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连续5年系统观察,基本掌握了木榇尺蠖的生物学特性.亦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5%灭幼脲3号0.1%药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1%或0.067%药液,20%除虫脲0.05%或0.04%药液防治木榇尺蠖幼虫,效果均在80%以上.但以25%灭幼脲3号0.1%药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067%药液,20%除虫脲0.04%药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榛黄达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记述了榛黄达瘿蚊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应结合人工和生物防治,主要药剂可选用1.2%苦.烟乳油0.1%药液+辛硫磷乳油0.067%药液、烟熏剂+适量20%高氯菊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067%药液、48%乐斯本乳油0.1%药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0.1%药液等,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明确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采用点滴法测定出6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等毒力指数,同时开展林间应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杀虫活性好,以3%高渗苯氧威乳油的杀虫活性最强,20%除虫脲悬浮剂的杀虫活性较弱;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和20%除虫脲悬浮剂LC50分别为1.962、4.573、4.691、4.827、5.051和5.106 mg/L;6种农药的无人机喷雾,药后5 d林间防治效果均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4.
沙雅县天然胡杨林春尺蠖发生及飞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尺蠖卵4月上旬开始孵化,整个卵的孵化进度呈明显的逻辑斯蒂曲线。该虫的防治适期是4月10—25日,最佳防治时间是4月15—20日;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Bt(16000IU/mg)可湿性粉剂、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3种生物制剂采用飞机低容量喷雾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了3%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2% 烟碱· 苦参碱乳油、25% 灭幼脲可湿性粉剂 和 2% 阿维· 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 种药剂对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1~2 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在5 000 倍 ~100 000 倍稀释药剂测定范围内,不同药剂处理之间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率均 值差异极显著,防治效果为高效氯氰菊酯>烟碱 · 苦参碱>灭幼脲>阿维 · 苏云菌。喷药防治后第 10 天, 高效氯氰菊酯 5 000 倍液、10 000 倍液、50 000 倍液以及灭幼脲 5 000 倍液的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 率为 91.67%~93.33%,烟碱 · 苦参碱 5 000 倍液为 87.50%。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 和烟碱 · 苦参碱在红树林中防控海榄雌瘤斑螟危害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7.
3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25%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等3种农药不同浓度处理对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1 200倍液、1 500倍液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显著,防效均达到100%,可适用大面积生产性防治;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2 000倍,以及20%除虫脲悬浮剂1 000倍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d的防效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研究了使用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国槐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国槐尺蠖在北京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代,5月中旬为防治第1代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为防治第2代幼虫最佳时期,第3代后世代交替,可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  相似文献   

9.
首次记述霓纱燕灰蝶Rapalanissa(Kollar)危害枣树,国内外尚未见其在枣树上的危害记录。该虫在枣庄地区1年3代,世代不整齐,以蛹在枣树下的土缝或石块下越冬。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1%阿维菌素、20%杀灭菊酯乳油和25%灭幼脲3号防治枇杷瘤蛾的使用浓度,采用随机区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佳浓度是2500倍液;25%灭幼脲3号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20%杀灭菊酯乳油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95%灭幼脲TF、97%除虫脲TF、95%氟铃脲TF3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种药剂药后10 d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药后20 d和30 d,95%氟铃脲与97%除虫脲和95%灭幼脲的校正死亡率差异显著。3种药剂浓度与校正死亡率之间的拟合关系药后20 d最好。药后30 d3种药剂LD5095%氟铃脲(0.029)<97%除虫脲(0.060)<95%灭幼脲(0.074)。  相似文献   

12.
1978年6月,我场应用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合成的“灭幼脲”对茶云纹尺蠖、油桐尺蠖及茶尺蠖进行了室内外的毒杀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室 内 试 验 1.“灭幼脲”毒杀云纹尺蠖试验 药液浓度分100PPM,50PPM,25PPM,5PPM及对照(清水)共五个处理,将茶枝分插瓶中,每处理饲4~5龄虫20头,于6月19日下午将药液涂布虫体和饲喂的叶面上。  相似文献   

13.
黄杨绢野螟(Glyphodes pempectalis)主要危害黄杨等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在防治时对药物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开展了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中阿维菌索、阿维灭幼脲和百草一号对黄杨绢野螟均有效,但以阿维灭幼脲效果最佳,其经济使用浓度是:1.8%阿维菌素4000倍、25%阿维灭幼脲2000倍、百草一号1200倍,防效均达90%以上;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受试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建议在第1代3龄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示范区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越冬成虫能使产卵量明显减少。灭幼脲Ⅲ号亩施40毫升产卵量降低76.5%;灭幼脲Ⅰ号亩施15毫升降低52%;随药剂后效作用的发挥,可使总产卵量降低73—93%。用上述药。防治1龄幼虫,灭幼脲Ⅲ号死亡率为82%以上;灭幼脲Ⅰ号死亡率为82—87%。但对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蠋敌、啮小蜂基本完全无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配比度的3种喷雾剂(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3号)和2种烟剂(氯氰菊酯、敌敌畏)对杨树食叶害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常用的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这几种药剂均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7d的致死率均85%以上;致死中浓度(LC)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森得保可湿性粉剂与灭幼脲、敌敌畏+柴油、氯氰菊酯+柴油的LC50、LC90均存在显著差异,阿维菌与敌敌畏+柴油、氯氰菊酯+柴油尽在LC50上存在差异,其他各组别药剂对比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苦·烟乳油、20%环益微胶囊悬浮剂、森得保可湿性粉剂(0.18%阿维菌素+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3%苯氧威乳油5种生物制剂农药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以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为对照。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7天均达100%;1.2%苦·烟乳油1000~1500倍防治效果5天均达100%;20%环益微胶囊悬浮剂1000倍液5天后达100%,1500倍7天后达99%以上;森得保可湿性粉剂7天后防治效果达99%以上;3%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5天后防治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17.
灭幼脲I号可湿性粉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连续用25%灭幼脲I号防治6个世代美国白蛾幼虫试验表明,于幼虫2~3龄期,采用5~8ppm药液防治,杀虫效果达98.5%~100%。防治成本比用灭幼脲Ⅲ号和其它常用农药均低。大面积防治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以灭幼脲3号为代表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是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几丁质抑制剂,它的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而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此类农药品种包括灭幼脲3号、杀铃脲、除虫脲(灭幼脲1号)、氟玲脲、苯氧威等。  相似文献   

19.
用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对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et Liu、赤松毛虫D.spectabilis Butler、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大袋蛾Cryptothelea ariegata Snellen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3.75%灭幼脲Ⅲ号油剂防治樟子松蠹象幼虫,杀虫率达94.75%;用15%灭幼脲Ⅲ号油剂处理成虫,可使雌虫产卵量降低43.3%-61.4%,卵孵化率降为0。用该种方法处理饵木,6月份饵木不需要剥皮处理,可提高饵木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