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斑鱼属名贵鱼类,系鲈形目,鳍科,石斑鱼属,囚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且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具有投资大、效益好、创汇高的优势,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所具有的优势,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主养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2.
龙胆石斑有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近几年.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开始从台湾省引进龙胆石斑鱼在池塘进行养殖。目前,龙胆石斑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这里只介绍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3.
张霞 《海洋与渔业》2008,(10):38-39
石斑鱼是鲈形目能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本属中国大陆沿海有36种,南海35种,东海10种,黄、渤海1种,台湾27种,香港17种,常见养殖的约15种。此外石斑鱼类还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海水网箱养鱼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沿海最早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品种,获得了成功。后来转入生产性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石斑鱼价格的看好,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4.
石斑鱼属鲈形目、鲔科、石斑鱼属,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该属鱼体呈椭圆形,中长,侧扁,体披细下栉鳞,体色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该鱼体表上点缀着石斑一样的条纹、斑点,因此,被人们习惯称之为石斑鱼。该属有数十个品种,其中人工养殖最多的是鞍带、斜带、点带石斑鱼。石斑鱼商品鱼养殖主要模式为网箱、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丽芬 《水产养殖》2005,26(6):20-21
石斑鱼隶属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海域沿岸近底层,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现在许多地区已开展人工网箱养殖.网箱养殖石斑鱼具有抗病强,成活率高,收效快.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2001年,石斑鱼作为新品种引进福鼎流江海区网箱,经过2.5年的试养,成活率达70%,成品鱼规格平均0.6kg/尾,最大0.85kg/尾,最小0.4kg/尾,平均售价200元/kg,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年多来摸索出的一些养殖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龙胆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胆石斑鱼学名 为Epinephelus Lanceolatus,属鲈形目,(鱼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鱼类。龙胆石斑鱼主要产地在东南亚、澳洲海域,在我国的南海(南沙群岛)亦曾发现,但数量稀少。近几年,其人工养殖在台湾得到迅猛  相似文献   

7.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齐鲁渔业》2009,(11):27-27
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石斑鱼价格的看好,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8.
林位琅 《齐鲁渔业》2013,(10):13-14
点带石斑鱼Epinehlus malabarius(Schneider),俗称“青斑”,隶属鲈形目,鳍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均有分布,但福州地区鲜见人工养殖。笔者在连江海域开展网箱养殖点带石斑鱼试验,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刘庆营 《水产养殖》2009,30(11):36-37
斜带石斑鱼,又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石斑鱼养殖适宜盐度15~41,最佳盐度25~33,适宜水温6~38℃,最佳水温20~30℃,可以忍受6℃低温,但低于14℃不摄食。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较少。2005年进行池塘养殖斜带石斑鱼试验,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与冰鲜野杂鱼进行养殖比较,总结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及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国沿海主要有青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现将云纹石斑鱼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石斑鱼属名贵鱼类,系鲈形目,鳍科,石斑鱼属,因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石斑鱼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水海域的沿岸,为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沿海岩礁底质海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石斑鱼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陛鱼类,并有互相残食现象,食物以虾、蟹、鱼类和软体动物等为主。惠东沿海一带主要养殖青斑、泥斑等,且基本上是海水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2.
龙胆石斑鱼中间培育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石斑鱼学名为Epinephelus Lanceolat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鱼类。龙胆石斑鱼主要产地在东南亚,是热带亚热带暖水性海水鱼,该鱼为中下层底栖鱼类,性凶猛,地域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味鲜美,经济价值很高。近几年,其人工繁殖、中间培育(俗称标粗)和成鱼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台湾、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区。但龙胆石斑鱼苗标粗病害多,成活率低且不稳定,造成龙胆石斑养殖规模难以扩大,影响了龙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利用鱼、虾对空间水质的不同要求及鱼能吃  相似文献   

13.
<正>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胆石斑鱼、龙趸,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为暖水性海洋底层珊瑚礁鱼类。近年来,深水网箱养殖模式悄然兴起,由于此种养殖模式不受台风、水深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可进行规模化推广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深水网箱养殖可将网箱设置在离岸较远的开放或半开放海域,不受内湾淡流、陆源污染和赤潮的影响,不会造成自身污染,能抗强台风和较大风浪的袭击。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可有效地降低投资  相似文献   

14.
橙点石斑鱼驯养与水泥池集约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进光 《水产养殖》2010,31(10):1-3
<正>橙点石斑鱼(Epinephelus bleekeri)俗称芝麻斑属鲈形目,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肉质好,生长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应于海水网箱、池塘和水泥池集约化养殖,是我国东南沿海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石斑鱼成败与否,取决于能否掌握实用养殖技术,笔者将几年来在南澳县猎屿湾石斑鱼网箱养殖实践进行总结,并把有关问题的探讨,一并提供给热心于石斑鱼网箱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11,(11):48-48
近日,南海水产研究所鱼病室副研究员徐力文在海南陵水新村港鱼排采样发现.网箱养殖的多种石斑鱼苗都有较为严重的肠道粘孢子虫病。目前除东星斑暂未发现此病,龙胆、珍珠龙胆、老虎斑和钻石龙胆上都检测到肠道粘孢子虫病,且对养殖量最大的珍珠龙胆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殖鲑点石斑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鲑点石斑鱼俗称芝麻斑,其生长快,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并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南方的市场广大,价格高,现已成为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1998年我们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鱼排上进行了网箱养殖鲑点石斑鱼试验,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六带石斑鱼(Epinephlus sexfasciatus),属鲈形目,石斑鱼属,俗称青斑,是我国台湾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水技站从2006年开始开展六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通过几年来试验与探索,初步掌握了六带石斑鱼人工育苗主要技术及工艺流程,共培育出31~50毫米健康鱼苗48.8万多尾,其中于2008年6月底引进六带石斑鱼受精卵1.0千克,孵出80万尾仔鱼,孵化率80%,经50多天培育并经现场验收,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1毫米幼鱼25万尾,成活率31.3%,引种及人工育苗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海水深水网箱常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选择20米等深线以内的半开放海区(至少有一到二处自然屏障物),泥沙质底较平坦海区,潮流通畅,流速在50~100厘米/秒;表层水温8~28℃,最适水温20~26℃;pH7.8~8.6;透明度0.3米以上,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主要水质指标不超过鱼类养殖要求的安全浓度及国家海区水质标准。二、网箱海区布局网箱设置面积不宜超过养殖海区面积的10%。网箱布局应与流向相适应,可使潮流通畅。为了便于操作管理,可以两组并列排列,组与组间距80~100米,中间可设管理通道。列与列之间应在50米以…  相似文献   

20.
石斑鱼为肉食性鱼,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肉质细嫩鲜美,市场价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斑鱼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网箱和池塘养殖石斑鱼所需种苗,主要来自天然捕捞,供求很不稳定,因此,开展石斑鱼人工育苗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介绍石斑鱼种苗养殖法以期培育出大量的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