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诗趣话     
历代诗人多爱品茶,因而津津乐道,留下不少诗赋,其中可考茶品与制作以至茶之习俗。茶入诗人笔下,又丰富了文学领域。晋代杜育《荈赋》中认为茶是“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因而“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荈草即茶,陆羽《茶经·一之源》云:“一曰茶;二曰槚;三日蔎;四曰茗;五曰荈。”此赋写到茶在岗谷间生长之盛,并谈到煮茶之妙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茶沫如雪,茶芽如花,极其美化之能事。茶以嫩芽最为珍贵上品,一芽带一叶或二叶者,雅称旗枪,因芽尖细如枪,叶展开如旗。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云:“酒帜风外欹,茶枪露中撷,”言采茶尖也。又黄遵宪  相似文献   

2.
浙江平水绿茶区是国内外闻名的产茶地,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早在唐、宋时期,就产有各种品质独异的名优茶,其中以绍兴日铸茶为最著名。日铸茶又可书作“日注茶”,产于浙江绍兴王化乡日铸岭。据《嘉泰会稽志》云:“日铸岭产茶奇绝,……”,又云:“日铸岭下有寺名资寿,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日铸茶为品质上乘的名茶,有仙茗、绝品等佳誉,在宋代殆始发现。宋代高似孙《剡录》中写道:“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山之日铸茶,秦望山之小朵茶,陶晏岭之高坞茶,兰亭之花坞茶,……而日铸茶最著。”《宋史·食货志》中也有记载:“茶产于东南者,川顾渚,生  相似文献   

3.
许乐江 《农业考古》2002,(2):196-197
读关于茶的文赋诗词 ,神游其中 ,使人悠然忘世 ,心归于静 ,真有一种“杯水如名淡”的意境。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上 ,茶文化犹如一朵芳越椒兰的奇葩 ,其德操所蕴 ,不同流俗。茶与文赋诗词 ,在中国都是源远流长 ,而又密切相连。从写《赋》的杜育 ,写《封氏闻见记》的封演 ,写《茶经》的陆羽 ,直到写茶诗的皎然、卢仝、苏轼、王世贞等 ,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来。在茶与文赋诗词的密切关系中 ,古人有许多妙论。汉代大医学家华佗著《食论》说 :“苦荼久食 ,益意思。”《神农本草经》云 :“荼叶苦 ,饮之使人益思。”诗仙李白得族侄僧所赠玉泉仙人…  相似文献   

4.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什都把茶叶称为茶米。为什么叫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茶谱》中则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陈藏器《本草拾遗》又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  相似文献   

5.
曲焕云 《吉林农业》2012,(6):210+209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茶,是一种文明康乐饮料,它源于中国,风靡世界。绍兴是江南著名的茶乡,据考证,早在东周时代,这里的会稽山区就已开始种植茶叶。到了唐宋时代,绍兴茶叶被列为贡品,誉满朝野。“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中,品评浙东所产的茶叶为“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同时代的高僧释皎然也在他的《饮茶歌》中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写得更具体:“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日铸茶芽纤白而长,其绝品至二三寸,不过十数株。余虽未逮,亦非他产可望。味甘软而永,多啜宜人,无停滞酸噎之患。”  相似文献   

7.
品茶读画(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仇英的茶画仇英在明代画家的“排行榜”中,并非名列前茅。但是。在茶画这一独特领域中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因为,他是被西方茶文化研究家最早认识并记录在专著中的唯—一位中国画家。美国人威廉。乌克斯所著的《茶叶全书》,在西方茶学界被尊为最早的“权威性著作”,在中国茶学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在该书的第24章《茶与美术》中,作者写道:“中国古代之绘画以茶为题材者殊少,唯在英国博物馆中存有一幅,题名曰:‘为皇煮茗’,作者为明朝的仇英(ChiuYing)。图上绘一宫殿中之花园,地点可能为当时之首都南京。绘于一暗色之绢轴…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人士饮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服食、谈玄、博弈之风非常盛行,学术界对此已有广而深的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时期饮茶的风气,目前学术界却还很少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本文对这一时期人士饮茶的风气只能进行粗略的描述,冀能抛砖引玉! 饮茶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但上古却没有“茶”字。在先秦古籍中只能见到“荼”字,即使有“茶”字,那也属后人所改。“茶”字最早出现于中唐以后。据后人考证,先秦古籍中的“荼”即指“茶”,如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茶在古代有许多名称,据陆羽《茶经》说:“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据说在4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如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  相似文献   

9.
茶的另一别号:葭萌陆羽《茶经》称茶“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四曰茗,五曰。”但茶在古代还有另一别号:葭萌。偶翻西汉扬雄的《方言》,有语曰:“蜀人谓茶曰葭萌。”葭萌,是古四川人对茶的称谓,在汉中、剑阁、广元一带至今还保留此称呼。葭萌,本秦灭蜀后所设的县邑。而这县邑名之由来,可能因当地产葭萌(茶),故有此名,到杨雄时才把当地称茶为“葭萌”记入他的《方言》一书。葭萌县,直到元初始并入照化县,故址在今广元县南。但“葭萌”一名的由来,有另一说法,是因蜀王的弟弟叫葭萌。据《华阳国志》记载,先秦时,末代蜀王…  相似文献   

10.
武夷岩茶神奇的保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大炎 《农业考古》2001,(4):343-345
武夷岩茶不仅有令人神往的“岩韵” ,而且有神奇的保健功能。其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是显著的。堪称万物之甘露 ,神奇之药物。自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距今约 2 4 0 0年 )问世以来 ,该书首载“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 (即茶 )而解之”。此后历代有关典籍 ,对茶的药理功能 ,从各个方面多有记载。如 :东汉华佗《食论》(约在 1 96 - 2 1 9年 )载 :“苦荼久食 ,益意思”。东汉增广的《神农本草经》载 :“荼味苦 ,饮之使人益思 ,少卧 ,轻身 ,明目。”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 :“茶之为用 ,味至…  相似文献   

11.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犹如我们称京剧为“国剧”一样,是“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的“国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我国的饮茶历史最悠久,正如茶圣陆羽所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耀,晋有刘棍、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济时侵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同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可谓渊源流长。中国又是茶文化的源头。我们的祖先从茶的含嚼阶段走来,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和探索。“柴米油盐酱醋茶”,曾几何时,茶叶从“开门七件事”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一茶 ,多么熟悉的名字 ,就象黄河、长江。斗转星移 ,岁月悠悠 ,茶陪伴人类走过了 50 0 0年历程。云南的“孔明树” ,记载了茶的沧桑 ;法门寺唐代茶器 ,昭示了茶的辉煌。紫砂壶里、玻璃杯中 ,茶演绎着温馨的品位 ;黄山之颠、印度河畔 ,茶播撒着绿色、活力与希望。啊 ,茶秉山河之灵气 ,集日月之精华 ,默默地和中医、武术、京剧一起 ,成为中国对世界的四大贡献 ,与四大发明相得益彰 ;碧螺春天然本色、传承文明 ,铁观音潇洒“喉韵”、缔造时尚 ;茶叶特色平台上 ,赫然写着 6个大字 :愉悦、和谐、健康。今天 ,经过顽强拼搏 ,《中国茶叶大辞典》饱…  相似文献   

13.
茶为补身之饮料“茶为补身之饮料,因其产生良好之效果多而不良之影响少。每日饮十至十二杯亦不致有任何伤害。于神经纷扰时饮茶一杯,可恢复元气,无论何时,任何年龄及环境无不适合”。(法国巴黎医士团生理医生路易·莱墨里博士:《食品论》,1902年出版) 茶有益于肝脏的功能: “吾人可谓此含氮化合物之茶素为有补肝脏之食物,因其所含之成份,使该器官完成其功能”。(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利比希男爵:《动物化学》,1942年出版) 茶能减少细胞组织之损耗: “吾人常有此经验,即一日之紧张工作虚耗身体及精神上之能力迨尽时,茶有恢复元气之效果。但此等效果为时甚短,当时支起萎顿之精神,俾身体得有时间以排除从暴躁心情所产生之影响。当身体各部份之报告均  相似文献   

14.
江南名茶──碧螺春邢湘臣“人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茶百里醉”。“碧螺春”是我国绿茶中的佼佼者,素被奉为上乘佳品,碧螺春茶主要产于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之滨的东、西两山一带。此茶始种采撷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碧螺春”三字,各有来历。“碧”,形容其...  相似文献   

15.
中俄恰克图茶叶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流入欧洲,荷兰、英国开风气之先。中国近代外交官薛福成在《出使英德义比日记》中有载:“中国茶之到欧洲,始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荷兰之东印度公司携带少许,以供玩好。国朝顺治八年(1651),荷兰始载茶至欧洲发售。越十年,茶市益行,英京始立茶税之律。当时甚为珍贵,馈送王公不过一二磅而已。”俄国人用茶,略晚于荷兰。万历四十四年,歌萨克什长彼得罗夫才在卡尔梅克(俄国文献中对我国卫拉特蒙古人地区的称谓)初尝茶味,并对这种“无以名状的叶子”表示惊异,崇祯十三年(1640),俄使瓦西里·斯达尔科夫从卡尔梅克返国,带回茶叶二百袋(约240公斤)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澳门茶艺界在今年4月15至24日,于 于花城公园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 《茶经、茶书、茶具展》:展出《茶经》各种版本、陆羽生平简介、各种茶文化书刊、历代茶具。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24日。 “茶缘茶会”暨茶艺示范:来自澳门、台湾、香港、广州、珠海五地的茶艺爱好者,举行露天茶会。时间为4月15日下午3时开始。 陆羽《茶经》专题讲座:由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香港茶艺专家叶惠民两位教授主讲“《茶经》对中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茶经》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17.
刘菁 《今日农村》2002,(4):9-11
中国“国饮”为何物?茶也。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曰“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至俗与至雅,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叶羞雾含轻抖出,香借风送得雨还”———倘若品茗闻香时能见此情此景,我心足矣。对茶的偏爱使我认识了“得雨活茶”,因“得雨”又知道了景德镇有个德宇集团。“得雨”的灵气中国茶之灵气离不开一个“水”字。“西湖龙井”中的“井”、“庐山云雾”中的“雾”,莫不沾连着“水”意。“得雨活茶”,只小小一个“雨”字便平添了烟雨朦朦、叶羞含雾的茶之境界。“得雨活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特供茶…  相似文献   

18.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 ,驰名中外。早在唐代 ,《茶经》就记载有“六安茶”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茶叶卷》认定宋朝就出现“片茶”。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记述 :“六安州之片茶 ,为茶之极品”。另外 ,《红楼梦》、《太平天国》等书中也有记载。“浙杭龙井、徽六瓜片” ,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在清代 ,六安瓜片为贡茶。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 ,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直到现在 ,国家各种各级评茶机构 ,仍把六安瓜片列为十大名茶之一。真正的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市的齐云山等地 ,其外形似瓜子 ,单片…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我曾到浙江协助电台工作数月之久。来到浙江古城绍兴的茶客、游客,往往要慕名购买一些这里的特产平水珠茶。平水珠茶以绍兴东南的平水镇出产的最有名,它是浙江茶中一枝独秀,早在300多年前,就被列为清王朝康熙皇帝享用的贡品,别名“贡熙”、“贡春”。相传,康熙皇帝饮啜多年,觉得此茶有保持青春之奇效。史载,平水珠茶还是我国最早的外销茶之一,1843——1893年为出口鼎盛期,在当时的伦敦市场上,珠茶售价可与珠宝媲美,所以,茶人誉称“绿色的珍珠”。你可知道?平水珠的前身是“日铸茶”吗?说起日铸茶,又有…  相似文献   

20.
寇丹 《农业考古》2006,(5):74-75
作为一个常常说到茶字的人,往往会被问及:“你认为什么茶最好呀?”“你爱喝什么茶呀?”我往往回答:“草帽茶”。看着对方一脸惊愕或狐疑,我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一位老汉的家。主人见客不速而至连忙让坐倒茶。可是一看,茶罐里空空如也,又来不及去镇街上买,情急中,抬头看见房柱上挂着一顶草帽,就摘下来用剪刀剪下一块,揉碎了沏了一壶,说声‘请用茶’恭敬地捧给了客人,这就是草帽茶。”听者以为我在玩笑,其实并非如此。编草帽的草不是茶,没有茶味;此草也不会是毒草,但可以入口,其味是茶外之茶。中国各民族不约而同都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