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江油市被列为四川省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按照“百亩核心攻关、干亩展示示范、万亩辐射带动”的模式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油菜百亩攻关示范片平均亩产202kg,干亩展示片平均亩产186kg,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161kg,分别比全市大面积油菜增产58kg、42kg和17kg,分别增长40.3%、29.2%和11.8%。  相似文献   

2.
“浙双一72”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熟、高产、双低和高出油率品种。我市于1998年引试,1999年示范,2001年种植面积达0.5万余亩,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主要表现为生长旺盛、繁茂性好、抗病力强等特点,正常情况下一般亩产140kg,但历年来,只限于移栽种植。为省工、省力,提高效益,恢复油菜面积,我站去年开始探索连作稻田直接油菜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效果,亩产达126k。  相似文献   

3.
油菜新品种——史力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品质油菜史力丰集高产、抗病、优质于一体,系江苏省重点推广品种之一,2002年我县的芦蒲、陈集、板湖等镇示范2.2万亩,均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性能,平均亩产195.7kg,其中芦蒲镇南李丰产方亩产314kg.我县2003年秋播时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  相似文献   

4.
“浙双6号”又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2000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2012kg,比CK“汇油50”增产14.6kg,增幅7.82%;2003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194.5kg,比CK“中杂油1号”增产34kg,增幅21.18%;两年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万m^2,平均亩产为160,10kg;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万m^2,平均亩产达171.92k,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亩产达205.22kg。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播油菜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深受农户青睐.2001年全市夏收直播油菜面积达5万多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0%以上.目前全市大面积直播油菜亩产在130kg以上,2000年60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181.3kg,其中最高田块亩产达220kg.  相似文献   

6.
由太湖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双低油菜"苏油1号",我市已5年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结果.1995~1997年度在东山镇连续三年品比和生产试验,"苏油1号"三年平均亩产达158kg,比"汇油50"增产10.6%.1998年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据36户51亩油菜产量调查,"苏油1号"平均亩产66kg,比"汇油50"增产15%.特别是西山油菜丰产方曾三次受涝,仍获得亩产103kg.1999年度,我市示范面积442.1亩,平均亩产181.5kg,其中横泾旺山丰产方,80亩"苏油1号"平均亩产210kg,最高田块240kg.表明"苏油1号"具有高产稳产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稳定,2009年,成都市组织实施了400万亩优质粮食丰产示范工程。小麦作为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丰产示范面积达到100.93万亩,实施范围涉及全市11个区(市)县的142个乡(镇)。通过一年的实施,成效显著,经现场验收,22个田块平均亩产362.3kg,比2008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315kg),亩平增产47.3kg,增产15%。在小麦丰产示范工程中还设置了高产创建的核心示范区面积1.29万亩,  相似文献   

8.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秀优5号”平均亩产达672kg,居各品种之首。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分蘖力偏弱,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好,米质较优,食味好。2005年全市示范种植50亩,在单季稻稻飞虱大发生和不利气候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获573kg的高产水平,比全市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加123kg,增产27.3%,其中观海卫镇昌明村周世祥种植7亩,平均亩产达613.8kg,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扩大到6000亩,并作为单季晚稻主要推广品种。为探索“秀优5号”机械喷直播栽培的最适喷播量,进而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慈溪市水稻高产示范方内进行了本试验,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史力丰"油菜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抗病、高产、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油菜新品种审定,其高产水平位居全国油菜品种榜首;我县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平均亩产228kg,比面上其它品种亩增83kg,增产增效十分显著.为了大力发展冬季高效农业,全面推广种植"史力丰"油菜,在其保优栽培过程中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源资源,必须走混养的高产高效之路,萧山区于2002年开始在围垦地区的养殖场中进行中华鳖(甲鱼)、南美白对虾与鱼混养试验,当年获得成功;2003年示范混养50亩,亩获净利6700多元;2004年扩大到160亩,平均亩产中华鳖502kg、南美白对虾81kg、鱼55kg,亩产值达16545元  相似文献   

11.
扬麦158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在扬麦4号×st1472/506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方法育成.我市于1988年引进,1990年秋播起对其生育特性、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一、产量表现据我市3年品比和生产示范,该品种亩产352~421.gkg,平均390kg,比扬麦5号增产13.4%,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我市超稀播繁殖(亩播量3~3.5kg)450亩,平均亩产377kg.其中洋溪乡徐(?)村135.6亩连片示范方,平均亩产402.1kg,比扬麦5号增产14.9%.该村农户邵坤法种植的2亩,实收亩产达480.8kg,均创我市小麦生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我市夏玉米统计面积为168705亩,平均亩产327kg,总产55247t。如此低的亩产,与这几年我们实施的增量增收、高产创建、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试验示范田间实测的亩产相差甚远。从我们的实地调查结果看,只要找准低产原因,将我市夏玉米亩产提高到550kg,增加总产37621t,完全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3.
"R130"是从"香粳8718"南繁变异株中系选出来的迟熟中粳型的品系.我市2000年引进,经两年试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熟期适中.2001年全市扩大示范种植3.26万亩,平均亩产634.5kg,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700kg,高产田块亩产达750kg,且该品种米质较优.为充分挖掘该品种的优质高产潜力,就"R130"群体质量栽培主要量化指标及其调控技术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稻、玉米、绿肥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单季稻区高效耕作制,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我县从1997年开始,在杉洋镇夏庄村(海拔600m)、吉巷乡兰溪村(海拔520m)、凤都镇桃溪村(海拔410m)进行水稻、玉米、绿肥试验示范,探索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2003年经多点验收,水稻亩产平均558.7kg/亩,玉米亩产平均523.8kg/亩,两季亩产合计1082.5l耐亩,比单季稻亩增产532.5kg,亩增收入643.35元;  相似文献   

15.
新平县漠沙镇玉米高产创建经过两年的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6年,高产创建再次取得新突破,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759.59 kg,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701.66 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54.83 kg,比非示范区亩增79.55 kg,增幅达13.7%,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及成效。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来,我市大面积推广"秦油2号",促进了油菜单产水平,但该品种制种质量逐年下降,产量波动大.为寻找高产优质油菜品种,自1997年开始示范种植"油研8号",1998年秋播面积达7.5万亩,占油菜面积的70%,1999年,加力乡万富高产方,亩产均达254.3kg,高产田达291.3kg.1997年和1998年我们在建设丰产方的同时进行了"油研8号"播期、苗质、密肥及株行距配置等辅助试验,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占夏熟面积的40%.历年种植品种都是甘蓝型常规油菜.自1987年开始引种优质油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探索高产规律,5年间在淀东、巴城、新钲等地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主要内容有:不同移栽密度试验、不同投肥量和运筹方法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生化制剂应用试验,根据这些试验结果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再多点示范验证.1991~1992年度在淀东、巴城、新钲三个丰产示范点,应用综合配套技术种植油菜305亩,平均亩产油菜籽212.7kg,高产田块超过250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我们根据区农业局的项目建设需要,在八工段垦种新塘街道属地实施了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工程,参加农户6户,面积100亩,全年采用“油菜、单季稻”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油菜品种为“沪油15”,平均亩产137kg,亩产值758.5元,亩净收入373.5元。晚稻品种为“嘉991”,平均亩产523kg,亩产值1146元,亩净收入352元,全年合计亩产值为1904.5元,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我们开展晚稻直播油菜试验示范以来,7年累计直播油菜种植面积112561亩,平均亩产142.7kg,其中余新镇宋阿蚕农户1999~2001年种植直播油菜22.9亩,平均亩产238.26kg,最高一块2.1亩"沪油15",平均269.4kg.  相似文献   

20.
“中豌6号”是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表现为矮生直立,能作冬春播、秋播两熟制栽培,适合旱粮地区多元多熟间套夹种的早熟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我镇于1998年引进作秋播栽培,通过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2000年在全镇大面积推广,2002年推广面积达3000亩,平均亩产青荚675kg,每kg平均售价2.05元,亩产值1383.7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