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1年生椪柑/枳橙为材料,以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为菌剂,研究长期干旱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柑桔幼苗生长、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菌根侵染率,抑制幼苗生长。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F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显著提高根冠比及根系活力。接种AMF进一步促进干旱胁迫下植株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及蛋白的积累,但在胁迫后期菌根效益削弱。接种AMF提高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根系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并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降低率越高。干旱胁迫下,AMF通过促进植株生长、改善渗透调节、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耐旱性。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海藻糖对番茄渗透调节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0.4%NaCl溶液胁迫下叶面喷施海藻糖对番茄植株渗透调节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糖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对番茄盐胁迫具有缓解效应,增强番茄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耐盐微生物在盐渍化土壤中的改良提供重要的菌种资源,以耐辐射球菌为供试菌株,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探究耐辐射球菌对盐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耐辐射球菌仅具有良好的产IAA能力,盐胁迫下接种耐辐射球菌的幼苗株高和根长均显著增加。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在100、200mmol/L盐胁迫下,接种DR菌降低了油菜丙二醛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保护小分子物质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耐辐射球菌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油菜植株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盐(NaCl)胁迫下嫁接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茄、野生茄比自根茄能积累更多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说明嫁接能够提高茄子的渗透调节能力.在盐胁迫下茄苗内源ABA含量增加,无论是根系还是叶片在同一盐浓度下,嫁接茄、野生茄ABA含量高于自根苗,推测ABA含量高是嫁接茄耐盐性提高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外源葡萄糖对番茄盐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外源葡萄糖(3%、5%、7%)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一定浓度外源葡萄糖提高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促进了幼苗生长。进一步证实外源葡萄糖对于缓解植物盐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木棉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不同处理下木棉幼苗的根茎叶水分特征及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以期探究干旱河谷中的木棉(Bombax ceiba L.)普遍存在与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共生系统是否是它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策略之一。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接菌株根系干质量是未接菌株的2.2倍,重度干旱胁迫下,接菌株的根系干质量是未接菌株的2倍,接菌有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效率。接菌植株在中度干旱胁迫下避免了植株的"茎干缩",重度胁迫下减轻了"茎干缩",且接菌株茎含水率是未接菌株的1.95倍,接菌提高了植株茎干的吸水保水能力。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菌加速了植株调节体内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较未接菌株提前了约18d,且未接菌株MDA含量的最大值是接菌株的1.5倍;接菌株脯氨酸含量的最大值是未接菌株的1.4倍,接种显著增加了渗透物质含量并减少了细胞的伤害,提高了植物叶片的保水能力。可见,接种AMF可改善木棉幼苗干旱胁迫下根茎的水分供应和叶片水分维持能力,同时也增加渗透调节物质以降低水势,减少水分蒸散作用,启动调节系统提前清除细胞有害物质,减少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了木棉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宿根福禄考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对其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宿根福禄考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低于120mmol·L~(-1) NaCl胁迫处理下,宿根福禄考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并不大;当胁迫浓度超过120mmol·L~(-1)时,其含量骤然增加;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二者同步积累,共同发挥其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硝普钠(SNP)、亚精胺(Spd)和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麻黄幼苗根系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分析3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麻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麻黄幼苗中质膜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也呈下降趋势。经不同浓度的SNP、Spd、SA处理后,一定浓度的硝普钠(SNP)、亚精胺(Spd)和水杨酸(SA)能够提高麻黄幼苗的抗盐能力。3种外源物质缓解效果为:SA(50 mg/L)>SNP(0.1 mmol/L)>Spd(0.25 mmol/L)。施用水杨酸(SA)50 mg/L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4.3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5.58%,脯氨酸含量增加65.5%,MDA含量降低42.11%,根系活力增加18.17%。  相似文献   

10.
盐分胁迫对蓖麻幼苗叶绿素、脯氨酸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蓖麻幼苗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种植蓖麻,研究蓖麻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蓖麻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大而整体表现为上升;蓖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蓖麻在2%左右盐胁迫下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1.
以滨梅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盐(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结果表明:0.5%NaCl能显著促进滨梅幼苗的生长及水分代谢,但相对膜透性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1.0%NaCl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0%NaCl显著抑制滨梅幼苗生长及水分代谢,相对膜透性显著增加;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滨梅叶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总量显著增加,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对油蒿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土著AM真菌(Indigenou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AM真菌对油蒿的侵染。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真菌都增加了植株的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但没有明显提高株高、茎粗和改善组织水分状况;与未接种相比,干旱胁迫下接种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氮、磷含量,提高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因此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在NaCl胁迫下, 对番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光合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番茄嫁接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 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 丙二醛(MDA) 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 嫁接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 NaCl胁迫抑制光合作用, 但嫁接苗仍表现出优势; 嫁接苗根系Na + /K+比值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 嫁接苗耐盐性优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14.
枳实生苗抗旱丛枝菌根真菌菌种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G. mosseae、G. geosporum、G. diaphanum 和G. etunicatum 对正常水分和水分胁迫下的枳实生苗水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正常水分和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都明显增加植株的生长, 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根系可溶性糖的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 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旱性。正常水分下以接种G. versiforme的效果最好, 水分胁迫下以接种G. mosseae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和1.0%)NaCl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2 对番茄吸水特性的影响,并用realtime-PCR技术分析了根系中5个水孔蛋白基因(LePIP1,LePIP2,LeTRAMP,LeAQP2,LeTIP)的表达。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植株生长和对水分的吸收,显著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及根系水导;丛枝菌根真菌和盐胁迫共同调控了5个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与未接菌株相比,接种植株LeAQP2基因表达上调,其余4个基因表达下调。LeAQP2基因在接菌株根中的过量表达与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番茄根系水导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实生紫穗槐幼苗进行水浸处理,研究其在水涝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随水涝胁迫时间的延长,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紫穗槐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水涝逆境,到胁迫处理第20d,紫穗槐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仍低于50%,且在生长状况上变化不大,说明紫穗槐具有很强的耐涝能力,可以在多水地区种植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以50天油青菜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脯氨酸处理对菜薹苗期及田间耐热性的影响。苗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菜薹幼苗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不断增高,高温胁迫8~12 h,脯氨酸浓度在150~200 mg•L-1处理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降幅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幅明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脯氨酸浓度在150~200 mg•L-1处理可明显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叶面积、薹鲜质量和根鲜质量,以及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结果表明脯氨酸能增强菜薹的抗氧化能力和维持渗透调节能力,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对菜薹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施用外源水杨酸(SA)的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番茄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的变化,以期为AM真菌与水杨酸在提高番茄耐盐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6 g·L^-1 NaCl胁迫下,接种摩西球囊霉、施加外源水杨酸(400μmol·L^-1 SA)或摩西球囊霉和水杨酸联用3种处理均明显增加了番茄根和茎叶的质量,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电子传导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等光合指标。接种AM真菌和施加水杨酸提高了抗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摩西球囊霉和水杨酸提高番茄抗盐性具有明显协同效应。表明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配合施用外源水杨酸能协同提高番茄耐盐胁迫。  相似文献   

19.
朝天椒苗期对水涝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涝性不同的朝天椒品系‘ZHC1’‘ZHC2’和‘ZHS2’为试材,采用模拟短期水涝胁迫方法,研究了水涝胁迫对朝天椒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探讨辣椒的耐涝机制。结果表明:在淹水24h(W24h),供试辣椒茎粗比对照显著增加;‘ZHC2’(耐涝)植株的鲜、干质量大于对照。在恢复24h(R24h)时,‘ZHC2’和‘ZHS2’(中等耐涝)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水涝胁迫促进‘ZHC2’和‘ZHS2’根系浅层分布及不定根形成。‘ZHC2’叶绿素受水涝胁迫的伤害较小,淹水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水涝胁迫下3个辣椒品系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上升。每个时期‘ZHC2’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含量最低,‘ZHC1’则最高。总之,茎增粗,根系浅层分布及不定根形成,叶绿素受伤害较小,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上升可能有助于提高‘ZHC2’的耐涝性及淹水后的生长恢复。不定根形成、类胡萝卜素及丙二醛含量是朝天椒耐涝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