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蚕13号(暂定名)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新组合,适应性广泛,在区试中表现突出,为进一步掌握该品种在贵州不同海拔蚕区的应用效果,于2016—2017年春、夏季分别在威宁县(海拔1 700m)、黄平县(640m)和荔波县(425m)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贵蚕13号在高、中、低海拔蚕区适应性广,发育整齐、少病,产茧量较高、茧质好。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贵蚕13号死笼率低、张种产茧、产值增加明显,贵蚕13号适合在贵州各主要蚕区用于春夏季饲养。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贵蚕一号在毕节地区的性状表现,2008年春、秋季分别以春蕾×镇珠和洞庭×碧波为对照,进行家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贵蚕一号春季全龄经过为26.80 d,比春蕾×镇珠短1.70 d,秋季全龄经过为25.89 d,比洞庭×碧波长0.28 d;抗病性在春季明显优于春蕾×镇珠,4~5龄期发病率比对照少2.59百分点,秋季抗病性稍逊于洞庭×碧波;50 kg桑叶产茧量和张种产值春、秋季均比对照种高.贵蚕一号对毕节春、秋季的气候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适宜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3.
为选育适宜贵州饲养的四元春秋蚕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春秋用蚕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62),并进行了室内成绩鉴定,农村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四龄万蚕产茧量为21.76kg,四龄万蚕茧层量5.04kg,茧层率23.15%,茧丝长1 166.0m,解舒丝长933.3m,解舒率80.0%,茧丝纤度2.720D,张种产茧量52.20kg。贵蚕7号体质强健,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作贵州广大蚕区春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4.
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推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贵蚕3号在毕节市的适应性及各项经济性状的表现,2003年春、秋和2004年春、夏蚕期引进了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在毕节市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蚕区试养试验.结果,与毕节地区多年使用的蚕品种871×872比较,贵蚕3号在毕节市不同蚕区各项性状表现良好,均能获得高产,张种产茧量高达40 kg左右,适应毕节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蚕10号原蚕青·山(中系原种)、绿·水(日系原种)的性状,为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贵蚕10号原蚕的有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蚕10号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较强,茧型较大、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出蛾较集中;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春秋蚕期,青·山分别达486粒/蛾和470粒/蛾,绿·水达445粒/蛾和442粒/蛾)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洞·庭(中系)、碧·波(日系),克蚁制种量(春秋蚕期分别为15.73张和15.76张)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10号原种是一对好饲养、健康性好、老熟整齐、发蛾快且整齐、交配性能好、产卵量较多、产附好的限性原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蚕10号原蚕青·山(中系原种)、绿·水(日系原种)的性状,为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贵蚕10号原蚕的有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蚕10号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较强,茧型较大、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出蛾较集中;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春秋蚕期,青·山分别达486粒/蛾和470粒/蛾,绿·水达445粒/蛾和442粒/蛾)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洞·庭(中系)、碧·波(日系),克蚁制种量(春秋蚕期分别为15.73张和15.76张)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10号原种是一对好饲养、健康性好、老熟整齐、发蛾快且整齐、交配性能好、产卵量较多、产附好的限性原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贵蚕1号原蚕5龄期的用桑量,按克蚁用叶量100kg为100%的用叶量(对照区),进行了贵蚕1号原蚕5龄期不同给桑量(按对照区的60%、70%、80%和90%)对其生长发育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给桑量的减少,5龄蚕的发育经过延长,蚕个体重减轻,全茧量、茧层量、种茧量、单蛾产卵量减少;在给桑量相当于对照的80%以上时,随着给桑量的减少,蚕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发蛾率提高,单蛾产良卵量降低。综合蚕体重量、种茧产质量、产卵数、良卵数等几项指标,克蚁用桑为对照区的80%~90%时5龄原蚕的成绩较优。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贵州农村养蚕对品种有较高抗逆性及较好产量的要求,以一对优良的华系原种为测试种,通过配合力测验,从45个组合中选育出新品种贵蚕3号(57A*渝1×92A*24),系四元杂交种.经多年多次鉴定,西南蚕业科教协作区共鉴,农村试养、种场试繁及各项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制种量高、抗性强、发育整齐好养、产茧高、茧大匀正、茧丝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的特点.春季四龄万蚕产茧量23.68 kg,万蚕茧层量5.908 kg,茧层量0.5713 g,茧层率24.95%;秋季万蚕产茧量20.059 kg,万蚕茧层量5.005 kg,茧层量0.479 g,茧层率24.95%.茧丝长1 398 m,解舒丝长1 216 m,解舒率86.98%,鲜毛茧出丝率19.98%,茧丝纤度2.876 d,净度95.15分,克蚁制种19.06张.适宜贵州春秋用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模拟高温高湿条件饲养贵蚕9号对其饲育全期的发育经过、结茧情况、蚕的体质和茧质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蚕9号在高温高湿逆境胁迫下其性状表现与正常条件下饲养有较大差异,但仍能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说明贵蚕9号是适宜在高温高湿逆境条件下生产应用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0.
洞庭×碧波原蚕在贵州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洞庭、碧波原蚕在贵州的性状表现,以便更好地利用该品种的优势,分春、秋季调查了2个原种的实用孵化率、发育经过、幼虫生命力、种茧成绩和卵质成绩等.结果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饲养容易、发育整齐、产茧量高、卵质优良、繁育系数较高,对贵州环境条件适应性强,适宜在贵州繁育推广应用,利用其斑纹限性特点,有利于农村开展原蚕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贵蚕9号的特征特性和发育情况,为大批量生产蚕种提供参考,经过2011年春夏两季饲养,调查了贵蚕9号原蚕的特征特性和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贵蚕9号原蚕华系茧大、抗性强,特别对抗脓病能力强,龄期经过短,叶丝转化率高。日系产卵较好,茧层率较华系高。日系原蚕卵期比华系提前1d收蚁,而幼虫期、蛹期发育较慢,在饲养前日系须提早2d出库催青。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春期试养结果表明,春蕾×锡芳正反交试养种龄期经过均较对照种长4 h和2 h,龄期经过时间差异主要表现在5龄期.比较各龄50条眠蚕体重和熟蚕体重,试养种均高于对照种;张种食桑量均多于对照种;张种产茧量分别比对照种高3.4kg和1.8kg,表现产茧量与蚕体发育的一致性.试养种一茧丝长均在1 200m以上,分别比对照种长134 m和85 m;解舒率高达79.6%,优于对照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茧色金黄,内外茧层颜色一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力强,强健好养,发育整齐;万蚕产茧量20.30 kg,粒茧丝长1115.0 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茧色金黄,内外茧层颜色一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力强,强健好养,发育整齐;万蚕产茧量20.30 kg,粒茧丝长1115.0 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的育成及其特性。[方法]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并对其进行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新品种茧丝无需人工染色,色彩天成,金黄、艳丽;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分雌雄的特点;新品种的万蚕产茧量达20.30 kg,一粒茧丝长1 115.0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结论]蜀黄1号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6.
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绿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特殊种质资源的利用,按桑蚕普通种品种区试设计要求,对绿茧品种进行室内品比与生产区域试验.品比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蚕儿发育整齐度高,健康性好,壮蚕食桑快,食桑活泼,踏桑少,老熟整齐,营茧快,茧型整齐匀正,茧色内外层一致,淡绿色,茧丝长1 100 m左右,解舒率80%左右,出丝率16.5%,解舒丝长900 m左右;蚕丝淡绿色,整根丝深浅一致.生产区试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蚁蚕体色黑色,小蚕共育蚕儿发育整齐,健康性好,抗逆性强,张种产茧量较高,适应贵州中海拔以下蚕区的养蚕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适于广东蚕区饲养的抗 BmNPV 家蚕新品种,为 BmNPV 病易发季节提供稳产性能好的家蚕品种。【方法】通过累代病原胁迫、航空诱变的方法创制抗性家蚕种质,再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中 × 日·日四元杂交组合的组配,以广东省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实验室品比、抗 BmNPV 能力检测和连续 2 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育成中系家蚕品种芙抗、春 5N 和日系家蚕品种航 7、7532N,并组配获得四元杂交组合芙抗·春 5N× 航 7·7532N,命名为粤蚕 11 号。该品种对 BmNPV 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的综合表现为:龄期经过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当,生命力强,虫蛹率 97.58%,全茧量 1.712 g,茧层量 0.369 g,茧层率 21.55%,万蚕收茧量 16.874 kg、万蚕茧层量 3.636 kg,一粒茧丝长 942 m、解舒率 80.15%,茧丝纤度 2.568 dtex、净度 93.5 分。【结论】粤蚕 11 号发育、眠起齐一,对 BmNPV 具较强抗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于 2019 年 10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广东蚕区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18.
桂蚕12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彩色茧新品种。为评价该品种在柳州蚕区的饲养特性,2020年-2021年在柳州市进行省级实验室鉴定试验和农村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桂蚕12号蚕品种在与当地主推品种两广二号进行的比较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率高、眠起整齐、蚕体壮实、食桑旺盛、上蔟齐一、茧形大、茧色茧型均匀的特点,适合在柳州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丝量家蚕品种9601×92的选育及其性状表现。[方法]在家蚕中导入野桑蚕的基因,育成了一对春用品种"9601×92",对其主要经济性状和推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该品种万头收茧量提高7.49%;万头茧层量提高10.72%;万头产丝量提高8.50%;50 kg桑产茧增加4.18%;5龄蚕50 kg桑产丝量提高4.81%。经多点试养,该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稳定,丝质优良,尤其是净度好,生产试养中其张种比菁松×皓月增产4.8 kg,茧层率提高1个百分点,张种增值80多元。[结论]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体健、好养、易繁的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可在山东省及北方蚕区等适宜地区饲养,是一对春、秋兼用的优质高产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重点蚕区秋季蚕品种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贵州省重点蚕区秋季适宜蚕品种,根据各蚕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每个蚕区针对性地发放3个蚕品种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推荐适宜品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贵蚕1号适合在息烽县、凤冈县、毕节市、黄平县秋季饲养;洞庭碧波适合在息烽县、凤冈县、毕节市、黄平县秋季气温较高年景及荔波县秋季气温较低年景饲养;两广2号适合在荔波县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