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育成的常规小麦品种,父本为P36,母本为1726,于2003年选育成功,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麦2007005号)。平均产量330.4kg/667m2,容重791g/L,蛋白质含量14.50%,湿面筋含量29.03%,中抗条锈病、白粉病,高抗叶锈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贵州省与及相似气候生态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育成的常规小麦品种,父本为P36,母本为1726,于2003年选育成功,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麦2007005号).平均产量330.4kg/667m2,容重791g/L,蛋白质含量14.50%,湿面筋含量29.03%,中抗条锈病、白粉病,高抗叶锈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贵州省与及相似气候生态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蔡智勇,男,45岁,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在漯河市农科院工作,曾任小麦研究室主任。他作为第二主持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号选育】2000年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主持完成的【小麦新品种豫麦21"引、试、繁、推"一体化研究】1997年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小麦新品种豫麦22号选育及应用】1994年获河南省农科系统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黔麦19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11年审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适宜在贵州省大多数地区种植,具有产量潜力高、高抗条锈病、白粉病等特点,根据多年黔麦19号栽培过程,总结出了黔麦19号的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任洪 《农技服务》2006,(4):22-23
黔玉3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川麦60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为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加快育种成果的转化利用,本文从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特征、抗性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对川麦602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2):49-51
为选育出适宜黄淮冬麦区种植的高产、抗旱、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采用航天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烟农836,于2010和2014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在山东省小麦旱地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4.45%~9.74%;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3%~6.7%,抗旱性中等,抗病性好,品质优良。烟农836可作为高产抗旱品种在黄淮麦区旱肥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任洪 《农技服务》2005,(12):25-25
黔单18号(原名黔玉221)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组配而成的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王伟,男,汉族,1978年9月生,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2001年7月起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栽培研究与示范工作,现任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麦类研究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  相似文献   

10.
连麦1号是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从淮麦18中系统选育出的优质高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1.
运旱139-1是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审定的运旱20404为母本、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中间品系临抗5025为父本,经过多年多点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较母本有所降低,在全生育期抗旱性、抗青干能力、落黄等方面较父本有所提高,适宜于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及黄淮麦区旱薄地种植,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推广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总结了运旱139-1的选育过程和栽培要点,以期为后续推广及其他育种单位选育品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玉米育种理论及玉米育种技术研究,普通、专用与特用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应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等工作。现有职工64人,其中研究员15人,正高级农艺师9人;副研究员16人,高级农艺师3人;博士10 人、硕士29人。下设资源创新研究室、育种研究室、高效栽培研究室、种子研究室、推广研究室、科技室与办公室等7个部门。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大穗型糯玉米黔糯768杂交种及亲本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黔糯768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大穗型糯玉米新品种,适宜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本文就其亲本繁殖、杂交制种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选育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近一个时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河南农业大学育种工作者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2号在高产、优质、广适和抗病的结合上获得了较大成功,本文就豫麦52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进行了介绍,旨为该品种在同类适宜麦区推广种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F004-F004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的旱粮作物专业研究所,1978年11月由农科院原作物杂粮专业组扩建而成,主攻玉米、麦类新品种的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及推广等。现有各类旱粮作物资源5000余份,科研试验地100余亩。建有玉米、麦类、杂粮研究室,品种资源室,国家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小黑麦原原种基地,以及贵州省重点中试基地、科技创新体系一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7次会议上,由铜川市印台区小麦育种中心选育的"铜麦三号"通过省级鉴定,并被认为是集优质、高产、稳产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由此,我国又多了一个可替代进口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黔高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酿酒用糯高粱品种,为实现该品种在我省广泛推广种植,笔者从适用范围、环境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黔高7号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黔高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酿酒用糯高粱品种,为实现该品种在我省广泛推广种植,笔者从适用范围、环境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黔高7号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任洪 《农技服务》2006,(4):22-22
黔糯203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利用衡水市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立足冀中南,面向黄淮麦区,围绕小麦产业需求,以抗旱节水、丰产广适、优质高效为目标,以改进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开展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抗旱节水栽培研究以及新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