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1993年在高青、博兴县盐碱低洼地开展兴渔改碱试验。试验鱼池5口,1.2hm^2,总产鲜鱼16350.6kg,总收入回133058元,总盈利63327.3元,投入产出比1:1.72~2.00。获得了当年开发,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效果,同时,改碱效果显著,试验点耕作点土壤含盐量一般降为0.12%~0.20%,而对照点则为0.30%~0.56%。结果表明,挖池抬田3~5年后,台面土壤含盐量可  相似文献   

2.
海淡水“施肥难、用药难、灌晒难”是稻田养鱼的三大难题,解决好“三难”是获得鱼稻双丰收的关键。一、开设鱼溜鱼沟,设置拦鱼网栅在稻田的田边或中央挖成方形或圆形的深坑,即鱼溜,供鱼栖息,在夏日晒田、施肥或施放农药时躲避。再在田间开挖纵横交错的小沟连接鱼溜,即鱼沟。鱼溜深1~1.3米为宜,占稻田面积2%~3%,大的占10%~15%。鱼沟形式多样,有“十”、“井”、“米”、“田”等,沟的宽度和深度0.5米×(0.4~0.5)米为宜。喷药、施肥或灌晒必要时还可将鱼转塘、入池。稻田经常排、灌水,必须在注排水口…  相似文献   

3.
1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在温岭市新街镇水产养殖场,选择一口4亩左右的养殖塘经整理分隔成两口各为1.5亩面积的试验塘(分别为1#、2#)。每池中央建一长形“蟹岛”,占池面积的15%~20%,其上种植芦苇、水草等,供蟹种栖息。池底挖环沟,沟深0.5m,沟宽2m。其中1#塘用尼龙大棚覆盖越冬,2#塘自然越冬。2 苗种放养及越冬密度 苗种购自温岭及椒江自然海区捕获的体躯完整无损、健壮无病的Ⅱ~Ⅴ期稚蟹,1999年11月8日运回养殖场,随即放入试验塘。放养时塘内水温为13℃,比重为1.018。越冬密度为10 0…  相似文献   

4.
刘维森 《内陆水产》2001,26(9):15-15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其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市场价位不断攀升。进行稻田人工养殖“龙虾”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节肥、增产、省工。1养虾稻田的选择养殖“龙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低洼稻田更佳。2养虾稻田的整理2.1准备养虾的稻田应加高田埂,使田内能保持10~15厘米深的水位。2.2稻田开挖沟渠在离田埂2米处开挖宽0.5~1米、深20~30厘米的围沟,田内挖“十”字型沟若干条,使沟沟相通。沟面积一般占田面积的20%左右。2.3防逃设施1永久性防逃设施:用砖石沿田埂砌成光滑…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稻田选择养鱼稻田选择在凤凰县齐梁桥乡三里湾村。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日照时间长。1.2稻田工程建设养鱼稻田田埂高0.5~0.8米,田埂底部0.6~0.8米,顶部宽0.4~0.5米,不漏水。鱼凼一般在冬季或春季犁田前开挖。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圆形,凼深1.5米。四周用水泥砖砌成,鱼凼出口2个,宽40厘米。秧苗返青后,在田中央至鱼凼出口开挖一条纵向的主沟,沟宽0.6米,深0.5米。另依稻田的大小与形状开设“十”字或“井”字或“田”字…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笔者在资兴市三都镇辰南村指导村民袁任林在930米2稻田中搞蟹田工程建设,2001年进行稻田鱼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取得了成蟹23千克,草鱼种1700尾,稻谷700千克,综合效益3830元的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田田块靠河边沟渠,水源为河水,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930米2。田块四周开挖宽1.5米、深60厘米的围沟,田间开挖“十”字型鱼沟,鱼沟宽1米,深40厘米,另在进水口侧挖50米2,深1.0米的鱼凼,作为幼蟹暂养…  相似文献   

7.
占家智  羊茜 《内陆水产》2002,27(11):18-18
1田间工程建设1.1稻田选择养蟹稻田要求排灌方便、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性能好、无污染,土质以黄粘土为好。1.2开挖蟹沟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面积较大的稻田,还应开挖“田”字型或“川”字型的田间沟。环沟距田埂1.5米左右;田间沟宽1.5米,深0.5~0.8米。沟的总面积占稻田的8%~15%。1.3加固田埂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田埂上并夯实,确保田埂高达1.0~1.2米,宽1.2~1.5米。1.4防逃设施一是用55厘米高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埋入田埂泥土中约15厘米,每隔75~100厘米用一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鳅鱼价格夏季低,冬、秋季高,有2~3倍之差,我们2000~2001年在2块面积为20亩的稻田进行无公害鳅鱼饲养,一个池亩放鳅鱼种50~75千克;另一个池亩放150~200千克,秋冬季出售,稀放亩增长倍数达0.5~1.5倍,亩效益达1000~1500元,水稻亩产都在450~500千克。现将其主要措施介绍如下:一、茬口设计饲养鳅鱼的稻田选择大麦茬或油菜茬,还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无污染。鱼沟、鱼窝建成“田”字或“目”字形,占稻田面积的15%~20%。沟、窝深度分别为0.7~1米、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提高藕田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进行了藕田鳝鳅合养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一、田块的选择与准备试验田是一普通农户的藕田,该田面积1.1亩,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月初开始藕田建设,在田四周开挖围沟,宽1.5米、深0.5米,围沟四周均匀建有6个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米2,深0.5米;田中开挖纵横沟,宽0.8米、深0.4米,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坑相通。在沟、坑内设置有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进出水口在池…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6-46
池塘条件。池塘为200米的正方形,水面面积54亩,底质为沙壤土,淤泥层10—20厘米。水深0.5-0.8米,或1—1.2米。水源以井水为主,出水量每小时30-35立方米。井水含盐量为3.5‰,PH值8—8.5。如用沟渠水,含盐量3--5‰,PH值8.5,离子组成氯占90—95%。  相似文献   

11.
杨富亿 《水产科学》1997,16(4):40-42
“八五”攻关期间,在三江平原沼泽区开发一片12hm^2的原始沼泽地,通过挖塘抬田工程,建立田-塘生态开发模式,实行塘里养鱼,台田种植。1992-1995年平均纯收入1.32万元/hm^2。还探讨了田-塘开发模式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6万亩,2002年主养团头鲂面积已达0.76万亩,占65.5%。90年代初期,养殖鱼类产量偏低,镇农业服务中心针对提高养殖产量,就“主养团头鲂、增加养殖效益”这一课题开展试验和示范推广,初步掌握了主养团头鲂亩产750千克的养殖技术,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一、养殖条件及设备1.池塘面积10~50亩为宜,水深1.8~2.0米,池底平坦,少量淤泥,塘埂坡比1∶2.5以上,塘埂坚实,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方便。2.渔机设备水泵、投饵机、增氧机(15亩池塘需配套3千瓦…  相似文献   

13.
宋长太 《内陆水产》1998,23(10):27-27
在河蟹生长旺盛时期,常常出现规格在100g/只左右的“黄蟹”大批死亡的现象。据调查,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河蟹着毛病、颤抖病和蜕壳不遂症三病并发,其发病率高达20%-40%,尤以放养上年大规格幼蟹(即“扣蟹”)的发病率最高。1997年7月16日,我县大纵湖乡北宋村宋某承包的蟹塘发生大批死蟹,笔者前去调查诊治。据了解,该池塘为滩面四周挖沟筑堆的“提水养鱼”水面,面积133hm~2,四周沟占总面积的15%,深1.8m,滩面水深0.8m,此塘已养鱼3年,鱼虾蟹混养2年,沟中积存淤泥有0.5m厚。年初在未…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面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4.7~18.3℃,年均降雨量为1045~1470毫米,总淡水面积69.3万亩,其中可养鱼面积17万亩,常年稻田养鱼面积100余万亩。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与广泛的群众养鱼基础为我州渔业生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九五”期末全州水产品总产量达1.48万吨,渔业产值0.6126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94%,与“八五”期末相比,产量增长57.81%,产值上升了80.69%,比重提高了0.4个…  相似文献   

15.
陈玲  林林 《内陆水产》1999,24(5):17-17
1池塘选择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淤泥少;池塘坚实不渗漏,保水性好;池塘面积1000~2000,水深2.0~2.5m。2网箱架设池塘饲养胡子鲶的网箱,可选用网目1.3cm的封闭式鱼种箱,规格7m×4m×2m或网目1.5cm的封闭式鱼种箱,规格5m×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挖掘本地区池塘养殖潜力,增加单产,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分别在屯昌县热带淡水养殖良种场、屯昌县金坡商品鱼试范基地进行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高产试验,在淡水池塘里取得了每公顷产量3500kg以上,最高达4100kg,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就其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不受工农业污染,注排水方便,底质以砂壤土或砂土为宜,淤泥10~15cm。面积为0.4~0.8hm2,东西向,长宽比为 3:1~1.5,坡比1:2.0~2.2,蓄水深度1.8~2.0m,要求池水…  相似文献   

17.
近年,由于渔需物资涨价,而鱼价相对稳定,致使渔业养殖的比较效益相对下降。为此,我市根据草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出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加大草鱼的放养量,放养比例由过去的不足30%增大到45%~5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池塘条件该试验点位于大荔县黄河滩涂的步昌乡小坡单元渔场,是挖塘抬田形成的高标准鱼塘,面积0.67hm2。环境安静,日照充足,水源稳定,水质良好,交通便利。池水深2.0m以上,池底平坦,无渗漏现象,底泥15~20cm,配套3kW增氧机1台。2放养前准…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塘鳢亲本培育池和苗种培育池塘8只,每只面积1亩,水深1.5~1.8米,底部淤泥较少。温室水泥孵化池10只,每只面积20米2,池水深1.5米。2.亲本来源: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东太湖地区收集的野生塘鳢作亲本,亲本共分6次收集,规格为0.10~0.15千克/尾,共收集塘鳢亲本3357尾,其中:雌性1676尾、雄性1681尾,雌雄比例为1∶1。3.饲料:亲本培育阶段饲料为鲜活小野杂鱼类,苗种培育阶段为蛋黄、鱼粉、鱼浆和鲫鱼苗。4.人繁方法:在4月中下旬,通过大…  相似文献   

19.
1997 ̄1998年在2口面积均为333m^3的池塘,进行了乌鳢当年苗养成商品高产试验。1997年,1号塘乌鳢产量1656kg,投产比1:1.82;1998年,1号塘产量1520kg,投产比1:1.76,2号塘1274kg,投产比1:1.70,探讨了乌鳢当年苗养成商品鱼的生产规律,操作方法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1.目前对虾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几种?如何进行防治? 当前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及“桃拉症”,防治的方法为: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0.2%“多糖”、0.1%“人参皂甙”及稳定型0.2%Vc;③每5~7天向养殖水体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5~0.6ppm或“二溴海因”0.3ppm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5ppm;⑤经常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2.对虾附肢发红是何原因?如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