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涛  罗杰  林向阳 《水产养殖》2004,25(3):34-36
进行了红鳍笛鲷、紫红笛鲷、斜带髭鲷、美国红鱼、尖吻鲈、卵形鲳堃等10种海水鱼人工育苗的研究,试验共计32次,培育出了一定数量的鱼苗,其中尖吻鲈鱼苗391万尾,布氏鲳堃鱼苗88万尾,卵形鲳鱼堃苗23万尾,红鳍笛鲷鱼苗0.5万尾,花尾胡椒鲷鱼苗10.7万尾,斜带髭鲷鱼苗20.1万尾,大黄鱼鱼苗56万尾,美国红鱼鱼苗234万尾,其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3%、49%、58%、0.1%、14%、6%、42%、48%。对各种鱼类的人工育苗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海水鱼类人工育苗的方法及目前育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试验表明:海水鱼类的人工育苗与藻类、海水比重等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4种笛鲷属鱼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RAPD技术分析了红鳍笛鲷、紫红笛鲷、勒氏笛鲷和约氏笛鲷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在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36个,平均每个引物在每个个体上产生7.7个条带。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遗传距离(D)分别为0.2257,0.2228,0.2679和0.2247;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854,0.1904,0.2015和0.1865。说明目前湛江近海这4种笛鲷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它们的种质资源仍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种间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勒氏笛鲷与约氏笛鲷遗传距离(Dpq)最小,亲缘关系最密切,勒氏笛鲷与红鳍笛鲷种间Dpq最大,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3.
6种笛鲷属鱼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 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 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进行1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通过Mega2.1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53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21个简约信息位点,并用“PairWise distance”计算了各属间的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其序列差异(转换 颠换)在0.027~0.083,其中勒氏笛鲷与斜带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小,红鳍笛鲷与勒氏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大。以高体四长棘鲷(Argyrops spinifer)为外类群,采用Mega2.1软件中的“Neighbore-Joining‘’法得到唯一1个分子系统树,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南“Bootstrap”1000循环检验。结果表明,6种笛鲷鱼类聚成明显的3个分支,第1个分支,包括勒氏笛鲷、斜带笛鲷和白星笛鲷;第2个分支,包括紫红笛鲷;第3个分支,包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殖红鳍笛鲷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齐鲁渔业》2002,19(7):11-12
2000年在深圳市进行了7个月网箱养殖红鳍笛鲷试验,个体增重48.4倍,群体增重29.1倍,平均成活率60.2%。商品率(0.4kg/尾)达98%以上,投入产出比1:1.70。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总站汕头市中心站、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海胆增养殖场大力开发海水网箱养鱼新模式,积极开展《水下软体网箱养殖》试验项目,取得了显成效。16个试验网箱共539立方米水体,1年养成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鱼、花尾胡椒鲷、红鳍笛鲷、眼斑拟石首鱼等鱼类137吨,创产值115万元.可获利57万元,项目主要技术特点为国内首次显示,技术成果达广东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红鳍笛鲷网箱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鳍笛鲷俗称“美国红鱼”,是一种海水经济鱼类,原产于墨西哥中部。由于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畅销,在福建沿海目前是海水网箱养殖业引进的优良新品种。经平潭县多年试养结果显示了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产量高、经济效益佳等优点。现根据该县近年来养殖取得成效经验结合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红鳍笛鲷学名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石首鱼属。其形态典型特征为在乳白色的腹部显现红斑;幼鱼尾柄基部有较大黑点,体侧及背部有明显大黑斑。成鱼体形较长,头部钝圆。该鱼适应能力强,既能在海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军曹鱼在北方地区的内陆养殖技术,我们在长春市进行了人工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在小网箱,利用鱼糜、人工配合饵料混合投喂。养殖过程中,水温平均为26.2℃,上下温差不超过2℃;溶氧始终保持在6.3mg/L左右,最低未低于5.5mg/L;盐度始终保持在29‰左右,上下不超过1‰。经过约5个月的养殖,将平均体重为0.44g、平均体长为5.59cm的军曹鱼鱼苗养到平均体重为133g、平均体长为33.4cm,最大个体体重为335g、体长为42.5cm的军曹鱼商品鱼。试验证明,军曹鱼完全可以在内陆用人工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红鳍笛鲷的生态习性、病害防治及市场风险三方面提出其在福建省东南部、广东东北部海域进行网箱养殖的风险防范对策:准确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在红鳍笛鲷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8.0~33.0℃投放一定数量体长5.0cm以上鱼苗,每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0~7.0%,养殖过程中严格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及防治病害.作者于2004~2006年在厦门浏五店海域开展试验,经170天养殖可达商品??(450g以上),成活率85.3~91.5%,利润率18.8~72.1%.  相似文献   

9.
将体长2.48-3.00cm,平均体长2.64cm;体重2.37~3.16g,平均体重2.68g的鞍带石斑鱼鱼苗在水温17.2~24.6℃、海水盐度31.2条件下进行室外水泥池培育。采取逐渐添加淡水降低盐度至18~19;以鱼体重4%-6%日投喂量投喂用鱼浆或鲜虾浆与幼鳗粉料混合制成的湿性饲料的方式。经过52d的培育,鱼苗体长增至4.7-6.8cm,平均体长增长3.12cm/尾,增长率121.44%;体重增至5.73-8.64g,平均体重增重4.84g/尾,增重率180.60%。培育存活率97.4%。  相似文献   

10.
军曹鱼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曹鱼俗称海丽、竹五、海于草、海竺鱼、锡腊白等,学名Rachycentron canadum,英文名Runner、Prodigal son、Sergeant fish等,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军曹鱼科、军曹鱼属,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太平洋除外)等热带水域,其体长一般25~66cm,最大个体体长可达2m,重50kg.世界主要捕捞生产国为巴基斯坦、菲律宾、墨西哥等国,我国沿海亦有分布,但产量较低.根据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军曹鱼易于驯化摄食人工饲料,其生长速度快,年增重可达6~8kg,是海水网箱养殖中生长最快、最具产业化前景的鱼类之一,其经济价值之高可与挪威的主要养殖鱼--大西洋鲑媲美.  相似文献   

11.
香鱼,属鲑形目、香鱼科、香鱼属,又名瓜鱼、油香鱼、海胎鱼、秋生子等。因其体背有一能散发出特殊香味的香道而得名。其个体一般为70-120g,最大个体为400g。香鱼口端位,体呈纺缍形,背部灰黑色,腹部均呈白色,背鳍后有一脂鳍,各鳍末端淡黄色,全身具有鳞片,极细。其肉鲜味美,可以生吃,且没有鱼腥味,故备受青睐。林州市水产管理站于2004年5月至10月20日,以省水产局和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为依托,在万泉湖开展了香鱼的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获得了箱产410kg、平均单产11kg/m^2.平均尾重75g、最大个体120.6g的惊人好成绩。现将具体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2003年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成鱼饲养过程与结果。在水温25.4-31.4℃、盐度19.6~23.4条件下,川纹笛鲷仔鱼经36d培育,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3.2g。在室内水泥池,川纹笛鲷经7个月饲养,平均全长为14.7cm,平均体重为113.7g。此外,对养殖期间水温不同阶段的生长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3.
巴西彩龟常规养殖效率测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400只龟经200d试养起水362只,成活率为90.5%,最大个体660g,最小个体80g,平均只重360.2g,只增重312.2g;起水龟362只,毛产量130kg,净产113kg;饵料系数为2。  相似文献   

14.
以间隔200mg/kg的恩诺沙星设置8个浓度梯度腹腔注射红笛鲷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测得其安全浓度为67.56mg/kg,参考安全浓度及日常生产给药量取0、20、40、80mg/kg鱼体重恩诺沙星,以腹腔注射及拌料投喂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研究恩诺沙星在该浓度范围内对红笛鲷血清中一些免疫指标及其感染细菌后死亡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40m非g浓度组中提高AKP活力、IgM含量、溶菌酶含量的同时可提高红笛鲷抵抗外界细菌感染的能力(P〈0.05)。当用药浓度不足(20mg/kg组)或浓度过高(80mg/kg组),虽然对AKP活力和IgM含量也有影响,但在投喂组中,红笛鲷体内的IgM含量受抑制显著,经腹腔注射2.3×10^7 CFU/mL溶藻弧菌 ( Vibrio alginolyticus )攻毒后,注射组中相对生理盐水组的死亡率55%;20、40、80mg/kg浓度组红笛鲷的死亡率分别为45%、30%、50%;投喂组中,0、20、40、80mg,kg浓度组红笛鲷的死亡率分别为55%、40%、30%、60%;40mg/kg浓度组中抗菌能力增强;20、80mg/kg浓度组中红笛鲷抗菌能力不受影响或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海南因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养殖种类多,鱼类生长周期长,市场较大等优势,海水网箱养殖已颇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海水网箱有二十多万个。1996年以来,鱼病泛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海水鱼养殖业的发展,经过几年对海水鱼病害防治的摸索,形成了一套较有效的海水鱼病防治措施,并逐步建立起疾病的防御体系。 一、苗种选择 选择健壮、无病无伤、“顶水”强的种苗;放养规格大的种苗有较强的抗风、抗浪等适应能力;适合放养规格为,石斑鱼10cm、海(军曹鱼12cm、尖吻鲈8cm、红鳍笛鲷7cm、胡椒鲷 7cm。 二、苗种下海前…  相似文献   

16.
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刺激隐核虫病是海水鱼养殖中危害最大的寄生虫性疾病,又被渔民称为海水鱼白点病。目前,刺激隐核虫病尚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和人鱼共患疾病,但因其传染性较强,可感染尖吻鲈、紫红笛鲷、东方鲀、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金鲳、石斑鱼、蓝子鱼、白胡椒鲷、真鲷、黑  相似文献   

17.
从人工饲养的成鱼中挑选体色单纯、红色较深的个体作后备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待其性腺发育成熟后,注射LHRH—A2催熟催产。催熟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2~3μg(雄鱼不催熟),催产剂量为8μg(雄鱼剂量减半)。试验结果,雌鱼的催产率达70.6%;共获受精卵大约18万粒;孵化出鱼苗约16万尾,平均孵化率88.9%;经培育,共获体长3.5cm的鱼种14.82万尾,鱼种的平均培育成活率达92.6%。试验结果表明,亲鱼培育是美国红鮰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要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红鮰鱼鱼种,亲鱼的筛选至关重要;美国红鮰鱼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鲜嫩,是优良的养殖品种,可以在国内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8.
在 3口 300 m~2的池子中进行南美鲱鱼鱼种的培育试验,鱼苗放养规格为全长 2-3cm,放养密度为2200尾/口,采取微流水培育。投喂自制的团状饲料,粗蛋白含量25-30%。经过113天养殖,平均全长21.3cm,平均体重165.2g:其中最大个体全长26.2cm,体重261g;最小个体南美鲱鱼全长14.3cm,体重49.4g;.日平均增重1.46g.成活率95%,饵料系数1.7-1.8。  相似文献   

19.
梭鲈鱼苗驯食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平均体全长2.35cm,平均体重0.127g的核鲈鱼苗为驯化对象,采取从活饵、部分人工饵料到全部人工饵料的驯化过程,经118天的驯化.出塘时平均体全长7.54cm,平均体重2.47g,成活率82.5%。其体重-体民回归方程为:W=0.0772L~(1.9001)。而投喂活饵的对照他的试验鱼其体重-体长回归方程为:W=0.0090L~(3.2940).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浮桥河水库管理处的科研人员,利用网箱养鳜鱼,从生态环境上满足鳜鱼的需要,克服了池养鳜鱼因水质较肥影响鳜鱼生长或因缺氧易造成死亡的缺点,同时投喂以鲭鱼种为主的饵料鱼,满足其摄食要求。将当年孵化的鳜鱼苗养成8.5克的鱼种进箱,经4个多月的饲养,单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5,700公斤,套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380公斤,平均成活率56.19%,饵料系数为4.06。最大个体重O.7公斤,平均尾重0.3公斤。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