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2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的得率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条带,同时对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MALDI-TOF-TOF和Swiss-Prot软件对部分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使用TCA/丙酮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在10万Vhs聚焦强度下,可获得高分辨率双向电泳图谱,BPP酚抽法获得的蛋白不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经质谱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点,鉴定成功率9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有效的梨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为梨蛋白质组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早酥梨叶片为材料,比较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裂解时间、IPG胶条的pH梯度和长度、等电聚焦程序及SDSPAGE电泳参数对梨叶片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第2种改良的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梨叶片总蛋白,蛋白质裂解1 h,选用长17 cm、pH 4~7的IPG 胶条及聚焦程序Ⅱ进行等电聚焦,于100 V 30 min、180 V 6 h条件下进行SDS-PAGE垂直电泳,可以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并优化了适用于梨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之一,但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却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是进行蛋白质分离、鉴定的首要步骤。本文对福建柏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IPG胶条、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丙烯酰胺分离胶浓度等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福建柏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提取福建柏叶片的蛋白点多且图像清晰,p H4~7的IPG胶条最适合福建柏叶片蛋白的分离,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为20 000 Vh,浓度为10%的分离胶进行福建柏双向电泳最好。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福建柏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为深入研究福建柏蛋白质组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黄瓜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优化体系,即可溶性蛋白提取方法为TCA/丙酮沉淀法,上样量为600μg,染色方法为考马斯亮蓝G-350。从而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黄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金柑叶片蛋白质提取的相关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金柑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也为其他近缘植物高质量蛋白质的提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桂金柑一号’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Tris-HCl提取法、尿素提取法、DTT/丙酮提取法和TCA/丙酮提取法提取叶片组织蛋白质,分析比较获得的蛋白质产率、单向电泳图和双向电泳图。【结果】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各异,Tris-HCl提取法提取的蛋白质产率、单向电泳以及双向电泳结果较理想,单双向电泳图辨识度高,蛋白点数丰富,蛋白点整齐且少有纵横纹现象。【结论】Tris-HCl提取法能够兼顾产率和质量,在4种方法中综合提取效果最好,是适用于金柑叶片蛋白质提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分蘖洋葱叶片为试验材料,比较3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对2-DE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并对其中的蛋白上样量、SDS-PAGE凝胶浓度及双向电泳重复性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与酚提取法和改良的酚提取法相比,TCA-丙酮提取法提取分蘖洋葱叶片总蛋白的操作简便,所得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点圆滑,数量及质量均较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提取分蘖洋葱叶片总蛋白方法。应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7.0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凝胶上检测到超过650多个蛋白质点,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的匹配率达92.5%,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建立一套适用于分蘖洋葱叶片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野牛草叶片蛋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野牛草叶片蛋白质样品,对双向电泳条件等技术环节进行优化,以期获得高分辨率、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建立适应野牛草叶片蛋白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并对其蛋白组进行初步分析。采用TCA/acetone沉淀法和Trizol沉淀法分别提取野牛草叶片蛋白,通过不同聚焦时间分离,最终经硝酸银染色,以Imagemaster 2D Platinum V 5.0图像分析软件对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对获得的最佳图谱进行蛋白点分布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胶条pH值。结果表明:Trizol沉淀法提取蛋白样品,总聚焦伏时数在8~10万V.h间,为最适合条件,获得图谱背景清晰,纵横纹少,蛋白点分离较完全,在pH3~10胶条凝胶可检测到的蛋白质点达到800个。对蛋白点pH分布范围分析表明,85%蛋白点分布在pH4~7之间,选择pH4~7的IPG胶条,能检测到1 000个以上的蛋白点。以Trizol沉淀法结合优化的双向电泳参数对野牛草叶蛋白组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高分辨率、高重复性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可用于野牛草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为开展番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对番茄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裂解液、上样量、胶条pH范围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番茄叶片总蛋白质,含有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30 mmol/L Tris-HCl(pH 8.0)裂解缓冲液,上样量为100 mg,以pH 4 ~7、18 cm的IPG胶条在12; SDS-PAGE凝胶浓度下进行双向电泳,得到了蛋白点均匀分布、低峰度蛋白点较为清晰,蛋白点数目多且分辨率高的2-DE图谱.[结论]建立了一套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下一步在蛋白组学水平上分析番茄逆境胁迫等相关蛋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玉米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了建立适合玉米叶片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方法,以抗旱玉米自交系齐319为实验材料,采用三种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提取玉米叶片总蛋白,进行单向SDS-PAGE和双向电泳,并进行硝酸银染色。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适合玉米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建立了适合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即采用24cm、pH4-7的IPG胶条,蛋白上样量0.25mg。IEF程序为:100V 1h;300V 1h;500V 1h;1000V 2h;8000V 3h;8000V 10h。SDS-PAGE的电泳条件为 1W/胶条 1h,3W/胶条,直到溴酚蓝到达玻璃底部为止。本研究为下一步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蛋白质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IEF蛋白上样量150μg,SDS-PAGE采用12.5%T凝胶,电泳结束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Melanie 7.0软件分析后得到约274个可分辨蛋白点。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套适合海滨木槿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以海滨木槿无性系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裂解液法、三氯乙酸一丙酮沉淀法、改良酚抽法分离纯化蛋白质,选用24empH3—10的IPG胶条,并对不同上样量、等电聚焦程序、平衡时间等电泳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酚抽法提取蛋白质,上样量为每IPG胶条1000μg,总聚焦功率90kV·h,平衡时间15min,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可得到蛋白质点数目多、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可满足海滨木槿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锥栗果实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传统双向电泳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对锥栗果实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化和不同pH值范围IPG胶条的比较等,以建立适于锥栗果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裂解液直接提取蛋白的方法所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分辨率较高,经银染后可分辨出400多个蛋白点,其等电点主要分布于pH 4-7.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子胚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水稻灌浆期间与籽粒充实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建立了一套适于水稻种子胚乳蛋白双向电泳分析技术,探讨了胚乳蛋白的提取、纯化以及双向电泳的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乙醇铵沉淀、高压等电聚焦和两步平衡等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获得胚乳蛋白斑点数约350个,等电点范围在3.0~9.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4.0~7.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套适合于棉花纤维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为研究棉花纤维发育的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为材料,比较了三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以及不同裂解液组成对双向电泳的影响,并在蛋白上样量和染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优化.[结果]利用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法提取的棉花纤维蛋白,其蛋白含量较高,且SDS-PAGE电泳条带清晰;样品溶解于含有硫脲和CHAPS的裂解液中,其蛋白溶解度增加;不同的蛋白上样量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向等电聚焦固相pH梯度胶条(7 cm)的最适上样量为300 μg;同时,经改良后的考马斯亮蓝染-脱色后,2-D图谱的背景清晰,分辨蛋白斑点数增加.[结论]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棉花纤维蛋白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蓝色大花’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ssp.orientalis‘Big blue’)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提取与裂解方法制备蛋白样品以排除多酚、多糖及核酸物质对蛋白双向电泳体系(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的干扰。提取过程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和超声波破碎法;蛋白裂解过程中分别使用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Cocktail(广谱性)蛋白酶抑制剂、核酸酶Nuclease Mix和2-D Clean-Up蛋白纯化试剂盒。制备的各蛋白样品经过7cm IPG(pH 3~10)胶条上样、电泳后发现,使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裂解液中加入Cocktail蛋白酶抑制剂裂解后,用2-D Clean-Up试剂盒所制备的样品其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效果最好,获得蛋白点数量最多,且蛋白等电点pI主要分布于4~8之间。随后,应用分辨率更高的24cm IPG(pH 4~7)胶条进行电泳效果的验证,蛋白点在凝胶的2个方向上均得到了较好地分离,经过ImageMaster 2-D Platinum5.0软件分析后共检测到有效蛋白点820个。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百子莲茎尖分生组织蛋白双向凝胶电泳体系,为后续开展百子莲属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生物型种衣剂诱导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霉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的REMI突变株发酵液为主要原料配制生物型种衣剂处理黄瓜种子,然后播种,2~3叶期挑战接种白粉菌,调查病情指数并取样。结果表明:该生物型种衣剂能够明显提高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系统抗性,对白粉病相对防治效果达70%~75%。该研究建立了黄瓜叶片蛋白质提取和双向电泳分离技术。通过双向电泳及相应的分析软件(PDQuestTM2-D software)可将不同处理的幼苗叶片蛋白进行分离。结果发现种衣剂处理的叶片产生22种上游调控蛋白和7种下游调控蛋白,与对照的蛋白质组图谱相似系数为0.813。利用质谱分析发现黄瓜叶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与抗白粉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富民、砚山、邱北和南涧等云南主要辣椒产区采集了28个病毒样品,选择应用RT-PCR,Msp I以及EcoR I酶切和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中的7种进行检测。经过RT-PCR实验确定其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同时分离物的Msp I酶切图谱与CMV亚组I的酶切图谱很相似,经EcoR I酶切后也没有出现异常差异。进一步对所检测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的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有极高的同源性,达93%~98%; 而与亚组II株系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77%。因此将所分离到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归属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  相似文献   

18.
以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s.)木质部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TCA—丙酮提取、酚提取和试剂盒提取3种方法提取白桦木质部总蛋白。利用试剂盒定量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电泳技术比较3种提取方法的蛋白质提取效率、提取质量。同时对酚提取法进行改良,建立适用于白桦木质部蛋白的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酚提取法提取的白桦木质部蛋白提取量最大,电泳条带清晰,丰富,质量较高。2-DE电泳得到的蛋白凝胶背景干净,蛋白质点清晰。因此,改良的酚提取法是较适合于白桦木质部蛋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来更好地开展大麦杂交种纯度检测工作,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大麦杂交种进行杂种鉴定。结果表明两种DNA提取方法和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准确地进行大麦杂交种鉴定,并且简易DNA提取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经济的进行大麦杂交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