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我县群众利用莲田养鱼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在科技部门的配合下,推广一年一种的新种植方式,使莲子最高亩产达180斤以上。莲田养鱼以莲为主,以鱼为辅,莲、鱼结合(一般亩产鲜鱼30~40斤)。  相似文献   

2.
朱小发 《内陆水产》2007,32(1):44-45
无公害莲田养鱼是稻莲田养鱼的延伸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科技人员和莲农的共同努力下,莲田养鱼这一新型生产方式在迅速普及,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平均每667m2产鲜鱼在50  相似文献   

3.
综合养鱼就是以渔业为中心,在养鱼的同时开展农、林、牧、工副业生产.利用其副产品和废弃物养鱼,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养鱼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配置。 一、鱼──鸭结合。一般是用旧网片围拦部分池埂或水面养鸭.放鸭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3~4只。1只鸭年产粪达40~50kg.可转化成 2~3kg鲜鱼。一般亩水面适宜配养蛋鸭100~200只或肉鸭100~120只.其粪便或溅落饲料可产鲜鱼200~300kg。 二、鱼──猪结合。主要配置方式有塘…  相似文献   

4.
汪建华 《科学养鱼》2002,(11):21-21
我市从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种草养鱼,主要种黑麦草和桂牧一号牧草。种草养鱼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种一亩桂牧一号和一亩黑麦草,可供给一亩池塘的鱼饲料。种草养鱼,一般一亩池塘,水深1.2~1.5米,放养量为:草鱼1000尾,鲤鱼100尾,鳙鱼50尾,鲢鱼50尾。每年3~5月份种桂牧一号,每亩用草种75千克,种草时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作基肥,过60天可刈割第一次。每隔20天可刈割一次,一年可刈割7~10次,一般年产鲜草20000千克/亩。每割一次后亩施尿素15千克作追肥,一年共需尿素150千克。…  相似文献   

5.
在秧苗返青后,每亩可放养规格10厘米的大口鲶鱼种30尾,其它鱼150尾左右,按常规的稻田养鱼方法管理,每亩可获大口鲶成鱼40千克以上,其它成鱼50~100千克。其技术主要是:一、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大口鲶的饲料有冰鲜鱼、螺蚌肉、蚯蚓、动物内脏等,其吃食主要在清晨和夜晚进行。一般日投饵2次,即早晨6点左右一次,下午6点再投一次,要定点设置饲料台,用蚯蚓等大口鲶喜食的食料进行诱食驯化,饲料要做到大小适口,不适口的要用手工或机械切碎,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及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5%~12%之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徐家河库区水产养殖大户郑永明在科学围垦养鱼的同时,悉心揣摸鲜鱼高效销售方式,“旺储淡销法”,在近3年的时间里共获得40余万元的鲜鱼销售增值收入。郑永明于1997年7月投资50万元买断徐家河库区73.3公顷围垦水产养殖基地30年的使用权,每年产鲜鱼20余万千克,年产值达100余万元。郑永明根据每年鱼市旺季鲜鱼的市场销售价格每千克约为4元左右,而淡季鲜鱼的市场销售价格每公斤可回升到5元以上,为此实行反季节捕捞、错位销售,每年可比常规销售多获利10余万元。郑永明还高兴地说:鱼…  相似文献   

7.
莲田养鱼中寄生虫危害较大,同一般池塘相比,莲田中不但鱼鲺、锚头鳋等寄生虫侵食鱼的肌体,而且寄主鱼摩擦有刺莲秆止痒,损伤鳞片易造成细菌性疾病感染。我镇有养鱼莲田2000亩,连续几年亩均产鱼达650公斤以上,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养鱼产注重了寄生虫害  相似文献   

8.
我区进行冬闲田养鱼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平均亩产鲜鱼80千克,最高产量每亩产鱼200千克。冬闲田养鱼在我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稻田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秦 《内陆水产》1997,22(7):11-12
溪口水库有养鱼水面3333hm2,其中我市境内的水面达2860hm2多,有大小库汉200多处。至1995年网拦养鱼发展到108处,水面760hm2,放养网箱41200口。网拦养鱼产鲜鱼80万kg,每公顷1050kg;网箱养殖产鲜鱼146.82万kg,箱平356.4k吕。总产值达到1349.54万元,获纯收入730.94万元,仅此一项库区群众人平收入182.7元。其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好水域网拦养鱼水面要求:水流通畅(流速不宜大),水底平坦,水深Zm以上,水质较肥,无工业污水污染,避风向阳,过往船只较少。每块网拦面积应视管理水平而定,一般以0.6—33.3hm‘左右为宜。2建好…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建宁、太宁县地处闽赣交界的闽西北山区,莲田养鱼面积8万余亩,为提高莲田养鱼产量和效益,经过多年实验、示范,1995年承担省水产厅下达“莲田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技术”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实施一年,推广面积五.及万亩,平均亩产鲜鱼195.8公斤,亩产莲子34.4公斤,亩产值2853.7元。其中高产高效示范片1170亩,平均亩产鱼280.7公斤,莲子41公斤,亩产值达3809元。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养鱼莲田基本建设1.开挖围田沟。在田埂四周挖宽回.5~2米,深0二8~l米的围田沟,同时在水的进口…  相似文献   

11.
(乙)放养模式(1)鱼—草结合:利用池坡、池埂、台面上种植苜蓿、苏丹草等饲草,以草养鱼,池塘以养殖草食性鱼类为主。①鱼种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多品种鱼类混养。草鱼占50%~70%,鲢、鳙鱼占20%~30%,鲤、鲫鱼等占10%~20%。②放养密度:每亩放养鱼种800~1500尾,鱼种重量为50~150千克,平均尾重62.5~100克。③投喂饲料:以投喂饲草为主,辅以麸皮等其它精饲料,不施肥料。当人工种植的饲草不足时,以野草作为补充,投喂量以每100千克草食性鱼类的体重计算,4~5月份,日投喂鲜草1…  相似文献   

12.
刘丹 《内陆水产》1998,23(7):10-11
种莲养鱼是闽西北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但由于养殖单一,粗放粗管,莲、鱼产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充分利用莲田的水土资源,提高种莲、养鱼单产,增加莲田总体效益,1990年以来,我们曾多年探索试验,开始将稻田养鱼、池塘养鱼、流水养鱼技术综合运用于莲田养鱼,收到明显效果。1995年我们开展大面积围困沟莲田养鱼高产试验,获得大幅度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试验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地点与规模选择水利设施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便于管理、且交通方便的连片莲田作为莲田养鱼试验田块。总面积3349hm=,…  相似文献   

13.
刘湖北 《科学养鱼》2001,(11):19-19
石城县的莲田资源十分丰富,发展莲田养鱼的潜力很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莲田养鱼得到了蓬勃发展,从几百亩发展到现在全县莲田养鱼6.7万亩,全县共建立莲田养鱼示范面积8000亩,亩平均产鱼70公斤,通心白莲亩增产2.06公斤,增长4.1%。一、养鱼莲田的工程建设1.养鱼莲田的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和抗洪、旱能力较好的莲田,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并且阳光充足,光照日长,浮游生物繁殖快,尤其要背风向阳,没有冷泉水流入,管理方便,不受家禽畜危害的莲田最好。2.养鱼莲田的建设应…  相似文献   

14.
水库化肥养鱼可以大幅度提高鱼产量,成本低,见效快,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措施。根据笔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667m^2水面施用3-3.5千克化肥(碳铵、过磷酸钙等)可长1千克鲜鱼,生产每千克鲜鱼需化肥的成本价约为1.80元,总成本价约为3.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经济效益显。现将水库化肥养鱼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10亩,水深2~2.5米,先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同时水深20厘米的池塘每亩用100~125千克生石灰带水消毒,以杀灭害虫、病菌;再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然后蓄水至1米深左右,待一周后再放鱼种。二、冬放鱼种可根据鱼与鱼之间食性、栖息习性的不同,多品种、多层次立体密放混养。一般每亩可放养草鱼100~150尾,其中单尾重0.5千克左右的占50%,长23厘米以上的占30%,长13~23厘米的占20%;鲢鱼800~1000尾,其中150~200克的占40%,100~150克的占…  相似文献   

16.
湘潭县射埠区从1984年以来,在湘莲田养鱼39000多亩次,共产鲜成鱼1000余吨,培养鱼种4600余万尾,莲田养鱼收入600多万元。这个区的旺冲乡白水村大冲小组刘述修,前2年共利用2.9亩湘莲田套养草、鲢、鳙、鳊、鲤、鲫等多类鱼科28460尾,总产鲜鱼292.5公斤,出售鱼种22150尾,总收入2409.75元,除去鱼苗和饲料成本,获纯利2313.15元,亩平797.5元。加上出售莲籽和藕种等产品,每亩产值超千元。莲田套养鱼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06,27(6):15-15
从广西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广西罗非鱼鲜鱼片在欧美等国家十分畅销,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好势头。2004年,罗非鱼鲜鱼片的出口单价是6.00美元/千克,2005年上升到6.10美元/千克,而广西市场商品鱼的售价一般在7至9元/千克,  相似文献   

18.
郴州市郊乡槐树下村龙泉组欧忠军。1987年承包了组上的一口12.8亩水面的鱼塘,产鲜鱼1060公斤.亩平379公斤,比1986年鱼产量高出一倍多,1988年产鲜鱼1240公斤,亩平443公斤,又比上年增产17%.1989年产鲜鱼1285公斤.亩平459公斤.比1988年又增3.6%,取得了池塘养鱼连年增产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盐都县水产养殖场技工郝福华,善于钻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采取了鱼种与青虾、河蟹混养技术,为鱼种池的合理利用找到增产、增效的路子。混养池塘每667米2产鱼种200千克、成蟹50千克、成虾25千克,比单纯育鱼种每667米2增加效益500~1000元。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池塘准备鱼种池四周用石棉瓦围拦作防逃墙。苗种放养前15天,抽干池水,清除淤泥,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千克加茶籽饼45千克溶化浸泡后,隔1~2天分别全池泼洒消毒,经过滤注水后,池中栽种苦草、伊乐藻,移植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积极开发我市低产水面资源,以达科技兴渔之目的。1990年由江西大学生物学系和丰城市畜牧水产局联合组织开发丰城市万亩池塘养鱼低产改造,计划实施面积1万亩,期限一年:在我市近5万亩池塘中选定单产150千克左右的低产池塘,将池塘改造、合理放养、鱼病防治、综合养鱼,轮捕轮放等技术措施配套组合、形成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技术,以探讨池塘低产变高产的模式化增产技术,目标是通过多项淡水养鱼增产技术措施的配套组合,强亿各项管理措施,使项目池塘养鱼单产由1989年的150千克左右提高至1990年的250千克以上,便于以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