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讨亚精胺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的影响,以信麦9号小麦品种为材料,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CK)、水分胁迫(WL)和水分胁迫+1 mmol/L亚精胺(WL+Spd)3个处理,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而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解质渗透率(RELR)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上升。喷施Spd后小麦幼苗的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有明显提高,MDA含量和RELR下降,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Pro的增幅不显著;与水分胁迫处理相比,WL+Spd处理的小麦幼苗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SOD活性、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7.4%、24.8%、12.3%、45.1%,MDA含量和RELR分别下降了34.8%、11.8%。试验表明,Spd通过提高小麦叶片中抗氧化代谢酶活性来降低MDA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和Pro的积累量,从而缓解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Ca2+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逆境指标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MDA、可溶性糖以及Pro的含量明显上升,SOD和POD活性先下降再上升。用不同浓度的Ca2+处理后,可溶性糖和MDA的含量相对对照组在处理后的第1天有所下降,而Pro的含量增加,POD和SOD的活性变化则与处理的时间有关。用适当浓度的Ca2+处理可以增强萝卜幼苗对低温的抗性,降低低温对萝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Ca2+对苯丙烯酸(CA)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探讨Ca2+缓解黄瓜CA毒害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CA胁迫导致黄瓜幼苗的根鲜重、主根长、一级侧根数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表明CA胁迫使细胞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和膜脂过氧化;Ca2+可缓解CA胁迫对根生长的抑制,提高SOD、CAT活性,降低POD活性、O2.-产生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表明Ca2+减轻CA胁迫对黄瓜幼苗毒性的生理机制之一,在于增强其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以及对细胞膜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桐花树幼苗根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Cd2 胁迫对水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根系丙二醛(MDA)、超氧负离子(O.2)、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5~10 mg.L-1的Cd2 处理桐花树幼苗,幼苗根系的活力随胁迫浓度升高而下降,而其MDA、O.2含量及POD、CAT活性均呈诱导性升高,并随Cd2 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逐渐上升,细胞内O.2含量增大带来的膜脂过氧化增强是Cd2 污染伤害桐花树的主要原因。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对0.25~10 mg.L-1的Cd2 胁迫均能起到保护性的防御作用,保护酶CAT、POD活性的增强是桐花树抗Cd2 污染过氧化伤害的主要机理之一,根系膜保护酶POD和CAT活性可以作为对环境Cd2 污染响应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中棉50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菌液及不同的处理时间喷施,通过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根系活力及幼苗中CAT活性、POD活性、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光合细菌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时间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喷施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菌液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并显著降低了其电导率,且在幼苗出土30 d喷施显著提高了幼苗体内的CAT活性、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因此,在棉花出苗30 d之后喷施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菌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采用水培方法,探讨外施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下降、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外施油菜素内酯可提高NaCl胁迫下棉花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NaCl胁迫下棉花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上升、SOD和CAT活性升高,外施油菜素内酯对根系活力、MDA含量、内源保护酶活性则影响较小.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从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以中棉50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菌液及不同的处理时间喷施,通过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根系活力及幼苗中CAT活性、POD活性、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光合细菌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时间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喷施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菌液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并显著降低了其电导率,且在幼苗出土30 d喷施显著提高了幼苗体内的CAT活性、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因此,在棉花出苗30 d之后喷施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菌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夜间低温胁迫下(25℃/6℃,昼/夜)钙、钙离子螯合剂(EGTA)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对番茄幼苗根系中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质过氧化程度及活性氧(ROS)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胁迫(蒸馏水灌根)显著降低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根系MDA、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抑制SOD、CAT和POD活性;45 mmol.L-1CaCl2灌根显著提高夜间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降低根系MDA含量、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EGTA、LaCl3灌根加剧夜间低温胁迫导致的番茄根系活力的降低及活性氧的增加。表明夜间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地下部根系的活性氧代谢产生显著的影响,而Ca2+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来提高番茄植株根系的低温耐受性,进一步防止植株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9.
棉花幼苗受铅、镉胁迫的抗氧化酶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棉花柯312为材料,研究了铅、镉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根、茎长度和根、茎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铅、镉胁迫下,棉花幼苗根、茎生长均受到抑制;较低浓度铅、镉胁迫下,棉花幼苗SOD、POD、CAT活性增强;当胁迫浓度增大时,SOD、POD、CAT的保护作用伴随着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加剧而逐渐降低,长时间胁迫将导致棉花幼苗死亡;棉花幼苗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Ca2+缓解Pb2+胁迫的机制,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Pb2+(0、100、500mg/L)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的Ca2+(0、80、160、320mg/L)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及幼苗POD、SOD活性及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Ca2+(80、160mg/L)可缓解Pb2+毒害,显著提高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提高SOD、POD活性,且Ca2+80mg/L缓解效果最好,缓解能力随Pb2+质量浓度的升高有所下降;高质量浓度的Ca2+(320mg/L)与Pb2+作用,反而抑制板蓝根种子的萌发,幼苗的POD、SOD活性及蛋白质质量分数下降。低质量浓度Ca2+可以显著提高板蓝根的抗性,对Pb2+毒害起缓解作用,高质量浓度的Ca2+与Pb2+对板蓝根起协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中双6号子叶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采用固液结合培养,探讨了其原生质体分离、培养与再生的优化条件,获得了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混合酶液(0.5%纤维素酶+0.1%果胶酶+0.2 mol/L甘露醇+80 mmol/L CaCl2)与SCM溶液按3∶7的比例混合,酶解14 h可获得高产率中双6号子叶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前人设计的B、C固液相结合培养基上培养效果好;最佳分化培养基为E培养基+1.0 g/L 6-BA+0.1 g/L NAA+0.02 g/L GA3+30μmol/L AgNO3;所有再生芽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生根。研究结果为建立成熟的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再生体系提供了新的配方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浓度的Ca2+(0、20 mmol/L)及不同浓度的NaCl(0、100、400 mmol/L)处理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幼苗,探索盐渍条件下Ca2+对该植物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处理使盐地碱蓬幼苗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Ca2+、K+浓度也高于对照;叶片液泡膜Ca2+-AT-Pase活性升高。Ca2+/H+逆向转运体(Ca2+/H+antiporter)基因的表达量不仅随外源Ca2+处理而升高,而且NaCl处理后也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说明,盐对盐地碱蓬生长的促进是依赖Ca2+的,维持盐胁迫下胞质Ca2+浓度稳态的运输体主要是液泡膜Ca2+/H+逆向转运体。  相似文献   

14.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相似文献   

15.
黄海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黄海棠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MS+BA 3 mg/L+NAA 0.4 mg/L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效果较好,分化率达100 %;增殖培养时,在MS+BA 2 mg/L+IAA 0.2 mg/L+GA3 0.3 mg/L的培养基上增殖的嫩茎转入MS+BA 1 mg/L+IAA 0.2 mg/L+ GA3 0.3 mg/L的培养基上增值倍数降低,但芽苗增高增粗;再生苗在1/2 MS+IAA(0.1~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液对蝴蝶兰水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蝴蝶兰水培的可行性及其最适营养液配方,分析了5种配方营养液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根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蝴蝶兰根系能进行适应性生长,并保持正常的吸收功能。自制营养液IV中蝴蝶兰植株生长势最强,其大量元素配方为Ca(NO3)2.4H2O 354 mg/L+KNO3177 mg/L+KH2PO457.5mg/L+MgSO4.7H2O 185 mg/L。  相似文献   

17.
以乌贼墨为材料,用0.05mol/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多酚氧化酶(PPO),30%-8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通过DEAE-Sepherose CL-6B层析柱分离,合并具有较高酶活性的洗脱液,透析、浓缩后用于酶的特性研究。通过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在mmol/L水平,铜离子和铅离子对该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但铜离子在20μmol/L浓度时,对酶却有显著激活作用。在mmol/L水平,Na^ 、K^ 、Mg^2 和Ca^2 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无机阴离子中HSO3^-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在10mmol/L时抑制效率达100%,而Cl^-、Br^-、I^-和SO4^2-则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乌贼墨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乌贼墨为材料,用0.05mol/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多酚氧化酶(PPO),30%-8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通过DEAE-Sepherose CL-6B层析柱分离,合并具有较高酶活性的洗脱液,透析、浓缩后用于酶的特性研究。通过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在mmol/L水平,铜离子和铅离子对该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但铜离子在20μmol/L浓度时,对酶却有显著激活作用。在mmol/L水平,Na^ 、K^ 、Mg^2 和Ca^2 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无机阴离子中HSO3^-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在10mmol/L时抑制效率达100%,而Cl^-、Br^-、I^-和SO4^2-则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源6-BA、GA3和CEPA不同配比对唐菖蒲种球休眠的影响。[方法]以唐菖蒲“江山关人”及“西伯利亚”品种种球为试材,选用6-BA、GA3和CEPA配制成4种不同浓度梯度(6-BA50mg/L+GA3 100mg/L+CEPA3%,6.BA100mg/L+GA,100mg/L+CEPA3%,6-BA200mg/L+GA3 100mg/L+CEPA3%,6-BA400mg/L+GA3 100mg/L+CEPA3%)的10%丙酮溶液,对进入休眠的唐菖蒲种球进行浸泡处理,观察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种球发芽情况。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4种处理均有助于打破唐菖蒲种球鳞茎的休眠,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6.BA400mg/L+GA3 100mg/L+CEPA3%的10%的丙酮溶液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江山美人”种球在50d时发芽率达到60%,明显高于CK(10%),在70d时发芽率达到95%,明显高于CK(55%);“西伯利亚”种球在70d时发芽率达到80%,明显高于CK(40%)。[结论]6-BA400mg/L+GA3 100mg/L+CEPA3%的10%的丙酮溶液最有助于打破唐菖蒲“江山美人”和“西伯利亚”种球的休眠,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在缺Zn2+条件下,旱育稻秧生长不良。喷施质量浓度为5mg/L(赤霉素)GA3不能有效地改善其素质。喷施质量浓度为500mg/L的色氨酸(Trp)或质量浓度为500mg/L的Trp与质量浓度为5mg/L的GA3混喷对秧苗生长有明显的恢复效应,而且混喷具有增效作用。在Zn2+充足(苗床施Zn2+)的条件下,喷施质量浓度为5mg/L的GA3使分蘖数及总根数明显减少;喷施质量浓度为500mg/LTrp效果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1)缺Zn2+条件下,秧苗生长受抑的主要原因是植株体内Trp的合成减少,外源Trp可弥补其自身合成的不足,外源GA3可能通过某种途径调节体内IAA或Trp的代谢而使其与Trp混喷具有增效作用;(2)在Zn2+充足条件下,外源GA3可能干扰内源激素间动态平衡而破坏秧苗正常生长,使秧苗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