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蛤(Cyclina sinensis),在莱州湾地区俗称乌丁、铁蛤蜊,自然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滩涂,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品种。过去,青蛤苗种以自然采捕为主。但随着自然资源的衰退和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自然苗种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大力开展良种资源保护,推行人工苗种产业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1995~1997年青蛤土池育苗、2002~2003年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研究基础上,依靠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通过升级改造和扩建,于2004年成立了技术先进、配套完备  相似文献   

2.
青蛤[CyclinaS inensis(Gmelin)]是栖息于潮间带泥沙或沙泥底质的埋栖型双壳贝类,分布区域广泛,为广温广盐性品种,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省内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外省的自然苗种,而自然苗种因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丰歉不定,加上近年来自然海区苗种资源衰竭,苗种来源日趋匮乏,从而严重阻碍了青蛤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弥补自然苗种资源的不足,彻底解决苗种紧缺问题,有必要进行青蛤人工育苗生产性开发,这对于调整乐清市滩涂贝类…  相似文献   

3.
青蛤〔Cylinasinensis(Gmelin)〕是生活于潮间滩涂的埋栖型双壳贝类,从80年代以来,我国从南到北开始进行青蛤投苗养殖。由于青蛤人工育苗一直未成功,依赖的自然苗种紧缺,成为限制青蛤养殖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苗种是青蛤养殖之本,依靠越来越少的自然苗种,青蛤养殖就不可能大的发展,为此,笔者总结了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考察了几个搞得较好的青蛤半人工育苗场,深受启示,认为在青蛤全人工室内育苗尚不能提供大量贝苗的现实条件下,大力推广半人工育苗技术,是促进青蛤养殖发展的重要措施。一、选好青蛤半人工育苗场地能养殖青蛤…  相似文献   

4.
青蛤潜居泥沙中生活,移动性小,适宜滩涂养殖,且近几年对其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沿海各地均在开展青蛤人工育苗试验和生产。我们于2005年7月-10月底,利用投放较大颗粒的附着基、浮游期采用过滤海水、稚贝附着后改用室外土池流水培育的新工艺,在430m2水体中培育壳长4mm-9mm的青蛤苗种总计1亿粒。  相似文献   

5.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蛤蜊、黑蛤,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江苏等外省的自然苗,而自然苗种因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丰歉不定,加上近年来自然海区苗种被滥采酷捕,青蛤资源衰竭,养殖苗源日趋匮乏,从而严重阻碍了青蛤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弥补自然苗种资源的不足,笔者于2003至2004年在乐清市成功开展了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现将相关技术工艺总结如下,青蛤工厂化育苗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6.
青蛤人工育苗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青蛤[Cylina sinensis(Gmelin)]是生活于潮间带的埋栖型双壳贝类,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肉鲜味美、营养全面、生长快、单产高,是我国颇具发展前途的贝类养殖新品种。乐亭县浅海滩涂广阔,底质肥沃,水质良好,适于青蛤生长的潮间滩面有15万多亩。为了适应青蛤大面积增养殖的需要,解决苗种来源问题,1991年我们调查研究了青蛤的繁殖习性,并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7.
彭张记 《现代渔业信息》2000,15(1):22-24,21
夺取青蛤滩涂围网精养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是:选择好养殖场地,掌握好青蛤养殖的围网方法,适时投放苗种,加强养殖管理,待青蛤生长到3.5cm以上即可收获。  相似文献   

8.
<正> 青蛤[Cylina sinensis(Gmelin)]是生活于潮间滩涂的埋栖型双壳贝类,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潜力很大。80年代开始进行青蛤投亩养殖,目前其养殖面积逐步扩大,特别是北方地区发展更快,存在着苗种紧缺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养殖者纷纷从异地千方百计地调入青蛤苗种,长途异地调运苗种,一是长途  相似文献   

9.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已成为当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其自然资源的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浙江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蛤养殖中苗种引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蛤,作为滩涂经济贝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青蛤苗种在人工育苗尚未完全突破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自然菌种的引进。所引进苗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青蛤养殖中经济效益的好坏。 如何引进优质的青蛤苗种呢?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下菌种引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蛤俗称黑蛤、铁蛤、牛眼蛤,生活于近海砂泥或泥砂质的潮间带,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一带。青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青蛤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养殖发展很快。灌东盐场发展青蛤养殖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综合开发利用资源,近几年来,该场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先后进行了青蛤土池育苗、工厂化育苗及苗种中间培育和成贝养殖并取得了成功,养殖规模1,000ha,年产青蛤1,750t,工厂化育苗水体350m^3,育稚儿104.6Kg,无公害苗种培育基地80ha,培育小苗300t,年总产值达2,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青蛤养殖的发展,青蛤养殖已成为灌东盐场水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青蛤工厂化育苗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后续的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的研究还进行得较少,将人工繁育而成的青蛤幼苗培养至1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仍是苗种生产的难点。可直接用于滩涂养殖的大规格苗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青蛤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本文报道了在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方面进行的相关试验,研究了培育过程中的放养密度、底质、饵料等与青蛤生长的关系,取得了理想的培育结果,经68天培育,苗种平均规格由  相似文献   

13.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墨蛤,为暖水性种类,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主要产区有山东、辽宁、河北、江苏等地,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沿岸的优势品种,生活于近海泥砂质的滩涂上,潮间带上、中、下区均有栖息。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干品和罐头食品,活青蛤和冻鲜青蛤肉均是出口创汇的产品。笔者自2004年在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海水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内进行了黄河三角洲青蛤产业化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养殖区概况养殖地点选择在无棣县东风港内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海水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青蛤养殖区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14.
青蛤苗种中间培育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蛤俗称蛤蜊 ,生活于近海泥砂或砂泥质潮间带 ,营埋栖生活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及日本、东南亚一带。它可以作为虾塘中的混养贝类 ,因此 ,苗种的供应比较紧张。近年来 ,由于海区污染、采捕过度等原因 ,青蛤苗种的自然资源急剧下降 ,许多地方已绝产。然而人工养殖的面积却在不断扩大 ,解决苗种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 ,青蛤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已成熟 ,但对苗种的中间培育研究较薄弱 ,成活率不高 ,严重制约了青蛤养殖生产的发展。笔者于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4月参与了玉环县万丰水产养殖开发公司的青蛤苗中间培育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滩涂地区人工繁殖加州鲈鱼的试验研究为了充分发挥江苏省沿海滩涂的土地、水利、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鲈鱼养殖业,我们于1995年初开始进行加州鲈鱼在沿海滩涂地区的人工繁殖试验,寻求沿海滩涂地区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的新路子。一、试验材料(一)试验地点及池...  相似文献   

16.
1滩涂养殖现状南通沿海属平原海岸、没有港湾,浅海养殖欠发达、而滩涂养殖占绝对优势。江苏省有1100公里海岸线,10000多平方公顷滩涂、其中、南通有200多公里海岸线,构成1.3万平方公里的黄金海岸带。近20年来.围垦滩涂21处.滩涂开发效益呈10倍以上增长.1997年滩涂社会总产值达62亿元、位于全省前列。南通市滩涂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以养补捕”已成共识.一股开发滩涂、发展海水养殖热潮正蓬勃兴起。今年上半年.全市仅青蛤、泥蚶产量就达4.19万吨,比去年同比上升51.4%;紫菜养殖面积比去…  相似文献   

17.
渔业动态     
上海青蛤移苗 试养成功 青蛤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和河口沿岸的潮间带,喜栖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新的泥砂滩中。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地区,尚未发现青蛤种群的分布。1996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首次将青蛤引种至上海奉贤柘林东海水产研究所养殖试验基地。 原青蛤种群栖息地的海水比重一般为1.020左右,上海地区滩涂的海水透明度低,且海水比重因季节波动较大,海水比重一般在1.002~1.010之间。试验所  相似文献   

18.
青蛤[Cgclina.sinensis(Gmelin)]属帘蛤科,为暖水性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如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和日本本州以南及朝鲜沿海及河口潮间带,多生活在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中,它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贝类,是出口创汇的海产品之一.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为的酷捕滥采,青蛤资源急剧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振兴滩涂养殖和推广虾贝混养,为青蛤养殖业的发展提供苗种,在锦州市天桥开发区青蛤育苗及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三年青蛤室内人工育苗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青蛤盛产于我国北方沿海,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滩涂贝类。乐亭县近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及人工采捕的影响,青蛤的自然资源及采捕量逐年下降,因此大力开展青蛤的增养殖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1991年4月我们在乐亭县西滩贝类增养殖场放养平均壳长2.5cm的青蛤苗种30t进行滩涂增养殖试验;1992年秋末收获部分平均壳长3.8cm的商品青蛤61t,获纯利8万余元;同时初步研究了青蛤的生活习性及若干环境因子对青蛤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青蛤俗称黑蛤、牛眼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滩涂经济贝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海域环境变化,加上过度捕捞,青蛤资源出现严重衰退。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对青蛤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人工育苗在全国沿海广泛开展。笔者总结东港市近年来青蛤人工育苗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育苗设施和饵料准备育苗设施包括育苗车间、饵料培养车间、沉淀池、沙滤罐、供水系统、充气系统、供电系统等。生产前应检修、维护机械和电力以及水管、供气管等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转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