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在西方宗教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不彻底的无神论、自然神论到彻底的无神论,最后经过康德的改造,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大大改变了西方宗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木文从古代世界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律出发,论述宗教在古代社会整合和有序化过程中的作用,并日_通过人类心理的根木需要和社会属性来阐述宗教发挥社会作用的木质原因。同时也揭示了宗教走向衰落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3.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及发展都有其复杂的原因,并且宗教的消亡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宗教的社会功能应该做辩证思考:宗教既有心理调适、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社会交往等积极作用,也有引导人们逃避社会现实、消极处事、易形成保守主义的价值观、还可能被敌对势力所利用引发宗教战争等消极作用。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扬长避短,积极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农村宗教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宗教势力发展迅速,宗教热不断升温。宗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要正确把握好宗教对社会的正负功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其宗教色彩传承和变迁的过程。大学在其诞生和发展的初期,借助教会的力量获得种种特权,这一过程中所发展的知识也主要是宗教方面的知识,大学的宗教色彩十分浓厚;大学自身不断发展和独立,走进社会中心的大学原有的宗教色彩逐渐褪去,在新的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教会的角色,演变为世俗社会的知识和道德的权威。在这其中,高深知识与特权成为变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大学宗教色彩的变迁为着眼点分析大学的发展和社会角色,希望对于建设现代大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做好宗教工作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舟山市宗教文化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增强政治认同,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价值引领,成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宗教迅速发展,中国农村信徒人数的增加,宗教问题受到重视。宗教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如宗教文化主导、不规划宗教活动、不健康宗教认识等。规范宗教活动,使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及其对宗教发展的影响,以及宗教发展对我国农村社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宗教问题的对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塑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宗教信仰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江苏农村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农村居民信仰宗教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所处的地域、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这也折射出背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归属感在发挥作用.为了引导宗教活动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农村文化教育,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宗教文化传播,使宗教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82-283
傈僳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境内,其余分布于四川等地。傈僳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由信仰原始宗教逐渐过渡到主要信仰基督教,并且在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融合了原始宗教,基督教,汉族文化与现代化后形成了目前拥有自己特色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彝族祭祀性体育的功能主要在于娱神、娱鬼、自娱及娱人,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竞技性体育、娱乐游戏、体育舞蹈三类。这些活动源于其先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古代战争与军事活动,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则是其最初的源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其祭祀的成分和功能正在弱化,体育的内涵逐渐与现代体育的竞技和健身内容对接,演变成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甚至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却又坚硬地存续下来,成为展示民族精神、尤其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彝族祭祀性体育,其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陈益忠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365-368,F0003
新时期如何发挥学会优势,促进学会自主创新发展值得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学会结合学科建设、资源管理、科技培训、人才举荐、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为发挥学会优势,推进农业科技情报学会的自主创新发展作了全面论述,并就学会创新发展中的工作思路、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编排导向、内容定位和广告设置等3个侧面对《读者》近十年的期刊进行了分析,发现《读者》中间蕴含着深深的宗教性特质.这种特质依次可分为3个层面,即显性宗教层面、隐性宗教层面和拜物宗教层面.显性宗教层面折射了祖先崇拜的痕迹,隐性宗教层面偏好于人性的取舍,而广告的设置上则隐含着深深的拜物教的因素,这3个层面互相影响,制约着《读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图书馆公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性质之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讨论图书馆的公共性质,认识图书馆公共性质内生的社会和谐功能,更深入地探讨它的知识公共供给制度、分配均衡功能,以及知识资源普享、大众转播、地方公共物品和正的溢出效应等公平和谐性质,明确和谐社会建设和图书馆公共性的内生联系,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图书馆公共性质的发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人类社会也由此迈进了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成为确保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和个人发展的基础,终身学习的需要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也因此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本文试就现代公共图书馆在其中所发挥的教育职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国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城乡文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必然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该文通过对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今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继承于西方文化的美国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本文试从人文传统、宗教、父权制以及美国人两性观等角度来透视美国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并进一步得出结论,传统习俗及意识形态是美国社会依然存在性别歧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殷周之际,周公"损益"殷商宗教,纳"德"于宗教信仰系统之中,作为天人沟通的根据,从而形成了"天人德合"的天命观。西周末年,由于社会转型的外在助力,西周天命论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构成天命论的诸多要素,特别是天、人等要素遂逐渐发生分化,并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因而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机制进行了探讨,对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硕连读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我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硕连读机制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目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我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生状况以及我校生物相关专业硕士点得规模,均有利于进行生物技术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的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