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硫肥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设4个施硫水平,研究不同硫肥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硫量为4 kg/667 m~2时,花生的产量最高,为357.30 kg/667 m~2,产值达到1 786.50元/667 m~2,与不施硫肥相比,增产52.87 kg/667 m~2,增产率达17.37%。通过肥料效应方程式计算施硫量为3.52 kg/667 m~2时,花生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确制定膜下滴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和揭示滴灌花生的增产机理,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选用机收花生13号作为试验材料,共设置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和13 000穴/667 m~2 9个种植密度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高、侧枝长和荚果性状等变化较小,而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以及单株生产力等性状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荚果产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显著(α0.05)。尽管5 000穴/667 m~2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比其他处理的要好,但该处理下的产量表现一般。总体认为,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机收花生13号的单产水平较高,且落果率低,该品种双粒播种的最佳密度为10 000~11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3.
为给烟-蒜轮作周年养分的统筹施用提供参考,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生物性状、生物量、产量产值及大蒜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季中氮高钾(N 7.2kg/667m~2,P2O5 6kg/667m~2,K_2O27.2kg/667m~2)配比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别为76.1cm和29.2cm;叶片生物量最高,干重达0.32kg/株;上等烟比例最高,达35.7%;产值最高,为2 468.8元/667m~2。后茬大蒜是中氮低钾(N 16.8kg/667m~2、P_2O_56kg/667m~2、K_2O 8.8kg/667m~2)配比的蒜薹、蒜头产量产值最高,产量分别为230.85kg/667m~2和157.49kg/667m~2,产值分别为692.56元/667m~2和787.45元/667m~2。中氮高钾区烟-蒜轮作两季的产值为3 948.8元/667m~2,纯收入为993.8元/667m~2。  相似文献   

4.
威宁县夏秋季节白花菜品比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7,(5):24-25
为筛选适合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花菜品种,共引进25个新优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凯琳娜"产量最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产量达到1267.30 kg/667m~2,产值达到5069.20元/667m~2,可以确定为推广种植的主栽品种;"JC65"、"德玉80"、"白鹭5号100天花椰菜"等产量及性状表现也突出,产量达到1120.56 kg/667m~2以上,产值达到4482.24元/667m~2以上,也可以在威宁高海拔地区夏秋季节进行规模化栽培。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20,(1):7-9
为磷动力在油菜高产栽培上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直播与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下施用磷动力1kg/667m~2、2kg/667m~2与45%(15∶15∶15)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时,油菜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动力1kg/667m~2的油菜苗期株高、最大叶长宽、根湿重、茎叶湿重及开盘直径等指标与施用45%复合肥25kg/667m~2的相当,而施用磷动力2kg/667m~2的多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复合肥处理;直播和移栽试验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均以磷动力用量2kg/667m~2时最高,分别比施用复合肥增产20.42%、18.75%,分别比不施用底肥增产49.95%、47.43%,产值分别为917.45元/667m~2、1 144.64元/667m~2,利润分别为280.45元/667m~2、458.64元/667m~2,比施用复合肥处理分别增收152.07元/667m~2、177.22元/667m~2,投入产出比亦为最高。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中使用磷动力(后期配合钾肥)替代底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推荐用量为2kg/667m~2。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海拔高度下花生的适宜种植密度,设1.24万株/667m2、1.42万株/667m2、1.66万株/667m2、2万株/667m~2和2.48万株/667m~2 5个种植密度,分别在铜仁市470m、650m和800m~3个海拔高度地区进行海拔与密度对黔花生4号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花生生育期相应延长,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花生全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花生主茎高、侧枝长表现为低海拔大于高海拔,单株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随密度增加其变化各异;花生产量随海拔高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470m和650m地区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2万株/667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219.6kg/667m~2和316.9kg/667m~2,800m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48万株/667m~2,其产量最高,为195.7kg/667m~2。  相似文献   

7.
2017年示范结果证明,"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是鄂西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玉米产值576元/667 m~2,辣椒产量1 493 kg/667 m~2、产值2 664元/667 m~2,总产值3 240元/667 m~2,农民纯收入2 410元/667 m~2。油菜秋季播种绿肥生物质产量1 269 kg/667 m~2。其关键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油菜播种与翻耕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南疆果林间作花生品种的选择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果林间作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间作下花育22号和花育33号鲜果产量分别为1 023.66kg/667m~2和1 603.11kg/667m~2,而与扁桃间作下花育22号和花育33号鲜果产量分别为435.32kg/667m~2和627.66kg/667m~2;2个花生品种在红枣、扁桃树间作下花生品质差异不显著。红枣间作下花育2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扁桃间作下花育33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与花生2:5带状套种模式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与单作下玉米及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表现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间作下的玉米及花生产量优势表现不明显,但间作每667m~2总产值总产值达2804.08元,高于单作每667m~2产值;每667m~2纯收入达1564.55元,比单作玉米增收133.97%,比单作花生增收25.37%,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莴笋-西葫芦-菜花"是武山县渭河流域,多年来总结出的塑料大棚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已达620 hm~2以上。该模式投资低、省时、省工、收益高,深受广大菜农的青睐。该模式年收入19000~24600元/667 m~2,其中莴笋产量4200~5500 kg/667m~2,产值8200~11000元/667m~2;西葫芦产量1500~2000 kg/667m~2,产值3600~4800元/667m~2;菜花产量4500~5500 kg/667 m~2,产值7200~8800元/667m~2。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莴笋-架豆王-蒜苗"是武山县渭河流域,多年来总结出的塑料大棚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已达500 hm~2以上。该模式投资低、省时、省工、收益高,深受广大菜农的青睐。该模式年收入23400~30300元/667 m~2,其中莴笋产量4500~6000 kg/667m~2,产值8100~9600元/667m~2;架豆王产量1500~2500kg/667m~2,产值4500~7500元/667m~2;蒜苗产量4500~5500 kg/667 m~2,产值10800~13200元/667m~2。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纬度生态区不同类型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5):28-3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吉花4号和普通型花生品种吉花19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成苗情况、植株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确定两者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两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和侧枝长表现相对稳定,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产量相应降低,饱果率、果重、荚果产量和产值则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在密度18.00万穴/hm~2时,两花生品种荚果产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产7.73%和8.0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节种20%;在密度15.75万穴/hm~2和18.00万穴/hm~2时总效益最大,较对照分别增收11.13%和11.71%。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回归方程得到珍珠豆型吉花4号最高产量是4 744.18 kg/hm~2,相应密度为18.69万穴/hm~2;普通型吉花19最高产量是5 982.02 kg/hm~2,相应密度为19.19万穴/hm~2,较吉花4号高产、高效、耐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熟油菜的产量和效益,采用2种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精播壮苗、精栽增密、精细管理"三精"栽培技术种植早熟油菜,平均单产、纯收入均比免耕直播早熟油菜高,"三精"栽培平均产量321.4kg/667m~2,免耕直播242.5kg/667m~2;"三精"栽培纯收入974.7元/667m~2,比免耕直播平均增加213.7元/667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受成都华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在蒲江县寿安镇沙湾村进行了油菜施地佳土壤调理剂田间示范。示范结果表明,油菜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理化性状、油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均优于常规施肥。与试验前比,对比田土壤pH值提高了1.15;平均增产油菜11.1 kg/667 m~2,增产率7.8%,新增产值55.50元/667m~2,新增纯收入15.5元/667m~2,产投比1.4∶1。4002m~2示范田块油菜平均单产达到150.8kg/667m~2,增产率6.8%,新增产值288元/667m~2,调节土壤酸碱度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安顺市西秀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及线椒品种,2019年引进5个朝天椒类品种和4个线椒类品种种植,观测了在西秀区的种植性状。结果表明:朝天椒类品种以湘辣54产量和纯收入最高,为1 256kg/667m~2、5 197.6元/667m~2;线椒椒类品种以湘辣17号产量和纯收入最高,为2 210kg/667m~2、4 352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三门县山区耕地面积比较大,但因农业生产效益低,冬季抛荒比较严重。马铃薯、玉米是当地居民喜欢食用的农产品,尤其是本地品种"小黄种"马铃薯、甜糯口味的鲜食玉米等农作物,长期以来市场销量比较大。马铃薯和玉米在当地有较好的种植传统,但种植时间比较集中,大部分在2月后开始播种,到5月下旬开始陆续采挖食用,全年空档时间长。2016年三门县农技推广部门在本县山区推广"春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效益较好。春马铃薯产量1300kg/667m~2,产值4160元/667m~2;玉米产量750kg/667m~2,产值1800元/667m~2;秋马铃薯产量1050kg/667m~2,产值3990元/667m~2。合计2016年产值9950元/667m~2,生产成本5189元/667m~2,纯利润4761元/667m~2。目前三门县推广面积133. 33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河池市中稻地区开展富硒优质稻——特色红薯种植示范,其中富硒红香粳米、墨米、野香优3号等平均产量达419.6kg/667m~2,产值2937.2元/667m~2;富硒特色红薯平均产量(鲜薯)达1763.8kg/667m~2,产值5291.4元/667m~2,一年两季产值8228.6元,年净收入5012.3元,效益显著,实现了农产品提质增效的目标,是山区中稻望天田增收新途径。文章总结富硒优质稻与特色红薯高效水旱轮作方式经验,重点介绍富硒优质稻和富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花生新品种泉花27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泉花27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泉花27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667m~2播种2.02万粒,其产量构成因素协调,荚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花生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盲目和过度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设计了惠城区花生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对花生的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对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固定施P_2O_53.0 kg/667m~2下,建立花生产量与N、K_2O 2种肥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得出花生最佳施肥量为:N 6.5 kg/667m~2、K_2O 9.7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7,(13):69-70
目的:探究氮、磷、钾肥料在马铃薯栽培上的肥效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长乐市潭头镇的土地耕种马铃薯,设5个处理组,施以不同组分的肥料,收集其最终的产量,增产量,肥料投入,产值以及纯收入的信息,并计算得出其各组的增产率和产出投入比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产量方面看,其增产量范围为:94-601 kg/667m~2,增产率的范围在:13.7%-87.6%。施全肥产量最高,达到了1287 kg/667m~2,增产601 kg/667m~2,增幅87.6%。其余分别增产了282 kg/667m~2,246 kg/667m~2,94 kg/667m~2,增加的幅度分别为41.1%35.9%,13.7%;在肥料效益的方面看,不同组的马铃薯产值的范围为:1163.9-2185.4元/667m~2,施全肥产值最高,达到了2185.4元/667m~2。纯收入的范围为:-19.60~783.80元/667m~2,产出和投入比的范围为:(-0.11~3.30):1.00。纯收入依次达到了783.80元/667m~2,365.90元/667m~2,239.65元/667m~2;产出和投入比依次为3.30:1.00,3.05:1.00和1.38:1.00。结论: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对于马铃薯的栽培来说有增加产量、提升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其中全肥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各元素而言:氮肥作用明显,其次依次为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