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杉木萌条伴生木荷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林分伐除杉萌条后蓄积量159.9 m3/hm2,比纯木荷林分蓄积量多6.8%,且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林分可获取间伐材23.9 m3/hm2,增加收入3 705元/hm2;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林林分总持水量2 022.6 t/hm2比纯木荷林分总持水量3.9%;土壤容重、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最大持水量、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等土壤物理性质指标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林分均优于纯木荷林分;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林分与纯木荷林分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水解N、速效P、速效K等化学性质主要指标均无明显差别;表明留杉萌条伴生木荷林混交林与纯木荷林比较,可不增加投资取得更高回报,并有效改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杉木纯林、二次间伐杉木林下套种火力楠、二次间伐杉木林下木荷等三种林分生长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养分、林分总持水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阔叶树生长良好、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杉木各项生长因子增幅较大,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4.7%、76.7%和38.9%。混交林的总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大27.6%,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增强,0~20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土壤的全N、水解N、速效P含量增加,有较好的土壤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低产林分套种火力楠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福建省闽南地区贫瘠山地营造马尾松纯林,由于土壤瘠薄干燥,幼林生长不良,易形成低产林分。在马尾松纯林套种了火力楠后,成为异龄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混交林木生长良好。实践证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火力楠后,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增加蓄积量,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林地生态条件。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分别比马尾松、火力楠纯林的林木生长量树高提高24.00%、2.54%%,胸径增粗2.57%、5.14%,蓄积量提高11.35%、3.57%。林分生物量提高14.44t/hm2、30.88t/hm2,土壤肥力N、P、K ,分别提高6.00%、1.92%,6.15%、1.47%,5.00%、1.45%。  相似文献   

5.
广州长岗山8种林分土壤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州长岗山地区的尾叶桉、马占相思、柚木、落羽杉、木荷、湿地松纯林及黎蒴×加勒比松针阔混交林、火力楠×木荷阔叶混交林等8个林分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比较研究了不同土壤层次、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的林分各层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别.马占相思林0~20 cm土层的通气状况...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等五种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的排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的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2)五种林分的非毛管孔隙度;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总孔隙度;阔叶混交林的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针阔混交林的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的容重、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林分的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混交林持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方陡坡山地开展马尾松不同混交林林分类型持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阔叶树木荷、火力楠混交,林分持水能力比马尾松与杉木混交及马尾松纯林强,针阔混交林能较大提高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使土壤得到较好改良,而营造针叶林则土壤持水能力低,易发生水土流失。建议南方陡坡山地采用针阔混交造林,尽量避免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8.
基于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讨论了长沙市城乡交错带五种典型林分类型(枫香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纯林)土壤的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各林分林地均属于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缺乏。五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一桤木混交林〉樟树林〉枫香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中南部几种主要森林类型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中南部主要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等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叶林中杉木(CK)枯落物的厚度最大,达到95mm,针阔混交林的蓄积量最大,为21.94t/hm2,马尾松枯落物的厚度较低,苦槠蓄积量最低。②马尾松×枫香的最大持水量为12.62t/hm2,其他林分的最大持水量均在10t/hm2以下,其中苦槠最低,为2.04t/hm2。③针阔混交林的有效拦蓄能力明显高于阔叶林和针叶林,有效拦蓄量最高的是马尾松×枫香,为17.69t/hm2.苦槠的有效拦蓄量最低,仅为2.47t/hmz。两种不同杉木林分有效拦蓄量均达到10t/hm2左右。可见针阔混交林的水文生态效益优于阔叶纯林和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地区5种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台山地区门限石林场南梁沟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量与土壤容重及孔隙度进行测定,研究5种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5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平均蓄积量为29.7t/hm^2;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01.2%;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荒草坡;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大于对照荒草坡;林地土壤暂时贮水量与涵养水源总量均大于对照荒坡。由此可知,针阔混交林对林地土壤改良效果及涵养水源功能均优于人工林与灌木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时,可以考虑优先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米槠林分与杉木人工林分的燃烧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米槠林分比杉木林分林内日均光照强度小,日均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林下植被含水量高,可燃物的水分贮量大,易燃危险物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低,其有效潜在能量占总潜在能量的比率亦较低,因此米槠林分的燃烧性低于杉木林分,米槠林分具有较强的抗御火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调查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建柏与杉木混交后,两树种生长良好。建柏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13.6%、123.2%、144.1%;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37.5%、128.6%、221.1%。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中0~20 cm土层大于0.25㎜水稳性团聚体高出9.01%;结构体破坏率低13.82%;有机质和水解性N含量分别提高0.452%和18.1 mg/kg;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高1.09%、1.11%、1.13%;土壤容重低0.067 g/cm^3;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高3.00%、3.50%、2.04%。混交林40 cm土层含水量也比纯林大155 t/hm^2,大大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森林公园林分改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森林公园林分改造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指出林分改造的目的是使森林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类型毛竹林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溪头林场毛竹纯林和毛竹混交林两种不同类型的毛竹林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混交林乔木树种主要是以石栎、木荷、杉木和松树为主,伴生有其他阔叶树种。(2)毛竹混交林和毛竹纯林林下优势种植被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不同的植被类型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一种适应性。(3)毛竹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均匀度均稍低于毛竹纯林,说明毛竹纯林在现阶段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5.
国内低效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通过文献综合阐述了低效林概念及其成因,分析了自然地理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在我国低效林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树种选择、层次结构的改善、培育措施及封山育林等四种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并阐述了改造后的效益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人工林蓄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5年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9次复查中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按树种组(杉木、松树、桉树)建立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与林分平均高、林分密度(郁闭度、每公顷林木株数)二元非线性模型(不变参数和可变参数),用确定系数(R~2)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检验。结果显示:全部12个模型的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小于15%,MPE均小于10%,表明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可变参数模型的参数的变动系数太大,不宜采用;3个树种组中,不论是不变参数模型还是可变参数模型,以平均高和每公顷林木株数构建的模型的R~2均大于由平均高和郁闭度构建的相应模型的R~2,而剩余标准差(SEE)、MPE则相反,说明每公顷林木株数对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变动的解释能力优于郁闭度。综合考虑6个统计指标和参数的稳定性,3个树种组的每公顷蓄积量的最优估计模型均为由每公顷林木株数、平均高构建的不变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17.
林分枯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函数在预估直径生长、径阶株数分布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回归模型和分布函数构成叠加模型预估辽宁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林分株数枯损分布,结果表明其具有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及预测精度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生长状况及生态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的多代连栽,林地生境恶化,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下降,林分产量也逐代下降;同时南方林区造林树种单一,杉木林集中连片,使得杉木人工林的病虫害面积扩大和蔓延[1~3]。因此必须寻找合适的阔叶树种来改变这种现状,以保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这方面已有较成功的报道[5,6]。福建含笑(Micheliafujia-nensisQ.F.Zheng)生长快,适应性强;干形直,材质好,切削容易,是适宜于制作家具、工艺品和造纸等…  相似文献   

19.
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余震波及重庆,致使重庆林业遭受重创。在突袭而来的灾难面前,全市“林业人”没有畏惧和气馁,而是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其中,地震重灾区梁平县在接受人们热心捐助和关注的同时,勇敢地“站”了起来,全县林业职工众志成城抗灾自救,以及时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挽回林业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