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棉籽壳配方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为对照,以玉米芯为基料,设计4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玉米芯25%、棉籽壳15%、木屑15%、麦麸10%、稻糠26%、豆饼5%、贝壳粉1%、石膏1%、石灰1%、玉米粉1%的培养料在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产量以及质量均表现出较强优势。北方利用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每袋可节约成本0.2元,用玉米芯替代棉籽壳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毛木耳栽培基质替代原料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毛木耳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和木屑玉米芯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问题,在主产区现有栽培料配方(对照配方CK1和CK2)基础上,设计了16个毛木耳栽培料配方,以稻秆、玉米秆、油菜秆、棉花秆、桑枝屑和菌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进行毛木耳(黄耳10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的生长速度(1.08 mm/d)快于CK1(0.92 mm/d)、菌丝生长势表现一般,菌丝长满菌袋较快(82 d)、子实体原基形成较早(96 d)、鲜耳百片重较高(4576.5 g/百片)、鲜耳片厚度较厚(2.00 mm/片)、子实体泡发率高(961.54%);鲜耳产量最高(0.918 kg/袋),高于CK1(0.807 kg/袋)13.75%但差异不显著、高出CK2(0.608 kg/袋)50.99%,且差异显著。笔者认为毛木耳生产中可以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使用栽培料配方1(30%棉籽壳、30%玉米芯、30%桑枝屑和10%固定辅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硬杂木屑、玉米芯与稻草等进行黑木耳代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硬杂木屑+20%玉米芯+18.5%稻草为主料的组合及40%硬杂木+38.5%玉米芯为主料组合污染率低,平均产量达44.9g/袋和41.4g/袋。同时划口出耳产量达45.9g/袋,扎眼出耳产量达39.6g/袋,扎眼出耳可作为优质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设置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5个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③25%玉米杆+麸皮17%+棉籽壳57%+石膏1%最适银耳工厂化瓶栽,产量最高达227.5g/瓶,生物学效率达87.5%,投入产出比1∶3.68。  相似文献   

5.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栽培白灵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对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为主料不同培养料配方下菌丝生长和出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双排菌袋覆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层架式栽培三种模式下白灵菇的产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棉籽壳为主料时,菌丝生长快,优等菇比例高,且菌袋不易污染,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作为主料时,菌丝生长稍差,但可大大降低成本;三种栽培模式中工厂化栽培模式产量高,且子实体形态好。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做主料综合考虑为最佳培养料,工厂化栽培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玉米芯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玉米芯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分析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产出投入比和纯收入的影响,以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和棉籽壳的混合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试验获得优化配方为棉籽壳52.2%、玉米芯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中试示范表明,利用该配方栽培平菇,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11.24%,产出投入比提高0.42,纯收入增加1.06元/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目前毛木耳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木屑、玉米芯、棉籽壳为主要原料,设计了4个处理和2种出耳模式进行毛木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木屑为主料产量最高、耳片多糖含量也最高;以玉米芯为主料的耳片性状最好,但多糖和粗脂肪含量最低;复合料栽培毛木耳的综合性状最好,粗纤维含量最高。三角垛式比夹袋墙式栽培产量较高、干耳颜色较浅、耳片较薄;三角垛式栽培各处理分别比夹袋墙式的粗纤维稍高,而粗蛋白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猪肚菇2号菌株和5号菌株的最适培养料配方,并选出栽培效益最高的菌株以备后期开发利用,利用上下限约束条件的混料试验方法设计了26个培养料配方,调查各个配方的菌丝满袋时间、商品菇生物学效率、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配方16最适合猪肚菇2号菌株,表现为菌丝35 d满袋,两潮产量达163.9 g/袋,商品菇生物学效率34.6%,每袋利润0.77元;配方9最适合5号菌株,表现为菌丝35 d满袋,两潮产量达199.3 g/袋,商品菇生物学效率39.9%,每袋利润1.56元;5号菌株的单袋产量及利润高于2号菌株。综合菌丝生长、产量及利润情况,在生产上宜选择猪肚菇5号菌株,其最适合的培养料配方为2.7%玉米芯+49%木屑+25.3%棉籽壳+2.0%玉米粉+18.2%麦皮+2.8%豆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完善利用液体菌种技术进行工厂化栽培黄伞的生产技术工艺,通过对黄伞工厂化栽培生产重要因素的一系列试验,筛选出黄伞液体菌种发酵的最适培养基配方(土豆淀粉0.7%,葡萄糖1.7%,蛋白胨0.2%,酵母粉0.5‰,KH2PO40.2%,Mg SO40.1%,维生素B15 mg/L),并优化了液体菌种的发酵体系;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以当地玉米芯为主料的栽培料配方(玉米芯60%、棉籽壳20%、麸皮12%、玉米粉6%、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对工厂化生产中菌袋装料量、接种量、搔菌和光刺激等技术参数进行了量化试验,得到了利用液体菌种技术进行黄伞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1.
刘传会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1985-1986,1996
以玉米芯为基料,设计5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D(玉米芯45%、杂木屑22%、麸皮20%、玉米粉10%、石膏粉2%、石灰粉1%)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表现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第一潮金针菇子实体平均产量与CK无差异、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使用配方D进行7个不同装瓶量试验,结果显示处理⑤(750 mL单瓶装干料350 g)的第一潮金针菇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229.20g/瓶,为培养料干重最佳单瓶装料量.  相似文献   

12.
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要原料组合10个配方进行泰山赤灵芝栽培配方筛选试验,以生物转化率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子实体形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灵芝最佳代料栽培配方为配方①(木屑15%、棉籽壳60%、玉米芯15%、麸皮8%、石膏1%、石灰1%)和配方③(棉籽壳90%、麸皮8%、石膏1%、石灰1%),干芝生物转化率分别为6.60%和6.45%。  相似文献   

13.
以棉籽壳、玉米芯2种基质发酵料栽培平菇(对应的C/N分别为34∶1和45∶1),测定不同生长阶段平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漆酶的活性,分析2种基质对平菇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不影响平菇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影响酶活性的高低;棉籽壳配方的平菇CMC、漆酶、中性蛋白酶活性均高于玉米芯配方,中性蛋白酶活性最大值是玉米芯配方的5.7倍。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平菇氨基酸总量为152.2 mg/g,高于玉米芯配方4.7 mg/g,灰分含量(59.0 mg/g)低于玉米芯配方19.0 mg/g,粗蛋白含量(204.0mg/g)、粗脂肪含量(30.0 mg/g)、粗纤维含量(77.9 mg/g)与玉米芯配方差异不显著。棉籽壳配方两茬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78.0 g/袋、58.5%,较玉米芯配方分别高250.5 g/袋、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比较传统培养基原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的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配方与木屑和棉籽壳相比,其产量较高,栽培周期短,适合作为工厂化栽培的碳源物质.其中17号配方单瓶产量最高为147 g,与其他配方有显著差异.氮源中麸皮与米糠对比,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添加不同梯度麸皮试验表明,子实体产量随麸皮添加量减少而降低,氮源添加量在35%~40%为适合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银耳菌丝生长、子实体质量和产量以及产投比等各项指标对不同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生物转化率最高,达79.8%;木屑77%,麸皮20%,石膏1%,糖1%,黄豆粉1%的配方和木屑68%,麦秸10%,麸皮16%,石膏1%,糖1%,磷肥1%,黄豆粉3%的配方菌丝长速较快;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和棉籽壳80%,木屑16%,石膏1.5%,糖1%,黄豆粉1.5%的配方长势最好;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和棉籽壳68%,玉米芯16%,麸皮16%的配方银耳质量最好。综合得出,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为试验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6.
以棉籽壳、玉米芯和棉秆粉为主料,稻草丝、麦秆粉和谷壳为辅料,设计10种不同栽培配方,研究不同配方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9(棉籽壳20%、玉米芯20%、棉秆粉20%、稻草丝15%)及配方10(棉籽壳20%、玉米芯20%、棉秆粉20%、麦秆粉15%)生物转化率均达到220%以上,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耳集中产量高,适合在湖南省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杏鲍菇菌糠生产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工厂化生产后产生的废弃菌糠进行有效循环利用,达到合理控制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笔者以工厂化一次出菇后淘汰的杏鲍菇菌糠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替代棉籽壳与玉米芯栽培秀珍菇,进行配方筛选,以期获得最适合秀珍菇生长的菌糠添加比例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杏鲍菇菌糠对秀珍菇子实体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菌糠比例逐渐增加,秀珍菇产量、产值、产投比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培养料中添加50%杏鲍菇菌糠配方小区产量、产值及产投比最高,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优良袋料栽培配方是金耳增产增效的关键因素,为探究金耳袋栽高产配方,缩短金耳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及子实体品质,试验以麸皮、豆粕、玉米粉、木屑、棉籽壳为研究因素,以金耳子实体鲜质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混料比率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常规熟料栽培,构建研究因素与金耳子实体鲜质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金耳栽培基质中添加麸皮、豆粕、玉米粉均能提高其产量,其影响规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木屑不利于金耳产量的提高;结合当前原料价格选出金耳栽培的适宜配方,即麸皮10.30%,豆粕2.29%,玉米粉9.15%,木屑49.57%,棉籽壳26.69%,生石膏1%,蔗糖1%。采用该配方每袋可产金耳子实体264.62 g,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的培养容器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此次试验是对杏鲍菇袋栽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配方2(以玉米芯50%,棉籽壳32%,麸皮16%,石膏2%,石灰适量)是该试验的最佳配方,其子实体产量为301 g/袋,生物学效率为75.3%。  相似文献   

20.
从福建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的培养料常用配方中选出4个生物学效率高、效益高的配方,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配方1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长势较强,子实体农艺性状佳,产量为379g·袋-1,生物学效率为84.2%,而且经济效益较好;其次是配方3,因此配方1和3可以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