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承谷11号由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谷子课题选育,2004年3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幼苗浅紫色,株高适中,在1998~2002年的鉴定、品系产量比较、国家区域试验中,均表现出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熟相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区域广等特点,在河北春播、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一般产量在5250~7500kg/hm2。米质好,2003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优质米。适宜在无霜期140d左右,有效积温3000℃以上及夏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谷子品种赤谷10号5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是内蒙古赤峰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以上,谷子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粮食安全。"赤谷10号"200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谷子新品种认定、同年通过了国家谷子新品种鉴定。"赤谷10号"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谷子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国家优质  相似文献   

3.
峰谷13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谷子研究所在赤谷10号×承谷8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综合抗性较好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09 -2010年在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适应度较高,2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位居第一,平均产量8 165.11 kg/hm2,较对照赤谷6号、赤谷8号别增产26.73%、15.84%;在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位居第一,最高产量13 950.00 kg/hm2.2011年3月该品种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峰谷13抗倒伏,抗白发病、黑穗病等谷子常见病害,春播生育期115d,适宜赤峰、通辽等地(≥10℃积温2 600 ~2 900℃)春谷区水浇地、旱地种植.本研究介绍峰谷13的选育、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稳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18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豫谷1号作母本,大穗新品系保28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在2010-2011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5 398.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8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在2011年国家谷子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 090.7 kg/hm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较对照冀谷19增产17.32%;2012年2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豫谷18.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5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谷51号(太选8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晋谷30号为母本、品谷2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病等特点。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2,011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合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及我国西北丘陵山区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从河北、山西等地共引进19个谷子品种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忻定盆地进行试验、鉴定、筛选,结合忻定盆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各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对谷子的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穗长度、主穗直径等农艺性状及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产量、粒型、粒色等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田间表现良好、产量稳定、适口性好的品种。结果显示,在19个谷子品种中,长生1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中,平均主茎长度为136.9 cm,抗倒性好;2 a平均产量为5 909.09 kg/hm~2,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29.3%,且产量稳定,适宜在忻定盆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定西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通过研究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逆性、经济产量,对引进的14个谷子品种(系)进行鉴定、筛选。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其中饲谷2号、黄粘谷、金平谷可作为饲草谷子,陇谷8号、陇谷23号、陇谷11号可作为粮用谷子在定西及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谷子新品种豫谷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谷子新品种。[方法]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9号X安2540”选育谷子新品种,进行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豫谷14 2006~2007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4741.8kg/hm^2,较统一对照增产8.39%;在生产示范中,小面积最高产量达6750kg/hm^2。[结论]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8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谷田除草难题,选用‘豫谷18’为轮回亲本,中间材料‘冀谷19×SK492’为父本,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出了抗性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31’。2016—2017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于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谷子(2018)410130。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东北春谷区平均产量5830.5 kg/hm 2,较对照‘九谷11’增产10.33%,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华北夏谷区平均产量5782.5 kg/hm 2,较对照‘豫谷18’减产2.25%,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8位。在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平均产量5041.5 kg/hm 2,较对照‘长农35’增产2.19%,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4位。在西北春谷区早熟组平均产量为5533.5 kg/hm 2,较对照‘大同29号’减产4.04%,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宜在与以上四大谷子生态区相似的地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豫杂谷1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谷子不育系安育1号为母本,与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安14-6229为父本组配育成的谷子两系杂交种。该杂交种在华北夏谷区、西北春谷早熟区、西北春谷中晚熟区、东北春谷区四大谷子区组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于2018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定名为豫杂谷1号。  相似文献   

11.
保谷21是保定市农业科学院以济9050为母本、8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幼苗绿色,平均生育期93 d,株高122.82 cm,中抗锈病、纹枯病、谷瘟病和红叶病等主要病害。2013~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527.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8.13%,居参试品种第2位;2 a全国24点次的区域试验中有21点次增产,适应度87.5%。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013.5 kg/hm2,较对照增产8.39%,8点次的生产试验中有7点次增产。2015年1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5003)。  相似文献   

12.
赤谷17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99-562为母本,以99-9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10~2011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适应度较高,两年平均单产位居第2,平均产量5385.45公斤/公顷,较对照九谷11增产4.69%;在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5154.00公斤/公顷,较对照九谷11增产6.21%,2013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肇源县,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双辽市,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地≥10℃积温2600~2900℃春谷区种植。2013年1月通过国家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赤谷17。  相似文献   

13.
公谷8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幼苗绿色,植株矮,适宜机械化生产,在2017年和2018年省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均表现为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应区域广,一般产量在5 250~6 000 kg/hm~2,可在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效积温2 700℃以上的适宜区域种植。本文阐述了公谷84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优质谷子新品种保谷1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该品种特点突出,优质、适口性好、高产。在第七届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06~2007年国家区域试验中11点平均产量为4 707.00 kg/hm2,较对照增产7.57%。2007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619.15 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5.43%。该品种于2008年1月通过了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谷子产业化发展和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采用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育成了国内外第1个糯质白米谷子新品种冀谷30。该品种2008年通过了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突出特点是:(1)将糯质与白米性状聚合到一起,填补了以前生产上没有糯质白米谷子品种的空白,其支链淀粉含量达97.67%,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前育成的糯质黄米谷子品种粘谷1号(支链淀粉含量95.33%)高2.45%;(2)米面均粘,改变了以前糯质谷子品种面粘而米不粘的状况;(3)产量达到了生产应用水平,国家区试产量与高产对照豫谷5号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6.
公谷 8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幼苗绿色,植株矮,适宜机械化收获。在2017年2018年省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应区域广。一般亩产量在 350~400 kg。在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效积温2800℃以上的适宜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延谷13号谷子是延安市农科所用辐射育种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良谷子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于2007年1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生育期145天左右,属晚熟品种,通过参加所内谷子品系鉴定试验,谷子品系比较试验、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出丰产稳产,植株生长健壮,高抗谷瘟病、粒黑穗病、白发病及红叶病,抗旱、抗倒能力强,适应性较好,产草量高等特点,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且米色黄亮,品质优良,米汤糊香,达到国家优质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豫谷26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抗拿捕净除草剂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组)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5 921.3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2.7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841.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3.35%。2015年1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生育期93 d,株高140.38 cm,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夏播种植。通过对豫谷26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推广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吉林地区谷子单产水平,2011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14.77%。张杂谷5号在公顷保苗37.5万株时相比其他品种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公顷产量达7 022.40 kg。该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良,在吉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谷子杂交种单株优势强,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同29号谷子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由轮回选择群体中选育出的早熟谷子新品种。在大同地区生育期125d左右。2003~2004年全国春播早熟区谷子试验和跨省(区)生产试验都表现增产,增产点占71.4%。同时该品种还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结实性好、出谷率高。适宜山西省谷子春播早熟区及西北地区谷子春播早熟区种植。2005年3月8日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