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淀粉、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正红11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美国玉米带杂交种3163为基础材料,通过南北穿梭同步定向育种新方法,用自交系48-2作测验种在S1和S3早期分离世代连续进行早代测定和定向选育,同步育成玉米新自交系K169及其组配的杂交种正红115(K169×48-2)。正红115子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5.7%,并具有综合品质优、产量高、抗病及抗倒伏力强、株型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正红115适宜丘陵山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及加工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几个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耐低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培法对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进行了耐低磷能力指标鉴定,提出了利用耐低磷综合指数评价不同材料耐低磷能力的方法。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玉米幼苗形态表现、干物质积累、磷积累量及磷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综合指数分析结果,自交系698-3H和杂交种正红6号的综合耐低磷能力较强,分别属于磷高效利用型和高效吸收型;自交系K335和杂交种正红115的综合耐低磷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50%的乙草胺对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在播种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探讨乙草胺对春夏播自交系及杂交种的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药害表现情况,以便为玉米育种、制种单位和玉米大田生产提供参考.试验表明:乙草胺对春夏播杂交种及自交系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良好,但对春播自交系在低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易产生药害而出现死苗现象.夏播自交系和春播杂交种也会产生轻微药害,夏播杂交种施用乙草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铁7922×沈5003)/铁7922为基础材料,通过南北穿梭同步定向育种方法,用自交系扎391作为测验种,在S0、S2、S4和S6世代进行配合力测定和定向选育,同步育成新自交系通9137及其测配组合杂交种通科1号(通9137×扎391)。通科1号具有综合品质优、产量高、抗病及抗倒伏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通科1号适宜在辽宁省的东部、吉林省的中早熟至中熟区、黑龙江省的第一、第二积温带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均可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对T-、M-和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反应克拉斯诺达尔农业科学研究所在M-型和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础上进行选育杂交种的良种繁育。把有前途的杂交种转为不育基质的第一阶段必须检验自交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反应。这就有可能定向利用自交系(作为父...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定向轮回选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粗缩病特性改良,不仅能提高玉米自交系的抗病性,也随之提高了其组成杂交种的抗性水平。玉米抗粗缩病的性状为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所控制。一般自交系的抗病基因都不太纯合,这是抗病改良的基础。对自交系进行定向轮选的过程,是微效抗病基因向个体集中和量值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进行的分析表明:我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以省内自育的中晚熟、紧凑型杂交种为主;省内自育系×省外育成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杂交种的亲本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二环系,国外种质在自交系种质中具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萌发阶段的吸水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采用13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相应的亲本自交系共32个基因型为材料,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种子萌发率达到60%以上时的吸水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吸水率差异很大,最低仅27.17%,最高达39.88%;一般情况下,自交系的吸水率高于杂交种的吸水率;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自交系的吸水率表现为多数杂交种低于双亲自交系,少数杂交种介于双亲自交系之间,1个杂交种比双亲自交系更高.双亲自交系吸水率高于相应杂交种的吸水率这一现象预示着种子萌发阶段吸水率的高低可能与基因型的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导入外源DNA改良玉米自交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岩  徐娥 《杂粮作物》2006,26(3):159-161
该项目研究是将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巴西抗病玉米杂交种以及大豆的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导入玉米自交系7922、E28和黄428,对花粉管导入技术进行研究。改良7922自交系的株高和穗位比对照平均降低44 cm和22 cm;改良E28自交系S6的抗病性显著提高;改良黄428自交系A33和A35的干物质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定向轮回选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粗缩病特性改良,不仅能提高玉米自交系的抗病性,也随之提高了其组成杂交种的抗性水平。玉米抗粗缩病的性状为了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所控制。一般自交系的抗病基因都不太纯合,这是抗病改良的基础。对自交系进行定向轮选的过程,是微效抗病基因向个体集中和量值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丹玉20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佟圣辉  陈刚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10,30(3):176-177
丹玉204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 1293为母本,自选系S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现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生育期比丹玉39稍短,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种植区重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佟圣辉  陈刚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08,28(4):226-227
丹科21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T96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现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生育期比丹玉39稍短,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种植区重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育种的关键在于自交系的选拔。优良自交系选育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组配杂交种的水平和表现。传统的自交系选育方法所需周期长、规模大、费时费力,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对于新品种的需求。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双单倍体育种方法,此方法通过单倍体诱导系可以诱导产生10%左右的母本单倍体种子,经过加倍处理,即可获得100%纯合的自交系。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方法的根基是诱导系的创制与诱导率提升。  相似文献   

14.
用302D和黄爆粒玉米配成杂交种混粉与黄早四杂交,分别回交1~2次,以此为原始材料组建小群体。交替运用自交选系和群体轮回选择方法,育成早熟、高配合力、抗病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玉米自交系武314。用其组配的杂交种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因而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玉米育种中重要的早熟种质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5号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苏玉糯5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通系5号为母本,通36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5号高产、稳产、优质,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白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玉米品种命名规则探析及启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是种子企业的生命线,品种名称也就逐步构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系统持续的品种命名系统,难以打造出知名企业品牌,也会导致销售混乱及统计模糊。本文对中、美两国种业农作物品种命名规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分析美国品种命名规则与经验,针对中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对玉米审定品种、参试组合、成型自交系的命名规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鲁原单2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原单22(原名LYD990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于1996年选育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组合为鲁原476×C9-33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等突出优点,于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优质玉米正红211在攀西地区的产量、效益与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正红211的产量、效益与4个栽培因素均呈二次凸函数关系,各栽培因素之间存在两两互作效应。通过频数分析法得出了产量≥12000kg/hm2的优化栽培模式。讨论了正红211高产高效的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产抗病优质玉米杂交种吉玉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玉4号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自选系J5918为母本,外引系8415为父本,于1998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吉单180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抗病、产量高、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