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适宜东北地区糯玉米育种的7份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根据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Ⅳ组配21份糯玉米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和皮渣率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支链淀粉含量、皮渣率受加性及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以非加性效应为主;供试7份糯玉米自交系支链淀粉含量GCA效应大小值顺序为5 N 11>5 N 22>5 N 44>5 N 55>5 N 33>5 N 77>5 N 66,皮渣率GCA大小值顺序为5N77>5N66>5N22>5N55>5N11>5N44>5N33;上述2性状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分别为90.27%%和80.32%,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2.55%和29.54%.此外,可将糯玉米自交系5N11、5 N22作为组配高支链淀粉优良糯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可将5N44作为组配低皮渣率优良糯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两个糯玉米合成群体聚合选育获得新选系的育种潜力,采用杂交测配方法,分别以20份YW类和20份衡白类新选系为母本,京A、京B、w260等10个测验系为父本组配40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的鲜穗产量、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抗病性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YW类与衡白类新选系所组配杂交组合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上的表现结果相似,杂交组合在鲜穗产量、食味品质和抗病性上都有较显著的提高,组合Qw2-14×S39-6-1、Qw2-14×京A、Qw10-9×yw2和Qw10-9×w218的产量和食味品质均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3.
近等基因背景下有色与无色糯玉米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乳熟期有色与无色两类玉米子粒营养成分的差异 ,分析了 3组近等基因材料黄早 4× 81 1 2 ,黄早 4× 51 5,81 1 2× 51 5及其对应近等基因组合有色黄早 4× 81 1 2 ,有色黄早 4× 51 5,有色 81 1 2× 51 5的多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 ,在授粉后 2 0天收获 ,有色糯玉米与无色糯玉米相比 ,各种糖类 ,淀粉及微量元素锌、铁、铜含量有所降低 ;而蛋白质、大部分氨基酸、脂肪含量有所增加 ;色氨酸及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增加幅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有色糯玉米在主要营养品质方面优于无色糯玉米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玉米种质资源子粒淀粉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FOSS公司 1 2 55型谷物食品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 ,对 42 5份玉米自交系和 1 1 2 5份杂交组合子粒的淀粉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粗淀粉的杂种优势和亲子代间的相关性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子粒淀粉在不同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 ,自交系平均含量为 71 .1 0 % ,杂交组合平均含量为72 .56%。 458个杂交组合子粒的淀粉含量与双亲的相关性均较低 ,粗淀粉的杂交优势变异幅度较大 ,平均中亲优势为 2 .1 9% ,超高亲优势为 1 .2 2 % ,超低亲优势为 3 .1 9% ,玉米子粒粗淀粉含量表现中亲优势 ,偏向于高亲。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杂交种由高油玉米自交系和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高油玉米育种的核心仍然是杂种优势的利用。为了高油玉米育种的亲本选择和组合配制提供理论依据,以3份高油玉米新种质为父本,自选的4份普通自交系为母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12个F1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其子粒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自交系,不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表现不同。XGY003、YZ141B、H195-2具有油分含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C279、YZ141B、H195-2自交系的蛋白质一般配合力较高。XGY003、XGY020、C279、H78-3自交系的淀粉一般配合力较高。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双亲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也不一定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就高。本试验没有发现3个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高的自交系。综合看来,3份高油玉米种质中XGY003油分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4份普通自交系中YZ141B、H195-2油分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这3个自交系在长治地区玉米育种中可作为高油玉米自交系加大利用,以选出油分含量较高的优势组合。C279、YZ141B、H195-2自交系的蛋白质一般配合力较高,XGY003、XGY020、C279、H78-3自交系的淀粉一般配合力较高,在以后玉米育种中可作为特用玉米自交系作进一步的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型杂交粳稻组合的稻米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稻米产量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淀粉是稻米最主要的成分,稻米中淀粉含量超过糙米的90%,此外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提高稻米品质也已成为育种学家关注的热点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5个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型水稻恢复系材料与粳型不育系2701A配组得到的组合,研究水稻组合间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品质间的差异,为低直链淀粉杂交水稻的选育、恢复系的筛选以及优质食味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用45 A等4个糯高粱不育系与泸恢1等5个糯高梁恢复系按Griffing方法Ⅱ组配成20份组合,估算了糯高梁籽粒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亲本不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不同,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配合力也不同.在酿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上,选育优质酿酒高粱组合应选择总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8.
将高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突变体RS111与中等和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II-32B和宜香B杂交,构建F2群体,发现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RM72和RM547和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RM217和RM225与RS相关。在杂交组合II-32/RS111的F2群体中,RM72和RM547与抗性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关系密切,出现了低亲本、杂合及高亲本3种基因型,且不同基因型间RS和AAC达1%显差异;在杂交组合宜香B/RS111的F2群体中,按标记RM217和RM225基因型可区分低与中高RS含量,其中RM225杂合型和高亲本类型间RS含量达5%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9.
25份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抗病性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25份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在黑龙江绥化地区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5~115d),以4个黑龙江省骨干系为测验种,组配100个杂交组合,对外引美系及100份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综合鉴定及产量分析。筛选出3个病害中抗及以上、比对照增产5%以上的杂交组合:C93×绥系614,C174×绥系614,C100×K10;筛选出5份中抗或高抗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且无其他不良性状的美国自交系:C62、C93、C137、C155、C174;筛选出3份耐密、抗病(中抗或以上)改良种质:C62×绥系205,C174×绥系614,C137×绥系709。为丰富黑龙江省早熟、多抗、耐密植、适合机械化玉米种质资源及外来种质本土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红外透射分析仪快速测定玉米子粒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425份玉米自交系和1125份杂交组合的子粒品质进行测定,并对粗脂肪、蛋白质、粗淀粉的杂交优势和亲本的相关性作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成分在不同材料存在显著差异,粗脂肪和蛋白质变幅和变异系数都较大,粗淀粉含量变幅和变异系数都较小,自交系中平均含量分别为4.24%,12.17%和71.10%,杂交组合中平均含量分别为4.86%,9.93%,72.56%。458个杂交组合子粒的3种成分含量与亲本的相关性均较低,粗脂肪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表现较大的正向,蛋白质均表现为负向优势,粗淀粉的杂交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平均正向杂交优势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以35份糯玉米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糯玉米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单穗重、穗长、穗粗、轴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 8、0.515 7、0.551 5、0.476 5;与行粒数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22 6。在诸多性状中,对鲜穗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性状为轴重,效应值为0.799 6;其次为单穗重,效应值为0.795 5;其它性状依次为穗粗百粒重穗位秃尖长株高支链淀粉含量轴粗行粒数茎粗穗长穗行数。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杨文鹏  王明春 《种子》2017,(4):105-108
为拓宽优质蛋白糯玉米种质资源,以太系19、QCL3021、QCL 3024、QCL 5013、QCL 5019为材料,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分别构建F、C、G、I4个群体,通过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了21份优质蛋白糯玉米自交系,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其支链淀粉含量变幅为98.64%~100%,平均为99.4%,符合糯玉米对支链淀粉含量的要求(95%以上),赖氨酸含量变幅为0.37%~0.63%,平均为o.53%,部分达到优质蛋白玉米对赖氨酸含量的要求(0.4%以上).获得的优质蛋白糯玉米自交系,对糯玉米或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粱酿造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酿造高粱主干亲本系,为进一步利用材料、提高品质育种效率提供依据,选用3个不育系,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蛋白质、脂肪、总淀粉、单宁4个酿造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中‘辽3401A’蛋白质、脂肪、单宁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泸45A’总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5个恢复系中,741324单宁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R111脂肪、单宁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038R总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C52R-11总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961541/0-30红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加性方差与基因型方差的比值依次是蛋白质 > 总淀粉 > 脂肪 > 单宁。  相似文献   

14.
以红枣为原料,添加糯玉米淀粉等辅料制备低糖红枣糕,选取淀粉种类、蜂蜜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和熬煮时间四因素,分析其对红枣糕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硬度和咀嚼度为评价指标对低糖红枣糕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晋鲜糯2号糯玉米淀粉制得的红枣糕品质较好,其最佳工艺为:淀粉添加量9.8%,蜂蜜添加量29%,熬煮时间21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品质与市售红枣糕相当,同时含糖量明显降低,克服了低糖红枣糕不易切割、成型困难的问题,说明糯玉米淀粉具有作为增稠剂和稳定剂的综合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用4个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的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粳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选择对杂种后代品质和产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定向选择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对杂种后代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中下降粘度值、粘滞峰消减值、食味值,在产量性状中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每穗粒数所受的影响较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到13%以下时,稻米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及淀粉谱特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直链淀粉含量过低将导致每穗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后代株系遗传背景基本来自于高直链淀粉含量亲本,反之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后代株系遗传背景基本来自于低直链淀粉含量亲本,直链淀粉含量的连续定向选择使后代的遗传背景趋于双亲之一。  相似文献   

16.
鲜食糯玉米采后糖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的糖代谢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含量都有较大下降;采后第1d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都达到峰值,之后直链淀粉变化不大,支链淀粉的含量略有下降,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与20℃贮藏温度对比,贮藏温度为0℃时蔗糖、还原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低。【结论】鲜食糯玉米采后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的合成代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贮藏温度为0℃时能够延缓可溶性糖向淀粉,以及直链淀粉向支链淀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段冰  柳青山  梁笃  闫凤霞  郭琦 《作物杂志》2016,32(1):51-230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高粱主干亲本系,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提高高粱品质育种效率,选用6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饲用高粱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总淀粉含量、单宁含量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东北1-26A和恢复系HD31是一般配合力较高的饲用高粱亲本系,这两个亲本配制的杂交种蛋白质含量11.70%、脂肪含量3.48%、总淀粉含量73.40%、单宁含量0.75%,是优良的高蛋白质高粱杂交组合。由于蛋白质、脂肪、总淀粉含量的狭义遗传力都大于50%,表明这3个性状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亲本系来提高,而单宁含量的狭义遗传力偏低,特殊配合力较高,所以单宁含量品种选育应侧重于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8.
以18份高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等5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等3个品质性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8份高粱种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差分析表明,18份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或者不显著水平.参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津鲜1号普通玉米、津甜玉米、津白糯糯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乳熟期和成熟期)的鲜玉米在0~1℃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度对玉米的贮藏品质影响较大,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比成熟期采收的玉米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高,淀粉含量低,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小,贮藏品质好,并可延长贮藏时间。因此,鲜食玉米应选择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玉米种质资源品质分析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红外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非破坏性的优点,为玉米品质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利用FOSS公司1255型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对2000 年~2001年的686份玉米自交系和2001年~2002年的1438份杂交组合的籽粒品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籽粒3种品质成分在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粗脂肪和蛋白质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都较大,粗淀粉含量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都较小,年份之间有差异。自交系中粗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4.24%和4.27%,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1.75%和12.17%,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71.04%和71.10%,玉米杂交组合粗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4.53%和4.86%,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9.93%和10.05%,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72.56%和7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