利用莲雾转录组数据库测序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莲雾果实木质素合成相关的20个MYB转录因子基因(MYB基因)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功能进行预测,并选择在贮藏期间差异表达的1个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其对莲雾果实木质素合成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0个MYB基因包含91~591个不等的氨基酸残基,定位于细胞核,不存在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随机卷曲组成,在所有莲雾果实MYB蛋白中均有分布,20条莲雾MYB蛋白的三级结构绝大部分相似。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莲雾MYB蛋白与番樱桃、巨桉和玫瑰木的亲缘性较近。从莲雾果实中成功克隆得到SsMYB48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K204557.1;拟南芥的组织表达结果表明,SsMYB48基因对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AtF5H和AtPOD的影响较大,说明SsMYB48基因对木质素的合成可能起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莲雾MYB基因家族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无核小枣和金丝小枣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枣果核核层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核发育可大致分为3个时期即果核发育的前期,果核发育的中期,果核发育的后期。在果核发育的前期和中期无核小枣相对于金丝小枣其核层细胞的分裂速度慢,停止分裂的时间早,且酚类物质的积累少。果核发育的后期,无核小枣核层细胞的木质化程度低,且只是局部木质化。基于以上差异形成了无核小枣的果核较薄软且可食这一优点。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病机制及果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树病害对果品生产危害严重,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们致力于植物抗病机制研究并利用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果树抗病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物理结构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以及化学抗菌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回顾了果树在抗病育种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果树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石细胞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梨果实口感关键因素之一,而木质素是梨石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RX)是合成木质素关键的酶。为了探索CAD和PRX基因在‘库尔勒香梨’石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测定梨果实石细胞含量与木质素含量,并运用亚细胞定位与瞬时表达技术进行PsiCAD1和PsiPRX6的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含量与木质素含量在30~80 DAF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通过RT-qPCR发现PsiCAD1、PsiPRX2、PsiPRX6与PsiPRX17不同时期的表达量与果实石细胞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发育趋势一致;通过亚细胞定位技术发现Psi CAD1-GFP与PsiPRX6-GFP融合蛋白荧光信号在细胞膜中表达,推测该蛋白激酶合成后可能在质膜上发挥作用;在梨果中瞬时表达过表达载体中发现PsiPRX6、PsiCAD1过表达下观察到木质素染色与含量均增加,且注射位点的PsiCAD1与PsiPRX6的表达量也有所增加。上述结果初步表明PsiCAD1与PsiPRX6基因参与调控木质素的合成,为进一步了解木质素合成和细胞...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的菌核病(sclerotiniastemrot)是油菜的主要病害。针对当前与菌核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本研究从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1)核盘菌的侵染方式以及在侵染过程中核盘菌分泌的草酸与寄主中钙离子的动态关系;(2)油菜通过合成植保素、酚类化合物、木质素、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来抵抗核盘菌入侵的抗病机理;(3)现有综合防治技术中抗性种质筛选、无花瓣育种和生物防治;(4)利用与草酸代谢相关基因、抗病相关基因、防御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和抗菌肽基因开展的油菜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油菜抗菌核病研究的可能方向,这些总结与建议为今后油菜抗菌核病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重要病害(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果实品质(苦味、果瘤、果色、果实光泽及果实形状)、生殖发育(性别分化和单性结实)及营养生长(叶色、植株高度及侧枝)等重要性状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黄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最后,讨论了目前黄瓜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育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原因,并对今后黄瓜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西藏光核桃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自西藏地区21个群体,420份野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其果实及果核11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光核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平均遗传变异系数为13.41%,其中果核核纹的变异系数最高(36.41%),核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低(5.18%)。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南地区群体果实、果核较大,核纹较深,而低海拔的林芝地区群体果实、果核较小,核纹较浅或光滑。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及主坐标分析将420份材料分为3个大类,分布于山南地区的群体聚为一类,而分布于林芝地区的群体划分为两类。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光核桃群体间存在地理区域特性和海拔梯度的遗传变异,这可能源于自然地理环境、海拔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付广团队对陆地棉核糖体蛋白基因GhRPL18A-6在棉花抗黄萎病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团队发现,该基因能调控细胞壁合成、木质素合成等与抗病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并在多个生长阶段提高转基因棉花的抗性水平。该研究为解析棉花黄萎病抗性提供了思路,并为抗病品种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抗病基因及种质资源。棉花黄萎病堪称棉花"癌症",陆地棉遗传背景狭窄,缺乏黄萎病抗性种质资源材料,通过传统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荞麦适应性广、种质资源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作物,其籽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荞麦籽粒由胚、胚乳和外壳构成,外壳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糖,导致脱壳困难,这一性状严重制约着荞麦加工产业的发展,因此培育易脱壳种质资源是荞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荞麦种壳的形成和开裂受遗传和环境共同调控,为了充分了解影响荞麦脱壳的因素,本研究归纳了不同荞麦种壳的组成及细胞排列方式;总结了酶在种子壳裂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蜡质角质层在种子外壳脱落过程中的功能;分析了转录因子对壳发育的调控。本研究同时指出了薄壳和厚壳荞麦种壳发育和裂壳性状的主要差异及其关键候选调控基因,为脱壳关键调控基因克隆和高效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花药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辣椒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对该技术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包含辣椒花药培养技术相关研究成果,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条件探索等方面研究进展,以及对该技术发展的展望。旨在为加快和促进辣椒高效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系分区灌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NAC (NAM-ATAF1/2-CUC2)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大家族之一,其参与植物叶片的衰老、花的形成、种子的发育、根的发育、次生细胞壁的合成、激素的信号转导、果实的成熟及着色等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基于石榴基因组数据库,从中鉴定了73个NAC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AC基因家族的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进化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NAC基因可分为9个亚族。基于不同组织器官的转录组数据,分析了Pg NAC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Pg NAC30有可能在石榴根系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Pg NAC3和Pg NAC13有可能参与调控石榴种子大小,Pg NAC32有可能调控石榴果实成熟发育,Pg NAC49参与调控石榴种子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该研究结果为石榴NAC家族基因功能研究,探索NAC调控石榴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提供参考,为石榴的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肖依玲  王胜男 《种子科技》2019,(10):129-130
钾是果树的“品质元素”,对果实的产量、外在品质、内在品质均有着显著影响。基于此,研究了近年来钾肥对果树品质的影响,介绍了钾在果树中的功能以及钾对果树品质的影响,及果树种植过程中钾肥的正确施用方法,以期为我国果树种植行业生产高产优质果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YABBY基因家族是种子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该家族具有N-末端锌指结构域和C-末端螺旋-环-螺旋保守结构域;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叶片的生长、果实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石榴基因组中鉴定到6个YABBY基因,并将其划分为5个亚族。不同器官和品种的表达分析表明:Pg YABBY基因家族在石榴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转录组分析表明:PgYAB2可能负调控石榴果皮和种子的发育。PgINO有可能负调控外种皮的发育。PgFILb基因有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或半纤维素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石榴籽粒的硬度。本研究结果为石榴YABBY家族基因功能研究、探索YABBY调控石榴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提供参考,为石榴的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系分区灌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卿  杜国强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86-89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菌核病是由腐殖营养型寄生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侵染引起的一种广谱性病害,严重危害油菜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菌核病的危害及发病原因;病原菌和寄主的互作机制,包括核盘菌侵染油菜的途径、方式及油菜通过植物激素(JA/ET和SA等)介导的信号转导以及MAPK信号途径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合成降解真菌细胞壁的酶类,植保素与木质素、酚类化合物、硫苷、生物碱等抗病次生代谢物抵御核盘菌侵染;生物防治、无花瓣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菌核病防治技术;抗菌核病油菜育种研究进展四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了菌核病及其抗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解释菌核病分子机理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