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引进适合在海南大棚种植的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品种。[方法]引进红五福、绿五福、东方、助农2号、杨贵妃、绿羊角、巴里斯顿、东京5号和农友早生1号这9个黄秋葵品种,在海南大棚内进行比较。综合2年的数据,对各品种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助农2号、杨贵妃、绿羊角和东京5号这4个品种均适合在海南大棚内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黄秋葵在海南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亚市黄秋葵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五福、南湘、一品、绿剑等4个黄秋葵品种在海南三亚市进行适应性研究,通过对黄秋葵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合在三亚市种植,但五福表现最佳,适合在三亚市进行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3):46-47
为筛选出适合广东省东源县当地环境种植的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品种,以5种不同黄秋葵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栽培环境和管理下,对不同品种黄秋葵的发芽率、株高、病虫、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五福品种发芽率较高,株高适宜,产量最高,综合表现最佳,适合在东源县当地气候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黄秋葵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5个黄秋葵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台湾引进的五福黄秋葵品种表现早熟、耐热、抗病、优质、高产、株高适中、抗台风,适合福州平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不同外源激素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和NAA两种外源激素对两个黄秋葵品种(美人指和凌云二号)的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1) 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两个黄秋葵品种种子,100mg/L的GA3浸泡处理美人指种子后,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12.67%、12.67%、2.62%。对凌云二号种子,浓度为250 mg/L时,3项指标分别达到最大。(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两个黄秋葵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NAA浓度(5-25mg/L)均抑制了美人指种子的萌发;用5 mg/L的NAA处理凌云二号种子,3项指标分别达到最大。综合分析认为,GA3和NAA对两个品种的黄秋葵种子的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滇中地区春季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以厚皮甜瓜品种海蜜2号、海蜜5号和海蜜8号为试材,开展了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引种和栽培,选出了2个适合滇中地区春季栽培的厚皮甜瓜良种,分别为海蜜5号和海蜜8号。  相似文献   

7.
不同化学药剂对黄秋葵种子的引发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115-119
为了研究不同化学引发剂对黄秋葵种子的引发效果,以黄秋葵品种"五福"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化学试剂、不同浓度和不同引发时间的引发处理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引发试剂及其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结果表明:适宜浓度和适宜引发时间的KNO_3、MgCl_2和CaCl_2溶液对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Ca(NO_3)_2溶液对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在提高种子发芽率效果上,0.05%KNO_3溶液浸泡24 h、0.05%MgCl_2溶液浸种15 h发芽率均达到了100%;0.05%MgCl_2溶液浸种24 h、0.15%KNO_3溶液浸泡24 h,以及0.15%CaCl_2引发15 h的发芽率均超过了90%,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加勒比地区引进的黄秋葵新品种美洲1号进行引种和栽培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性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洲1号黄秋葵是一种熟期晚、果大、抗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好的品种,在汕尾市等南亚热带地区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桐子林下套种黄秋葵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个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 Moench]品种,分别在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林下开展套种试验,分析比较其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黄秋葵品种,其生育期、形态特征表现不同,单位面积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绿箭和五福产量最高,最适合在山桐子林下套种。  相似文献   

10.
阿里地区10个燕麦品种引种试验及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燕麦品种进行引种试验,为西藏阿里地区找到适宜栽培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梦龙、加燕2号、青引2号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引种试验。青燕1号、白燕7号表现较好,但可以进行进一步引种试验。林纳在各个方面表现都较差,不适合在阿里地区进行引种,建议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11.
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合温州地区高山栽培的微型结球白菜品种3个,分别为绿箭、夏月黄和春秋2号,其中绿箭品种作为越夏栽培可于3月15日至4月15日播种,作为秋季露地直播栽培可于8月20日至9月20 日播种;夏月黄品种适合作越复栽培,最佳播种期为4月1日至5月1日;春秋2号适合作秋季栽培,最佳播种期为8月5日至9月5日.  相似文献   

12.
以台湾五福黄秋葵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水杨酸(SA)对黄秋葵种子萌发以及对4℃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早春时期黄秋葵育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0.5、1.0 mmol/L)的SA浸种能提高黄秋葵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1.5 mmol/L SA浸种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2.0 mmol/L SA处理严重抑制黄秋葵种子的萌发。与清水对照相比,低浓度的SA处理能使黄秋葵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脯氨酸积累量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中以1.0 mmol/L的SA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正确引导大果榛子引种栽培行为,选择在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平原壤土和山地黑垆土2种类型土地上引种栽培大果榛子达维、平欧21号、辽榛3号、玉坠、平欧28号、辽榛7号和平欧15号7个品种,观察其生长适应性、开花结果能力等表现。结果表明:大果榛子在固原市原州区引种栽培可行;达维、玉坠、平欧21号3个品种表现良好,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相对较多,比较适合在固原市原州区当作经济林新品种引种栽培,但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他大果榛子品种适应性表现均较差,不能作为经济林品种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3a的引种栽培研究工作,探索出一套适合赣北地区黄秋葵的轻栽简培技术。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至采收贮存等方面总结了黄秋葵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黄秋葵,以嫩果供食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铁、钾、磷、锌、钙等微量元素深受群众喜爱。贵德县从2010年引进黄秋葵栽培获得成功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栽培面积达到2.47公顷,栽培品种有卡里巴、五福、一品五角黄秋葵等,其中,一品五角黄秋葵最适宜贵德地区种植,通过测产666m~2产量790~840千克,市场平均售价32元/千克,666m~2产值达到2.5万元左右。由于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因此贵德地区重要是在温室内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台湾五福黄秋葵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黄秋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黄秋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黄秋葵种子萌发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高质量分数(10%~25%)的PEG-6000溶液对其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且干旱程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当干旱胁迫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黄秋葵种子的萌发会完全受到抑制,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7.
滨湖稻区甜瓜新品种引种试验表明,厚皮甜瓜品种京玉1号、京玉2号、京玉3号、京玉月亮4个品种适合济宁滨湖稻区早春拱棚种植,可取代景甜1号推广应用;薄白皮甜瓜品种圣雪可推广应用,当地主栽品种景甜208仍可继续使用;薄青皮甜瓜华脆甜1号、华脆甜3号可作为搭配品种栽培使用,当地主栽品种盛开花仍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找出适合贵阳地区栽培的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方式。[方法]在贵阳地区对五角秋葵和圆角秋葵开展露地和大棚引种栽培试种,系统地综合地调查研究其开花、结果生物学特性,对黄秋葵在不同的栽培环境中各品种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五角秋葵表现优于圆角秋葵,露天栽培方式优于大棚栽培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黄秋葵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保健蔬菜五福黄秋葵的特征特性,适合本地种植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12个胡麻新品系在宁南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宁南山区旱地条播栽培条件下,对12个胡麻新品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胡麻新品系09025种子产量为2 384.66 kg/hm~2,居参试品系第1位,较当地品种宁亚17号增产308.20 kg/hm~2,增幅14.8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综合性状优良,株高适宜,抗旱性突出,植株长势好、整齐度高。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