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盐碱化的土壤,其物理与化学性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情况下,孔隙度减小,土壤易于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C,N矿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拒盐,稀盐,排盐等,以减少盐分对自身的危害。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地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耐盐树种,把握造林时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耕地资源之一,盐碱地的治理对于维持我国1.2亿hm2耕地红线具有重要意义。从盐碱地改良的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等4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并对未来盐碱地改良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面积约24万hm2,约占全区面积的1/2,由于受到盐碱地土壤条件的限制,该区植被结构简单,进行绿化时有一定的难度。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盐碱地改良措施和造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盐碱地改良新技术的建议,以期为提高盐碱地利用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岩峰  盖志君 《新农业》2022,(20):21-23
土地盐碱化对林木生长产生威胁,为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就要全面实施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本文在阐述盐碱地造林作用的基础上,从改土措施、造林技术、抚育管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对指导盐碱地造林技术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盐碱地分布非常广泛。为了改善土壤的结构,在盐碱地造林的活动日益频繁。本文介绍了盐碱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且从造林树种的选择、土壤的改良、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等方面对盐碱地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未来盐碱地的造林活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含盐量高的土壤种菜关键是栽不活苗,且苗生长缓慢,植株瘦弱,产量低而不稳。在盐碱地种蔬菜,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改良盐碱地目前有冲水洗盐、压盐、使用盐碱丰、增施有机肥、耕地晒地等措施。一般含盐量超过0.3%的土壤必须采取改良盐碱地措施,含盐量低于0.3%的土壤要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必须增施有机肥料,深耕晒地。要求  相似文献   

7.
做好盐碱地的改良工作,选择具有良好耐盐性的优质树种,有助于提升造林成功率,对改善生态环境大有裨益。本文对盐碱地树种选择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提出了不同盐碱地类型中的抗盐碱造林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盐碱不仅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对农作物的危害也相当严重.要想夺取农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高效.改良盐碱地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改良盐碱地必须采取如下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改良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不仅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对农作物的危害也相当严重.要想夺取农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高效,改良盐碱地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改良盐碱地必须采取如下十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做好盐碱地的改良工作,选择具有良好耐盐性的优质树种,有助于提升造林的成功率,对改善生态环境大有裨益。本文在对盐碱地树种选择方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抗盐碱造林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地伏秋整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前整地是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的一项重要的工序。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速生丰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等乡多年来在盐碱地上造林成果来看,盐碱地整地,应根据盐碱地类型、表土层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和排水  相似文献   

12.
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改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对树木生长造成生理障碍,植物群落不易形成,使盐碱地植树造林举步维艰。盐碱地造林首要任务是成活、成林。因此,要保证立地条件差的盐碱地的造林效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首先采取措施改良盐碱地,改善立地条件,使之符合造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河西走廊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择抗逆树种、灌水洗盐、科学整地、覆沙压碱、客土造林、铺设隔离层、覆盖抑盐、施肥改良、化学改良等内容,以期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配套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要解决的环境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改善土地环境,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盐碱地现状、改良技术以及各灌区现状3个方面阐述了吉林西部盐碱地开发现状,探讨了吉林西部土壤氟化物高背景值在盐碱地改良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为后续合理利用盐碱地、优化盐碱地的改良措施和更好地控制灌区排水中的氟化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柽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荒漠、河滩、盐碱地较好的生长,在我国分布较为广阔。传统盐碱地治理中,存在经济成本较大、管理维护要求较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盐碱地的治理效果。柽柳对于盐碱地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能以其观赏性、药用性等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用与价值。故在盐碱地区大力发展柽柳造林技术,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的成因、特点,提出了盐碱地改良利用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改良措施改良盐碱地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牧草和绿肥兼用型黑麦草作为供试作物,研究覆沙、覆秸秆和施加改良剂3种处理措施对重度盐碱地土壤结构、理化性质、黑麦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脱硫石膏对0~20 cm土层土壤和黑麦草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通过改良措施0~20 cm土壤含盐量降低1.16~2.22 g/kg,pH值下降0.05~0.94,容重降低0.06~0.12 g/cm~3,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黑麦草出苗率提高43.35%~69.95%,3茬黑麦草鲜草总产量提高34.24%~92.04%;施用脱硫石膏会显著增加土壤中汞(Hg)、铅(Pb)、砷(As)和铬(Cr)的含量和黑麦草叶片中Pb、As、Cr的含量,但土壤重金属含量未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土壤使用标准,黑麦草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符合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此外,本研究还表明,对于定边县盐碱地3种盐碱地改良措施以施加脱硫石膏效果最好,可在同类型盐碱地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在宁夏银北地区分布广泛,近年来,在盐碱地造林活动日益频繁。针对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立地条件,从造林树种选择、整地方式及盐碱土改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推荐了适合于银北地区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改良剂对干旱区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干旱区盐碱地改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施用土壤改良剂的方法,从土壤水分、土壤结构、物理性状、植物生长状况、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不同改良剂对干旱地区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工合成土壤结构改良剂可分为石油化工产品、第三纪矿物产品以及无机物与有机物相结合产品共三类。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结构改良剂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探明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改良机制,对于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