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特优721是利用不育系龙特浦A与恢复系R721组配而成的早籼稻迟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Y两优14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亲本品种来源为"Y58S/P143",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2018。2012年龙山县引进该品种示范种植,表现出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生长繁茂、丰产性好、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3.
T78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育成的T78A为母本与自选恢复系明恢2155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早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广西自治区、2006年通过福建省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721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 72 1是利用不育系龙特浦A与恢复系R72 1组配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感温组合 ,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至 2 0 0 4年早造在广东累计推广面积 3 .63万hm2 。针对该组合亲本特性 ,总结出其在潮汕地区秋季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粤甜1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黄白粒超甜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及大面积生产中表现出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早熟、产量较高等特点.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天优37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和2004年早造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区域试验,表现高抗稻瘟病、米质优良、早造米质达国标三级、高产稳产、适应性广,2005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五优308"杂交水稻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育成的优质抗病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8年引入和平县种植,经多年多点产量表现,以及其生物学特性、米质、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该组合试种表现具有适应广,丰产性能好,生育期适中,米质优,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粤北山区早、晚两造种植。  相似文献   

8.
博优早特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晚籼弱感光杂交稻组合,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467.9公斤,比对照种博优122增产1.58%,列参试组合第1位。  相似文献   

9.
粤禾优1002系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粤禾A与恢复系广恢1002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该组合于2019年7月通过广东省审定、10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0.
广泰优736系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广泰A与恢复系广恢736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于2019年7月通过广东省审定。  相似文献   

11.
天优998系天丰Ax广恢998配组.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4年通过广东省审定(粤审稻2004008)。2004年上犹县引进作一季晚稻大面积连片示范,于2004年9月10日邀请市农业局领导、专家一行到实地观摩评选,一致认为该组合生育期适中.铢叶形态好,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广东省稻米市场对水稻品质要求,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导向对水稻优质化育种的推进作用。通过收集 2004—2022 年间广东省审定的 1 101 个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数据,统计各年审定品种达国标优质或部标优质等级的水稻品种数,并从米质指标、抗性与产量的角度对广东省优质稻育种进展进行评价。2004—2022 年广东省审定水稻品种中,106 个品种(组合)米质达到国标(部标)优质一级,占所有审定品种的 9.63%,320 个品种(组合)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占所有品种的 29.06%,但早季品种优质率显著低于晚季。在所有米质性状指标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 41.8%和 43.5%,早季参试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仅 37.32%,说明这 3 个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点改良方向。历年审定米质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品种的平均产量逐年提升,说明广东水稻优质化育种中,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协同提升。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中,稻瘟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85%,白叶枯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22.2%。总体上杂交稻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比例在提升,但较常规稻优质化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广东省水稻品种优质化率逐年提升,“优、丰、抗”的协调比例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培育“双抗”优质稻品种,需着力提升新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水平。通过加大对地方品种等一些特异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来拓宽遗传背景,避免品种同质化,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加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新品种广甜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甜2号是广州市农科所以自选自交系SW9915-3为母本、S9905-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广东省甜玉米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东南区特用玉米区试,表现早熟、优质、高产、高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优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早籼不育系优ⅠA与自选优质广谱恢复系广恢998配组育成的中熟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广东省区试和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均比同类型对照组合汕优96、优优4480增产极显著,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也优于对照。2001~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早籼组区试,综合指标达到国家品种审定标准。该组合高产稳产性能突出,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适应性广,适合华南双季稻区早造种植。2003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特优721是汕头市农科所于1997年用“龙特浦A”与新育成的恢复系“R721”组配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感温组合。1998~2001年先后六次完成汕头市、广东省及全国区试。每次试验平均产量均列参试组合首位,且均比对照组合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至2003年早造,该组合在广东、广西二  相似文献   

16.
1品种来源及特征特性 蜜本南瓜系广东省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用蜜早南瓜与狗腿南瓜杂交配制而成的杂交品种,199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云南省麻栗坡县蔬菜站于2002引进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栽培,经过连续8年的示范推广种植,结果表明,蜜本南瓜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耐储运的特点,中早熟,定植后80~90d即可收获。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超甜玉米的育种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广东省越甜玉米育种进展,并对近年所选育的组合进行了分析,指出广东省超甜玉米育种在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结合当前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育种目标、适宜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外地最新培育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及时鉴定在我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为品种推广(审定)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特安排本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杂交中籼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产量高、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合无为县种植的杂交中籼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Ⅱ优16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16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亚种间中籼迟熟杂交水稻。1999年3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该组合适宜在浙南海拔600m以下地区种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并已替代了汕优63成为当家品种。同时该组合制种产量高,穗发芽比汕优组合、协优组合低。我县近两年累计制种面积55hm^2,平均每667m^2单产214.3kg,最高达332.5kg,远高于我县杂交水稻汕优组合和协优组合的制种产量。现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