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略论宜君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宜君草地资源,实行农林牧结合,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场,建立人工草地,发展草地畜牧业。  相似文献   

2.
在概述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生态畜牧业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类型;依据生态畜牧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应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现代绿色生态养畜经营方式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天然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刈割青贮+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的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优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典型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世界农业》2007,(5):48-51
本文对天然草原资源大国和人工草地发达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地资源管理的趋势是向集中统一管理过渡;草地管理应建立在生态学规律基础上,管理目标不仅包括生态目标,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好的草地管理应统筹规划和管理草地资源的所有用途;草地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因地制宜,不宜于单一化。  相似文献   

5.
云南气候温和,降水充分,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在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大好形势下,云南草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发展潜力、现有基础及发展思路等方面,探讨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草地农业的优势及潜力,分析了云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草地农业的思路和建议.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是云南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饲草料来源,而在低产的坡耕地、冬闲田和轮歇地上建立优质人工草地是发展现代草地农业的重要途径.改良退化草地,生产优质草产品,达到牲畜健康,食品生态,环境优良,进而打造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草地农业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6.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导致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草地生产与家畜之间供求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草地严重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抗灾保畜能力差;高寒草地畜牧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示范区。针对该地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当做到:①加强天然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②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畜群周转;③建植和利用已建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和育肥;④优化家庭牧场生态结构及生产模式;⑤建立建全草地资源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⑥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示范区;⑦加强牧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资源丰富。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严重、草原面积锐减、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保护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探讨了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提出: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草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目标,建立草地恢复建设技术;切实加强法制管理,坚决制止各种非持续利用形式的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慧  周国富  李守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70-18972
从草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出发,阐述了贵州省草地资源的类型特点、现状,分析了贵州省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模型,得出贵州省草地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的结论,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水城县草地资源发展现状,指出水城县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牧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必须积极重视草地资源恢复战略,建设高标准的人工草地,合理配置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牧区地区草地草坡的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忻州市有天然草地面积1048万亩, "四边"零星草地178万亩,另有290万亩人工草地,草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5%,是我市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草地资源受到破坏,加之忽视对草地的生态治理和有效保护,草地鼠害发生日趋严重.加强草地保护,对草地鼠害进行综合治理是保障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放牧强度对草原土壤与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放牧强度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植物群落以及植物养分的影响的阐述,强调了制定并遵循合理的放牧制度和严格控制载畜量是保护草原土壤与植被,永续利用草原以及发挥草原生态功能,提高草原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棒球场草坪养护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天津地区棒球场草坪病害的实用诊断技术要点,并对褐斑病、镰刀菌枯萎病、腐霉枯萎病、锈病、黑粉病、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围栏对新疆山区草地土壤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疆典型山区草地——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山地草原的野外实地监测,在对草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碳、氮特征研究结果比较基础上,讨论了围栏对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有利于土壤有机碳、氨的恢复,但由于土壤碳、氮的积累相对较慢,因此短时间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围栏对新疆山区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新疆典型山区草地——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山地草原的野外实地监测,在草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生物量、高度、盖度、频度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研究结果比较基础上,讨论了围栏这一人为手段对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影响:有利于牲畜轮牧食物资源量的增加,但是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减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草坪喷灌喷洒时间短,喷洒次数多的特点,在地埋式伸缩喷灌系统上,对传统喷灌系统设计的参数进行水力学试验,调大了经济流速,使得系统中管材尺寸缩小,降低投资成本,以便在用水紧缺的广大地区,能够较快发展低成本的节水型草坪喷灌系统。经过四年试喷,在喷洒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水头损失有所增加,但水泵选用型号仍为同一型号。节约材料投资25.4%,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6.
牧民是草地利用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其行为和态度是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微观基础。本文以川西北牧区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为例,通过部门访谈和对牧户的问卷调查,采用定性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牧民追求牲畜数量增长、对草地过度索取而基本没有投入的草地利用行为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基本生存需求、支出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变、收入来源单一和素质偏低是影响牧民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7份新疆狗牙根材料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7份新疆狗牙根材料的品比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生育期、形态特征、生物量)、坪用性(质地、盖度、颜色、均一性、耐践踏性、杂草状况、绿色期)、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夏、抗病虫害、越冬率)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新疆狗牙根草坪草坪用性综合评价为:新疆狗牙根C1最好,其次为新疆狗牙根C2,新疆狗牙根C5坪用性较差;从生物学特性上看,新疆狗牙根C2植株低矮、叶片细小、密度大、茎短且细、绿色期长,很适合于草坪草种的选择,而新疆狗牙根C5植林高大,叶片长而宽,茎长且粗。草产量高,根茎粗,适宜做牧草以及用于建植固上护坡等草坪,其他狗牙根材料居中,可用于牧草和划坪兼用。  相似文献   

19.
对草地质量的评价和退化草地的重建,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起能够准确反映草地质量状况的指标体系,这既可以为基层草地工作者提供判断草地退化程度的简明指标,也有助于开展草地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根据国内外对草地退化研究的最新认识,初步构建了选择衡量亚高山草甸退化程度的理化指标原则,并通过对川西北不同放牧强度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测试分析,研究了各理化指标的变异与草地退化的相互放大作用,从而初步确定了亚高山草甸退化程度的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